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张洁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13,(6):992-994
目的考察替加氟注射液在0.9%氯化钠溶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室温、避光、冷藏,24h内替加氟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的外观、pH值变化,观察配伍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配伍液中替加氟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24h内无浑浊、沉淀、气体产生,颜色、pH值、不溶性微粒数无明显变化;24h内替加氟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实验条件下,24h内替加氟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稳定性及贮存期。方法用HPLC测定盐酸丁卡因及分解声物对丁氨基苯甲酸的含量,将产品用加速实验法,经典恒温法和室温留样观察法进行实验。结果盐酸丁卡因的含量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产品加速实验得出:温度40℃,湿度75%条件下,盐酸丁卡因放置1个月含量为98.68%,2个月为96.33%,3个月为94.37%。经典恒温法测得25℃的贮存期为15个月。室温留样观察实验证实:盐酸丁卡因注射液放置1年含量为96.67%,放置2年为89.34%。结论3种实验方法测得的数据基本一致。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有效期可暂定为1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考察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分别在4℃、25℃及37℃条件下,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15 d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在4℃、25℃及37℃条件下,配伍液在15d内外观、pH及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与注射用氯诺昔康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15 d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满足临床治疗上不同病因体质患者在使用参附注射液时选择适宜稀释剂的需求。方法以参附注射液说明书的配伍稀释剂(5%葡萄糖注射液)作稀释剂对照,进行参附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5%)、氯化钠注射液(0.9%)配伍,在配伍后0、4、8h检测配伍样品的含量测定、pH值、渗透压、不溶性微粒、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测定、可见异物、异常毒性、溶血、性状等项目。结果参附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5%)、氯化钠注射液(0.9%)配伍稳定性与对照是一致的。结论参附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5%)、氯化钠注射液(0.9%)在参附注射液说明书中用法用量规定浓度下配伍,在8h内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对单肺通气患者的病理学影响。方法选择拟单肺通气剖胸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治疗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在单肺通气30min时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注7.5%氯化钠溶液(H组)或生理盐水(C组)2mL/kg。观察开始进行单肺通气(T1)、单肺通气30min(T2)、输注完成后30min(L)、输注后60min(L)、单肺通气结束(L)5个时点的动态肺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动脉血氧分压(P(O2))、血清Na^+浓度,并于T1、T5时各取肺组织1块,切片染色高倍镜下观察。结果2组患者T1与T2时间段比较,Cdyn、P(O2)明显降低,Ppeak、Pmean明显升高。H组T3、T4、T5与T2比较,Cdyn、P(O2)逐渐升高,Ppeak、Pmean逐渐下降,且H组T3、T4、T5的Cdyn、P(O2)明显高于C组,Ppeak明显低于C组,H组T4、T5的Pmean明显低于C组。而C组患者T3、T4、T5的Cdyn、Ppeak、Pmean、P(O2)与T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切片观察到H组出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明显少于C组。结论7.5%氯化钠溶液对单肺通气患者的各呼吸力学参数有改善作用,能明显减少肺组织损伤,对肺通气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玫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9,(2)
目的:考察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Nova-PakC_(18)柱(4μm,3.9×150m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nm,外掠法定量。结果:在37℃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形状、pH值和含量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实验证明,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两者可在生理盐水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双黄连粉针剂与头孢唑啉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药混合后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在 37℃条件下观察 6 h,配伍液的外观、p H值及两药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实验证明两药可在生理盐水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脉络宁氯化钠注射液的抗脑缺血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脉络宁氯化钠注射液的抗脑缺血作用,为该药治疗脑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等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采用电凝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采用插线法;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采用结扎法;对脑循环的影响采用麻醉犬在体实验法.结果:该药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以及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有一定改善作用;该药能降低大鼠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此外,该药能降低麻醉犬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结论:该药有抗脑缺血作用,这一作用与其抗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和扩张脑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14.
4种心血管中成药与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4种常用于心血管的中成药(刺五加、参麦、灯盏花素、葛根素注射液)在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将4种药物分别加入到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在23℃下观察6h。结果:在室温条件(23℃)下,6h内,上述4种中成药在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中,溶液的外观,pH值、浓度稳定。结论:刺五加、参麦、灯盏花素、葛根素注射液在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与头孢西丁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模拟临床用药浓度条件下,考察丹参滴注液与头孢西丁钠配伍后溶液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4 h内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头孢西丁的含量。结果: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无明显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溶性微粒数增多,三者的含量均逐渐降低。结论:丹参滴注液与头孢西丁钠配伍后4 h内不稳定,不建议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双黄连粉针和9种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考察双黄连粉针与9种注射剂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和微粒变化,并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结果: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产生白色沉淀,含量下降;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颜色加深,pH略微升高,含量下降;与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含量下降。结论:双黄连粉针不宜与头孢呋辛钠粉针、碳酸氢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配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避免使用助溶剂的情况下解决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长期放置后易析出细小白点、白块等可见异物问题.方法:选择柠檬酸钠作为本品pH调节剂,调节药液pH至4.0,使川芎嗪尽量以盐形式溶解于溶液中,对按改进处方制备的3批中试产品进行影响因素试验、长期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改进后处方为盐酸川芎嗪0.8g,氯化钠9.0g,加注射用水制成1L,加适量10%枸橼酸和10%枸橼酸钠调节药液pH.3批中试产品在室温(25±2)℃留样24个月、加速试验(40±2)℃6个月及影响因素试验条件下,产品质量稳定,未出现细小白点、白块.结论:改进后处方与制备方法稳定可行.pH调节剂的变更未使药物物质基础发生改变,不影响药品的质量可控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且药物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