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有着悠久的历史及肯定的效果.近10年,从血管、神经生化及细胞凋亡方面揭示针刺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尤为突出,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医学界广泛的认可,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督脉电针治疗SC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搜集并整理近年国内外夹脊电针通过调控细胞死亡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文献,从细胞的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等方面综述夹脊电针的治疗机制.电针能够通过促进神经修复、调控神经细胞死亡、改善损伤区域环境等机制促进脊髓损伤恢复,而其中调控脊髓神经细胞死亡是其促进脊髓修复的重要途径,该途径涉及自噬、凋亡、铁死亡等多种机制,随着...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电针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的研究概况。方法:通过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在自由基、一氧化氮、钙离子、凋亡基因、神经因子、细胞因子、热休克蛋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电针可以通过多环节延缓和减轻脊髓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石善龙  江蓉星 《中医正骨》2005,17(11):58-60
脊髓损伤包含脊髓组织原发损伤和一系列组织代谢障碍所致的继发性损伤,其治疗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对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因素如兴奋性氨基酸、内皮素、一氧化氮和脊髓缺血等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是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使人们对治疗脊髓损伤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叶青  李志刚  胡煜  曾祖懋  时素华 《河南中医》2021,41(9):1404-1407
采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可以抑制脊髓神经元的凋亡,下调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控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还可通过上调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GNDFmRNA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恢复.督脉电针和夹脊电针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是当前研究的方向之一,如电针结合不同的康复训练,电针联合干细胞移植等...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是由于多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正常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这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损伤,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的后果。属中医“痿证”、”痿蹙”、“体惰”等范畴。脊髓损伤随着交通和工业的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带给患者及家属极大痛苦。笔者从2005年4月至2012年6月采用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6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所引起的泌尿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电针可通过调节体内多个信号通路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PAC AP/cAMP/PKA)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仍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研究多集中在单一信号通路上,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电针可激活体内信号通路,但对于相关通路上下游信号分子及其他相关转录蛋白的表达检测仍缺乏;电针不同穴位对各信号通路和信号分子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电针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改善脊骨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揭示。  相似文献   

9.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改良的Allen’s法造成T11-T12脊髓撞击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急性期伤区脊髓组织含水量及组织总钙含量动态变化和术后4周大鼠瘫肢运动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包括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生化、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早期继发性病理损害,并能有效促进损伤后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1病历介绍患者,男,52岁,因双下肢无力,小便潴留近13个月以截瘫收入院。入院时小便潴留,不能自主排尿,需留置导尿,最大尿流率为3 mL/s,B超残余尿为300 mL,24 h排尿次数为10次,夜尿4次。膀胱超声示:膀胱充盈良好,内未见结石及占位,胸椎增强核磁提示:脊髓T2—6节段轻度肿胀,脊髓前脚异常信号,无明显强化,中医诊断为:癃闭、截瘫(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西医诊断为:尿潴留、脊髓前动脉栓塞。取穴:次髎(髂后上嵴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中髎(次髎下内方,适对第三骶后孔)、会阳(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操作手法:患者取俯卧位,针刺次髎、中髎:28号4寸(90 mm)毫针斜刺入骶后孔  相似文献   

11.
田玉  张志禹  张兴  李铁 《吉林中医药》2021,41(3):408-410
脊髓损伤是多种外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疾病,针灸可有效治疗脊髓损伤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部分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但尚不明确.文章总结了近年来针灸疗法治疗该病的机制研究文献,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脊髓损伤区域微环境、促进轴突细胞延伸及神经纤维再生等作用机制对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机...  相似文献   

12.
针刺镇痛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针刺的神经传导通路与机体痛觉传导通路基本相似,对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推断这可能是针刺缓解疼痛的一种调节机制。本文总结了近五年针刺治疗各种疼痛疾病的机制研究,从传导通路上分析得知针刺能激发神经元活性,改善周围神经的病理变化,增加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以缓解疼痛。此外,应用针刺或加用电针治疗痛症,能改善大脑内与疼痛相关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对镇痛起到一定的中枢调控作用。在研究中还发现针刺能减少病变区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增加细胞自噬和血管调节因子的表达。这些反应之间常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共同缓解机体疼痛症状。然而,临床中针刺手法及辅助方法众多,治疗选取的相关穴位各异,根据疾病定位定性后选择最优组合方式是今后总结经验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创伤类疾病,脊髓损伤后会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二便障碍等后遗症,一直是医学界治疗难点。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轴突再生等,各病理过程相互影响、错综复杂。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多角度、多靶点的治疗优势,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遗症的临床症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发现针刺可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轴突再生等方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脊柱减压手术或胸腹主动脉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则会引起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下肢瘫痪等严重后果。由于其复杂的发生机制,尽管目前的治疗措施包括高压氧、脊髓缺血预处理等在内的防治手段,但仍无法从根本上阻断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展。在临床上,脊柱减压术后也常出现神经根继发性损伤。通过调研大量文献,梳理并总结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生理病理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离子过载等,并类比脊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出了神经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通过梳理临床上应用的补气活血类中药,揭示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协同治疗作用优势及其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过度凋亡、干预钙过载等方面作用机制,以期拓展脊髓及神经根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基础机制和科学用药,为中药的临床诊疗提供全面的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推拿镇痛作用明确,广泛用于治疗疼痛类疾病,其镇痛机制是推拿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回顾并综述近十年有关推拿镇痛机制的文献,发现推拿可通过下调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性介质的表达,抑制外周及中枢敏化过程;通过下调P物质(substance P, SP)、 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嘌呤受体-(purinoceptors,P)亚型P2X3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表达,抑制初级神经元的去极化;通过上调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受体亚型5-HT2A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表达,减轻中枢去抑制作用;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Toll样受体...  相似文献   

16.
中药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会丽  王丹巧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994-1997
近年来探讨中医药延缓衰老多种机制,寻找高效的延缓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我国中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文章就近年来中药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及其复方可以通过抗自由基氧化,调节神经内分泌代谢,平衡免疫功能,延长细胞端粒长度和增强端粒酶活性,抗细胞DNA损伤以及调节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而达到延缓衰老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黄芩及其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野黄芩苷等)均有显著的抗糖尿病作用。本文从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保护胰岛β细胞等方面对黄芩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和总结,发现黄芩可通过影响肝脏中多种酶的活性、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干预糖的吸收、调节脂代谢及肠道菌群和肠道代谢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发挥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此外,黄芩还能改善糖尿病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并能调控糖尿病肝脏和胰腺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从抗凋亡和抗炎角度保护胰岛β细胞。目前黄芩抗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芩的黄酮类成分,对于黄芩整体及其含有的其他大类成分抗糖尿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较少,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阐明,以利于黄芩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5年我国药用植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是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基因定位与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数量性状定位等研究的基础,加之分子标记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奠定了技术基础。对遗传图谱的构建步骤、分子标记的种类、作图群体的种类及近5年我国药用植物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近十年来国内外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情况.方法:从电针、电针结合其它疗法方面对电针治疗此病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电针治疗此病的常用腧穴为颈夹脊穴、风池、曲池、外关等.结论:电针治疗此病的其它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更多的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20.
脊髓康治疗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脊髓康”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两种方法观测脊髓康对小鼠镇痛作用;通过对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的影响观测脊髓康的抗炎作用。结果:脊髓康能提高小鼠的热板刺激所致的痛阈值,延长醋酸引起扭体反应出现的潜伏期,能明显减少肉芽组织重量,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通透性增加,结论:显示脊髓康对化学性、物理性刺激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有一定的抗急慢性炎症的作用,能防止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改变,促进脊髓组织的恢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