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姜秋华 《中外医疗》2009,27(9):172-17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的大小、位置、形态、类型及距离相邻瓣膜的距离,选择封堵器的大小、型号,术中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指导释放封堵器,并观察有无分流、瓣膜返流以及右室流出道、降主动脉、左肺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5例ASD缺损大小平均为2.0cm,4例VSD缺损大小平均为0.6cm,2例PDA导管内径平均为0.3cm,与术中测值相符合;11例患者一次封堵成功率为100.0%,无明显分流、瓣膜返流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经超声心动图能准确的观察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大小、形态及周边的结构关系,对于病例的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价值.方法 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的大小、位置、形态、类型,选择封堵伞的大小、型号,术中监测封堵器的释放情况,观察有无分流、瓣膜返流、右室流出道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16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大小平均为1.8 cm,室间隔缺损大小为0.75 cm,动脉导管未闭0.63 cm.室间隔缺损口距瓣膜距离过小者应用偏心型封堵器.1例室缺患者封堵后右室流出道血流速度过快,1例房缺患者因术中二尖瓣出现大量返流而撤伞.16例患者成功率为87.5%.结论 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的观察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大小、形态及周边的结构关系.对于病例的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及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例继发孔型ASD、12例管型PDA和4例膜周型VSD,均选用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治疗,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诊断、监测、评价疗效和随访。结果27例患者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即刻成功封堵,1例ASD封堵失败。封堵成功者术后立即观察分流消失,术后复查无残余分流,无血栓形成,各瓣膜口无返流及心腔大小的变化。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术前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引导以及术后随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东梅  宋军  杨冬艳  王辉  吴敦茁  焦丹 《吉林医学》2007,28(11):1258-126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筛选55例适合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观察周缘情况,测量分流孔径及周边的大小;监测封堵过程,评价封堵效果。结果: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径6~36mm(平均19.4±6.69mm),选择封堵器10~42mm;室间隔缺损最大径4~10.5mm(平均6.5±2.71mm),选择封堵器6~12mm;动脉导管最大径3~14.3mm(平均6.98±3.18mm),选择封堵器4~20mm。术后复查封堵器固定良好,无移位;房间隔缺损患者两心室缩小,室间隔缺损患者左房缩小,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左室、左房均缩小。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分流孔径的大小,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进行术中监测,及时反映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善情况,在封堵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对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病例的选择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封堵术前对27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经胸彩色超声测量房间隔的前后径、左右径;房间隔残留端的长度;残留端组织距离房间隔顶部、距离主动脉壁的距离和三尖瓣、二尖瓣、上、下腔静脉口的距离。封堵术中封堵器释放的全过程,主要观察封堵器的房间隔缺损处的位置及张开是否正常、封堵器是否牢固、对瓣膜运动有无阻碍。封堵术后观察心房水平有无残余分流,封堵伞有无脱落,右房、右室、肺动脉内径有无变化,有无二尖瓣、三尖瓣返流。结果:TTE检测27例ASD封堵术患者,TTE测量房间隔缺损平均(14.71±6.42)mm,术后复查患者右房、右室内径缩小,心房水平分流消失。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量值的4~6 mm。结论:TTE检查对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D患者,选择ASD封堵器的大小,术中监测封堵器位置是否合适,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评价疗效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介入封堵VSD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SD并拟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的患者,在封堵术前先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多切面测量VSD的部位、大小、距主动脉瓣厦三尖瓣瓣膜的距离等。术中实时监控封堵器安置的过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封堵器周边有无残余分流。术后定期检查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175例VSD患者在超声心动图的引导监控下成功地进行了封堵。封堵术后即刻见19例患者残存少量缝隙分流,2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返流。随访1个月~3年,19例有残余分流患者中11例消失;未见封堵器秽位、脱落。结论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的检测方法,对于VSD封堵术前的病例筛选、术中监控及术后随访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术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符合封堵术条件的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患者416例,术前测量缺损大小,明确缺损部位,术中监测封堵器释放情况及所在位置,伞的形状与封堵器周围有无分流,术后即刻及72小时、3个月、6个月、1年复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术前测量缺损大小与所选封堵器的大小匹配(r=0.96,P<0.001),全组疗效均显著,封堵器位置固定,封堵器与缺损边缘无残余分流,对周围血管及结构无影响。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治疗前、中、后均有重要指导作用,是安全、简便、可行、实用的技术,是临床首选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严格筛选病例;使用Amplatzer封堵器;在X线透视及TTE监视下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多切面观察确定无残余分流及瓣膜返流后,释放封堵器。结果:23例患者均在TTE引导下成功完成封堵治疗。ASD14例TTE测值为6~36mm,平均(21.89±7.71)mm,封堵器型号12~40mm,平均(29.57±8.04)mm;VSD5例TTE测值为5~8mm,平均(6.00±1.10)mm,封堵器型号6~18mm,平均(10.4±4.80)mm;PDA4例TTE测导管直径为5~10mm,平均(6.75±1.92)mm,封堵器型号8~10mm,平均(8.75±0.83)mm。封堵术后即刻分流消失或存在微少量分流。结论:TTE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中,起到了术前筛选病例、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术后监测有无残余分流、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及观察疗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选择病例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TE检查,选择适合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者37例,其中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10例膜周部型室间隔缺损(VSD),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值的2~4 mm。术中在X线和TTE监测下观察封堵器的释放过程。术后1天、1周、1个月及6个月应用TTE观察封堵伞有无脱落,房、室间隔及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心脏大小变化。结果:20例ASD封堵成功19例,10例VSD封堵成功10例,7例PDA封堵成功7例。术后1天复查,1例ASD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VSD患者三尖瓣瓣下见少量返流,2例VSD封堵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随访1~6个月,均未发现有残余分流。结论:TTE在封堵术前选择合适病例,以及选择封堵器的大小,术中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是否准确,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疗效评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在保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封堵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1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1例,室间隔缺损(VSD)5例,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周围血管插入导管介入治疗。术前经胸彩超确定适应证。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对患者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复查,观察封堵器是否固定、有无心包积液、残余分流,是否影响瓣膜功能及心功能情况。结果:19例ASD、11例PDA,5例VSD均成功封堵。其中1例ASD封堵术后封堵边缘有少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彩超分流消失,其余封堵术分流立即消失。结论:在介入手术中,彩超检查术前可以确定先心病封堵术的适应证,术中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型号、准确显示封堵器位置、检查有无残余分流,术后可实时地反复随访观察其远期效果。尤其在房缺及室缺等封堵术上,彩色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检查及术中监测已成为不可缺少或替代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儿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94年3月至2003年12月适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例,肺动脉瓣狭窄(PS)伴房间隔缺损(A SD)或动脉导管未闭(PDA)者,先行PS瓣膜成形术,再堵塞A SD或PDA;主动脉缩窄(COA)伴PDA者,先行COA血管成形术,4~15个月后再行PDA堵塞术;主动脉瓣狭窄(A S)伴PDA者,先行瓣膜成形术,再行PDA堵塞;室间隔缺损(V SD)伴PDA采用弹簧圈封堵。结果:15例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除2例PDA术后即刻有少量紊流,余均无残漏。随访(3.57±2.61)年,跨瓣(或跨缩窄段)压差经超声心动图或导管测压除A S外均正常。围术期机械性溶血、弹簧圈脱落和动脉栓塞各1例。结论: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只要恰当掌握指征,操作规范,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合并A S者,适应证的掌握及球囊大小的选择需进一步摸索。  相似文献   

12.
李巍  张玉顺  杜亚娟  成革胜  谢学刚 《重庆医学》2008,37(23):2699-2700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63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2例并发3种畸形,余均为2种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原则:同期治疗应先行瓣膜球囊扩张术纠正瓣膜狭窄,其次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再次行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最后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特殊情况时则遵循个体化原则.结果 63例中,2例VSD并PDA患者因年龄小于3岁,体重不足10Kg,而进行分期介入治疗,其余患者均行同期介入治疗.63例患者均荻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19例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者,术后跨肺动脉瓣平均压差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4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均明显增加.术随访后3d、1个月、6个月,所有患者房室水平及大血管水平分流均消失,扩大的心腔进行性缩小,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移位及脱落;X线检查显示肺血均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未记录到严重心律失常.结论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虽较复杂,但只要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治疗策略合理、操作规范,同样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继发房间隔缺损(ASD)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室间隔膜部缺损(VSD)2例),男3例,女5例,年龄8~30岁,对8例患者使用国产封堵器(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介入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操作难易程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介入封堵术技术成功率100%,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结论:国产封堵器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安全、适应面广,且价格较低,从成本效益考虑,国产封堵器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孕期处理、分娩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心衰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分娩方式与时机等资料。结果:356例妊娠期心脏病中有136例(38.20%)发生心衰,其中中重度心衰76例(55.88%);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较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易发生心衰;孕前未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心病患者较先心病易发生心衰,孕前已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心病孕妇中重度心衰发生率明显较孕前未行手术治疗者下降(P<0.05);孕期心衰控制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前者对妊娠、分娩的耐受性好,能顺利度过妊娠、分娩、产褥期。结论:风心病和先心病是妊娠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孕前特别是风心病患者行心脏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妊娠期心功能,妊娠期密切监视心功能,妊娠晚期控制心衰后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孕妇和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多因素综合疗效评价。②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选择适合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46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0例,室间隔缺损(VSD)1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在TTE及X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TTE进行动态的随访观察。③结果 46例病人全部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5 例病人有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1 例出现阵发性房颤,1例出现一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ASD、VSD及PDA术前TTE测量值与术中X线测量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22~1.136,P>0.05)。术后50%以上病人接受了3~6 个月随访。④结论 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介入封堵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TE可以准确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是否有抵御作用。方法 :将 39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 ,A组 12条 ,为非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组 ,以各条犬基础心率的 1.5倍为起搏频率起搏心脏 5 m in后间歇 5 m in为一个回合 ,共进行 3个回合 ;B组 13条 ,为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组 ,以引起心肌缺血的起搏频率起搏心脏 5 m in后间歇5 m in,亦进行 3回合 ;C组 14条 ,为对照组。 A、B两组完成起搏预适应后 ,与 C组一道结扎左前降支阻断冠脉血流 6 0 min,尔后再灌注 6 0 min。结果 :B组一条犬在快速起搏预适应时发生室颤死亡。 A、B组在持续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显著低于 C组 (P <0 .0 5 )。结论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快速心房起搏预适应可减少缺血再灌注所致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在常温不停跳下,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在常温体外循环下,不阻断主动脉进行心内矫治术。包括房间隔缺损(ASD)7例,室间隔缺损(VAD)3例,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狭窄(PS)1例,肺动脉狭窄1例。年龄4~44岁,中位数16.1岁。【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4~48min,中位数30min,7例术后即拔管,平均辅助呼吸时间1.8h,术中平均用血140mL,术后平均输血110mL,无低心排综合症,心律失常,栓塞、肺部和脑部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发生。病人恢复快,疤痕隐蔽。随访无残余漏。【结论】在常温不停跳下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可提高心肺保护效果,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和取得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cellular injury mediated by oxygen-derived free radicals on the intestine, heart, liver, kidney and lung tissues during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occlusion shock in rats. 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 1, n = 6), one hour occlusion (Group 2, n = 8), one hour after releasing the clamp (Group 3, n = 8), and two hours after releasing the clamp (Group 4, n = 8). Compared to control values, the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 (MDA) in each tissue in Group 2 had 110 significant changes (P greater than 0.05); in Group 3, MDA in the intestine and heart tissue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by 62% (P less than 0.05) and 56% (P less than 0.05); in Group 4, MDA in the intestine, heart, liver, and lung tissues increased by 121% (P less than 0.01), 65% (P less than 0.05), 32% (P less than 0.05), and 31% (P less than 0.05), respectively. Plasma lactic acid, beta-glucuronid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less than 0.0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xygen-derived free radical could cause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not only in the intestine tissue, but also in the heart, liver, and lung tissues, suggesting that oxygen-derived free radical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ular injury during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occlusion shock.
  相似文献   

19.
对25只家兔门静脉阻断(PVO)和再开放(PVR)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发现PVO时,家兔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分心输出量(CO)、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及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土LVdp/dtmax)均较PVO前明显下降,并随阻断时间延长而加重,PVR后部分指标不能恢复至阻断前水平。提示急性PVO及PVR对家兔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并对产生机制作了探讨,为临床门静脉阻断术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