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将显微椎间盘镜与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探讨显微椎间盘镜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脊柱后路显微椎问盘镜手术,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间隙开窗间盘摘除术。比较手术的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卧床时间及近期内随访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都有明显缓解,无明显差别。结论:显微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效果与开窗手术相同,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1个月~6个月,优23例,良好7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3.8%,无神经根损伤及硬膜囊撕裂病例.[结论]加强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板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经手术证实的17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开窗途径,经椎板、峡部及关节突切除途径,经峡部外缘途径三种术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7纠,均经手术治疗,随访6~18个月,平均11.2个月.采用Mae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1例,差无.优良率为94.1%.[结论]高质量CT检查可清楚显示位于椎间孔或孔外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这对于诊及指导手术有重要价值.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的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病例的病理解剖学特点选用最为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术式.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1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宪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89-3690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的体会,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术中技术操作要点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盘摘除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58例患者均获随访,优136例,良14例,差8例,优良率94.9%。结论椎间盘后路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高效、微创、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杜静德  郭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972-797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间盘镜下关节突入路或横突间入路摘除突出的髓核。结果患者随访10个月~3a,优良率为91.3%,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椎间盘镜下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者42例(治疗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者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2个月随访时采用Nakai分级标准评定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6,P=0.486)。两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及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手术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及出血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显微椎间盘切除术(MED)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63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MED椎间盘镜组448例,对照组为常规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41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时间情况.结果 MED椎间盘镜组优良率94.5%,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94.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ED组在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时间优于后路开窗组(P<0.05).结论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体疗效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相,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森  邹坤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78-2080
[目的]对比观察传统腰椎间盘切除术(COLD)与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闻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随机分为COLD组及MED组,每组46例,分析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活动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MED组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COLD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O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CO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LD与MED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MED作为微创手术,其具有术中出血少,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活动时间短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患者为期5年的临床随访,了解其近、远期疗效。结果接受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8 min;术中平均出血55 ml;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中硬脊膜破裂2例,切口感染3例,椎间盘炎1例),平均住院时间8 d,1年内的优良率达到95.9%,5年内的优良率达到93.4%。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且轻微,近、远期疗效满意且稳定,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 年9 月至2009年5 月手术治疗的120 例65 岁以上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8例,女62例,平均年龄69.8岁,包括半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减压,突出髓核摘除17例,椎板间开窗减压加椎间关节内侧部分切除,侧隐窝扩大,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术前模拟手术体位下摄X线片定位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手术时体位,设计一模拟手术体位台架。选取本院于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患者行MED治疗的病例,术前均摄普通体位下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模拟手术体位下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在患者俯卧于模拟手术体位台架上摄片前,在相应椎间隙的上位棘突旁皮肤上置一金属标记物。术中根据定位片上椎间隙及棘突的对应关系指导导针穿刺定位,穿刺后"C"臂X线机确认。【结果】83例患者,共施术93节椎间隙,1次穿刺准确率为100%。【结论】术前模拟手术体位下摄X线片定位方法,准确率高,能缩短手术中的定位时间和减少射线量,是临床上施行MED术的一种实用、可靠的术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otomy,MED)与有限化手术(limited-incision 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MED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冷光源下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有限化手术(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D组比LIM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按照Nakai疗效评定标准,MED组:优22例,良16例;LIM组:优21例,良14例;两组优良率MED组优于LIM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ED比LIM急诊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略好,出血少,更具有微创优势,但操作困难,时间略长,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3.
高娜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40-1742
[目的]评价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5例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跟踪随访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其中2例在2周内症状完全缓解,1例1个月内症状完全缓解.随访1~24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7-2010年收治的39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根据JOA评分和影像学结果,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5年按JOA评估标准,术前JOA评分(11.79±2.36)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23.61±2.28)分,改善率68.7%。骨性融合率89.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同时行椎间Cage融合后路内固定,可促进椎间融合并以维持椎间隙稳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4例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9例行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对照组55例行常规皮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意识、肢体活动、语言、GCS 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GOS 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心率(HR)、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意识、肢体活动、语言、GC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意识、肢体活动、语言、GC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OS 评分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对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同种异体冷冻骨移植和自体骨移植的临床疗效,为同种异体冷冻骨移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做出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60例来本院就诊的大段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同种异体冷冻骨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自体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愈合良好率分别为93.3%、96.7%,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骨愈合时间分别为(12.3±4.2)个月、(10.7±5.3)个月,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48 h 引流量分别为(262.6±38.9)mL、(249.4±49.2)mL,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排斥反应、感染、体温升高、切口渗液、延迟愈合的发生例数上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种异体冷冻骨移植临床疗效与自体骨移植相似,安全性高,且不会造成二次创伤、取材方便,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6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等临床指标。【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手术时间平均25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5 d。术后随访显示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阴囊水肿、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未见复发患者。【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巨乳缩小成形术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各自的适应证。【方法】对31例巨乳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中重度巨乳采用垂直单蒂法,轻中度巨乳采用双环法14例。观察术后两组乳头乳晕血运循环,感觉及乳房外形。【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恢复良好,无乳头乳晕坏死,乳房外形均满意,垂直单蒂切除的组织量明显多于双环法(P<0.05),重度巨乳患者多采用垂直单蒂法。【结论】垂直双蒂法较适用于中重度巨乳症,双环法较适用于轻中度巨乳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膨胀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4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19例采用膨胀髓内钉、21例采用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分析比较其手术难易程度、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术中膨胀髓内钉组手术难度明显降低;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膨胀髓内钉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周,并发症发生率为0.0%,交锁髓髓内钉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9周,并发症发生率为38.1%.[结论]膨胀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优于交锁髓内钉的新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