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和手术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82例原发性肝癌伴有肝硬化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7例,单因素分析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围手术期PA血清值、癌灶大小、肝硬化程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与术后肝功能衰竭有密切关系。结论对于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术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及保护残余肝脏功能是预防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灵芝孢子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灵芝孢子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和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灵芝孢子治疗),各40例。术后1d、3d、7d动态监测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PT)变化,比较灵芝孢子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第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出现较明显的肝功能损害。经1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明显改善(P=0.032),无一例出现肝功能不全,而对照组2例出现肝功能不全。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453、0.874)。结论灵芝孢子可以较好地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洛铂腹腔灌注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或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洛铂腹腔灌注化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预后不良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且术后7d、1个月、2个月,观察组血清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 <0.05);但术后7d、1个月、2个月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相似文献
4.
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科自1988年以来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性18例,女性3例。其中肝癌主瘤位于右肝13例,左肝3例,肝门部1例,中肝(即左内和右前叶)4例。肿瘤平均直径为9cm,最大者为14cm。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变。手术方式以肝叶部分切除术为主。患者死亡相对集中的时间为术后7天内、术后7~14天和术后14天以后。同时分析了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死亡的原因,并就肝叶切除量与肝衰及肝硬变与肝再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原发性肝癌1400例的外科治疗,从临床分析术后生存5年以上96例患者的有关因素。探讨了影响远期疗效诸因素和现代外科治疗模式的问题,强调早期切除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因,防治术后复发和肝功失代偿对长期存括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了解肝部分切除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的可能原因. 方法: 将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3组,比较分析各组的手术后生存时间与生存率、术后复发率、术前、术后的主要肝功能指标,术后一年内出现肝功能不全的原因与频率,以及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与时间等.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25±21.3)个月,各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总复发率为56%(35/63),平均复发时间为17个月;术后死于复发癌的时间为(22±12.3)个月,死于肝功能不全的时间为(4.8±3.7)个月,术前肝功能储备差者,术后易发生代偿不全,术后早期死亡者大多由肝功能不全所致. 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病人行肝部分切除术时,要充分了解肝功能储备,术后早期积极给予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对5例肝细胞肝癌合并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了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现进行总结分析,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对5例肝细胞肝癌合并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了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现进行总结分析,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及TACE术后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成因。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行手术切除及TACE治疗800例患者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193例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术前存在易患因素。机械因素、胆囊血液灌注不足、胆囊排空障碍、内源性凝血因子激活、细菌感染及化疗药物,其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淤滞,胆汁成份改变而引起胆囊炎症、胆囊结石形成。结论 (1)围手术期及行TACE前后加强保肝治疗,减少肝功能损伤。(2)术中避免过分牵拉胆囊及缩短肝门阻断时间,TACE治疗过程中,导管超选到位是避免胆囊炎发生的关键,同时,注意灌注药物的浓度、速度、防止药物入栓塞物返流也很重要。(3)必要时行预防性胆囊切除。(4)术后常规复查胆囊。若有炎症形成,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 (PLC)术后复发率极高 [1] ,其形式绝大多数为残肝内复发。随着对肝内复发灶的再切除、介入化疗 (TACE)及瘤内局部注射术 (如 PEIT,RF等 )综合疗法的进展 ,已使复发后生存时间大大延长。但因此使术后肝外转移发生率日益增加。根据随访观察 ,PLC术后最易出现转移复发的脏器之一是骨骼 ,本文初步探讨了骨骼转移的临床经过、治疗及预后。1 对象与方法收集本院能长期随访 ,且资料较全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 4例 ,均经病理学诊断。初次治疗为肝部分切除术 ,临床经 ECT或 X线检查诊断为骨转移。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 相似文献
11.
12.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3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疼痛症状缓解率为69.6%,术后3月生存率94.29%,6月生存率65.59%,1年生存率57.39%;术后生存期较其自然病程延长。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43例PHC及9例肝良性肿瘤患者接受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GP73、VEGF浓度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浓度。结果 GP73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乙肝病毒携带的患者其GP73表达水平高于不伴有乙肝病毒携带的患者(P<0.05),伴有肝硬化的患者其GP73表达水平高于不伴有肝硬化的患者(P<0.05)。PHC组高于肝良性肿瘤组[(241.413±77.079)μg/L vs(101.866±74.192)μg/L,P<0.01]。手术前GP73、AFP和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手术后[(674.176±1090.083)μg/Lvs(178.560±289.330)μg/L,(256.666±164.760)μg/L vs(149.072±158.643)μg/L,P<0.01]。AFP、GP73、VEGF在PHC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0.791、0.612,GP73面积为最大。GP73诊断PHC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88.4%、77.7%,高于AFP。将AFP及GP73并联检测后发现,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63.7%,与单项检测相比,GP73联合AFP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GP73是一种灵敏度、特异度更高的PHC诊断的血清标志物,而GP73、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以本院2009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00例无肝功能不全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相关资料收集比较,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表现出高胆红素血症占58.33%,腹水明显、PT延长占35.00%,肝性脑病占6.67%;轻度肝功能不全占76.67%;研究组患者肝硬化比例、肝门阻断时间≥15min、肝切除量≥3叶比例、年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而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肝门阻断时间(≥15min)、肝切除量(≥3叶),而ALB水平为其保护因子。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以高胆红素血症表现为主,其发生与ALB水平、肝门阻断时间、肝切除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9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 GPS 评分不同将患者分为 GPS 0分组、GPS 1分组、GPS 2分组,比较组间患者肝功能状态、肿瘤生物学进展情况以及总体生存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GPS 0分组52例(53.6%),GPS 1分组31例(32.0%),GPS 2分组14例(14.4%)。组间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组间患者转氨酶、胆红素及AFP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GPS 评分较高组患者转氨酶、胆红素及 AFP 水平较高;且 GPS 评分较高组患者肿瘤临床病理分期较晚,肝功能 Child-Pugh 分级较差,瘤体更大,多发肿瘤及肿瘤血管侵犯、肝外转移等情况更为多见,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GPS 0分组与 GPS 1分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相比,GPS 0分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结论GPS 评分可能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进展情况、肝功能状态及总体生存情况相关,高 GPS 评分多预示患者进展至病程晚期,肝功能状态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再行肝切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1月至1992年12月,作者共为48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HACE)后肿瘤缩小的肝癌患者施行了肝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57.2%和44.9%。已有2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本文对原发性肝癌(PHC)经HACE后再行切除的临床意义以及HACE后再作肝切除的手术时机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射频治疗对原发性大肝癌 (直径 >3cm)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本院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6月间行射频治疗的 4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 3 2例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 ,12例行术中肿块射频治疗加门静脉、肝动脉分别置泵化疗。结果 44例肝癌者一次治疗完全消融为 5 1.5 % ( 2 4/ 44 ) ,接近完全消融 ( 90 %~ 99% )为 3 0 .3 % ( 12 / 44 ) ,部分消融 ( 5 0 %~ 89% )为18.2 % ( 8/ 44 )。 1个月时AFP复常率 47.1% ( 16/ 3 4) ;术中肿块射频治疗发现新癌结节患者 4例 ;3 9例患者随访 6个月 ,9例患者复发 ;患者治疗后可出现发热、右侧胸腔积液、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 射频治疗对大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术中肿块射频治疗相对优于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对于肿瘤直径大于 10cm的肝癌患者应分次治疗及术后积极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肉瘤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对肝肉瘤的认识,提高其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6-1999年我院收治的13例误诊肝肉瘤病例,从临床及影像学角度,分析其误诊疾病、误诊时间、误治方法、术后病理诊断及随访结果。结果 CT上以囊性为主的肝肉瘤最易误诊为肝囊肿(6/13)而定期复查;伴有发热者易误诊为肝脓肿(2/13)而行抗炎治疗;实质性为主的肝肉瘤最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4/13),因肿瘤巨大而行肝动脉栓塞。误诊时间1-9个月,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姑息手术2例分别存活7个月及12个月,其余经穿刺或剖腹探查11例仅存活1-3个月。结论 肝肉瘤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定诊断依靠病理,提高对肝肉瘤的认识是降低其误诊率的关键。肝脏巨大占位病变如发展较块应想到肝肉瘤的可能性并尽早手术明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9.
Matsuda M Hara M Suzuki T Kono H Fujii H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Pancreatic Surgery》2006,13(6):571-576
The frequency of double primary cancers in the liver is very low. All reported cases are double cancers consisting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CCC). We herein report a surgical patient who had simultaneous double cancers consisting of HCC and cholangiolocellular carcinoma (CoCC).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of such a patient. A 70-year-old Japanese man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wo hepatic nodules. He had a history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nd diabetes mellitus. Laboratory data revealed that hepatitis C virus (HCV) antibody was positive and hepatic enzymes were slightly elevated. The level of prothromb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 II was elevated. Computed tomography depicted two tumors; one, measuring 4.0 cm in diameter, was in the medial segment and the other, 2.2 cm in diameter, was in the posterior superior segment of the liver. The larger tumor showed contrast enhancement and the smaller one showed enhancement at the tumor periphery in the hepatic arterial phase. In the portal phase, the larger tumor became less dense than the liver parenchyma, but the periphery of the smaller one showed continuous enhancement. He underwent an operation under a diagnosis of double hepatic cancers, consisting of HCC and CCC. Howeve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resected tumors revealed that the larger tumor was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HCC and the smaller one was CoC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