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廖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271-2272
目的探讨3M Cavilon无痛皮肤保护膜在气管导管固定中对皮肤的保护效果。方法 2012年1—6月从重症监护病房中选取60例需行机械通气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无痛皮肤保护膜涂抹于皮肤后用丝绸胶布固定;对照组直接用丝绸胶布固定于皮肤上。结果皮肤保护膜在气管导管固定中对皮肤的保护效果明显。结论 3 M无痛皮肤保护膜涂抹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将皮肤与胶布隔离,从而起到减少皮肤机械性受损、保护皮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126-12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器在院前气管插管患者的应用,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将12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取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胶布固定,观察两种方法在牢固度方面的指标。结果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优于传统胶布固定。结论利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在院前抢救时使用,不仅缩短了医护人员抢救危重患者的时间,同时也保证了在搬动和转运患者时的医疗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2例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总结了对气管导管的护理方法,提出了护理要点,认为加强气管导管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极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洁  陈热花  涂杳然  龚良国 《江西医药》2022,(11):1827-1828
目的 探讨改良型气管切开固定器在气管切开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纳入我科2019年10月-2020年12月6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损害程度、气管套管固定情况、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皮肤损害发生率、更换固定带次数、发生刺激性呛咳、导管移位、发生套管滑脱率更低;舒适度及满意度更优。结论 改良型气管切开固定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或张口受限者 ,常需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因患者声门位置相对较高而导管前端因弯曲角度管偏小 ,这样导管易滑入食道 ,导致插管失败。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 ,人们对气管导管进行了多种改进[1~ 2 ] 。目前较常用的方法 :麻醉前应先将导管“塑型”。即将一根金属管芯插入导管 ,根据需要将导管前端弯成一适当角度 ,数小时后抽出管芯。由于导管材料特性所致 ,导管前端便形成较持久的角度 ,完成导管“塑型”。本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导管准备时间较长。否则“塑型”不易成功。笔者所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气管材料的特点 ,在高温下易使其变软…  相似文献   

6.
全麻病人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后,行气管导管拔出时,有时出现短暂的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等心血管反应。近年来我们在拔管前使用艾司洛尔使患者心血管反应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盲插气管导管套胃管的方法对饱胃急诊手术患者洗胃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饱胃行急诊手术的患者60例,在半清醒或清醒状态下经口腔盲插气管导管封闭食管,再由气管导管内置入胃管,接洗胃机洗胃.洗胃完毕,根据需要可拔出气管导管保留胃管.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置入气管导管套胃管后行洗胃术,无1例患者出现口咽部黏膜损伤及反流误吸现象.结论 盲插气管导管套胃管行洗胃术插管顺利,能避免口腔咽喉部损伤及反流误吸,节省时间,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的更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我院急诊科近年5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方法固定气管插管,试验组采用白扁带固定气管插管。结果试验组使用白扁带双环套结固定法的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的胶布固定法。结论采用白扁带固定气管插管是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14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用自制简易导向气管导管慢诱导插管的体会,探讨基层医院困难气管插管处理方法。方法14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均采用慢诱导麻醉,自制简易导向气管导管经口或鼻盲探插管,调节气管导管方向,在气流声最大时插入气管。结果14例盲探插管均获成功,未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困难气管插管选用自制简易导向气管导管慢诱导插管,可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金属气管套管和塑料气管导管在临床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抢救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时,建立人工呼吸道,通常使用的气管套管为金属材料,由内管和外管组成.遇有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行人工辅助呼吸时,则常用一次性塑料气管导管.在近几年的应用中,我们就金属气管套管和塑料气管导管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ICU危重患者气管插管留置过程中难固定及固定效果不佳的情况,探讨危重患者气管插管留置的固定方法。方法对104例经口留置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验组60例,比较两组插管固定的牢固性,患者的舒适度及局部皮肤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气管插管留置时在脸颊部贴安普帖再加以胶布固定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2例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总结了对气管导管的护理方法,提出了护理要点。认为加强气管导管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极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牢固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避免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4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应用普通胶布加牙垫固定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的移动例数及非计划性拔管例数。结果对照组重新固定气管插管及非计划性拔管例数均高于观察组。结论应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以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法的效果,探讨更换气管套管的有效方法,减少患者不适。方法将60例需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利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套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更换气管切开套管。观察两组患者换管成功率、换管时间及换管期间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失常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换管成功率和换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换管期间的呼吸困难、心率失常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切套管可显著提高换管成功率和缩短换管时间,有效降低因换管诱发的缺氧并发症,减少患者不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经口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和气囊放气状态下边吸痰边拔除气管导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30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气囊充气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气囊完全放气后边吸痰边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声嘶、咽痛、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严重呛咳的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囊充气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可减少拔管后并发症及拔管放气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高宝柱  唐小薇 《天津医药》1999,27(10):632-633
心肺复苏过程中,气道的正确管理是复苏成功的关键之一。食管气管联合导管(Combitube)即食管气管双腔气道(Esophageal-Trachea Double Lumen Airway,ETDLA)是一种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新型紧急通气导管,具有食管封闭式导气管(Esophageal Obturator Airway,EOA)和一般气管内插管的联合功能。为证实该导管在心肺复苏和急救时操作的难易与通气效果,我们选择10例全麻病人,在全麻药与肌肉松驰剂作用下模拟心肺复苏时的呼吸停止,对该导管进行临床试用,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患者 10例,男 6例,女 4例,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17.
刘平  李晚泉  胡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8-28,98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时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应用价值。方法把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院前使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成A、B2组,A组采取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术建立高级气道,但在气管插管困难时改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B组采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到第一通气的时间及通气效果。结果①A组插管一次成功率为86%,二次成功率为92%,B组插管次成功率达100%,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A组插管时间为(20±10)s,B组插管时间(40±10)s;A组通气插管成功后通气。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装置法插管比常规喉镜下气管插管法成功率高,但插管所需时间没有优势,但其一次性成功率高在院前急救可以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本地区急救治疗中应用研究。方法将危急重需呼吸支持的15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组,73例,Ⅱ组为气管导管组,77例,观察两组数据,比较两种插管方式在急救临床中的应用效应。结果观察两组在急救应用中,两组病例一次性成功率比较之间比较,χ2=15.1,P〈0.01,在一次性成功率比较之间比较,χ2=8.65,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在一次性插管平均耗时Ⅰ组明显优于Ⅱ组。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方式能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地用于急救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气管内插入和拔出气管导管是全身麻醉容易发生意外和并发症的两个重要环节。新型麻醉药物复合应用,使全身麻醉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了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在全身麻醉过程中气管拔管期是麻醉药物血药浓度最低的时期,拔除气管导管,操作看似简单,但对逐渐清醒患者的刺激并不比气管插管时小,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如何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拔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借助硬膜外导管气管内表面麻醉用于减轻气管拔管应激反应,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是外科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自行排痰、气管通畅时,可做拔管前准备,即对常规更换金属气管套管的患者行全堵管观察24~48h后,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能自行咯痰即可拔管。但临床无专门的材料用于封堵气管,常规使用胶布及橡皮塞进行堵塞,但易脱出及污染,不易固定,且胶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