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甘肃省乡级查痰点工作开展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甘肃省设立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以下简称"乡级查痰点")以来(2005—2007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为制定下一步乡级查痰点工作计划,规范乡级查痰点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全省乡级查痰点基本情况、2005—2007年上半年乡级查痰点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查痰点存在的问题。结果甘肃省共设查痰点535个,痰检人员均为兼职。2005、2006、2007年上半年:痰检工作量为18 416、17 7989、242人份;发现涂阳病人1 001、936、395例;20%~33%的查痰点没有开展工作;年工作量大于50例的查痰点只占20%~24%,菌阳检出率4.3%~5.4%低于县级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水平。结论甘肃省乡级查痰点在我省涂阳病人发现上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乡级查痰点人员均为兼职、实验条件及安全防护差、工作开展不平衡、技术水平低。乡级查痰点工作现状应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重视,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结合人口、县级工作需求、查痰点服务半径以及覆盖人口,减少查痰点的数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理顺工作程序,整合有限的资金,改善实验室工作条件,进一步规范乡级查痰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省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资源及工作现状,为今后开展查痰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甘肃省535个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基本情况和2005—2008年开展痰涂片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535个查痰点中,目前开展工作的占66.5%。仅有3.0%的痰检人员专职。2005—2008年共对80889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痰涂片检查,发现涂阳患者4065例,涂阳患者检出率为5.0%。假阳254张,假阴3019张。各年的阳性符合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结论乡级查痰点在我省涂阳患者发现上所起作用有限,查痰点实验条件及安全防护差、工作开展不平衡。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因地制宜,整合有限的资源,改善实验室工作条件,进一步规范乡级查痰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乡镇查痰点工作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月玲 《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2):690-692
目的分析山西省乡镇查痰点2005年设立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为制定山西省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尤其是乡镇查痰点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山西省乡镇查痰点设立、工作开展、经费使用等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山西省乡镇查痰点设立484个,到2008年底309个开展工作;2005—2008年,乡镇查痰点涂阳检出率为4.6%;发现的涂阳患者数占全省涂阳患者数的1.1%;乡镇查痰点痰检标本经县级复核后,阳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3%和91%。结论山西省乡镇查痰点设立后在患者发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调整留下的查痰点应从乡级人员培训、明确乡镇查痰点职责、经费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真正发挥乡镇查痰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甘肃省张掖市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查痰点)的工作开展后结核病患者发现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及乡(镇)查痰点的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张掖市6个县(区)的统计报表及15个乡(镇)卫生院查痰点的各项工作记录和2009—2015年开展痰涂片检查情况。结果 2009—2015年共检查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1 707人次,确诊涂阳肺结核病患者716例,乡(镇)查痰点涂阳检出率为6.1%,发现的涂阳患者数占全市涂阳患者数的7.5%,乡(镇)查痰点痰检标本经县级复核后,阳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9.0%和95.2%。结论设置乡(镇)查痰点方便了边远的农村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和疑似患者的就诊查痰,但发现涂阳患者效果并不理想,应根据各查痰点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设立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以下简称乡级查痰点)以来工作开展情况,为制定下一步乡级查痰点工作计划,规范乡级查痰点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全疆13个地州乡级查痰点的基本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查痰点存在的问题。结果全疆共设查痰点400个,对其中310个乡级查痰点的基本情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310个查痰点共制作痰涂片总数100 097张,阳性检出率10.20%。痰涂片质量指标:痰细胞、大小、厚薄、染色、脱落合格率分别为91.08%、90.52%、88.02%、85.74%和94.90%。全疆各地区房屋布局合格率、安全防护实施合格率、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符合率、专用染色器拥有率、显微镜使用率、按要求查痰率分别为83.94%、85.40%、92.46%、89.54%、97.81%和98.54%。结论乡级查痰点在涂阳病人的发现上做出一定的贡献,但实验条件和安全防护较差,工作开展不平衡,技术水平低。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结防机构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扩大查痰点服务半径以及覆盖人口,减少查痰点的数量,整合有限的资金,改善实验室工作条件,进一步规范乡级查痰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实验室痰检工作,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 根据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各种原始登记资料,结合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对实验室痰检工作和结核病人发现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04年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结防机构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指标、可疑者查痰率、痰菌涂阳检出率达到工作要求的标准.结核病人涂阳登记率21.17/10万~26.53/10万.结论 痰检质控工作覆盖至各级医疗机构实验室,全面提高痰涂片检验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病人的早期发现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室痰检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实验室痰检工作,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根据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各种原始登记资料,结合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对实验室痰检工作和结核病人发现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4年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结防机构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指标、可疑者查痰率、痰菌涂阳检出率达到工作要求的标准。结核病人涂阳登记率21.17/10万26.53/10万。结论痰检质控工作覆盖至各级医疗机构实验室,全面提高痰涂片检验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病人的早期发现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山东省乡镇查痰点工作开展情况,并针对提高查痰点工作情况提出建议。 方法 按地理特点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8个县作为调查现场进行深入分析。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访谈卫生局领导和乡镇卫生院院长,调查结防机构对乡镇查痰点开展的业务工作和可疑肺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 结果2006年山东省设立乡镇查痰点497个,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824例,贡献率是3.3%。调查的8个样本县共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2-880例,其中乡镇查痰点发现患者38例,乡镇查痰点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贡献率是1.3%。在对乡镇查痰点开展的业务工作情况方面,除几个别样本县(区)外,其余基本能够按照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进行。就诊乡镇卫生院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有38.0%未查痰。 结论 山东省乡镇查痰点的设置具有一定可行性,在涂阳肺结核发现上做出一定的贡献。但存在阳性检出率较低,实验室条件较差,医务人员查痰意识不强,工作开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应该结合各县(区)的具体情况,优化现有乡镇查痰点。加大领导和投入,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查痰点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甘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现辖22个乡镇,245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17个居委会,总人口506 558人,农业人口占72.5%。现有的7名结防人员承担着全区所有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随着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以及免费范围的进一步拓宽,转诊和追踪工作逐步加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结防人员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项目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矛盾。改变病人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是结防工作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的必然趋势。2005年开始应用新模式在10个设有乡级查痰点的乡镇卫生院设立结核病防治点,协助区级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即“区级确诊、乡级建档、村级管理”。  相似文献   

10.
加强痰涂片镜检质量控制,提高各级实验室痰检质量和肺结核病人涂阳检出率已成为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中的重要内容[1]。白银市自2002年7月以来,实施“市级-县级”督导模式,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质控体系,痰检工作逐步规范,病人发现取得明显成效。现就白银市2002-2008年结核病痰检质量控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医疗机构痰检质控工作情况,探讨提高痰检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对全区综合医疗机构的督导记录和痰涂片复检质控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2007年53家基层综合医疗机构,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1313例,查痰698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403例,涂阳检出率5.8%。未查痰病人转至结防机构查痰5972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030例,涂阳检出率34.0%。涂阴病人转至结防机构再查痰3940例,涂阳肺结核893例,涂阳检出率22.7%。结防机构查痰29048例,涂阳9896例,涂阳检出率34.1%,与综合医疗机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对综合医疗机构痰涂片检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复训,提高痰检质控质量,保证检出率,以达到提高涂阳病例发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全国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的设置和工作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07年9-10月对全国所有乡镇查痰点的设置和工作情况进行普查。结果截止2007年6月,全国已建查痰点11 185个,查痰点在乡镇卫生院的建立比例为26.3%,中部地区查痰点建立比例最高(28.8%);已开展工作的查痰点共8 617个,占77.0%,东部地区已开工作的查痰点的比例最高(84.2%);全国平均每个查痰点每年查75个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能检出5个涂阳肺结核患者,阳性检出率为6.8%,查痰点发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占同期全国登记患者数的4.6%,中部地区查痰点在同期患者发现中的贡献率最高(4.8%)。结论我国查痰点的建立总体上接近当初卫生部设立的数量要求,乡镇查痰点已经成为患者发现的一种途径,但各地的发展不平衡,对查痰点政策的系统评价还需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查痰工作情况,探讨综合医院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的措施。方法根据综合医院和结防机构门诊病人登记本、查痰登记本、转诊登记本及结防机构对综合医院的督导和痰检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40所综合医院1年间,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11 303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59例,涂阳检出率15.6%,转到结防机构的涂阴及未查痰病人2 094例,在结防机构查痰1 685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04例,涂阳检出率47.7%,其中未查痰直接转到结防机构查痰1 026例,发现涂阳肺结核551例,涂阳检出率53.7%,痰阴病人转到结防机构再查痰65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53例,涂阳检出率38.4%,结防机构门诊查痰25 238例,涂阳检出率55.7%,与综合医院涂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建立查痰点,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加强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医院内相关科室建立协调机制,将痰检工作纳入综合医院临床检查常规项目,加强痰检质量控制和结防专业机构对综合医院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复训,是提高传染源发现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如何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在乡镇卫生院设立结防门诊和查痰点,采取发放经费、转诊病人、加强痰检质控、督导检查等干预措施,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结果5年来共发放23.70万元结防经费。涂阳、新发涂阳登记率逐年上升,乡镇卫生院检出涂阳病人数大幅度升高,登记涂阳病人卫生院平均报告率为62.7%。结论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高结核病例发现水平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全省2006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核病项目活动及经费使用情况,发现、分析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今后项目更好地实施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根据2006年各市县项目实施季度工作和经费使用情况报表,结合日常督导,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1)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新涂阳发现率达74.6%。新涂阳结核病治愈率达91.4%。结核病疫情病人追踪率达87.9%,到位率达60.6%,总体到位率达76.8%。密切接触者检查率67.7%,肺结核检出率6.1%。全年乡级痰检任务完成率63.7%,痰检点阳性符合率95.5%。(2)经费使用情况:全省项目经费总使用率为74%,其中:健康促进费使用率在90%以上,报病和治疗管理费、查痰工作费、疫情病人追踪费使用率、结核病疫情网络专报费和密切接触者检查费使用率均在80%以下。贫困县经费使用率低于非贫困县(χ2=90.5,P&lt;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和经费使用督导,建立定期通报制,提高经费使用进度,加快工作进程,简化政府采购程序,是今后做好项目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如何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 在乡镇卫生院设立结防门诊和查痰点,采取发放经费、转诊病人、加强痰检质控、督导检查等干预措施,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结果 5年来共发放23.70万元结防经费。涂阳、新发涂阳登记率逐年上升,乡镇卫生院检出涂阳病人数大幅度升高,登记涂阳病人卫生院平均报告率为62.7%。结论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高结核病例发现水平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全省2006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结核病项目活动及经费使用情况,发现、分析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今后项目更好地实施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根据2006年各市县项目实施季度工作和经费使用情况报表,结合日常督导,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1)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新涂阳发现率达74.6%。新涂阳结核病治愈率达91.4%。结核病疫情病人追踪率达87.9%,到位率达60.6%,总体到位率达76.8%。密切接触者检查率67.7%,肺结核检出率6.1%。全年乡级痰检任务完成率63.7%,痰检点阳性符合率95.5%。(2)经费使用情况:全省项目经费总使用率为74%,其中:健康促进费使用率在90%以上,报病和治疗管理费、查痰工作费、疫情病人追踪费使用率、结核病疫情网络专报费和密切接触者检查费使用率均在80%以下。贫困县经费使用率低于非贫困县(χ2=90.5,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和经费使用督导,建立定期通报制,提高经费使用进度,加快工作进程,简化政府采购程序,是今后做好项目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综合医院结核病查痰点痰检工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查痰工作情况,探讨综合医院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的措施。方法根据综合医院和结防机构门诊病人登记本、查痰登记本、转诊登记本及结防机构对综合医院的督导和痰检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40所综合医院1年间,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11303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59例,涂阳检出率15.6%,转到结防机构的涂阴及未查痰病人2094例,在结防机构查痰1685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04例,涂阳检出率47.7%,其中未查痰直接转到结防机构查痰1026例,发现涂阳肺结核551侧,涂阳检出率53.7%,痰阴病人转到结防机构再查痰65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53例,涂阳检出率38.4%,结防机构门诊查痰25238例,涂阳检出率55.7%,与综合医院涂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建立查痰点,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加强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医院内相关科室建立协调机制,将痰检工作纳入综合医院临床检查常规项目,加强痰检质量控制和结防专业机构对综合医院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复训,是提高传染源发现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眉山市乡镇卫生院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工作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是以痰涂片镜检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为主要方法之一[1],痰涂片检查符合我国结核病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在乡镇卫生院设置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点(以下简称查痰点),既方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又缩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就诊延误和治疗延误时间,是我国农村地区控制结核病疫情新的模式。我市2006年1月在全市6个县设置61个查痰点,目前已运作近3年。本文将全市2006—2007年间查痰点与县结核病实验室的痰涂片制作质量和镜检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高查痰点工作质量,使其在结核病控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甘肃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质量,更好为结核病控制工作服务。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对各级结核病实验室进行室间质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省对县痰涂片盲法复检阳性符合率89.0%,阴性符合率99.7%,痰涂片的5项质量指标普遍低于国家标准,出现严重错误的实验室占39.4%,现场评价和批量测试结果均良好。结论室间质控的实施提高了甘肃省痰涂片复检符合率,改善了实验室的建设,提高了痰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室间质控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