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男性,35岁,因发热咳嗽伴右侧胸痛3月余。于1997年4月来院就诊.胸片示“右侧肋膈角变钝,右胸腔少量积液”。PPD结核菌检验为阳性。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用链霉素0.75g/d肌注,异烟肼0.39g/d口服,利福平0.6g/d口服,肝太乐0.2g/d口服。患入院服药7d后发现四肢及面部出现皮疹。考虑链霉素药物(试敏阴性)所引起,即停用链霉素进行抗过敏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1例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症状的学龄期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1例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症状的学龄期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患儿尿甲基丙二酸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升高,符合合并型MMA诊断标准;肺动脉收缩压为43 mmHg(1 mmHg=0.133 kPa),符合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急性期暂时限制蛋白质摄入、限制活动、适当限液、鼻导管吸氧。入院后给予碳酸氢钠纠酸(5%NaHCO3 3 mL/kg·d);静脉注射米力农(0.25μg/kg·min维持10 h/d);静脉注射呋塞米(20 mg/次,2次/d),治疗3 d后改为口服(20 mg/次,2次/d);口服螺内酯20 mg/次,2次/d。MMA诊断明确后(入院第5天)加用口服甜菜碱7 g/d;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1 mg/d;静脉滴注左卡尼丁注射液2 g/d;口服维生素B6 20 mg/d;口服叶酸10 mg/d;口服波生坦2 mg/(kg·d)。治疗后患儿尿甲基丙二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8岁,干部。住院号:41026。因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治疗;肌注链霉素每日1.0克,雷米封600毫克/日静滴,同时口服300毫克/日,病情逐渐好转,继续治疗40天后,病人出现头晕、耳鸣、四肢麻木停用链霉素、雷米封后,症状逐渐消失。遂改用利福平450毫克口服,每日一次。第一天上午八时口服后约  相似文献   

4.
连小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11-111,15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福平、链霉素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疗效。方法急性布氏杆菌病84例,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各42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60mL加入5%葡萄糖200mL中1次/d静脉点滴2周,同时口服利福平(600mg/d,6周),肌注链霉素(1g/d,2周)。传统治疗组给予口服利福平(600mg/d,6周),肌注链霉素(1g/d,2周)。结果联合治疗组治愈率是97.62%,传统治疗组治愈率是95.24%。且联合治疗组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缓解快、复发率低。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福平、链霉素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8岁,20d前诊断为脊柱结核,在外院给予药物治疗(口服异烟肼300mg/d、利福平450mg/d、吡嗪酰胺1500mg/d、肌内注射链霉素1.0g/d),用药15d后出现头昏、听力减退、乏力、食欲差,逐日加重伴恶心、呕吐2~3次/d,尿量1200~1500ml/d。病前多次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查体:体温36.4℃,心率76次/min,呼吸20次/min,  相似文献   

6.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咳嗽,咳痰50年,加重1月入院,查胸片示右下肺蜂窝状影,密度增高。入院诊断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5d后加用卡舒宁(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0.5mg,肌肉注射2次/周,初次肌注12h后,患者前胸、后背出现大面积皮疹,压之褪色。口服扑尔敏8mg,3/d,其它抗感染药物未变。2d后皮疹消褪。停用卡舒宁后患者未见不良反应,故考虑为卡舒宁所致。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期幼儿急疹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琦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1):885-885
1病例简介患儿,女,22d,因高热2d于2004年9月20日入院。发病来体温持续在39.0℃以上,患儿一般情况好,精神佳,进食母乳正常,大小便正常。家长给予头孢拉定及泰诺滴剂口服治疗,体温下降不理想。查体仅咽部轻度充血,枕后淋巴结1cm×1cm×0.5cm,余无异常。血沉17mm/h,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血白细胞10.7×109/L,中性:0.50,淋巴:0.50,肝功正常,心肌酶轻度升高,血培养阴性,胸片无异常。入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颗粒25mg,2次/d口服、菌必治0.4g静滴、泰诺林口服及间断物理降温,病后第3~5d患儿体温波动在38.5~39.8℃,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刘静  赵耀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2):33-33,78
临床工作中作者收治2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68岁。糖尿病史18年,一直口服消渴丸21~24粒/d,降糖灵6片/d治疗。入院前1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后恶心、呕吐,于2008年3月22日18:50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年,口服利血平6片/d治疗。查体:体温不升,脉搏  相似文献   

9.
贝那普利过敏致呼吸衰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2岁,因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加重伴发热3d于2 0 0 1年11月30日收住院。既往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对“青霉素、磺胺”等药物过敏。入院检查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双下肺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1 5g、氟康唑0 1g ,2次/d ,口服贝那普利10mg/d。第3天咳嗽、咳痰减轻,体温降至正常。由于患者入院前一直口服氨氯地平降压,直至入院第7天擅自未按医嘱服用贝那普利。入院第5天因受凉再次发热伴咳嗽加重,静脉滴注双黄连2 4 g/d。第7天清晨,患者口服贝那普利1h后感头昏、胸闷、呼吸困难,给予解痉、吸氧和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7岁。1983年7月1日因两上肺结核收住我院(住院号:29217),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链霉素(上海第四制药厂生产,批号为830327—1)肌注以及异烟肼、维生素 B6口服。当日上午肌注链霉素0.5克后,突然出现右踝关节处红肿疼  相似文献   

11.
<正> 患者男性,44岁,因上腹间断性疼痛1年,加重7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上腹剑下及左上腹明显压痛,余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溃疡,浅表性胃炎。入院后给口服达克普隆20mg,1次/d,果胶铋胶囊150mg,3次/d。于服药后第25日,患者四肢皮肤出现散在密集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压之退色,伴明显瘙痒,无发热及皮肤鳞悄,以肘及膝关节以远为著。加服息斯敏10mg,1次/d,治疗5d后症状无缓解,停用达克普隆改用泰胃美80mg,口服,1次/d治疗,四肢皮疹于停药后第3日开始消退,第7日完全消失,无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男性,56岁,因咳嗽、低热,伴乏力1月余,以肺结核Ⅲ上/上菌(集一)进展期收住。入院前已给予INH、RFP、SM三联抗痨治疗近20d,INH为口服300mg/d,服药后无不适感。入院后改INH为静脉点滴,300mg/d,其他治疗同前。静点数日后病人出现两下肢疼痛,无力感,并伴轻度跛行。查:行走时轻度跛行,但两下肢皮肤无感觉异常,腱反射无增强及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考虑可能为INH静点而引起,给予Vit B_6100mg入液静点亦不能消除症状,故停止静脉点滴INH,仍给予口服,两下肢疼痛消失,无力感、跛行渐消失。20d后病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胃炎、胃窦炎及十二指肠溃疡过程中,常有人采用注射用链霉素10g加入浓复合B溶液500ml中,口服,每次10ml,3/d的治疗方案(下简称SM+CoB方案),笔者  相似文献   

14.
章玉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60-1760
1 病例简介 例1 男,40岁,无业.因拒食、拒药3周入院,病程15年.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入院检查:躯体及理化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口服氯氮平15年,入院后改利培酮1mg/d.入院第20天增至2mg/d.当日上午口服利培酮2mg,1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鼾声呼吸,呼之不应,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5mm,光反应稍迟钝,双巴氏征(-).血压110/80mmHg,心率100次/min,血K+3.2mmol/L、血Na+132mmol/L、血Cl-103mmol/L、随机血糖4.5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  相似文献   

15.
<正> 患男,50d,因稀水便5d伴昏睡抽搐1d入院。入院前腹泻绿稀水便(无脓血),口服复方地芬诺酯4片(间隔10余小时)。30min后出现抽搐,持续1min自行缓解,发作数次。查体:T36.5℃,P120次/min,P3O次/min,R30次/min,浅昏迷状,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前脑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61岁,2012年3月28日因腰痛半年、左髋关节疼痛1月余入院。于2012年2月9日到本科住院,经骨密度等相关检查诊断为:(1)骨质疏松症;(2)左侧股骨头坏死。给阿伦膦酸钠10mg,1次/周,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0.6g,2次/d,口服补钙,骨化三醇胶囊0.25μg,2次/d,口服改善骨代谢。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入院诊断为:(1)重度骨质疏松症;(2)左股骨头坏死;(3)陈旧性脑梗死。今为定期抗骨质疏松治疗,门诊以骨质疏松症收入本科。1998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术;有腔隙性脑梗死史9年;半年前曾患亚甲炎,经口服强的松治疗后缓解;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急慢性传染病病史。  相似文献   

17.
鼻硬结病侵犯上颌窦及筛窦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人,男,23岁.因鼻塞12年入院.病人12年前出现鼻塞,8年前发现鼻腔肿物,经活检诊断为鼻硬结病,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0.66g/d,连用80g无效.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鼻侧切开术,术中见鼻腔肿物基底位于下鼻甲,下鼻甲骨及鼻腔外壁骨质缺如,鼻窦与鼻腔肿物相连,筛骨纸样板破坏,筛、上颌窦充满红褐色肿物,质脆、易出血;术中彻底清除肿物,术后活检为鼻硬结病.术后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Ig/d,连用100g,局部情况良好.4年后出现左侧鼻塞,查体:左侧鼻腔相当于下鼻甲的部位出现肿物;鼻窦CT扫描示各鼻窦无占位性病变;鼻腔肿物活检为鼻硬结病;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循环免疫复合物、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E-玫瑰花瓣形成率均在正常范围;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为0.12(正常为0.17±0.04),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为0.04(正常为0.06±0.02).再次给予硫酸链霉素肌肉注射1g/d,连用120g,随诊8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1988年2月至10月,我们把所收治慢性胃炎60例随机分组,用链霉素口服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提高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服链霉素组(称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0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2~56岁。60例治疗前均有上腹疼痛、压痛、腹胀等症状,并经胃镜及活检确定诊断(符合1982年全国内窥镜会议所订标准)。治疗组给硫酸链霉素0.5克与40%氢氧化铝凝胶10ml 混合后口服,Qid×10d;对照组给40%氢氧化铝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病例1,男,72岁,以"口角歪斜伴言语困难1d"为主诉于2010年3月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痛风病史4年.入院后查头颅磁共振示"左侧基底节区、半卵圆区及颞叶急性脑梗死".入院后给予氯吡格雷(波立维)75 mg/d口服,奥扎格雷钠(丹奥)40 mg(2次/d)静滴,依达拉奉30 mg(2次/d)清除自由基,忌嘌呤饮食.  相似文献   

20.
病人,男,65岁,因发作性胸骨后剧烈压榨性疼痛2d,加重3h,经心电图证实为急性下壁、高侧壁心肌梗塞入院。10d后因心力衰竭给予地高辛0.125mg,1次/d口服。使用10d后出现频繁室性早搏(L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