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提取工艺、不同实验条件银翘散主要药物体外直接抑制流感病毒作用,进行银翘散体外抑病毒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血凝试验对银翘散主要药物提取物不同溶剂、不同时间点进行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效价测定。结果:银翘散主要药物提取物各方法提取均可直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活性,作用时间从1h可持续到24h,其中银翘散30%醇提物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作用最强;各组药物在最大不凝血浓度均能抑制病毒的增殖。结论:银翘散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独活不同提取物对H2O2 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药理活性最强的提取部位 方法: 以回流提取,溶剂萃取及硅胶柱层析方法得到独活不同提取部位预保护6 h后与250 μmol·L-1 H2O2 共同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 24 h,MTT检测细胞活力,并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因子-3(NT-3)的表达量 结果: 独活各提取物除石油醚萃取物外均能救护H2O2 所致SH-SY5Y细胞活力降低,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4种提取物均能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不同提取部位抗氧化作用无差异;石油醚-乙酸乙酯组显著增强BDNF、NT-3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分别为94.5%和97.5%),其神经营养作用强于其余提取物。结论: 独活不同提取部位均可不同程度保护H2O2 损伤SH-SY5Y细胞,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鸡血藤醇提物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鸡血藤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柯萨奇B3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方法 鸡血藤药材60%醇提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后浓缩制得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观察其药物毒性、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判断药物毒性及药物抗病毒效应.结果 鸡血藤醇提物无抗柯萨奇B3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但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活性,且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效果显著.醇提物经初步萃取分离,得到5个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层留余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活性最显著.结论 鸡血藤醇提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层留余物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治疗药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提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金银花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方法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金银花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金银花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金银花提取物组血凝效价降低,其抑制作用时间可从1h持续到24h,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金银花提取物在100、50、25mg/mL时,对感染流感病毒鸡胚具有预防和保护治疗作用(P<0.001),而在100mg/mL时的预防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组(P<0.05)。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相似文献   

5.
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作用。方法: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牛蒡子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牛蒡子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牛蒡子提取物组血凝效价降低,其抑制作用时间可从1h可持续到24h,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牛蒡子提取物在100,50及25mg/mL时,对感染流感病毒鸡胚具有预防和保护治疗作用(P〈0.001),且在100mg/mL时的预防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组(P〈0.05)。结论:牛蒡子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防感煎剂对甲1型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试图揭示该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的实验方法,观测防感煎剂和H1N1型流感病毒之间在不同时间点作用于MDCK细胞所发生的CPE,MTT法定量检测存活细胞数量,以及血凝效价检测。结果:含药血清与病毒同时作用及预防给药方式时病毒抑制率明显高于治疗给药方式,而又以同时作用的抑制率最高,各含药血清组抑制作用高于正常血清组,高剂量组抑制作用强于低、中剂量组,稍低于达菲对照组血清。3种给药方式中同时作用和预防方式药物组的血凝效价低于治疗方式,而又以同时作用的最低。结论:防感煎剂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有显著的预防与直接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直接杀灭病毒、以及抑制病毒吸附及膜融合作用来阻止流感病毒进入宿主体内增殖复制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菘蓝有效成分在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用MTT法检测菘蓝有效成分对传代狗肾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观察菘蓝有效成分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MTT法检测菘蓝有效成分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建立在体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通过观察小鼠肺病变程度指标,测定肺组织内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判定菘蓝有效成分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菘蓝有效成分在体外主要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其对病毒的半数抑制率浓度为64μg.mL-1,治疗指数达28.88;口服菘蓝有效成分能明显减轻小鼠肺组织病变程度,对肺组织内病毒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菘蓝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鱼腥草颗粒的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方法:采用鸡胚接种和血凝试验测定病毒效价。结果:药物的直接灭活作用(A组)和药物抑制病毒在鸡胚内的增殖作用(B组)的血凝滴度(GMT)分别为13.65和19.42(P〈0.01)。结论:鱼腥草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并且能抑制病毒在鸡胚内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波叶山蚂蝗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波叶山蚂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波叶山蚂蝗3个提取物均有较好的α-葡萄糖酶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均远远大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 103.01 mg·L-1),其中以石油醚部位(DSPE)活性最好(IC50=45.16 mg·L-1)。乙酸乙酯部位(DSEA)和正丁醇部位(DSME)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显浓度依赖性。结论:波叶山蚂蝗3个提取部位有较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具有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 (Thunb.)DC.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 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小槐花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 小槐花提取物均有较好的α-葡萄糖酶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部位(DCEA) 和石油醚部位(DCPE) 活性较好(IC50=9.79,39.2 mg·L-1),其次为正丁醇部位 (DCBU) (IC50=625.1 mg·L-1),抑制活性均远远大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 (IC50=1 103.01 mg·L-1)。DCBU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显浓度依赖性;DCPE和DCEA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对浓度的变化较灵敏,随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上升。结论: 小槐花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非常显著,具有开发治疗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侧柏叶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对侧柏叶的醇提液、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采用体外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研究,并通过其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Fe3+还原能力(FRAP)测定侧柏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侧柏叶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以乙酸乙酯部位效果最佳(IC50为26.09 mg·L-1),其次正丁醇部位(IC50为39.02 mg·L-1)和醇提物(IC50为98.20 mg·L-1),石油醚部位(IC50为188.27 mg·L-1)和水部位(IC50为325.28 mg·L-1)最弱。抗氧化活性依次为醇提液(DPPH IC50为7.59 mg·L-1,FRAP 4.40 mmol·g-1)乙酸乙酯部位(DPPH IC50为8.28 mg·L-1,FRAP 3.82 mmol·g-1)正丁醇部位(DPPH IC50为24.21mg·L-1,FRAP 1.77 mmol·g-1)水部位(DPPH IC50为27.53 mg·L-1,FRAP 1.38 mmol·g-1)石油醚部位。结论:初步确定侧柏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有效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抗氧化及其相关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冠突散囊菌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对冠突散囊菌甲醇提取物萃取获得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3种提取物,并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测定法,对冠突散囊菌3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冠突散囊菌石油醚提取物清除 DPPH和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78,0.083 g·L-1 ,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分别为0.21,0.13 g·L-1;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几乎没有清除作用;3种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比阳性对照VC(IC50分别为0.032,0.024 g·L-1)弱。结论:冠突散囊菌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石油醚提取物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锦带花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锦带花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依据。方法:体外用MTT法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传代狗肾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观察锦带花有效部位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MTT检测锦带花有效部位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结果:锦带花的各有效部位均有抗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其中锦带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流感病的作用与利巴韦林相似;而石油醚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弱。结论:锦带花具有确切的抗流感病毒作用,锦带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为抗流感病毒的有效成分集中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9种蓼科植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多孔板法研究9种蓼科植物的不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的抑制活性.结果:四季红甲醇提取物和四季红乙酸乙酯提取物质量浓度在50 g·L-1对SA,MRSA和ESBLs-SA的抑菌圈直径较大,其中四季红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菌均有抑制作用,MIC全部为0.062 5 g·L-1;多孔板法中,辣蓼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 0.45 g·L-1)活性最好.结论:实验证明蓼科植物提取物对SA,MRSA,ESBLs-SA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四季红和辣蓼的抗菌活性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2个以上中药材样品进行定性评价,阐明不同产区间的相似程度,为中药材真伪鉴定和品质评价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采用平均值、平滑和二次微分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考察臭灵丹三氯甲烷、无水乙醇、水3种极性溶剂提取物各波段的稳定性及重复性,计算臭灵丹不同提取物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对不同产区的臭灵丹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臭灵丹在三氯甲烷、无水乙醇和水3种极性溶剂下分别提取30,50,40 min可达到最大提取率,在20 h内稳定性良好。文中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了不同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方法。指纹图谱显示,臭灵丹不同产区样品间最大共有峰率为78.57%,最小共有峰率为11.11%。  相似文献   

16.
弯管列当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弯管列当不同提取部位对DPPH(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H2O2诱导的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弯管列当70%乙醇粗提物,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后,得到乙酸乙酯提取部位( gg1)、正丁醇提取部位(gg2)和水部位(gg3).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测试gg1,gg2,gg3的抗氧化活性.用H2O2建立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观察gg1,gg2,gg3对氧化受损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DPPH实验的IC50从小到大依次为:gg1(0.042 9 g·L-1)<gg2(0.059 9 g·L-1)<Vc(0.0718 g·L-1) <gg3(0.330 3 g·L-1),表明gg1,gg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亦表明弯管列当的gg1,gg2,gg3均能明显提高受损伤HEK-293细胞的活力,表现出抗氧化活性.结论:弯管列当以上各提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檀香不同萃取物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在HW-400S恒温平滑肌浴槽中,37℃下观察檀香不同萃取物对豚鼠离体回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檀香水提液乙醚萃取物、檀香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檀香醇提液乙醚萃取物、檀香醇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豚鼠离体肠自主运动有抑制作用(P<0.01),表现为振幅减低;檀香水提液乙醚萃取物、檀香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檀香醇提液石油醚萃取物、檀香醇提液乙醚萃取物、檀香醇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乙酰胆碱( Ach)造成的豚鼠离体肠痉挛状态有拮抗作用(P<0.01),表现为振幅减低;檀香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阿托品造成的松弛状态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0.01),表现为振幅减低.结论:檀香不同萃取物对豚鼠离体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银杏叶培养基经过冠突散囊菌发酵不同时间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 将冠突散囊菌接种于银杏叶培养基中分别发酵4,7,11,14 d后,真空抽滤得到滤液,利用溶剂分级萃取得到提取液,以未发酵银杏叶乙 酸乙酯提取液作为对照。结合酶标仪,通过清除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ABTS 自由基,以及铁还原能力,比较不同发酵天数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结果: 测定了不同天数银杏叶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11 d发酵液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半数抑制浓度(IC50)105.60 mg·L-1,ABTS IC50 102.09 mg·L-1更接近维生素C(VC)的IC50值,同时,11 d组铁还原实验的吸光度在不同浓度梯度下均为最大值。 结论: 初步确定银杏叶培养基发酵11 d后,发酵液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积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不同提取物及不同提取方法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为美洲大蠊的抗肿瘤细胞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 3种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比较不同的提取物(乙醇提取液、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不同的提取方法(渗漉法、超声法、回流法)对3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美洲大蠊乙醇提取液和乙酸乙酯部位对上述肿瘤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醇提取液的活性最强;3种提取方法提取的美洲大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以渗漉法提取的美洲大蠊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所计算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最小。结论:美洲大蠊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最强,乙酸乙酯部位次之,美洲大蠊宜选择渗漉法提取。  相似文献   

20.
郑燕  江媛  冯展  曾铁鑫  缪雨静  张翔  黄林芳 《中草药》2021,52(15):4487-4495
目的探讨丹参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抑制活性,为抗流感药物开发提供潜在的中药资源。方法使用NA抑制实验评估了丹参根提取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丹参提取物中的活性化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在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36种化合物。最后将鉴定出的8种主要化合物与NA靶标对接,并探讨了其NA抑制活性。结果丹参乙醇提取物比石油醚提取物具有更好的NA抑制活性,8个化合物都表现出较强的对接效果。其中,紫草酸[半数抑制浓度(IC_(50))=157.44 mol/L]和迷迭香酸(IC_(50)=204.74 mol/L)表现出良好的NA抑制活性,且高于奥司他韦酸(IC_(50)=361.83mol/L)。对接结果与NA抑制活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丹参具有NA抑制活性,其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