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消化性溃疡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胃镜检查出的30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和同期257例中青年溃疡的临床资料加以对照。结果老年组临床症状不典型,有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症状仅占20%,而中青年组占64.2%。老年组较青年组溃疡平均直径大,高位胃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性疡的特点,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常规做胃镜检查,治疗应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80例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岁的分为老年组(149例),<60岁的分为中青年组(13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溃疡类型、内镜特点。结果老年组临床表现为节律性上腹痛、非特异性症状、无明显症状、伴随其他疾病的比例(10.1%、24.2%、16.8%、49.0%)与中青年组(51.9%、13.7%、5.3%、29.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24.2%vs55.7%、65.7%vs3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溃疡直径>2cm的比例(12.8%)高于中青年组(4.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伴随其他疾病,溃疡直径较大,中青年多表现为节律性腹痛,直径较小。  相似文献   

3.
老年消化性溃疡2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下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6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232例(老年组)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784例(中青年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临床及内镜下病变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老年组非甾体类药应用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分别为46.1%、56.9%,中青年组分别为6.9%、7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节律性上腹痛、非特异性症状、无症状、伴随疾病发生率依次为18.5%、45.7%、35.8%及59.9%,中青年组依次为67.5%、20.8%、11.7%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幽门口及胃角部溃疡、胃体及胃底部溃疡及溃疡直径≥2.0 cm的发生率依次为31.5%、33.6%、28.9%和11.2%,中青年组依次为58.4%、19.9%、9.9%及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出血、梗阻、穿孔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3.5%、9.1%、2.2%、54.7%,中青年组依次为28.1%、3.1%、5.0%、3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因素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溃疡面积大,发生部位易向高位转移,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谭彬 《临床医学》2012,32(4):39-40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32例患者,均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并分为两组。其中老年组(≥60岁)126例,中青年组(<60岁)106例。比较两组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溃疡的部位及并发症。结果①应用非甾体消炎药及饮酒老年人多于中青年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临床症状多表现不典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人以胃溃疡多见且高位溃疡较多,而中青年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老年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较中青年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发病因素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见和并发症相对较重等特点,故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9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 ̄2005年3月收的经胃镜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的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904例,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组间临床症状差异显著(X2=34.57,P<0.01),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X2=31.74%,P<0.01),老年组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均较中青年组明显增多(X2=10.96、6.68,P<0.01)。结论:老年高位溃疡或巨大溃疡发病率高,应加强重视和判断,积极治疗溃疡病的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老年消化性溃疡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15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的4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15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328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比率较高,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发病率较高,且由于饮酒及非甾体抗生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比率较高;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和压痛为主,溃疡面积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有着男性比率高、上腹部疼痛剧烈、合并症多、多脏腑疾病同时存在、镜下溃疡面积大、治疗更加困难的特点,临床治疗应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并比较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1月在我院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385例(老年组)与43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中青年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病因、临床表现、溃疡特点、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35.3% vs 8.6%)、典型节律性腹痛(20.5% vs 42.7%)、无症状者比例(31.9% vs 11.2%)、高位胃溃疡(15.8% vs 4.9%)、巨大溃疡(23.4% vs5.8%)、并发症发生率(56.1% vs 24.7%)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经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p感染率及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高位溃疡、巨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治疗效果欠佳,易发生癌变,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1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比较两组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老年组典型上腹痛、无症状、伴随发病率依次为11.8%、35.3%、30.9%;中青年组依次为43.8%、31.3%3、5.4%(P<0.05);老年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巨大溃疡(直径>2 cm)发生率依次为52.9%、19.1%、20.6%;中青年组依次为10.4%、60.4%、8.4%(P<0.05)。老年组出血量1 000 mL以上分别为22.1%,中青年组为8.3%(P<0.05)。结论老年组典型上腹痛少、无症状伴随疾病多,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多、异型增生多,大出血、中重度贫血多见,临床治疗难度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方法】将428例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与中青年组相比较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多见,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0.57%、12.19%。老年消化性溃疡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与中青年组对比癌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分别为6.60%和1.8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出血、穿孔并发症的出现与中青年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幽门梗阻并发症的出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及早进行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减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符晓华  于才红  张娜  张勇  孙明 《临床荟萃》2004,19(5):262-263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将187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2例(≤45岁)和老年组145例(≥60岁),比较分析两组间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性别、梗死部位、并发症的特点.结果临床特点:中青年组女性仅2.4%,老年组女性占46.9%.梗死部位中青年组以前壁、前间壁最多,老年组以广泛前壁为多.并发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危险因素: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者中青年组分别为52.4%、83.3%,老年组分别为6.2%、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血压、糖尿病者中青年组分别为33.3%、2.4%,老年组分别为67.6%、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55%.结论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男性是中青年人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黎明 《临床医学》2007,27(11):44-45
目的研究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裨益。方法通过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8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并发症多,高位溃疡与巨大溃疡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池添雨  张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69-3870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09-12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无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慢性胃炎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确诊,并经病理学检查;同时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和取病理组织切片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查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老年组36例中,Hp阳性13例,阳性率为36.1%,消化性溃疡老年组与出血老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慢性胃炎老年患者组与出血老年组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患者组Hp阳性率与出血老年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伴Hp感染的疾病中慢性胃炎所占比例最高(58.5%),其次为消化性溃疡(46.4%),感染率相对较低的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36.1%);且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报道146例老年与139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不典型,腹痛少,出血率高,溃疡面积大,伴随疾病多的特点。此外,老年组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为77.8%,高于中青年组的56%(P<0.05),因此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除加强胃粘膜保护及制酸剂治疗外,抗HP治疗及加强对伴随疾病的治疗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社会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袁(PSQI)、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性溃疡组)及60例对照组进行调查,并通过相关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消化性溃疡组与对照组在各项量表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的PSQI与LES及SSRS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较差,且其睡眠质量与社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三联疗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转阴例数、反酸缓解例数、腹痛缓解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任巧 《临床医学》2013,33(2):40-4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诊断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组,36例)和同期住院非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36例)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及溃疡的部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胃溃疡、复合性溃疡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则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上腹痛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食欲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返酸、体质量下降等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无论发病部位还是临床表现均与非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所不同,需在诊治中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的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接受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老年患者22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中青年患者198例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与内镜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腹节律性疼痛发生率、消化道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1);在内镜观察上,观察组患者中巨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并发症相对较多,内镜特点为溃疡的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05—2012-05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护理,观察组43例根据指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认知程度、临床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有极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西医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论治服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消化性溃疡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痊愈16例,有效11例,痊愈率为55.2%,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中痊愈12例,有效12例,痊愈率为41.4%,总有效率为82.8%,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HP转阴25例,转阴率为86.2%,对照组HP转阴17例,转阴率为58.6%,观察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9%,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7.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老年消化性溃疡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9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81例进行对比。结果 9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48例(53.3%),胃溃疡28例(31.1%),高于中青年组的7例(8.6%)(P<0.01),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并发症62例(68.9%)。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病发部位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