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芸  马可  冯若冰  房捷欣  丰雷  胡永东 《北京医学》2022,(2):153-155,158
艾司氯胺酮具有与氯胺酮相似的快速抗抑郁作用,且可能更安全有效,这为抑郁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本文对艾司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其快速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快速抗自杀作用、长期重复使用的有效性、预防抑郁复发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是当前最常用的抗抑郁药.尽管该药较之前的抗抑郁药取得明显进步,但依旧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多等问题.常用的麻醉药氯胺酮具有抗抑郁特性和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众多优点.丙泊酚、异氟烷等麻醉药也相继被发现具有抗抑郁...  相似文献   

3.
杨晓玲 《医学综述》2013,19(6):1102-110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耗费了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常规单胺类药物抗抑郁治疗时间长且缓解率低,但氯胺酮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具备快速抗抑郁作用。氯胺酮可以作用于NMDA受体信号的减少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盐受体(AMPAR)信号的增加,以增强突触可塑性和神经营养信号传递。氯胺酮能快速抗抑郁的关键在于其对大脑回路水平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缺失等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认知行为障碍。目前,临床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治疗有效率较低。(2R,6R)-去甲基氯胺酮(HNK)作为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的关键代谢产物,既可以发挥快速持久地抗抑郁效应,又没有氯胺酮致幻、成瘾等毒副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发现,(2R,6R)-HNK的抗抑郁效应与谷氨酸受体的调节机制以及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此外,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改变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上调,真核延长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的去磷酸化,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靶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均在该药物抗抑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深入了解这些分子靶点在(2R,6R)-HNK抗抑郁效果中的作用机制,对开发新型、快速、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刺抗抑郁快速起效的内阿片肽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针刺治疗抑郁症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相比起效快速,以控制焦虑情绪和躯体胃肠不适感为特点。针刺治疗各种痛症取得稳定疗效的时间在1周左右,这与针刺抗抑郁快速起效的时间相同。针刺镇痛的主要通路是内阿片肽系统。阿片肽能够使患者产生愉悦感,减轻焦虑情绪和躯体胃肠不适感,目前的研究认为阿片肽具有抗抑郁作用。据此认为,针刺抗抑郁快速起效是通过针刺镇痛的主要通路———内阿片肽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山羊单纯与复合全身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山羊单纯麻醉与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山羊麻醉方法.方法 选取山羊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B组给予单纯氯胺酮麻醉,C组给予地西泮、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记录三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死亡率.结果 地西泮、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长、动物死亡率低、麻醉效果好.结论 安定、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优于单纯麻醉,是一种高效、便捷、安全山羊全身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布比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ASA评级Ⅰ~Ⅱ级在臂丛神经阻滞下的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局麻药为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A组:复合氯胺酮0.4 mg/kg;B组:复合氯胺酮0.2 mg/kg;C组:不用氯胺酮.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首次感觉疼痛时的VAS评分,注药后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A组较其他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镇痛持续时间长,首次感觉疼痛时的VAS评分低,阻滞完全率高.不良反应率A组较高(P<0.05).B组较C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加用阈下剂量氯胺酮能缩短起效时间,明显增强镇痛作用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 -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 10 0例 ASA ~ 级 ,年龄 3~ 8岁 ,体重10~ 2 1kg,行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咪唑安定 -氯胺酮组 (MK组 )和地西泮 -氯胺酮组 (VK组 ) ,每组 5 0例 ,术中观察两组患儿用药情况及心率、呼吸、SPO2 、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心率、呼吸、SPO2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 MK组明显快于 VK组 (P<0 .0 5 )。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合理 ,效果确切 ,起效快 ,苏醒也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丙泊酚-咪达唑仑-氯胺酮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的地西泮-氯胺酮麻醉的优越性.方法:选择148例患儿,随要分为Ⅰ组丙泊酚-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麻醉和Ⅱ组地西泮-氯胺酮复合麻醉.结果:Ⅰ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快于Ⅱ组.结论:小儿手术靶控丙泊酚-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液安全可性,副作用小,麻醉恢复快,可控性强,优于常规使用的地泮-氯胺酮复合液.  相似文献   

10.
<正>氯胺酮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然而,由于氯胺酮存在急性精神不良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大剂量快速使用时的呼吸抑制和循环兴奋(或抑制)等不良反应,限制了氯胺酮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