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笔者在张掖市中医医院心脑肾病科的临床实践中,注意到许多心脑病在其病情演变中均可表现为痰浊中阻证,针对此种情况,根据中医的“证同病不同、治相同”的原则,即异病同治,运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效果满意。现撷临床经验略谈心得。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冬季,许多老年人的慢性气管炎等宿疾开始发作,痰也变得多起来。中医认为,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有关。古人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又云:"年高之人,正气不足,易患痰饮,究其根本,起于脾肾阳虚。"肺寒生痰肺主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如果肺失宣降,  相似文献   

3.
1中医对肥胖症的病因认识肥胖系人体脂肪积聚过多所致,计分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单纯性肥胖最为常见。医学认为肥胖症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脾气壅实,湿痰内盛。”即金元时期大医家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中说:“盖脾实而邪气盛也。”邪气即痰湿。故向有“肥人多痰”、“肥人多湿”之说。痰湿乃是阴津水液所化。阴津水液之布输仰仗肺、脾、肾的斡旋及肝之疏泄,由此,痰湿之成乃是肺、脾、肾、肝之运化疏泄失司所致。《石室秘录》概言之“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化,故痰生之。”所以肥胖多是本虚标实之证。1.1肥胖与人之先…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手三阳(大小肠、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手臂外侧。还有六条经络循行于足,即足三阴(脾、肝、肾)经,从足走腹,行于下肢内侧;足三阳(胆、膀胱、胃)经,从头走足,行于下肢外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故手、足都有全身各部反射区,足底又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络病),乃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肾主骨”,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主要与脾肾功能失调有关。现从脏腑相关理论探讨,本病痛机与治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应用西医西药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明辨五脏腑相关理论,采取、辨病、辨脏腑,辨证论治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6.
王荣华 《现代养生》2012,(23):17-18
咽异感症系指咽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自觉咽喉部有异物、堵塞、痰黏着感或不适等异常感觉的病症,也称咽神经官能症,是五官科的常见疾病。时间一长患者怀疑自己咽喉长了癌瘤,故又有恐癌症之称。从中医角度则谓之肝火旺,容易急躁,怒又伤肝,肝气郁滞,横犯脾胃,脾主湿,脾运失调,积  相似文献   

7.
小儿贫血,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中。中医理论认为脾为后天之本,睥为生化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任务。若脾胃功能失常,则气血失其生化之源以致血少气衰而成贫血。 小儿贫血主要是饮食不平衡,营养不良而影响小儿吸收功能而导致的,脾主气血之生化,肾主藏精,精血同源而相互化生,所以贫血轻则病在脾胃,重则累及肾脏而成脾肾两虚。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虚必须导致气虚,气虚也可影响生血  相似文献   

8.
王豪 《东方药膳》2009,(7):12-12,15
祖国医学认为,老年痴呆症属“呆病”、“癫症”、“善忘”病等范畴。由于患者精气亏损、清窍失养,或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火诸邪瘀滞脑窍,使得脑部智能活动发生严重障碍。老年痴呆症虽病变部位在脑,却与诸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常见的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疗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秋冬时节,常犯咳嗽.咳嗽也就罢了,有时还咳痰不断,既难受,也不雅.百病皆因痰作祟,有痰之人很多时候还会出现咽部不适、异物感等症状. 找对方法,也不难.我们的腿上,就有一个祛痰湿效果很好的穴位,痰多之时,可试试自己动手,缓解症状. 按揉丰隆,健脾化痰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中与脾的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气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有兼血瘀、气滞者。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错杂,故症侯复杂多样。临症时应详案症候、舌、脉,抓住重  相似文献   

11.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亚明教授介绍,高血压病中的血压升高情况,大部分相当于中医内科范畴的“眩晕病”。而中医一直都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之说。所谓“虚”,即包括气血不足、精血亏虚等。“痰”在中医里是肺脾肾三藏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风”可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通常是指外界的风邪,为中医外感六淫之首;内风是指体内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体内阳气亢逆而致风动之征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脂增高。沈氏[1]认为高脂血症为血中有痰浊之气,与中医“痰瘀同源”理论一致。龚氏等[2]认为痰瘀胶着血脉是高脂血症的病理特点,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促进因素”或“危险因子”。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就高脂血症从痰瘀立法论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男性朋友来说,不育是困扰男性成为爸爸的主要原因。那么中医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男性不育呢?中医认为哪些因素导致男性不育所谓精寒是指下焦虚寒,命门火衰,排出精液温度低,有的形容"冷如冰铁",难于使女方受孕。气衰,则泛指脏腑机能不强,或指体内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不足,此外尤其是指肾气不足,肾气衰则肾精产生的内在动力不足,影响生育。痰多,因痰多与脾、肺脏有关。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脂增高。沈氏认为高脂血症为血中有痰浊之气,与中医“痰瘀同源”理论一致。龚氏等圈认为痰瘀胶着血脉是高脂血症的病理特点,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促进因素”或“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方也 《自我保健》2013,(3):74-74
有一句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意思是吃完饭后多走走,有助于健康长寿。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运动四肢就是运脾,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饭后散步缓行,有助脾胃消化,这是“以动助脾”的养护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丁香 《药物与人》2009,(10):13-14
被誉为中国国宝之一的中医在很早以前就将精神心理因素列入致病原因,一方面强调外邪入侵体内而致病,另一方面也不忽视“七情致伤”、“病从心生”。中医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因为心脏为五脏之腑之首,所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何情致失调,都可伤及心脏,而心伤则会引起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17.
提示: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  相似文献   

18.
胡献国 《药物与人》2013,(12):40-40
鹅肉,又称家雁肉,为鸭科动物鹅的肉,以华南、华东地区饲养较多,入食以白色为佳。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平,入脾,肺经,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之功,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消瘦乏力,食少;气阴不足所致的口下思饮,咳嗽,气短及消渴等。《本草拾遗》言其“主消渴,煮鹅肉饮之”。  相似文献   

19.
古月 《东方药膳》2004,(12):33-34,36
所谓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浓度超过正常高限而言。中医认为,本病的产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尤以脾、肾为要,属中医“痰浊”、“血淤”、“湿阻”范畴,一般分为以下几型,并可选食相应药粥。  相似文献   

20.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也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现已逐渐成为常见的肝病类型之一。中医认为,MAFLD的主要病因在于“瘀浊”“瘀血”,其病机以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瘀互结为主,临床常采用中医相关疗法治疗,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现就MAFLD患者采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汤剂、运动康复、饮食调理及其他中医疗法展开综述,为临床中医治疗MAFLD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