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微波消融(MWA)治疗所致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方法 选择40例于2016年6月到2018年12月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共进行了41例次MWA治疗.术后观察分析与MWA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40例患者中出现严重并发症3例,其中脾脏出血1例,急性溶血致肾衰竭1例,皮肤烫伤致腹壁脓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PSE;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外周血象较术前明显改善。8例有腹水者,腹水消失6例,腹水减少2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左上腹疼痛(15例)、发热(10例)、左侧胸水(3例)。结论 PSE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和重要的临床价值。选择合适的病人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7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用PVA微粒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并观察术前、术后血象变化。结果47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随访3年: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较术前明显升高;红细胞较前大致相仿。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 15例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部分脾栓塞治疗 ;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例术后外周血象较术前明显改善。 5例有腹水者 ,腹水消失 4例 ,腹水减少 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左上腹疼痛 (15例 )、发热 (10例 )、左侧少量胸水 (3例 )。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和重要的临床价值。选择合适的病人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褐藻胶微球(AMG)作为栓塞材料在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3—2005年4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PSE患者,栓塞材料为250~450μmAMG。超选择性脾下极动脉部分性脾栓塞。结果共进行脾栓塞42次,栓塞范围40%~70%。栓塞后有35例出现发热,持续3~15d,38例出现腹痛,其中27例需用强效止痛药。少量胸腔积液6例,保守治疗后消失。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4h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开始升高(P<0.05),术后3个月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为38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值为39例。结论AMG可作为PSE术的栓塞材料治疗脾功能亢进,减轻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原发性肝癌行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9月,对4例完全性内脏反位合并原发性肝癌行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在B型超声引导下,于左侧肋间进针,插入消融针至肿瘤体内,微波输出功率80~100W,消融时间为2~5 min,完成手术.结果 4例手术均顺利,2例因肿瘤>3 cm,采用2根消融针行多点热消融.肿瘤均完全热消融,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无近期并发症,无一例发生消融相关死亡,4例分别随访12、18、19、28个月,均存活.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完全性内脏反位合并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43例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43例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43枚结节)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MWA,并于术后定期行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分析MWA术后消融区域最大直径缩减率(MDRR)、结节体积缩减率(VRR)、消融病灶吸收消散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转移情况,从而评估MW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43例患者术后第24个月消融区域MDRR为98. 03%,VRR为99. 88%,消融病灶吸收消散率达90. 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出现暂时性的声音改变1例、疼痛1例、轻微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 9%。未出现甲状腺复发或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率为0%。结论 超声引导下MWA治疗低危PTMC是安全的、有效的,而且具有超微创、美容效果好的优势,为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或拒绝外科手术治疗或拒绝定期随访观察的PTM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替代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MWA)组与手术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4例,根据患者意愿把患者分配为常规手术组及微波消融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长、住院时间。结果 40例59枚甲状腺MWA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14位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微波消融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手术组。结论微波消融组较手术组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对比经皮微波消融(MW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与单纯MWA治疗纵隔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接受治疗的纵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患者采用单纯MWA治疗(单纯MWA组),31例患者采用MW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联合治疗组)。根据增强CT对比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的疗效。对比观察术后1个月内出血、气胸、胸水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3.9%,单纯MWA组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MWA相比,MW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疗效明显提高,且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脾动脉行明胶海绵和碘化油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的疗效与并发症,为临床治疗肝硬化脾亢栓塞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经脾动脉明胶海绵栓塞和39例行经脾动脉碘化油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三系细胞改善和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脾脏体积回缩、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碘化油栓塞组患者6个月后有部分病例出现血小板再次减少,明胶海绵栓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碘化油栓塞组(P<0.05),碘化油栓塞组肝、胃肠道毒性分级均较明胶海绵栓塞组低。结论对高龄、肝功能差、腹水较多、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肝硬化门脉高压明显的患者可行经脾动脉碘化油栓塞治疗脾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AHC)、射频消融治疗(RF)和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的消融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64例,其中52例(84个结节)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56例(100个结节)采用RF消融技术,56例(114个结节)采用MWA消融技术,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消融率、复发率、1~2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HC、RF组和MWA组的肝癌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7.6%(82/84)、90.0%(90/100)和89.5%(102/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1.5%(6/52)、14.3%(5/56)和17.8%(1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AHC组无并发症发生(0/52),RF组和MW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56)和10.7%(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三组手术治疗患者随访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3%、88.1%和82.5%;随访2年的无瘤生存率为75.0%、65.2%、68.1%,Log-rank检验显示三组肝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P=0.97)。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完全消融率、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别,在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取长补短,以便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与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对比研究,探讨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为观察组,其中8例行单侧叶结节消融,42例行双侧叶结节消融;另选同期因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6例为对照组,其中52例因单侧叶结节甲状腺部分切除,44例因双侧叶结节甲状腺部分切除.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周,1、3、6和12个月血清FT3、FT4、TSH指标的变化.结果 MWA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血清FT3、FT4水平较术前升高,TS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和12个月F T3、FT4、TSH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血窒息1例,声音嘶哑5例,低钙抽搐3例.甲状腺部分切除后1周血清FT3、FT4水平较术前升高,TS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状腺双侧叶部分切除的44例患者临床常规于手术后1周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3例单侧叶部分切除的患者分别于术后3、6和8个月时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其余49例单侧叶部分切除的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血清FT3、FT4、TSH与观察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方法安全,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轻微,显著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部分切除治疗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PSE)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 8例 ,并比较其手术前后的效果。证明PSE与脾切除相比较 ,虽在有效率、复发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适应证、并发症严重程度、患者耐受性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等影响方面优于脾切除。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4~ 65岁。均为门脉高压症。确诊依据 :(1)肉眼或彩超 :可见食管静脉曲张或腹壁静脉曲张 ;(2 )脾功能亢进 :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水 ;(3)影像诊断 :肝缩小 ,脾增大 ,脾功能亢进 ,门、脾静脉内径增宽。术前肝功能Child pngh分级 :A级 3例 ,B…  相似文献   

14.
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脾功能亢进方式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部分性脾动脉栓塞46例和脾切除33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血象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肝硬化继发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P<0.001),但两组患者中脾切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改善明显优于脾动脉栓塞组,而白细胞计数的改善两组无明显差异。脾动脉栓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脾切除组(P<0.001)。结论对于腹水较多、门脉高压明显、脾脏巨大的患者不宜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行脾切除术较好;对于肝脏功能较差、凝血功能严重障碍、高龄和伴肝癌的脾功能亢进患者宜行脾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1988年6月—2004年6月期间对116例肝硬化脾亢患者实施了部分脾栓塞术,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和凝血功能,B超及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明确肝脾大小和门脉系统血流情况,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防治并发症。结果本组116例手术均成功(100%),术后随访6~12个月,其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并恢复正常,同时其门脉直径、脾血流量和血白蛋白含量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部分脾栓塞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一种疗效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脾功能亢进址肝硬化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加重肝硬化患者病情、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3年4月间共对22名患者进行了经导管介入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现对治疗结果作一报道,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双介入法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及脾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行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简称双介入法 ) ,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具有完整临床诊断资料的 18例肝硬化合并急性或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病人 ,采取双介入法用无水酒精、弹簧钢圈、明胶海绵进行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及部分脾动脉栓塞 ,其中栓塞胃冠状静脉 18支、胃短静脉 11支 ,脾实质栓塞 5 0 %~ 70 %左右。结果  18例双介入法手术均顺利完成 ,除栓塞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脾区疼痛持续 1周~ 1月左右外 ,无特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最长 6年 ,最短 4个月 ,18例病人均无再发消化道出血 ,脾功能亢进症状全部改善。结论 双介入法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 ,手术操作简便易行 ,临床效果满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全消融和甲状旁腺部分消融的2种消融方式对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或射频消融(RFA)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尿毒症SHPT患者行MWA或RFA治疗且随访9个月以上26例患者,比较2种消融方式的疗效及对血钙水平的影响。结果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分析:全消融组术后PTH水平较术前逐渐下降并保持正常水平,且无复发;部分消融组术后PTH水平先下降并于术后9个月出现反弹,并高于全消融组和正常水平(P<0.05),15例中有5例复发。从血钙水平分析:2种消融术后较术前血钙水平均下降,但部分消融组术后3、9个月血钙水平高于全消融组(P<0.05),11例全消融组中4例发生低钙血症。结论全消融方式术后不易复发但有发生低钙血症风险,部分消融方式术后易复发但血钙控制良好,从控制血钙水平考虑部分消融可能更适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9.
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和方法。材料与方法: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E)和PSE并用的方法治疗30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的肝癌患者。将PSE的栓塞材料明胶海绵限制在160粒以内以防止过量栓塞。结果:27例脾栓塞面积在50%以上;25例脾功能亢进缓解;26例食管静脉曲张包括6例有消化道出血者,5例于PSE后1年之内未再发生出血;未发生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3例脾栓塞面积在50%以下的患者中2例脾功能亢进未缓解。结论:PSE与THAE并用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栓塞剂定量的方法有助于避免脾的过量栓塞,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脾功能亢进是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部分脾栓塞术(PSE)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上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微创且能保留脾脏部分免疫功能等优点,已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原发性肝癌发生脾功能亢进的机制、PSE的优势、操作方法及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