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98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4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手术完全切除胸腺瘤44例(91.6%),有4例向上腔静脉、肺动脉浸润生长,而行部分切除;4例Ⅱb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愈出院.随访1~10年,平均5年,42例(87.5%)肌力恢复正常,症状部分缓解,其中I型32例,Ⅱa型10例;6例(12.5%)肌力较前改善,症状完全缓解,均为Ⅱb型患者.术后5年、10年生存分别为36例(75%)、14例(29%).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术后一旦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应及时给予辅助呼吸等.对病情较重的重症肌无力,应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l998年5月~1999年10月收治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7例.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就重症肌无力有关胸腺瘤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无围术期死亡,术后3例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延长呼吸辅助通气治疗,安全度过围术期,19例患者中,术后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9例,改善8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准备、手术切除和术后药物治疗及管理是决定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和体会,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及周围脂肪组织完全切除92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8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74例,改善12例,无效10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完全而彻底的肿瘤及周围脂肪组织清除,术后有效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及合理药物调整是防止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例的围手术期护理经过,从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支持、合理用药、肌无力危象的抢救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总结经验,深刻体会到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消除肌无力危象的诱因、预防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3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总有效率为75.8%,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及78.7%,Makaosa分期中Ⅰ期及Ⅱ期患者5年及10年生存率明显优于Ⅲ期及Ⅳ期患者(P均小于0.01)。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切除的彻底性.胸腺瘤Masaoka病理分期及出现重症肌无力的病程的长短对胸腺瘤合并MG的疗效及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至2020年间在医院就诊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共计60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炎性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可有效减轻其炎性反应程度,同时具有创伤性小等优势,有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好转。 相似文献
11.
12.
重症肌无力亦称肌无力症,患者体内不明原因地产生抗体,攻击神经肌肉间的乙酰胆碱接受器,阻碍了神经讯号的传导,使肌肉忽然失去力量,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20—40岁之间。发病时出现眼皮下垂,复视,运动后肌肉疲劳,说话困难,吞咽困难,严重时四肢无力,呼吸无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道我科成功救治1例重症肌无力致呼吸骤停息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联合用药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免疫吸附法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免疫吸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AchR-Ab,IgG、IgA、IgM,对患者徒手肌力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吸附法组显著减低血清AchR-Ab,IgG、IgA、IgM(p<0.05),改善患者徒手肌力MG-MMT(p<0.05),临床疗效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结论免疫吸附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好,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总结250例糖尿病并低血糖诊治及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并低血糖多发于老年人。低血糖发生时间最常发生在夜间及午餐前,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及非老年患者多有交感神经兴奋先兆,能及时得到诊治;部分老年人缺乏神经预警症状,而以心脑血管病为突出表现,易导致误诊漏诊。低血糖和相对低血糖,治疗及时正确可痊愈,且不留后遗症。结论临床医生要提高对低血糖临床表现的认识,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低血糖反应。同时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的护理措施。方法将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10 d后,两组患者的PH、PaO2、PaCO2、SaO2、RR、HR的变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能明显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易操作,易被患者接受,避免了气管插管,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而治疗前的准备、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及并发症的预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孕妇合并静脉栓塞疾病相对少见,因孕妇的特殊性,临床治疗也相对困难,且风险较高,造成的产妇死亡约为1/100000,约占产妇死亡的10%。其治疗较普通VTE患者复杂,因为治疗还涉及到对婴儿的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妊娠合并静脉栓塞疾病尤其重要。文章对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叙述,包括抗凝、溶检、腔静脉滤器植入等,其中抗凝被认为是治疗VTE的有效方法。并指出中药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是一种较新的尝试。对于高风险的妊娠合并VTE患者,可以尝试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活血化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甲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年7月~2009年3月45例原发甲亢合并甲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3年7月~2002年3月671例(第1组),11例合并甲癌,占同期手术原发甲亢病例的1.64%,二次手术率为63.64%;2002年4月~2009年3月984例(第2组),34例合并甲癌,占同期手术原发甲亢病例的3.46%,二次手术率为17.65%.[结论]原发甲亢合并甲癌有逐年升高趋势;提高对原发甲亢合并甲癌的认识,术前仔细检查甲状腺有无结节,常规行甲状腺B超检查和颈部X线检查,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和/或甲状腺有钙化灶者术中常规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可以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避免二次手术.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52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临床上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不典型,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率达75%(45/60),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为25%(25/60)。结论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呼吸道症状不明显,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长期住院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应有针对性地综合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对不同抗生素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参考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