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小儿肾衰竭中对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肾衰竭腹膜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儿干预后并发症情况及营养状态。结果观察组腹膜透析患儿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30.0%(P0.05);对照组营养状态正常18例、轻度营养不良7例、中度营养不良5例,观察组营养状态24例、轻度营养不良5例、中度营养不良1例,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营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治疗小儿慢性肾衰竭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儿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营养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特点。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5年8月间因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心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8例患者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28例,营养不良26例,感染43例次,死亡20例。结论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应早期充分透析。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2004年2月,我院对225例透析3个月以上患者进行调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21例。现将其营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5例,发生营养不良者21例,占9.3%;因营养不良死亡2例,占0.9%。2原因分析2.1疾病本身的因素①透析前患者由于食欲差,营养物质摄入量少或接受低蛋白饮食治疗等原因已存在营养不良。②透析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紊乱造成营养不良。③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不仅使患者食欲降低,而且增加机体分解代谢,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2.2与血液透析有关的因素①透析不充分;②血液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的丢失;③透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流程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58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流程,并严格根据护理流程实施个体化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腹膜炎、出口感染及引流不畅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流程应用于腹膜透析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人体测量、生化指标检测及半定量SGA评分四项评定,统计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半定量SGA评分23例,占76.7%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生化指标检测10例,占33.3%患者营养不良;人体测量16例,占53.3%患者营养不良。护理后23例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达92.4%。结论 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结合膳食营养与CAPD患者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科学的营养指导与护理。  相似文献   

6.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护理干预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具有居家透析的特点 ,简便、安全、费用低、节省人力。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 ,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 ,它不仅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也是合并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1] 。如何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营养指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2 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探讨营养护理的重要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CAPD患者 5 1例 ,用综合性营养评估法 (GlobalNutritionalAssessment ,GNA) [2 ]评分 ,筛选出营养不良者 2 0例 (排除急性感染、肝炎…  相似文献   

7.
吕芬 《南京护理》2023,(3):30-3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的“互联网+”远程管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首次置管行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2021年1-12月收治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照腹膜透析管理流程实施常规护理,由肾内科医生负责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护士负责随访及延续管理等;2022年1-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MDT)互联网+远程干预管理。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包括肾内科、营养科、药剂科、心理科,团队利用“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远程延续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用药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建多学科协作管理团队,利用“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远程管理,将延续护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行持续干预,及时有效地多方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规范病人操作行为,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有效减少腹膜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医患护患有效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统计腹膜透析组及非透析组患者各3 0例的临床资料,介绍中药介入腹膜透析治疗SAP的具体方法和护理措施,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血、尿淀粉酶,发现透析组下降的速度,明显高于非透析组;两组治疗后器官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透析组明显低于非透析组。两组疗效比较,透析组治愈率为70 0 0 % ,总有效率为83 3 3 % ,高于非透析组的2 0 %和3 6.66%。结论中药介入腹膜透析疗法,对阻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病率为60%~90%[1]。在进行血液灌流(HP)时,要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注重透析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加强饮食、用药及日常生活指导等,能明显缓解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HP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4例,女16例;男年龄43~68岁,女年龄4~75岁。其中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10例,肾性贫血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痛风1例。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680例≥60岁和402例同期住院的〈60岁的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慢性肾衰的病因明显不同于非老年组,主要是高血压肾病(28.68%)、糖尿病肾病(23.09%)和慢性肾小球肾炎(22.79%)。临床表现多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老年人慢性肾衰患者多同时伴发一种或多种其他系统疾病,并发症主要是感染、心脑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老年人慢性肾衰的肾脏替代治疗多接受血液透析治疗(63.23%),11.47%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未接受透析或移植者达14.41%。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组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因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率均高于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组。结论老年慢性肾衰患者具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多,感染、营养不良等发生率高,接受透析治疗比例低等特点,应早期诊断及加强综合治疗,腹膜透析在老年人慢性肾衰的治疗中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有效的透析方法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122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临床资料。结果 透析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选择腹膜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严重并发症较少、生存质量高于选择血液透析治疗者。结论 做好老年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正确选择透析方式是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张万君 《现代护理》2007,13(5):423-424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3.6%[1]。预防营养不良,改善MHD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MHD的生存质量。护士作为直接操作者,在营养护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在透析中心的营养护理因各种原因常常不是很理想。本研究对我院2004年9月-2005年1月52例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营养评估,制定护理对策,为有效开展营养护理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对象52例患者是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我院行门诊血液透析者,男39例,女13例,血透时间均持续6月以上,每周透析2次8h,透析液为无糖碳酸氢盐透析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遵医行为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614-2615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病人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对照组透析3个月健康教育达标率为45%,并发症发生率为30.0%,透析6个月达标率为83.6%,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治疗组透析3个月健康教育达标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12.5%,透析6个月达标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率75.0%远低于治疗组97.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P<0.05)。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使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使病人能够尽快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针对我院2009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36例长期深静脉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护理,对其发生的并发症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6例发生皮肤感染共10例次,3例发生导管感染共5例次,6例发生堵管共27例次。结论: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应针对不同并发症临床表现采取对应的护理对策,防范并发症发生,确保导管的长期使用,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增强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通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行血液净化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饮食控制依从性、患者满意度上升。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行血液净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床边透析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床边透析的护理经过和经验体会。结果:在本组2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1例在透析过程中死亡,死亡率5%;19例经透析后心衰病情得到控制,16例康复出院,3例转往肾科继续治疗,成功率95%;无一例出现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透析前、中、后各项护理措施,特别是透析过程中病情变化和护理,是床边透析疗法救治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患者因肾脏严重受损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包括代谢产物不能清除 ,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肾性贫血、营养不良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糖的利用和糖元的释放 ,加上应用无糖透析 ,使透析中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但常被血液透析中其他并发症的症状所掩盖 ,故在透析过程中 ,密切观察、仔细鉴别低血糖的发生甚为重要。1 临床资料1997年至 1999年因尿毒症透析15 0 0 0例次 ,非糖尿病肾病 10 8例 ,糖尿病肾病 2 1例 ,非糖尿肾病低血糖发生率为 10 % ,糖尿病肾病低血糖发生率为 80 %。2 临床表现与观察无糖透析中一般在 1.5h后…  相似文献   

19.
我院血透中心自2001年为3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有效减少了内瘘并发症,确保了透析的成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糖尿病肾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总结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对我院产科2000~2003年收治的3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产妇无1例死亡。护理体会是护理人员熟悉或掌握产后出血的病因,做好产前产时监测,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