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鼠骨髓程序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骨髓移植效果的新方法。方法:以昆明种小鼠急性放射病为模型,进行了骨髓程序移植后小鼠活存率及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观察。结果:骨髓程序移植可使小鼠移植细胞数降至105数量级,活存率达30%;骨髓程序移植4×106个细胞时,于照射后17天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显著回升,CFUE、CFUGM、CFUS、CFUF已达正常,GVHD较一次移植1×107骨髓细胞组轻,活存率达60%,显著高于一次骨髓移植组(30%)。结论:骨髓程序移植可能充分利用了每次腾出的“龛位”,增加干细胞植入,却减少了移植细胞数,减轻了GVHD,提高了移植效果,是一种较好的移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体外大量扩增和纯化具有典型表型、形态和功能的树突状细胞(DC),以进行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 + 细胞及外周血去B、去T淋巴细胞的单个核细胞( 单核细胞) ,然后以GMCSF、IL4、TNFα、Flt3 配基(FL)、SCF等不同的细胞因子配伍,分别诱生DC,通过流式细胞仪、电镜、光镜分析其特性,同时检测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脐血与外周血诱生DC的方案不同,由脐血CD34+ 细胞诱导DC 时,GMCSF+ TNFα+ SCF+ FL 组合可使CD1a+ 细胞比例增至(27 .18 ±1-56)% ,明显高于单独应用GMCSF组[(0.65±0 .38)% ] 。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DC,则GMCSF+ 高剂量IL4(1000 U/ml) 组合效率最高,诱生的CD1a + 细胞可达(21 .80 ±0-32) % 。两种来源的DC在表型及形态上差异无显著性,两者同样具有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从脐血和外周血均可诱生DC,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对其进行选择,这为DC用于临床治疗选择不同细胞来源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检测了脐血、骨髓、外周血CFU-GM,BFU-E。结果表明脐血中CFU-GM,BFU-E数量高于成人外周血,同骨髓相比,CFU-GM数量无显著差异,BFU-E低于骨髓。同时观察到脐血中CFU-GM大集落比例明显高于骨髓;CFU-GM集落产率时间曲线较骨髓延迟3~4天;S期GM-CFC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骨髓,可能提示脐血造血细胞中早期造血细胞比例高于骨髓。实验中还发现脐血红系集落生长同骨髓十分相似,二者均含CFU-E和BFUE集落,而外周血中只含BFU-E集落。我们统计了27份脐血血量及所含有核细胞数。根据骨髓移植的有核细胞数标准(2×10 ̄8/kg),一份脐血的有核细胞数很难达到此要求,但已达到目前国外小儿异体脐血移植成功病例的有核细胞数值。  相似文献   

4.
脐血及白血病缓解期骨髓中CD34+细胞筛选及体外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脐血及白血病缓解期骨髓中CD34+细胞筛选及体外扩增姜容韩明哲赵英新韩俊领冯四洲李成文严文伟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脐血干细胞的有效扩增可望将脐血用于成人移植[1],可使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快速渡过造血危相...  相似文献   

5.
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脐血作为一种可替代骨髓的造血干细胞资源,具有移植成活率高,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轻的特点。脐血富含CD34+细胞,对异抗原刺激反应较低,具有高增生和长期骨髓重建的能力。脐血造血干细胞较外周血和骨髓更为原始,大部分CD34+细胞属于寝髓系分化细胞,CD34+CD38-具有B-细胞和粒细胞两种分化途径的能力。脐血具有独特的免疫特性,能耐受异基因的刺激,B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在一定条件下,脐血NK细胞毒作用明  相似文献   

6.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不同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血干细胞移植。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加细胞因子(GCSF,GMCSF等)可使更多的干细胞进入外周血,从而不用通过采集骨髓就可以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祖细胞用于移植,并使其移植后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速度明显快于骨髓移植,因此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干细胞来源。1 在白血病、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入21世纪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根治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早期急性白血病治愈率为50%左右,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为70…  相似文献   

7.
胎盘造血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胎盘在整个胎儿时期造血中的作用,寻找造血干/祖细胞的新来源,供临床移植应用。方法 分别测定脐动脉和脐静脉血中CD34^+细胞,粒-巨噬泵细胞集落(CFU-GM0及造智力在子含量,胎盘绒毛膜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和CD34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脐静脉血中CE34^+、CD34^+/CD38^-细胞及CFU-GM含量均高于脐动脉,脐静脉血中含有较多的造血刺激因子,而造血抑制因子的含量与肮动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脐血CD34^+细胞(即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进展,表明虽脐血CD34^+细胞水平低于正常成人骨髓,但其干细胞比例较高且造血功能较强,有利于移植后长期造血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脐血造血祖细胞培养及细胞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脐血中粒-单系祖细胞(CFU-GM)和红系爆式集落(BFU-E)的数量和特性,并对其细胞增殖周期和成人骨髓及外周血做比较。结果显示,脐血中含丰富的CFU-GM和BFU-E,其数量低于骨髓而超过外周血水平;脐血BFU-E对红细胞生成素和爆,式促进活素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脐血S期、G_2+M期及S+G_2M期细胞数均明显低于骨髓,虽略高于外周血各期细胞数,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造血生长因子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脐血CD34+细胞的扩增作用、扩增细胞性能改变及合理的扩增时机,利用吸附单克隆抗体——磁珠分离系统分选出95%~99%纯度的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经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白细胞介素(IL)3、IL-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不同组合扩增1~3周。结果表明,脐血CD34+细胞具有良好的扩增效应,细胞总数、集落形成细胞(CFCs)和CD34+细胞可分别扩增500.0±82.5倍、94.0±28.6倍和24.0±3.8倍;SCF是扩增最重要的生长因子,SCF+IL-3+IL-6+G-CSF+Epo组合的扩增效率最高;CFCs和CD34+细胞在1~2周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后即快速衰减;此外,扩增也加速了细胞的分化,至第3周时93%CFCs为CFU-GM,极少部分形成BFU-E和CFU-GEMM。因此,合理组合生长因子,把握适宜扩增时机,将有助于扩增细胞在质和量上满足移植和基因治疗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更确切、有效、方便的预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血小板恢复能力的指标。方法:利用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17例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中巨核细胞前体细胞的数量。结果:①CD34+细胞中同时表达血小板膜糖蛋白者<5%;②CD34+/CD41a+细胞的数量与APBSCT后血小板恢复时间之间的相关性较CD34+细胞数量与血小板恢复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好;③CFUMK的数量与血小板恢复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④CD34+/CD41a+细胞数量与CFUMK数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移植物中CD34+/CD41a+细胞数量及CFUMK数量均可作为APBSCT后血小板恢复的预测指标,但以前者更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脐血有核细胞的扩增作用以及脐血扩增后T淋巴细胞和HLA-AB、DR阳性细胞变化情况。方法:在脐血有核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观察细胞数、CD34+细胞、CFU-GM、T4(CD4+CD8-CD3+)细胞、T8(CD4-CD8+CD3+)细胞以及HLA-AB、DR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脐血有核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经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白细胞介素(IL)-3、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作用下扩增效果最佳。结论:脐血有核细胞在各种造血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在体外扩增。脐血扩增后T4、T8细胞减少,可能会降低脐血移植急性GVHD发生,但HLA-AB和HLA-DR阳性细胞数急剧上升,增加了免疫排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扩增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重建SCID小鼠造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lt3 配基(FL) 、Tpo、SCF等细胞因子组合对人脐血干/ 祖细胞的扩增及自我更新能力的维持作用。方法 用FL+ Tpo+ SCF+IL6 +IL3+ GCSF组合,体外扩增脐血CD34 + 细胞14天,将其移植给亚致死剂量照射的SCID小鼠。结果 扩增的脐血造血细胞可顺利植入SCID小鼠并重建造血,18 只小鼠移植后存活6 周的有8 只,其骨髓中仍可检测到人的造血细胞,死亡率56 % ,与对照组( 死亡率100%) 比较,χ2 =10.08,P<0.01。结论 FL+ Tpo+ SCF+IL6 +IL3 + GCSF组合在有效扩增造血细胞的同时可保留造血干/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及造血重建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甙对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CS)对人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Dynal M450 CE34^+免疫磁珠分离法阳性选择获取高纯度的人骨髓CS34^+造血干细胞,应用多向细胞(CFU-Mix)体外培养技术,观察CD34^+造血干细胞对CS的敏感性。结果:1经Dynal M0450CD34^+免疫磁珠分离获得骨3髓CD34^+细胞占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0.52-1.30%,C34  相似文献   

15.
是脐血输血还是脐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是脐血输血还是脐血干细胞移植兰炯采郑世荣骨髓移植使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造血功能异常、造血功能衰竭、骨髓抑制、免疫缺陷……的诸多患者获得新生。“骨髓移植”的实质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方式可采用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及移植后造血重建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24例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的三种动员方案、采集及移植后的PBSC数量与造血重建关系进行研究。24例中急性白血病13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晚期乳癌1例。三组动员方案:化疗+四氢叶酸+氟美松;化疗+rhGM-CSF+氟美松;化疗+rhG-CSF+氟美松。用流式细胞仪双染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rhG-CSF组中9例CD34+CD33+细胞。结果表明:rhG-CSF组PBSC产率最高,平均每例单个核细胞(9.86±6.01)×108/kg,CFU-GM(21.08±16.86)×104/kg,CD34+细胞数与CFU-GM正相关(r=0.68)。动员后再用rhG-CSF1周,CD34+细胞显著增多,可连续每日采集,当≥5×106/kg即可停止;采集与回输的PBSC数与造血重建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的造血抑制物及其与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纤维素体外培养法,亲和层析法,DNA末端标记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SAAⅠ)患者血清在体外抑制正常人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及促进正常人CD34+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2例患者血清在体外均可明显抑制正常人BFUE及CFUGM的增殖,这种抑制活性存在于血清IgG片段中,为非补体依赖性。患者血清及IgG片段在体外均可加速正常人CD34+细胞凋亡,其中IgG较血清的促凋亡作用更为显著(P均<0.01)。经研究证实这种IgG可特异性吸附于CD34+细胞表面。经甲泼尼龙治疗后的恢复期血清上述作用消失。结论:某些SAAⅠ患者血清中存在促进CD34+细胞过度凋亡的造血抑制物IgG,造血细胞过度凋亡是患者发病机制之一。甲泼尼龙对这类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脐血移植( UCBT) 对恶性血液病的根治性治疗; 观察其长期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及移植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给1 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的11 岁男性患儿移植HLA 配型相合的同胞脐血。预处理选用BU/CY 方案( 马利兰4 m g ·kg -1 ·d - 1 ×4 ,环磷酰胺60 mg ·kg - 1 ·d - 1 ×2) 。GVHD 预防用环孢霉素A(CsA) 。移植有核细胞为0 .35 ×108/kg ,CFUGM 1 .82 ×104/kg ,CD34 + 细胞2 .04 ×105/kg 。结果 + 14 天骨髓显示造血重建;+ 21 天中性粒细胞(ANC) > 1 .0 ×109/L;+ 60 天DNA 位点检测显示移植物植入成功;+ 100 天受者血型由O 型转为供者血型B 型。随访330 天,患者情况正常,未发生急、慢性GVHD。结论本例为国内首例异基因脐血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开展同胞HLA 相合脐血移植安全、有效,适合中国国情,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LAK细胞和活化NK细胞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活化自然杀伤细胞(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与造血的关系及其对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①将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与骨髓细胞一起置于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对CFUGM 形成的影响。②在小鼠同基因骨髓移植中, 联合注射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 观察其对移植后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①当骨髓细胞置于有外源性集落刺激因子(CSF) 的适宜培养体系中,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抑制CFUGM 形成;而当骨髓细胞置于无CSF 不良培养体系中,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促进CFUGM 形成。②在小鼠同基因骨髓移植中,联合注射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能显著促进CFUS 和CFUGM 增殖和显著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结论 ①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对CFUGM 形成有双向调节作用。②在小鼠同基因骨髓移植中,联合注射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能促进移植后小鼠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20.
CD34+是造血干细胞的免疫表型,采用某种方法选择CD34+细胞,选择后CD34+细胞浓集,其百分率有较大增高,并可以有效去除T细胞及某些恶性肿瘤细胞,选择CD34+细胞移植可以减少异基因移植后急性,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可能减少自体移植后原发病复发。本文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的免疫表型,生物学特性及CD3+细胞分选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