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肖熙教授治疗男科病经验拾零安溪县中医院(362400)白剑峰肖熙教授是我省名老中医,业医50余载,阅历丰富,学博才深,尤对肾病、男科病见解独特,治法灵活,不拘一格。今择其男科病案3则,供同道参考。1阳痿袁某,男,32岁。初诊1997年3月11日。诉阳... 相似文献
4.
<正> 活血化淤法是针对血失调达的“淤血”病变提出的一种治法。活血即疏畅血流,化淤即消散淤滞。“淤血”是疾病的一种基本病理变化。其产生一般有如下原因:外伤血络,脉道受损;邪气侵袭,寒温失调;七情郁结,气机不畅;脏腑失调,血行障碍。淤血形成之后,又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出现一系列病症表现。因为淤血是一基本的病理变化,所以《内经》特别强调“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乃至和平”,并提出“血实宜决之”,“去宛陈(艹坐)”,“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等活血化淤的具体治法。后世根据“疏其血气”的原则,提出许多治法,但活血化淤则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治法,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活血化淤法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科临床,疗效显著.但见病必称淤;处方必化淤、逐淤、甚至破淤,从而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的,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淤法治疗脑出血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致残率及死亡率颇高。近年来中医药界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脑出血取得了较大成就。笔者对此亦有所获,今不揣浅陋,浅述于下。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基础上,由于情绪激动或房室劳倦使血压在短时间内骤然上升,血管破裂而出血。中医学认为,脑络破损,血溢脉外,属“淤血”范畴。脑出血后形成的血肿压迫局部,可致神经功能受损,同时血肿在颅内形成占位性病变,导致颅内压骤然升高,可产生脑水肿及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决定脑出血预后的主要病理因素为血肿之部位,大小及脑水肿的… 相似文献
8.
“淤血”为因血行不畅、血液淤滞所致之多种证的统称。《内经》虽无“淤血”之说,但有“恶血留内”等提法,在治疗方面提出“去菀陈(艹坐)”、“血实宜决之”、“疏其血气”之治则。至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始有“淤血”之说,并提出“活血化淤”辨证论治的具体方药,后世医家又不断予以补充和发展。到了清代,王清任的活血、逐淤之诸方及唐容川的《血证论》,是以“淤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刘光珍教授运用清热利湿、活血消癥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诊疗思路与方法,以便为中医临床治疗和中药药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刘光珍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经验,从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治疗慢肾风-肾微癥瘕的思路与方法。结果本法在治疗慢肾风-肾微癥瘕方面确有其独特疗效。结论本法在治疗慢肾风-肾微癥瘕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脱疽病,西医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的动脉和静脉同时受累的全身血管疾病。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灵枢·痈疽篇》云:“发于足趾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否则死矣”。《景岳全书》说:“脱疽以疔患于足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临床中,凡具有“淤血证”的皮肤疾患,均可应用“活血化淤”这一治法。近十年来,国内对“活血化淤”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活血化淤法在皮肤科的适应证也渐渐在扩大。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淤血证的临床特征(一)以疼痛为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各种疼痛均与气血淤滞不通有关.疼痛特点是固定不移,其痛拒按,呈长期性,顽固性,并常随气候改变及劳累而加剧。(二)以淤斑为主: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应当通畅地循行脉络之中,脏腑功能协调,皮肤光泽红润。如气血失调,血流淤阻不畅或外溢皮 相似文献
17.
18.
19.
杜锦海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为全国第二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就其肾的论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血淤阻证目前已成为临床各种心系病,尤其是胸痹心痛的最常见证型,遣方用药动辄活血化淤.然而淤血是否为临床引起各种心系病证的最主要原因尚需进一步探讨.在古代医案中,心血淤阻证颇为少见,心系病证更多是从痰饮水气为病的角度来论治.该文从历史溯源、医案分析、临床佐证、理论探析4个方面作以探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