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泄泻要方     
<正>组成:苍术10g,厚朴6g,陈皮12g,甘草6g,肉桂9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0g,炒白术10g,白芍10g,防风6g。功能:调和肝脾,扶土抑木,燥湿利水。主治:腹泻。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天为1个疗程。方解:肝脾经曰:"湿盛则濡泄"。肝脾不和亦可致泻。泄泻要方由胃苓汤合痛泻要方化裁。方中苍术、白术性燥,燥则健脾胜湿;厚朴味温而苦,行气燥湿;茯猪苓淡渗利湿;泽泻润下兼渗;白芍滋脾柔肝,和里缓急;防风祛风胜湿;陈皮  相似文献   

2.
苍术、砂仁、薏苡仁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燥脾湿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现今多种疾病以中满湿盛为基本病机。苍术可健脾燥湿,常用剂量为12~30 g;砂仁可芳香醒脾,常用剂量为3~6 g;薏苡仁健脾祛湿,常用剂量为30~60 g。燥脾湿三味小方用于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消化性溃疡等有脾湿之证。  相似文献   

3.
陈雁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1):596-597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 ,其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病症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多 寐 张某 ,女 ,40岁 ,2 0 0 3年 4月 1 1日就诊。 1周来昼夜均时时欲睡 ,唤之能醒 ,身重体怠 ,胸闷纳少 ,大便日行 1~ 2次 ,少成形。舌苔白腻 ,脉濡。诊为多寐。证属痰湿内盛 ,脾阳不振。治拟燥湿健脾。药用苍术、厚朴、苡仁、半夏各 1 0 g,陈皮、藿香、佩兰各 6g,甘草3g。 3剂 ,日 1剂 ,服 2次。服 3剂后嗜睡基本消除 ,大便日行 1次成形 ,稍有身重感 ,原方去半夏再服 3剂收功。按 :此例多寐病由…  相似文献   

4.
整理古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临床应用苍术具有以下特点。1)苍术用量多为3~50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寻求最佳用量:如苍术发挥燥湿健脾、滋阴助阳功效,治疗妇科疾病(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性痛经等),多为5~25 g;发挥蠲痹通络、清热利湿功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多为12~15 g。3)根据所治疗的疾病不同,苍术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清热燥湿常配伍黄柏、黄连、半夏等,健脾祛湿常配伍厚朴、陈皮等。  相似文献   

5.
苍术性味辛、苦、温 ,归脾、胃二经。主要功效为燥湿健脾 ,辟秽化浊 ,祛风湿 ,解表 ,明目。适用于湿滞中焦证、风湿痹证、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以及夜盲证、眼目昏涩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苍术挥发油有健胃、镇静、降糖、排钾及抑菌作用 ,其有效成分维生素A样物质可治疗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及角膜软化症。现笔者就其对药配伍在临床上的应用分别介绍如下。  苍术配厚朴 ,燥湿行气 苍术、厚朴均系芳香化湿类药物。苍术苦温 ,性燥主升 ,善除湿运脾 ;厚朴苦温性燥主降 ,功偏温中化湿 ,下气除满。二者合用 ,苍术燥湿为主 ,厚朴行气为辅 ,协…  相似文献   

6.
和建林  王世平 《陕西中医》2007,28(9):1165-1166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凉血、疏肝、益肾、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平胃散(苍术、陈皮、枳壳、甘草等)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凉血止泻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1 培脾和胃汤 组 成:炙黄芪15?g,白术12?g,桂枝6?g,柴胡6?g,厚朴12?g,鸡内金6?g,陈皮10?g,炙甘草6?g. 功 效:健脾助运,升发清阳,降泄胃气. 主 治:急慢性胃肠病(脾虚气陷证).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 解:方中黄芪、白术为君药,健脾补胃;桂枝、柴胡升发脾气,厚朴、陈皮降泄胃气,四者为臣药;佐以鸡内金消食导滞;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健脾助运、升发清阳、降泄胃气之功.  相似文献   

8.
介绍李朝敏教授运用健脾化浊法治疗肥胖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肥胖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虚为主,标实以痰湿为主;病位主要在脾肾,与脾的关系尤为密切.其立法关键在于扶正祛邪,遣方用药上主要以黄芪、党参健脾益气治其本,半夏、茯苓、陈皮燥湿健脾、理气化痰治其标;再据虚实、标本之偏重,酌情予苍术、厚朴、泽泻、决明子以增燥湿化痰、利水泄浊之力,或白术、山药等味以增健脾之效;更因兼夹邪气不同,加入活血祛瘀、芳香化浊、消食化积等药随症治之.  相似文献   

9.
包小梅  姜树民 《河南中医》2020,40(10):1522-1525
脾胃病虽证候繁杂,然不外乎纳与运、升与降、燥与湿三个方面,湿邪致病,以脾居多。姜树民教授常用芳香化湿醒脾法燥湿以治疗暑湿之证;用清热燥湿实脾法治疗湿热痞满、黄疸、泄泻、下痢等病证;用淡渗利湿法治疗脾湿过盛之证及下焦湿热之淋证;用祛风胜湿运脾法配伍羌活、独活二药治疗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出现的肩背不适、身腰冷痛、畏寒泄泻等病证;用辛温苦燥之厚朴、陈皮、木香等药以行气祛湿理脾治疗气滞中焦之胃痞病;用温燥之品以温化寒湿暖脾治疗寒湿困脾之泄泻、水肿、呕吐等疾病。姜教授临证时,灵活运用各种化湿祛湿法,擅用对药或角药,祛湿治标,健脾治本,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0.
半夏厚朴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梅核气"的祖方.方用半夏辛温入肺胃燥湿化痰,降逆散结;厚朴辛苦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两药相伍辛苦温燥,痰气并治.痰生于湿,故用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以除生痰之源.  相似文献   

11.
脾胃病系儿科临床常见病症,历代儿科医家无不注重调理脾胃。儿科鼻祖钱乙概括了“脾主困”的病理特点,陈文中注重固护脾阳,万全强调小儿“脾常不足”,陈复正擅长调脾和胃。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疾病,糖尿病起始病位以脾胃为中心,"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化热阶段的病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9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29例,其中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治疗3例,2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明确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中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挽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生命的关键,应遵循"救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 如患者生命征平稳,可在严密监测过程中行保守治疗,并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一旦病情恶化,立即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脾虚痰湿证是胸痹较为常见的证型,本文从心脾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对胸痹脾虚痰湿证的病因病机特点、证候特征、治疗法则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三消"论治已不能满足糖尿病临床的需要,"肝郁致消"、"脾虚致消"为糖尿病发病的两大病机;"脾虚致消"与"肝郁致消"可以相互影响;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为糖尿病的两大治法,并重点从理论上给予了全面的阐述,从而提出了从肝脾论治糖尿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脾胃消化病临证治验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物皆生于土 ,脾胃者后天之根本 ,人之所赖以生者也” ,“人之一身 ,脾胃为主。胃阳主气 ,脾阴主血。胃司受纳 ,脾司运化。一纳一运 ,化生精气 ;津液上升 ,糟粕下降 ,斯无病也”。《不居集》这短短几句话 ,对于脾胃的重要性、特性功能做出了精辟的论述。脾胃的生理特性与病理状况 ,与临床诸多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直接关系到人体正气之盛衰与疾病之进退。在临证时掌握好脾胃的特性与功能 ,对运用于消化系疾病的临床诊治甚为重要 ,故以下将有关这方面的体验略作述要 ,以供共同探讨。1 返流性食管炎本病由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常返流到食…  相似文献   

18.
探讨肺脾病理生理改变与湿疹发生、发展的关系,认为肺脾气虚兼夹湿热是湿疹发生的病机本质,提出以"肺脾为核心"的脏腑整体辨证观,倡导"外病内治"疗湿疹。并附两则医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素问·刺法论>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两句说明人体的正气在抵御和预防疾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样,在疾病的治疗中,调动机体的抗病机制,鼓动机体自身的生理机能,使人体的正气发挥御邪、驱邪的作用,可以调节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使疾病向愈或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人之所以发病不外正虚与邪胜两个方面,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脾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脾胃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分析了脾胃在多种病因所致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了调养脾胃、培护正气对于防治疾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