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误诊的原因,探讨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试验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采用体外试验分别对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的吸收光谱进行扫描,并将血红蛋白液分别加入胃液、十二指肠液和多酶液孵育1~4 h后观察吸收曲线和潜血结果,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对149例经临床确诊的不同类型受检者(5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48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38例健康对照组、7例上下消化道均出血的病人)和340例体检人群粪便进行便潜血试验,以评价两种便潜血试验结果差异.结果 在体外经胃液、十二指肠液和多酶液消化处理后的血红蛋白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粪便均有一不规则梯形特征性吸收峰,且免疫法便潜血试验呈阴性结果而化学法则为阳性结果;5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免疫法便潜血阳性率为5.4%,明显低于化学法的73.2%(χ2=36.02,P<0.01),48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免疫法便潜血阳性率为75.0%,高于化学法的58.3%(χ2=4.90,P<0.05),而健康对照组和上/下消化道同时出血的病人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χ2=0~0.03,P>0.05);340例体检人群便潜血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28例不同原因引起便潜血受检者中存在显著差异(χ2=12.04,P<0.05).结论 免疫法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应慎重,而对于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则是首选,应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粪便常规检查和体检普查项目,并结合受检者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免造成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2.
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同时检测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查粪便中转铁蛋白(Tf)和血红蛋白(Hb)对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健康人及135例有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用Quick Chaser便潜血法检测Tf和Hb;"速而准"便隐血法检测Hb;便潜血A、B板法检测Hb。结果Quick Chaser便潜血法同时检测Tf和Hb,一项结果阳性者即为符合诊断。阳性率健康组2.2%,上消化道出血组40.2%,下消化道出血组68.4%;用"速而准"法检查人Hb,阳性率健康组2.2%,上化道出血组33.0%,下消化道出血组55.3%;便潜血A、B板邻联甲苯胺(A)法阳性率健康人组19.6%,上消化道出血组26.8%,下消化道出血组26.3%;愈创木脂(B)法阳性率健康组人19.6%,上消化道出血组13.4%,下消化道出血组7.9%。结论Quick Chaser法同时检测粪便中人Hb、Tf是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更有效的一种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完善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留取粪便标本的管理,降低住院病人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的缺失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3年8月住院时间>3 d 的出院病历818份(改进前),分析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缺失的原因并进行改进,内容包括改变环境因素、规范标本容器存放管理、严格交接班、加强宣教、规范收集大(小)便标本的流程管理等,抽取神经内科2013年9月—2014年3月住院时间>3 d 的725份住院病人的病历(改进后),统计改进前后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的缺失率。[结果]改进后出院病历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的缺失率由改进前的44.7%降低至13.1%。[结论]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可降低住院病人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的缺失率。  相似文献   

4.
粪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FOB)是临床诊断和监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项目[1],也是普查和筛选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2,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建立了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原理检测粪便潜血的免疫学方法,使得潜血试验方法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了较大提高[4].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在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阳性率偏低[5,6]:为此我们对导致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检测上消化道出血假阴性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检测粪便潜血的项目内容、报告模式以及如何就实验结果向临床作出合理的解释.现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5.
转铁蛋白与血红蛋白同时检测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检查粪便中转铁蛋白(Tf)和血红蛋白(Hb)对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6例健康人及135例有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用Quick Chaser便潜血法检测Tf和Hb;“速而准”便隐血法检测Hb;便潜血A,B板法检测Hb。结果 Quick Chaser便潜血法同时检测Tf和Hb,一项结果阳性者即为符合诊断。阳性率健康组2.2%,上消化道出血组40.2%,下消化道出血组68.4%;用“速面准”法检查人Hb,阳性率健康组2.2%,上消化道出血组33.0%,下消化道出血组55.3%,便潜血A,B板邻联甲苯胺(A)法阳性率健康人组19.6%,上消化道出血组26.8%,下消化道出血组26.3%;愈创木脂(B)法阳性率健康组人19.6%,上消化道出血组13.4%,下消化道出血组7.9%。结论 Quick Chaser法同时检测粪便中人Hb,Tf是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更有效的一种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粪便潜血试验(FOBT)全自动数值化仪器和免疫法快检卡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2 800例便标本,分别采用便潜血全自动数值化分析仪和快检卡筛查,对阳性病例行肠镜检查及病理分析.结果:受检人群中仪器法阳性134例,阳性率4.78%;快检卡阳性130例,阳性率4.64%.仪器法与快检卡结果有显著相关(x2=55.6,P<0.005);仪器相对灵敏度为97.1%,快检卡相对灵敏度为94.2%,两者的符合率为91.3%.结论:数值化仪器可进行便潜血定量分析,客观反应出血程度,可最大限度减低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粪便常规检查指标异常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现阶段中国人口模式、人群健康水平、公共卫生及医疗水平下,粪便常规检查对疾病检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1030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按科室分类统计粪便颜色、性状、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和潜血试验的异常检出率。结果各指标总的异常率为12.19%,其中以颜色异常最高,性状异常次之,再次是白细胞和潜血的异常率。值得关注的是寄生虫和大吞噬细胞、病理结晶等未检出。检查频次以消化内科、心脏内科和骨科为高,但是各指标的异常检出率砷不高;外科监护室在所有指标的异常率上均居首位,其次是门诊患者。结论此次调查结果提示:由于中国的人口模式和疾病流行谱已发生显著变化,使得现用的粪便常规检查对消化系统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诊治的指导意义已经大为降低。在以门诊筛检为主的初级医疗机构如乡村卫生院或城市社区门诊部等,粪便常规检验还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但粪便检查依旧重要,其检测方向亟待改变、检测指标亟待丰富、检测手段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患者血清CA199,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A199和CA724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胃癌43例,正常健康体检者36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CA199、CA724。结果:胃癌组CA199及CA724的测定值分别为(67.1±34.6)KU/L、(39.62±62.13)KU/L,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胃癌单用CA199和CA724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46.5%,51.2%,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4.4%。结论:实验室检测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容易出现漏诊,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现阶段住院病人大便常规阳性率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7392例住院患者的大便常规检验结果,统计分析粪便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真菌、其他物质及粪便潜血试验的阳性率。结果在7392例患者的总阳性率为6.20%。内二科(含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690例患者中,阳性168例,阳性率9.94%,总阳性率2.27%;儿科1659例患者中,阳性161例,阳性率9.70%,总阳性率2.17%。前两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科室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共阳性的458病例中,红细胞110例,阳性率1.69%(110/7392);白细胞249例,阳性率3.37%(249/7392);有红细胞伴有白细胞72例,阳性率0.97%(72/7392);寄生虫2例,阳性率0.027%(2/7392);霉菌14例,阳性率0.19%(14/7392);大吞噬细胞2例,阳性率0.027%(2/7392);潜血试验阳性236例,阳性率3.20%(236/7392)。结论在寄生虫感染非流行地区,可由主管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判断住院病人是否检查大便常规。大量没有明显诊断价值的大便常规检查,既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病人经济负担,又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已无必要对所有科室的住院病人硬性规定行大便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病症之一,根据粪便检测,可分为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前者指消化道出血时,粪便肉眼观察为柏油样便或鲜血便;后者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实。本文对1例患者的隐血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黑色柏油样粪便同时使用胶体金免疫法和氨基比林半定量法(化学法)测定并分析结果,了解粪便隐血试验的最佳方法及意义。从而给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住院及门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黑色柏油样粪便100例,同时取正常外观黄色软粪便100例(健康体检者提供)作为对照,每份标本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正常外观黄色软便胶体金免疫法阳性率为8%,氨基比林半定量法阳性率为2%,两种方法同时阳性为0;黑色柏油样便胶体金免疫法阳性率为77%,氨基比林半定量法阳性率100%。结论用于临床筛查早期消化道肿瘤及胃肠道微量出血和鉴定出血部位时胶体金免疫法较适用;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和判断出血量时则氨基比林半定量法(化学法)较适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71-1773
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粪便AKT和PI3K的表达情况,并探讨检测AKT和PI3K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和同一时间段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粪便标本和血液标本,检测粪便AKT和PI3K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结肠癌组患者粪便AKT和PI3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67%和55.33%,均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7.33%、10.67%高(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高(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的粪便AKT和P I3K以及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具有明显的表达特征,临床可根据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辅助结肠癌的诊断,评估结肠癌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f)联合在检测粪便潜血中的意义。方法统计连续10d733例住院患者(其中消化科189例)的粪便潜血结果,分别统计血红蛋白和转铁蛋单阳性及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双阳性的标本例数,对阳性和阴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红蛋白单阳性率8.59%,转铁蛋白单阳性率17.59%,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双阳性率7.5%,总阳性率18.14%。结论转铁蛋白检测粪便潜血检出率明显高于血红蛋白检出率,血红蛋白联合转铁蛋白检测粪便潜血能够提高粪便潜血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粪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FOB)是临床诊断和监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项目[1],也是普查和筛选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2,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建立了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原理检测粪便潜血的免疫学方法,使得潜血试验方法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了较大提高[4]。  相似文献   

15.
赵荣平  邬叶红  戴军 《检验医学》2004,19(4):282-284
目的探讨粪便中乳铁蛋白(LF)检测在腹泻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金标定性法和双抗体夹心定量法分别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BS)、感染性腹泻患者及非肠道疾病者粪便中LF,同时做显微镜粪便白细胞检查.结果 24例IBS患者LF定性阳性2例(8.33%),阴性22例(91.67%),LF定量值为(3.65±1.05) μg/g,镜检白细胞1例查见(4.17%);3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LF定性阳性35例(97.22%),阴性1例(2.78%),LF定量值为(128.53±56.96) μg/g,镜检白细胞34例查见(94.44%);24例非肠道疾病者LF定性阳性1例(4.17%),阴性23例(95.83%),LF定量值为(3.28±0.84) μg/g,镜检白细胞均未查见.非肠道疾病者和IBS之间粪便定性LF阳性率及定量LF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非肠道疾病者、IBS与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定性LF阳性率及定量LF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LF值与镜检粪白细胞数的均值呈正相关(r=0.88).结论粪LF检测作为一种感染性肠炎初筛试验具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粪便白细胞镜检结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粪便中乳铁蛋白 (LF)检测在腹泻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金标定性法和双抗体夹心定量法分别检测肠易激综合征 (IBS)、感染性腹泻患者及非肠道疾病者粪便中LF ,同时做显微镜粪便白细胞检查。结果  2 4例IBS患者LF定性阳性 2例 (8.33% ) ,阴性 2 2例 (91 .6 7% ) ,LF定量值为 (3.6 5± 1 .0 5 )μg/g ,镜检白细胞 1例查见 (4 .1 7% ) ;3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LF定性阳性 35例 (97.2 2 % ) ,阴性 1例 (2 .78% ) ,LF定量值为 (1 2 8.5 3± 5 6 .96 ) μg/g ,镜检白细胞 34例查见 (94 .4 4 % ) ;2 4例非肠道疾病者LF定性阳性 1例(4 .1 7% ) ,阴性 2 3例 (95 .83% ) ,LF定量值为 (3.2 8± 0 .84 ) μg/g ,镜检白细胞均未查见。非肠道疾病者和IBS之间粪便定性LF阳性率及定量LF值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非肠道疾病者、IBS与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定性LF阳性率及定量LF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LF值与镜检粪白细胞数的均值呈正相关 (r =0 .88)。结论 粪LF检测作为一种感染性肠炎初筛试验具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与粪便白细胞镜检结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细菌鉴定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致病菌的价值。方法就诊的3330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观察肠道致病菌中沙门菌及志贺菌检测阳性率。结果 3330例粪便标本中,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沙门菌阳性率为3.90%(130/3330),志贺菌阳性率为1.65%(55/333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阳性率为4.11%(55/3330),志贺菌阳性率为1.80%(60/3330),两种方法检测沙门菌及志贺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标本均经常规细菌鉴定确诊,阳性率为10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直接从粪便中提取DNA,检测肠道致病菌,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大大缩短了检出时间,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对尿检干化学结果的干扰影响。方法随机收集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250例,采用干化学法测定其中的潜血、白细胞酯酶、蛋白质和亚硝酸盐;收集洗涤分离正常阴道分泌物的鳞状上皮细胞,加入健康体检正常女性尿液后,配制成含上皮细胞50个/μl和200个/μl两个浓度的尿液各50例,进行干化学潜血、白细胞酯酶、蛋白质和亚硝酸盐测定比较;再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女性留取外阴清洗前后的尿液进行干化学项目测定比较,另收集妇检前后各100例尿液,对比分析健康体检女性妇检前后尿干化学结果。结果 250例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的潜血和白细胞酯酶阳性率分别是62.8%和71.2%;正常尿液A组、上皮细胞低浓度(50个/μl)尿液B组及上皮细胞高浓度(200个/μl)尿液C组的潜血、白细胞酯酶、蛋白质和亚硝酸盐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女性外阴清洗前尿液的潜血、白细胞酯酶和蛋白质阳性率均大于外阴清洗后,妇检前尿液潜血、白细胞酯酶和蛋白质阳性率均少于妇检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对尿液干化学检测不构成干扰。绝大多数阴道分泌物含潜血物质、白细胞酯酶,且浓度较高,混入尿液严重干扰尿液干化学结果,健康体检女性尿检时应注意避免阴道分泌物的污染,采取妇检前、外阴清洗后进行留取中段尿液检测,可有效保证尿检分析前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的心电图情况.方法 对社区内符合年龄要求(60岁以上)的723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 723例体检者中,高血压237例(32.8%),肥胖171例(23.7%).既往有疾病史者357例,占49.4%.心电图检测出异常者375例(51.9%),主要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T波异常等,其中并发2种以上异常情况者276例,异常率为38.2%,占心电图异常者的73.6%.结论 对于社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应引起重视,应加强卫生宣传及健康教育,加大普查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免疫金标法和化学法粪便潜血试验在胃肠道出血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针对30例肠癌组和30例上消化道出血组分别采用免疫金标法和化学法测试。结果免疫金标法测定粪便潜血阳性肠癌组27例,阴性3例,阳性率为90.0%;上消化道出血组粪便潜血阳性25例,阴性5例,阳性率83.3%。化学法测定粪便潜血肠癌组阳性22例,阴性8例,阳性率为73.3%;上消化道出血组粪便潜血阳性30例,阴性0例,阳性率为100%。结论潜血试验对诊断和治疗胃肠道出血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出血量较少时免疫金标法高于化学法,出血量较大时化学法高于免疫金标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