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放学一进家门,儿子就兴冲冲地拉开他裤子上唯一的一个口袋,并掏出一串可以拆卸的黄色塑料扣子小玩具,在我面前炫耀。  相似文献   

2.
以前的同事偶尔来串门,进了我家客厅,先是一声惊呼:“呀,你家啥时候变得这么杂乱啊?”他说的“杂乱”,是客厅墙壁上那些儿子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活着太难,想和母亲一起死一天上午快放学的时候,一名高一的男生来到咨询室,非常郑重地问我:“曹老师,您说人究竟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到底是享受,还是受罪啊?”  相似文献   

4.
许多家长总是无奈地说:“我为我家的孩子郁闷不开朗,为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而感到为难。”一经了解,才发现真正的原因在家长自身。在这些父母当中,有不少在孩子讲话时,常常会不耐烦地责怪孩子说:“你想说什么?给我痛快点儿。”  相似文献   

5.
女儿五岁了,我给她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她要尊敬长辈,尊重客人,要学会谦让……女儿很乖,点点头表示要做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6.
儿子小宇八岁半,再过两个月要上四年级了,别看年纪小,他处处表现得体,周围人都说他像个小小男子汉。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儿子放学回家,很兴奋地对我和他妈妈说:“明天学校要开秋季运动会了,老师要我们带午饭。”妻子一听,马上和儿子商量起食品来,我没在意,运动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14岁的安然本该是上初中的年纪,可他却整天不上学,待在家看电视、一个人玩儿。他没有一个伙伴儿,从小到大,他交不上一个朋友,别的孩子不仅不愿意和他玩儿,有时还会欺负他。他只有把自己从小养大的一条狗“大黄”,作为自己的玩伴儿。  相似文献   

9.
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碰撞和摩擦,出现“吃亏”和“占便宜”的现象,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吃亏昵?  相似文献   

10.
儿子自上幼儿园起,就特别爱提问,譬如:“树叶为什么会变黄”、“太阳为什么要落山”、“公鸡为什么会唱歌”等等。别看才四五岁的孩子,有些问题,父母都答不出来。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的教育对子女一生的影响,在全国选出有卓越成就和有犯罪记录的代表人物各50名,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其中,一个监狱的犯人回忆他的母亲给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时说:“小时候,有一次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  相似文献   

12.
盛夏时节,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鲜花为金色的大地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为炎热的天气增添了许多湿润的气息。然而,生活中却有着与此不和谐的现象。近日,笔者在一个周日下午去公园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指着路旁的鲜花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儿的花儿  相似文献   

13.
陈明聪 《校园心理》2007,5(3):63-63
<正>男孩蹒跚学步时,就对足球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感。他有个小伙伴,有着非常好的身体素质,两人常一起踢球。一次,正当他们疯玩时,伙伴却被其父亲叫了回去,并训道:“约翰,你将来要成为一名律师,而不要学大卫这个毛头小子,整天追着个破球疯玩!”  相似文献   

14.
一冬无雪,就在人们在遗憾中迎接春目的时候,一场妙曼的春雪却姗姗而至。初春的季节,因为春雪的到来少了温暖,到处弥漫着寒冷。最不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半个月前的一天下午,儿子放学后兴高采烈地跑回家,进门就大声高喊:“爸爸妈妈,我当上少先队大队长啦!”——校内的少先队大队长因故转学,儿子接任了他的职务。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这层楼共三家,我住中间,两个邻居,一个住东一个住西。两个邻居家都有一个六七岁大的男孩,漂亮活泼、天真调皮。不同的是,在楼下休息时,小区里的人对东边邻居的孩子总是赞不绝口,而谈论起西边邻居的孩子,都说他太不懂事。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提问     
来到这个新奇的世界,孩子充满好奇,他们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幼稚,但认真回答起来却并非易事,对此,我有很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有很多做父亲的常常认为抚育孩子是母亲的事,而忽视了自己的责任。他们把辅导孩子作业、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会以及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等都推给孩子的母亲,自己则忙于工作,对孩子的许多情况不管不问。有研究表明,女孩子缺乏父爱则数学不好,而男孩子缺乏父爱会产生情感障碍。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偏颇,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父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融入群体的前提之一是:努力完善但并不一定完美。那些有点“小缺憾”的优秀者可能更行得通,因为真实和普通会为彼此带来更多的认同和相融。  相似文献   

20.
儿子已是三年级的大孩子了,却仍然调皮捣乱,爱搞恶作剧。在家里,总是闹得四邻鸡犬不宁;在学校,老师也常隔三差五地把我叫去数落他的种种顽皮“行径”。每每遇此,我便忍不住狠狠地打他一顿,教训一番。每次他都当场悔过,言明不再重犯。但第二天又会听到有关他的更荒诞的小把戏。于是我就再打,而他还是会再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