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强  吴宁  李蒙 《癌症进展》2010,8(6):591-59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男性4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62岁。结果11例均以发现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其中短期内(6个月)明显增大者6例。所有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2例病理学合并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病变侵及单侧3例,双侧8例。单发肿物型1例,多发肿物型10例。CT平扫4例,均呈均匀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7例,其中2例侵及单侧,5例双侧受侵且以一侧为著;病变大部分无明显强化,其内部或边缘可见少许强化区。4例合并钙化。10例不同程度侵犯周围组织及邻近血管;6例颈部淋巴结受侵,4例上纵隔淋巴结受侵。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为甲状腺多发结节或肿物,平扫呈均匀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间有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区域淋巴结受侵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T扫描后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及强化特征。[结果]20例中局限型15例,多发节段型5例;20例中肠壁环形增厚型17例,其中8例见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肠腔内肿块型2例,肠壁环形增厚与肠腔内肿块型并存1例。17例环形增厚的肠壁3例呈规则环形增厚,14例呈不规则环形增厚,肠壁厚薄不均,但黏膜面较光整,未见明显强化及增厚的黏膜层。20例中15例伴发肠系膜和(或)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其中6例见“夹心面包征”,增强后肠壁及肿大淋巴结多为中等均匀强化。20例中3例并发肠套叠,7例伴有肠系膜、大网膜条索状和结节状增厚及腹腔积液。[结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表现,典型病例可对其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单发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CT表现。[结果]18例病变位于幕上,3例病变位于幕下。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低或稍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DWI呈稍高或高信号,瘤周水肿较明显。CT和MRI增强扫描肿块均较明显强化,边缘光整或呈分叶状,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少见。[结论]颅内淋巴瘤的MRI、CT表现虽具有多样、重叠性,在部位、形态、信号或密度改变及强化形式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其影像鉴别分析,在术前作出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上消化道造影X线及螺旋CT的表现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24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螺旋CT及上消化道造影表现,总结其特点。结果 24例患者均为B细胞起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螺旋CT主要表现为多灶分布,密度均匀,均匀强化,胃壁广泛显著增厚但柔软,胃周多区淋巴结肿大。上消化道造影表现为病灶多样、复杂,多发或单发结节,多发浅表溃疡,胃壁弥漫性增厚但胃壁蠕动存在且胃腔无缩小。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螺旋CT及上消化道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扫描特征,对11例经手术及活检病理确诊的颅内淋巴瘤的CT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病灶单发或多发,以幕上分布为主;圆形多见,CT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边界清楚,常累及脑的深部结构,占位效应轻;增强扫描病灶多为均匀强化,亦可为环状强化,可侵及室管膜并沿之播散。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表现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比较少见,国内外文献报告不多。由于本病在临床和X线上缺乏特征性,故术前一般很难正确诊断。本文收集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重点对本病的临床和X线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术前对本病的认识。 一般资料 本文6例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7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六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2002年收治的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和1980~2002年国内主要文献报道的279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情况和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85例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学检查证实有282例为B细胞源性(98.9%);女性268例,占94.0%;病灶位于右侧163例,占57.2%;Ⅰ期和Ⅱ期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占89.8%。经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后,生存期2~206个月,中位生存期最短23个月,最长56个月。结论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绝大部分为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Ⅰ期、Ⅱ期多见。对于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诊断是关键,确诊后经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内脂肪瘤(intraosseouslipoma,IOL)的X线、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皮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IOLX线、CT和MRI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8例IOL发生部位分别为:跟骨11例,股骨8例,胫骨5例,髂骨6例,肱骨6例,桡骨1例,距骨1例;所有病例均属于单囊型;X线平片和CT扫描中,11例见钙化,19例见骨嵴,4例见双重硬化带,21例病灶周围伴硬化边缘,16例见骨膨胀,所有病例CT上都能确定脂肪组织密度,CT值为-40 HU~-133 HU;MRI显示所有病例都有脂肪成分,其中9例见囊性部分,20例见信号强度不均匀的部分。Milgram分型,I期4例,II期4例,III期30例。结论 X线、CT能显示病灶部位、形态、病灶内钙化、骨嵴、病灶周边硬化、骨膨胀以及有无边界。MRI能显示病灶内脂肪成分,脂肪坏死、囊性变、黏液样变性、炎性改变、病变范围及边界。X线、CT和MRI从不同方面反映IOL的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9.
乳腺导管内癌的X线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俸瑞发  宫晓洁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1):1181-1182
总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钼靶X线表现。40例中按BI-RADS分级,0~3级10例,4级19例,5级11例。其中恶性钙化有28例,明显软组织块影11例,导管增粗7例,结构扭曲或特殊征相3例,阴性6例。回顾分析结果提示,钼靶X线是诊断DCIS的主要手段。重视钼靶X线检查特别是对钙化灶仔细分析有助于提高DCIS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分析5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治情况。5例患者经术中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等方式确诊,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随访0.5~12年,无复发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脑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行^18F-FDG PET/CT检查.其中5例为初诊患者,1例为可疑复发的复诊患者。[结果]6例患者共8个病灶,其中基底节区5个,丘脑1个,额叶2个。肿瘤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多位于脑组织深部,边界清楚,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周围水肿较轻。18F—FDGPET/CT显像病灶多表现为稍高密度灶,对18F—FDG摄取明显增高。『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18F—FDGPET/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影像特点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1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E期9例,ⅡE期7例;B细胞来源12例,T细胞来源2例,未能明确来源2例。7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9例行局部切除手术;5例患者术后辅助放疗;15例联合全身化疗,大部分采用CHOP方案。[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10~132个月),总5年生存率为52%,其中ⅠE期为75%,ⅡE期为30%。[结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采用局部手术切除加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有望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雷峥  赵文灿 《肿瘤学杂志》2009,15(5):479-480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为颅内少见的原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8%~1.5%.多发病灶者约占11%~45%,其中以AIDS病人中多发者更为多见,占41%-81%。由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发病率低等因素,容易误诊。现对我院3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多发淋巴瘤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要点,以及肿瘤切除的相关问题和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对1970年至1993年2月诊治的12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经过6年4个月的中位随访期,5年总生存率为50%。[结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诊断较难。肿块多生长迅速,但对皮肤、肌肉、腋淋巴结浸润少,无需选择根治手术。对肿瘤<5cm者可行肿块切除术,>5cm者行乳腺切除手术,腋窝淋巴结有肿大者可加做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早期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例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B细胞性4例,T细胞性4例,未分型1例)。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背部疼痛。影像学多表现为肺部肿块,边缘不规则,增强可强化,部分伴有肺不张。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6例化疗的同时接受了放疗,3例仅接受了化疗,2例霍奇金淋巴瘤只接受了化疗。除了1名患者因各种因素造成脱落随访外,剩余10例随访患者的总生存期为15~10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4.5个月)。结论肺内淋巴瘤患者临床表、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易误诊.治疗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16.
20例原发睾丸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原发睾丸淋巴瘤的预后,提出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患者,按Ann Arbor分期标准,ⅠE期9例,ⅡE期2例,Ⅲ-Ⅳ期9例。结果:全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25.0%,ⅠE,ⅡE期5年,10年生存率54.5%,45.5%,Ⅲ,Ⅳ期5年,10年生存率为0。结论:经综合治疗,睾丸淋巴瘤的预后明显改善。建议对早期睾丸淋巴瘤行术后正规,足量化疗。  相似文献   

17.
20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82-1999年间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PBL20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并给予化疗,肿块切除+化疗,肿块切除+化疗+放疗,乳房切除或根治术+化疗,乳房切除或根治术+放疗等不同治疗方式。结果:本组PBL均为女性,中位年龄39岁,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18%,均为B细胞来源,绝大多数为中度恶性,低度和高度恶性较少。PBL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75%、31.25%、12.5%;Ⅰ Ⅱ期PBL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33.33%、22.22%;Ⅳ期分别为28.57%、28.57%、0;Ⅰ Ⅱ期PBL不同治疗方式1、3、5年生存情况:肿块切除+化疗和(或)放疗:4/4,2/4,1/4;乳房切除或根治术+化疗和(或)放疗;5/5,2/5,1/5。结论:PBL预后较差,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有关,乳房切除或根治术对PBL预后无意义,甚至可能有害无益,化疗及放疗对其预后有利,尤其是巩固化疗对改善PBL预后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对21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PBL中,女性19例,男性2例,中位年龄37岁,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总5年生存率为62.50%,Ⅰ期 Ⅱ期5年生存率为81.82%。结论 PBL的预后与分期和治疗方式有关,手术 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较好,局部切除应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