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右侧头臂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右侧头臂静脉入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BCV入路植入TIVAP共49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7例,女356例;年龄29~78岁,平均(47.3±13.2)岁.总结穿刺成功率及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9% (488/493).手术时间18~35 min,平均(22.5±8.3) min.术中误穿动脉3例(0.61%,3/493),未见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携TIVAP时间为124~986 d,平均(271.1±53.8)d;并发症发生率为2.25%(11/488),包括港穴出血2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部分血栓形成2例,纤维蛋白鞘形成6例,未见导管异位、断裂、置管相关夹闭综合征(POS)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右侧BCV入路行TIVAP植入,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植入TIVAP提供另一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上臂植入TIAP患者642例,其中男407例(63.4%),女235例(36.6%),年龄11~89(58.29±4.33)岁.采用超声导引下Seldinger置管技术,于上臂植入TIAP.结果 642例患者均植入上臂TIAP,首次植入成功率99.53% (639/642),3例首次穿刺失败,第2次植入成功.随访155 302个导管日,共发生并发症58例(9.0%),其中近期并发症9例,远期并发症49例;TIAP相关感染28例(4.4%),导管静脉血栓7例(1.1%),囊袋出血3例(0.4%),TIAP体翻转3例(0.4%),皮肤裂开1例(0.2%),导管堵塞2例(0.3%),导管继发移位4例(0.6%),导管相关上肢运动受限7例(1.1%),上肢静脉回流障碍2例(0.3%),正中神经损伤1例(0.2%),无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超声导引下经皮穿刺上臂植入TIAP技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3种植入途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VAP植入术患者320例。根据植入方式不同分为经颈内静脉穿刺组(A组,n=205)、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组(B组,n=60)、经头静脉切开植入组(C组,n=55)。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A组置管长度(33.8±5.1) cm,为3组中最长(P<0.05);B组患者气胸(6.7%)、损伤动脉(5.0%)、局部血肿(8.3%)发生率均为3组中最高(P<0.05);C组手术时间为(39.8±10.6) min,高于其他两组(P<0.05)。A、B、C组置管失败率分别为0、3.3%、3.6%(P<0.05)。3组患者伤口感染、堵管、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导管成角折叠或卡压、体位性堵管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随访3~6个月,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影响穿衣、影响睡眠、上肢活动不适感及总体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种TIVAP植入方法均安全有效。穿刺植入途径普及率高,简单易学,结合超声导引成功率高;头静脉切开植入途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但置管失败率较穿刺途径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左侧腋静脉近侧段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穿刺方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4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左侧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的25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穿刺方式,将患者分为超声实时导引穿刺组(n=38)、超声定位标记盲穿刺组(n=84)、骨性标志盲穿刺组(n=49)、X线透视定位盲穿刺组(n=41)、静脉造影导引穿刺组(n=40)等5组。分析各组穿刺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超声实时导引穿刺组、超声定位标记盲穿刺组、骨性标志盲穿刺组、X线透视定位盲穿刺组、静脉造影导引穿刺组首次1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7%、82.1%、65.3%、70.7%、75.0%,2~3针成功率分别为100%、96.4%、83.7%、87.8%、92.5%。252例中11例(4.37%)误穿刺动脉,3例(1.19%)发生气胸,无伤口渗血、血胸、腋神经损伤等严重穿刺相关并发症。超声定位标记盲穿刺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越小、腋静脉横径越宽、腋静脉距体表距离越短,穿刺成功率越高。腋静脉横径为8.45 mm时曲线下面积为0.782,则Youden指数最大,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66.7%,提示腋静脉横径<8.45 mm时不推荐盲穿刺。 结论 超声实时导引下穿刺腋静脉近侧段成功率高、穿刺相关并发症少。超声定位标记盲穿刺法、静脉造影导引穿刺法是可行的替代方式。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术者经验习惯、科室器械配置等灵活选择穿刺导引方式。  相似文献   

6.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阑尾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中最常进行的一种手术Ⅲ。我院自2003年4月-2004年1月期间对2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采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皮内美容缝合,术后不用拆线,美容效果良好,特别在“非典”流行期间,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对防控“非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接受静脉化疗的1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的资料,化疗前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头臂静脉(BCV)入路技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导管头端位置由术中DSA透视下确认。13例患儿均采用右侧BCV入路,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下颈内静脉穿刺在婴幼儿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单中心)治疗的446例TIVAP植入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年龄1.3岁(4个月~2.8岁).比较传统颈内静脉盲穿刺和超声辅助下颈内静脉穿刺耗时、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446例患儿中颈内静脉盲穿刺265例,平均需时7.6 min,一次穿刺成功201例(75.85%),发生穿刺并发症15例(5.66%);超声辅助下颈内静脉穿刺181例,平均需时4.2 min,一次穿刺成功176例(97.24%),发生穿刺并发症3例(1.70%).结论 婴幼儿TIVAP植入术时采用超声辅助下颈内静脉穿刺,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减少穿刺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可行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切口腋静脉(AV)入路技术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采用单切口AV入路技术植入TIVAP的17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0例,女89例,平均年龄(46.8±12.5)(23~77)岁。DSA透视解剖定位下穿刺AV。穿刺AV困难(穿刺3次)或误穿刺腋动脉,即改为超声导引下穿刺AV;超声提示目标静脉狭窄或闭塞,即改为同侧颈内静脉(IJV)入路植入TIVAP。观察技术成功率、手术相关信息及TIVAP留置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177例患者通过单切口AV入路成功植入TIVAP,2例术中改行同侧IJV入路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9%(177/179)。平均透视时间(0.8±0.2)(0.3~1.5) min,手术操作时间(21.5±10.3)(17~45) min,TIVAP留置时间(362.5±65.2)(252~442) d。术中操作相关问题发生率为8.9%(16/179),其中误穿刺腋动脉6例,导丝误入同侧IJV 5例,可撕脱鞘折弯3例,导管-港体连接处扭曲2例。TIVAP留置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4%(6/179),其中局部血肿形成、术侧AV血栓形成、左头臂静脉血栓狭窄-闭塞伴左IJV-锁骨下静脉(SCV)近心端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各1例,囊袋局部感染2例,未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断裂/移位、夹闭综合征、药物外渗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切口AV入路技术植入TIVAP技术成功率高,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为TIVAP植入方式提供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术后港体翻转的发生原因、确诊方法、处理措施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428例接受TIVAP植入术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港体翻转率、发生时间、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结果428例患者术中港体均未缝合固定,术后6例发生港体翻转,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港体翻转率为1.4%(6/428)。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55~71岁,平均(65.0±6.3)岁。术后23~451 d出现港体翻转,2例考虑与皮下组织过剩/疏松相关,1例考虑为囊袋尺寸过大,其余3例原因不明。处理措施:单纯手法复位3例,囊袋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后手法复位1例,囊袋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手法复位失败后切开复位1例,直接切开复位1例。结论TIVAP植入术后港体翻转发生率低,易于确诊和复位,因此没有必要常规缝合固定港体。建议选择宽基底、凸缘设计港体。港体翻转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造影在经腋静脉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导引和术后并发症诊断、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并经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的34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静脉造影导引穿刺成功率、置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静脉造影在并发症诊断和预测中的作用。 结果 静脉造影导引下腋静脉穿刺成功率97.4%(76/78),所有患者TIVAP植入均获成功。误穿动脉3例,气胸1例。术前应用静脉造影预测夹闭综合征2例。术后应用静脉造影诊断导管阻塞3例,纤维蛋白鞘2例。随访确诊5例症状性静脉血栓,36例无症状性静脉血栓,发生率12%(41/34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栓弹力图(TEG)、腋静脉显影延迟、同侧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史与静脉血栓发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EF、腋静脉显影延迟、同侧PICC植入史是静脉血栓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静脉造影导引下经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安全可行,静脉造影在并发症诊断和预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authors evaluated a new venous access port designed for peripheral venous insertion in th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suite. Forty ports were placed in 40 patients in either the brachial, cephalic, or basilic vein under fluoroscopic guidance. These ports have been used for blood transfusion, blood sampl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chemotherapy, and antibiotic therapy. The ports have been in use for 4,241 consecutive patients days. There have been no clinically apparent venous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and only one device-related infection. The cos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 are less than those for a surgically placed chest wall port, and the cosmetic result is excellent. This port has had excellent patient, nursing, and clinical acceptance.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术后导管头端异位的原因、确诊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TIAP植入术的2 234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发生时间,分析原因,评价处理措施。结果 2 234例患者均成功植入TIAP。6例(0.27%)术后发生导管头端异位,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61.5±18.2)岁,26~79岁。TIAP植入至发现导管头端异位时间为18~119 d,主要原因为导管位置过浅、剧烈咳嗽、肢体活动和肥胖。采用介入猪尾导管勾挂法,6例导管头端异位均获成功复位。1例复位后再次异位,后取出TIAP并经锁骨上入路穿刺锁骨下静脉重新植入TIAP,未再出现异位。结论 TIAP植入术后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低,易于确诊和复位。介入猪尾导管勾挂法复位简便、安全,但仍需警惕因导管头端异位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