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新型5参数时变性本构方程表征血液粘弹性和触变性的适应性;分别探讨了各模型参数对表因液粘弹性和触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红细胞压积(HCT)、血浆浓度(Cp)和正弦振荡剪切流频率(f)等因素的改变人血对人血粘弹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经验方程表示HCT、Cp和f与血液粘性分量(η’)和弹性分量(η’)之间的关系。检测350名健康成年人和211名儿童的全血粘弹特性参数,分析性别和年龄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发现男子组血液的表现粘度、η’η”和G’等参数明显高于女子组,而且这些参数在人一生中有2个高峰期:一为新生儿期,另一为40~60岁之间,60岁以后这些参数均降低,制定出各个不同年龄组这些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儿童血液粘弹特性参数正常值在10岁以前不分性别,10岁以后应按男女性别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研究国内已有报告。主要观点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等的增高。但对血液的粘弹性、红细胞聚集性报道较少。血液的粘弹性对反映红细胞聚集状况较敏感和可靠。本文报告了1992~1993年我院住院病人96例急性脑梗塞的血液粘弹性及其它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全部病例均经CT或ECT扫描证实。  相似文献   

4.
血液触变性是指血液粘度依赖于切变率和剪切持续时间的特性。触变参数的测定能全面、动态、定量地反映血液的流变特性。本研究创造了双阶跃剪切测定法,简化了测定手段,提高了准确度。系统测定了314名中国成年人全血触变参数,分析性别和年龄对此参数的影响。首先澄清了国际上认为血液流变参数与性别年龄无关的误解。阐明脑血管病和肺心病患者血液触变参数比健康人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参数可作为诊断此疾病的定量指标。用4种药物在体外、2种药物在脑血栓患者体内进行实验,结果不同药物影  相似文献   

5.
采用Low Shear-30流变测定仪研究不同红细胞压积(HCT)对高、中、低剪切率下的表观粘度和血液粘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HCT增高,三种剪切率下的表观粘度均呈指数曲线样增高,而以低剪切率下的曲线上升得更陡直。血液复粘度(η~*)的粘性分量(η′)和弹性分量(η″)在HCT增高时,亦作指数曲线样增高。本实验建立了经验方程来表示HCT和η′,η″的关系。讨论了弹性分量的物理意义,弹性分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都可作为细胞聚集的客观定量指标,而以弹性分量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和血液有形成份变形的一门科学。包括血液的流动情况、凝固性质、血液有形成份的粘弹性和变形以及血管的粘弹性等。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不仅是探索血液高粘滞性和血浆高粘滞性疾病或症群的发病机制的新途径之一;而且也是提供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也能对进一步防治微血管病变和探造活血化瘀治疗原则的原理、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的验证,提供科学的依  相似文献   

7.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和有形成分(主要是RBC)的变形性、粘弹性以及心脏血管粘弹性的一门边缘学科,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领域,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疾病机制探讨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指标.因此,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了解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探讨其规律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是决定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体内代谢紊乱造成的血液及血管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情况、凝固性质、血液有形成份的粘弹性和变形以及血管的粘弹性等。因此,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能是探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的一个途径。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和进一步作出相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粘弹性胶束清洁压裂液(VES-60)的流变动力学,首次建立了粘弹性胶束的流变动力学模型和方程,并用于描述粘弹性胶束压裂液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流变动力学模型能够确切描述粘弹性胶束的形成过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合理。  相似文献   

10.
血液流变学与儿科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性、凝固性、血细胞间聚集性及粘弹性的一门学科,近20年来广泛应用于成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近几年来儿科在免疫、泌尿及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不断出现有关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报道,现就血液流变学在儿科的应用综述如下.1血液流变学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概念"流变学"一词最早由美国科学家Binghn于20年代提出,此后又出现"生物流变学(Biorheology)"的概念,血液流变学正是在生物流变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重点是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变特性.按研究水平,血液流变学可以分为宏观血液流变学、细胞血液流变学、分子血液流变学,以及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普通血液流变学,反映血液流变学的主要指标有:(1)全血粘度(ηb):受剪切率的高低和红细胞压积(ФRbc)、血浆粘度(ηp)、红细胞的凝集指数(EAI)、红细胞的变形性(ED)等的影响较大.(2)ηp:主要受温度和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元(Fib)的影响.(3)相对粘度(ηr)即ηb/ηpηr越大,说明ФRbc对ηb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弹性腔理论及其在心血管参数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动脉系统是高度枝化的粘弹性管系,在动脉中的血液是具有异常粘度的非牛顿液体与具有多种颗粒(红细胞等)的悬浮液体,并且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是脉动的,流动的雷诺数变化范围很广(从10~3~10~(-3)),因而整个问题呈强烈非线性,这就使得要非常精确地描述动脉中血液流动的规律是复杂和困难的。为了有可能对动脉中的血液流进行定量的描述,人们不得不作各种假定,建立各种简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正> 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专门研究血液流动性质和血液中有形成分变形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有:血液流动情况,凝固性质,血液有形成分的粘弹性和变形以及血管的形态、长度、壁厚、内径、内膜光滑度、弹性、紧张度、收缩性等。血液流变学的发展使脑血管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属于生物流变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专门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及其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的粘弹性和变形。长期以来对冠心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血压、代谢、血脂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等方面,忽视了血液本身的流变性这一内源性作用。自从1962年Burch等首次报道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全血粘度和红细胞比积明显升高后,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观察表明,在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AMI,的确存在突出的血液流变性改变,并对病情的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医学、生物力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对血液流变学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日益广泛深入。它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以及与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血液流变性的一门边缘学科。血液流变学研究的内容有血液粘度、粘弹性、流动以及凝聚流变特性;红细胞变形及聚集;血小板聚集;血管力学特性以及微循环的研究等。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基础医学  相似文献   

15.
血流液变学与儿科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广 《广西医学》2001,23(3):544-547
血液流变学 ( 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性、凝固性、血细胞间聚集性及粘弹性的一门学科 ,近 2 0年来广泛应用于成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 ,近几年来儿科在免疫、泌尿及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不断出现有关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报道 ,现就血液流变学在儿科的应用综述如下。1 血液流变学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概念  “流变学”一词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Binghan于2 0年代提出 ,此后又出现“生物流变学( Biorheology)”的概念 ,血液流变学正是在生物流变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重点是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变特性。按研究水平 ,血液流变学可以分为宏观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通用性旋转流变仪所得的流变试验结果,证实了聚乙烯熔体剪切依赖性与依时性行为之间,剪切粘度与第一法向应力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镜面效应的存在。结合线性粘弹性理论,由此关系导出的有关计算式,可用于从剪切粘度数据推算第一法向应力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对于扩展物料函数的估测范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凝固性、粘滞性以及心脏、血管粘弹性的科学。其各项指标也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观测内容,尤其是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药物的药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血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概念,血瘀证是对血液流行不畅而在经脉内外停滞瘀积,导致疼痛、肿块、出血、皮肤及舌质青  相似文献   

18.
赵艺  陈熹 《吉林医学》2023,(12):3368-3372
目的:基于心血管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模型与血液的非牛顿黏性特征,通过计算和分析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各个动力学参数,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狭窄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基于心血管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CT图像,用Mimics软件对左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冠状动脉模型进行流体力学计算。假设血管壁不发生变形,血液为不可压缩流体,血液黏性符合非牛顿流体规律,分别计算在体外反搏前和处于体外反搏时,在非定常速度进口的条件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相对于体外反搏前,在体外反搏时,流线中的回流和二次流基本消失,而且在狭窄处下游,壁面剪切应力明显变大,振荡剪切指数明显变小。结论:体外反搏特征对冠脉血流动力学特征有重大改善,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模拟体内血液流动环境下,实时观察、研究血小板与血管表面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相互作用的模型。方法利用包被vWF的细玻璃管模拟血管,分别采用负压装置、蠕动泵和恒流注射泵产生不同流态和精确剪切率的流体环境,结合倒置显微镜和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coupled device)实时观察和记录血小板或细胞在流体作用下的一系列反应。结果血小板和转染了血小板糖蛋白Ⅰb-Ⅸ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在不同流态下都可与玻璃管壁上的vWF相互作用,从而介导血小板或CHO细胞与玻璃管壁的瞬时结合(滚动),并最终牢固结合在玻璃管壁上。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以在精确剪切率和不同流态的流体环境条件下,实时地观察、记录血小板与vWF相互作用的情况,为血小板各种生理功能的研究以及相关药物的研究应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和血液有形成份变形的一门科学。包括血液的流动情况、凝固性质、血液有形成份的粘弹性和变形以及血管的形态、长度、壁厚、内径、内膜光滑度、弹性、紧张度、收缩性等。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不仅是探索血液高粘滞性和血浆高粘滞性疾病或症群发病机制的途径之一,而且也是对这些疾病或症群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发现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也能对进一步防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