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SCZ)认知功能障碍,是SCZ除阳性和阴性症状之外的另一大核心症状,认知障碍通常在SCZ其他症状之前出现,并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机复杂,难以根治.SCZ认知障碍属于中医"癫狂"病范畴,本研究认为"痰迷心窍"为癫狂主要病机,其病理特征与现代医学大脑海马神经元细胞BDNF/TrKB/CREB信...  相似文献   

2.
"神机"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法则,能调控人体气化活动,不仅每脏各受神机调控,五脏系统之间更受整体神机主导。文章应用"神机"调控五脏理论分析"五脏咳"的临证基础可具体从神主导五脏气化活动、神机调控五脏的载体、神机调控五脏的规律、神机调控五脏的表现形式、"神"主导失职是"五脏咳"产生的前提、神机失常是"五脏咳"产生的内在原因、升降出入障碍是"五脏咳"产生的基本病机并结合临床运用分类探讨,认为咳证不能只注重诊治肺咳,更应辨证求机,分析咳证与脏腑神机失调的关系,探明神机异常原因,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患病率较高,我国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中50%以上为精神分裂症[1].精神分裂症是由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认知症状群组成的,阴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与多巴胺功能紊乱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构成比例和特征、临床症状,为建立双相情感障碍常见中医证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对就诊于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的48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及证候指标调查,并采用杨氏躁狂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估躁狂及抑郁状态。结果双相障碍躁狂发作(下称双相躁狂)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下称双相抑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类患者中医证型为痰火内扰证者人数最多。痰火内扰双相躁狂患者性兴趣、易激惹、语言速度及数量等项目得分最高,气滞血瘀双相躁狂患者思维形式障碍项目得分最高,肝胆湿热双相躁狂患者破坏攻击性项目得分最高;双相抑郁患者各证型抑郁情绪、躯体表现和认知行为障碍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火内扰是双相躁狂和双相抑郁的主要证型。痰火内扰、气滞血瘀、肝胆湿热双相躁狂患者都有其自身的表现症状;双相抑郁各证型患者抑郁情绪、躯体表现和认知行为障碍情况相近。  相似文献   

5.
中医升降出入理论发源于《内经》,以后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和丰富,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升降出入的根本为“神机”与“气立”,“神机”通过“气立”来表现其规律性、协调力和控制力,“气立”则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冼慧  裴清华 《北京中医药》2007,26(3):136-137
抑郁症是西医学名词,其症状表现千变万化,临床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中医学的神志病范畴,与中医的"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失眠"、"善忘"等有密切联系. 近年来,随着中医界对抑郁症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优势日益突出.现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临证经验,简述抑郁症的中医辨治体会.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职业、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的状态.中医学属"呆病"、"痴呆"、"善忘"等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病位在脑,其病机为肾虚髓空,神机失用;病因多强调为肾虚、痰瘀、肝郁方面论治.痴呆多为老年患者,髓海渐空,复因情志相激,水不涵木,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或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聚湿生痰,痰郁化火,扰乱神明,而发为痴呆.症状多为记忆力减退,目不识人,性情烦乱,急躁易怒,或口臭心烦,面红微赤,舌红苔厚腻,或大便干结,小便黄等"火证"表现.因此本文就"火"与痴呆关系的几个证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中医情志护理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干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疗法、中医情志护理配合rTMS治疗,对照组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情志护理及伪rTMS治疗,2组均干预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简明成套测评量表(BACS)及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CG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ANSS、CG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ACS、PS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BACS、PS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中医情志护理配合rTMS干预精神分裂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中医将精神失常的疾病归属癫狂证,伍炳彩教授擅治疑难杂证,遣方用药灵活变通,治疗精神分裂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田卫卫 《四川中医》2009,27(6):31-32
探讨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提出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形成是由于脏腑虚衰、痰浊、瘀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机为脏腑虚衰,痰瘀壅塞脑络,髓海失养,神机失用;旨在为中医防治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2.
"元神"乃"元始之神"——"脑为元神之府"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时珍所说“脑为元神之府”的“元神” ,到底是否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 ,有必要加以澄清。为此详细论述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元神”的原意 ,并结合《内经》理论 ,指出此“元神”实际是“元始之神” ,指的是命门与脑存在的生命初始本原物质 ,这种物质并且决定了一切生物体的生长壮老已 ,而并不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小儿自出生之后,就开始了自身的阴阳平衡,其阴阳平衡是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的理论核心,用"少阳为枢"来解释小儿不断枢转、变化的"阴阳平衡"十分恰当。随着"阳生阴长",新的阴阳平衡不断取代旧的阴阳平衡,构成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基本生理特点。同时,该理论也可解释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因此,少阳学说可以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  相似文献   

14.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5.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1,18(3):19-21
李鼎老师: 我是针灸医师,诊余在家,喜欢读些古代医籍,在我印象中,宋元之时对针灸理论重在整理和总结。请您指点有什么代表作,并请介绍其内容。 山东聊城读者 孙 平孙平学友: 正如您信中所说,针灸理论到宋元进入一个整理总结阶段。谈到代表性理论著作,要数元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若论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不能不提《十四经合参》了。 从元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到明代张权的《十四经合参》,反映出由宋代到明代对经络腧穴理论的若干认识。《发挥》继承了宋代的《圣济总录》和元代的《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等书,对全身经络及其腧…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是一部以讨论外感病为主而阐发运用辨证论治方法的著作,书中仲景既示人以规矩,又诲人以技巧。其言精奥,其法简详,其中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后世医家或伤寒论注家对此"一证"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对此笔者认为此"一证"定是"主证",其义有二:一为某方所治之证侯;二即某证侯中之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7.
"方证相对"与"方证相关"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剂与证候等基本概念入手,对方证相对、方证相关等源流、内涵及其现代研究思路与进展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方证关系及其概念得以明确表述。  相似文献   

18.
大蓟与小蓟品种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延明  李胜华 《中药材》1995,18(3):152-154
通过考证,大蓟和小蓟最初药用品种都是蓟属植物,宋代还用了飞廉属植物。这两属多种植物沿用至今,其中商品原植物:大蓟应是日本蓟,小蓟则含刺儿菜和刻叶刺儿菜C.setosum。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专书 ,其辨证包括了辨病、辨脉、辨症三大内容。“病”、“证”是《伤寒论》使用频率极高的字眼 ,尤其“病”字 ,有约一半的条文用到 ,它们在不同地方具有不同含义。正确理解其“病”、“证”的含义 ,对于正确认识《伤寒论》辨证的内容 ,明确辨证的含义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逻辑学——知识的基础》载 :“概念单独存在时 ,是显不出它的作用的。只有在一定的系统内 ,与其他概念进行一定的联结 ,形成一定的联系时 ,它才具有表达作用。”“因此 ,相同的单词 ,如果它所从属的系统不同 ,作为概念来说也不同。或者 ,即使…  相似文献   

20.
刘以敏主任通过体悟《幼科全书》、《小儿药证直诀》等古籍,认为小儿厌食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在厌食治疗中重视辨证论治,认为厌食一病病变脏腑在脾胃,与肝脏关系密切,治疗中主张以"运脾"和脾"为主,同时注意疏肝理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