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选穴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纳入建库至2021年3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文献,统计并整理其针灸处方,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选穴用经规律.结果 共纳入临床文献253篇,涉及68个穴位,总频数为1720.频...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63-6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7年我院门诊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腹痛临床疗效300例患者治愈187例,显效83例,有效25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98.3%。治疗前积分为(12.5±4.6)分,治疗后为(3.3±2.1)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6.3±1.6)分,治疗后为(1.8±0.5)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痊愈167例,显效85例,有效48例,无效0例。结论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适宜技术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患者容易接受,科室医生均能应用该技术,临床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基层医院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选穴规律。方法 收集建库至2021年9月所有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用Microsoft Excel 202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分析,用SPSS Statistics 21软件和SPSS modeler18软件(Apriori 算法)进行聚类、关联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 110项,涉及腧穴103个,总腧穴应用频次为601次。频次在10以上的腧穴共有14个腧穴,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太冲(75次),常用经脉为阳明经、肝经;聚类分析得到2个有效聚类太冲-曲池-足三里-人迎-合谷和百会-三阴交-风池-太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度最大的是曲池和太冲。结论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多选用阳明经、肝经腧穴,主要是太冲、曲池、足三里、合谷等,重视太冲和曲池的腧穴配伍使用,重视调理气血,实证处方主穴为太冲、曲池、足三里、人迎、合谷,虚证处方主穴百会、三阴交、风池、太溪,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隔药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确诊为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隔药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总结近5年来针刺对原发性痛经的选穴规律,以指导临床针刺处方。方法:查阅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近5年来相关文献,对其选穴进行总结。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处方优化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9例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5例,采用隔物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并设口服月月舒冲剂104例为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同时随机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经期血清前列腺素F_(2α)(PGF_(2α))、血浆血管加压素(AV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血清PGF_(2α)、血浆AVP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2组治疗后血清PGF_(2α)、血浆AV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后2组间血清PGF_(2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PGF_(2α)含量仍较正常组高(P<0.05).结论 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GF_(2α)及血浆AV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痛经灸(中国灸系列产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痛经灸贴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组疗效优于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核心腧穴及其之间的配伍关系.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9月31日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中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相关文献,经Note Express 3.2.0软件进行文件管理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针刺处方录入Microsoft Excel,...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的灸量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疗效的影响,从而探查影响灸量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95例合格受试者,将其分为普通悬灸1组(温和灸30min)63例、普通悬灸2组(温和灸60min)63例及热敏灸组(热敏灸疗法)69例。结果:普通悬灸1组、普通悬灸2组与热敏灸组之间比较,在对COX痛经症状量表( CMSS)、经血中前列腺素F2α( 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加压素(AVP)含量的比较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0min普通悬灸疗效显著优于30min普通悬灸,说明灸时长短是影响灸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灸效;热敏灸的疗效显著优于普通悬灸,说明穴位对艾热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灸量,从而影响灸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选穴和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至2020年11月1日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原发性耳鸣的选穴规律、核心穴组及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上的电子文献,按照筛选标准收集针灸治疗原发性耳鸣的处方,利用Python编程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共纳入有效处方268首,涉及腧穴98个,总使用频次1793次,以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最为常用。2)局部选穴占据主导,其中位于耳周部的腧穴使用频次为781次,占总频次的44.91%,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依次为听宫、翳风、听会。3)腧穴配伍存在固定搭配,关联分析可得支持度最高关联群是耳门→听会;聚类分析可得到中渚-耳门-翳风-听宫-听会等3个聚类群。[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用于针灸治疗原发性耳鸣临床文献的研究合理可行,相关的数据挖掘结果可为原发性耳鸣的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原发性痛经针灸腧穴的运用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方案的优化和制订提供依据。方法:查阅1989~2008年中国医用信息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中所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对穴位选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主要分布于任脉与足太阴脾经,部位主要集中在腹部、下肢及腰背部;交会穴占很大优势;对于单穴的使用,次髎、三阴交、神阙、十七椎、地机具有初步的研究意义。结论:应用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配伍组方对原发性痛经取穴方案的优化和制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腹部取穴加艾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针结合艾灸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分析针刺治疗构音障碍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针刺治疗构音障碍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穴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共选用80个腧穴,总频次为330次,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5位为风池、金津玉液、廉泉、翳风、通里、内关、丰隆、完骨、合谷、三阴交、水沟、哑门、足三里、旁廉泉、百会。经穴涉及以现代经验穴及任脉、足少阳胆经、督脉、经外奇穴腧穴选用最多,归属部位以颈项部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位间相关性较高的组合为风池-完骨。通过聚类分析,得出风池-金津玉液-廉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百会-地仓-舌三针、合谷-通里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刺治疗构音障碍疗效显著,且取穴以颈项部最多,涉及12条经脉、任督二脉以及经外奇穴和现代经验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阎洪臣教授治疗不寐用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阎洪臣教授治疗不寐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并整理阎洪臣教授治疗不寐患者病历及处方,采用中医辅助传承系统中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阎洪臣教授治疗不寐辨证分型、用药频次及其药物组合规律,分析阎洪臣教授用药经验.结果 通过对整理的80例患者的230个处方分析,确定了阎洪臣教授治疗不寐的辨证分型、药物频次及其关联规则.结论 阎洪臣教授治疗不寐辨证准确,在辨证基础上灵活运用安神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主穴进行分析,总结出普遍适用于IBD的穴位。方法:检索2007年9月1日-2018年9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中的针灸治疗IBD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报道文献,提取文献中选用的十四经腧穴,建立IBD的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2.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获取文献190篇,提取穴方244首,涉及的64个腧穴中,天枢、足三里、关元、上巨虚使用频次最高,胃经穴位选用最多。胸腹部穴位选用最多,选穴重视局部取穴与远道取穴相配合。特定穴中选用最多的是募穴,下合穴、背俞穴次之。关联规则显示,支持度最高的是足三里-天枢。聚类分析得到3个有效聚类群和5对核心穴组。结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IBD时,均可选用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气海、中脘作为基本穴位处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期间艾灸时程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进行艾灸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根据艾灸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长时间组(40例)和短时间组(40例),长时间组患者艾灸30 min,短时间组患者艾灸15 min,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内的前列环素E2和β-内啡肽的水平。结果长时间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短时间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0%(29/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及血清PGE2和β-EP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短时间组相比,长时间组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及血清PGE2的水平均显著降低,而β-EP的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30 min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和手工结合检索2008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超星发现系统、维普数据库、Pub Med收录的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核心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针灸处方192条,涉及腧穴91个,总取穴频次1304次,其中取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百会(156次,81.25%),常用经脉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常用部位为头颈项部,常用特定穴为五输穴。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得出针灸治疗抑郁症可采用百会-内关、印堂-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3组对穴来进行治疗,其取穴规律可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