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彦 《中老年保健》2009,(3):F0002-F0002
三、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微生态学研究证明,人体5大微生态系统中的正常菌群千百万年来一直陪伴着人类的进化过程,与人体形成生态平衡,这些微生物大部分与人体细胞密切接触,交换能量、物质、遗传信息,对人体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已经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医学证明,人体90%以上的疾病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都与5大微生态系统菌群有直接关系,而与微生态系统菌群无关的疾病极少,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健康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紊乱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可能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相关。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在肠道中代谢,通过肠道微生物进行转化进而被人体吸收。研究显示,槲皮素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恢复肠道屏障结构与功能,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可应用于慢性疾病的防治。本文对近年来槲皮素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槲皮素、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疾病的关系提供思路。[营养学报,2023,45(1):98-103]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宿主之间关系的科学。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都有微生物定居,正常情况下和人体共生,对人体无害。正常菌群长期定居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存在于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连的腔道,如皮肤、口腔、鼻咽腔、外耳道、肠道、泌尿生殖道。  相似文献   

4.
马金凤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77-1180
阴道是女性人体重要的微生态区。正常情况下,是以乳酸杆菌等优势菌群为主要的微生态,微生态主要受菌群及机体免疫反应因素的影响,机体免疫反应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菌群的致病性,并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微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体微生态的复杂性,并提出了微生态平衡理论。也逐步改变和更新抗感染的策略,提出单纯"杀菌"转向"杀菌"同时需"促菌"的治疗新观念。当阴道的微生态和免疫功能平衡被破坏易引起阴道炎症。阴道炎根据其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有十余种之多。现就常见阴道炎的治疗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阴道炎治愈标准及治疗后复发及预防再发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口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它们是无害的并不致病,称为正常菌群.  相似文献   

6.
O157大肠杆菌     
O157大肠杆菌陈亢川人与动物的肠道内,通常都寄生有大肠杆茵,这种菌血清型多而复杂,大部分是肠内的正常菌群,起着微生态平衡,抵制病菌侵犯与产生多种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作用,但亦有部分血清型可致人腹泻,对人体有害。后者目前被分成6类,即肠致病性大肠杆苗...  相似文献   

7.
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免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体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正常菌群,而肠壁内存在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淋巴细胞,以肠粘膜为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肠道菌群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协同拮抗病原菌入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又有制约和调控作用,如对正常菌表现为免疫耐受,对病原菌表现为免疫排斥,一旦二者间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本文分4部分,就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间的关系,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与人体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菌群参加胆固醇,类固醇、脂肪、蛋白质,类脂,氨基酸以及某些药物的吸收与代谢。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真杆菌对人体机能起有益的作用。其中双歧杆菌已成为衡量机体健康的标志之一,在肠道内起着”清道夫”的作用:将肠道吸收的氧基酸合成各种物质.调节肠道内细菌的生长发育,保持肠道菌群正常工作.产生抗菌物质及有机酸,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保持肠道健康环境,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分解致癌物质.制造B族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形成了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参与机体的生理功能.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系统之一,直接参与人体的消化、营养吸收、能量供应、脂肪代谢、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功能,相当于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1].研究发现,多种疾病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包括胃癌、结肠癌、非炎症性肠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等[2-3].  相似文献   

10.
人体中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即共生菌群,这些菌群的基因总和称为微生物组。存在于人体中的各种菌群和微生物组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处于共生关系,具有防御外源性感染、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与平衡、营养与代谢等生理功能。肠道共生菌群的紊乱则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细菌感染和结肠癌等。  相似文献   

11.
12.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及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目前,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Cs对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造成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作为肝毒素的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  相似文献   

13.
医院总值班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新的工时制和解决好“五一”、“十一”、“春节”休假时间较长的问题 ,我院对总值班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医院总值班是医院在节假日和夜间的临时最高行政指挥 ,负责处理医院 8小时正常上班以外临时发生的一切事情 ,履行院领导职责 ,临时主持协调医院工作 ,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8小时以外期间 ,医院各科室只留有少数值班人员 ,而医院负有重大的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因此 ,在这段医院管理比较薄弱的时间里 ,总值班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实行 5天工作制和新的节假日时间以来 ,做好医院总值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1 总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红包现象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红包的措施必然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而目前治理红包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堵轻疏”,偏重对红色现象的处罚,最近国家卫生部又规定:“收受红包一次,停止执业6个月,两次吊销执业资格,索要红包一次,吊销执业资格”。但笔者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标本兼治,重点是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采取合理的办法,减少租值消散,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打破卫生行业的垄断地位,提高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在些基础上完善各种监督、处罚机制,才能最级从根本上解决红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频探测音对某些单一低频耳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如:传导链中断,耳硬化症等)。方法:在原有单一低频SY—IA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基础上,重点对多频探测音产生电路、恒压声控系统、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及多频声导抗及相位角检测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结果:运用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分别在不同频率探测音下对正常耳、鼓膜松弛耳和听骨链中断耳进行声导抗检测和相位角检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RM系统的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为某些单一低频耳声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过度医疗已成为社会热点,涉及医疗领域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过度医疗构成要件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完善监管的角度入手,着眼于探讨过度医疗的遏制之道。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监管以治理过度医疗:一是健全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政府监管机制,主要包括实施正当的监管程序、监管影响评价程序等;三是强化行业自我监督机制;四是实施替代性监管策略,主要是改革医疗付费方式;五是保障公众和舆论对于监管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医生对《条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由此对医疗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100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57.9%的医生认为《条例》的鉴定程序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合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条例》公布后,工作压力加大,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增加;调查结果与医院等、职称、年龄、学历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正确理解,认真执行《条例》,积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