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疫情及发病趋势.结果 苏州市2010-2019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50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39/10万,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x...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南京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探寻防控重点地区,指导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4-2019年南京市报告的猩红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利用简单季节指数法、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探索病例季节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2014-2019年南京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 578例,中位数为214例(120...  相似文献   

3.
了解宝鸡市儿童猩红热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科学制定猩红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宝鸡市2004-2012年儿童猩红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1951-2012年宝鸡市儿童猩红热年发病率以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宝鸡市共报告猩红热1 05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0/10万,发病季节性特点明显,发病年龄以3~8岁最多(656例),占62.12%;以学生为主(506例),占47.92%;男性报告680例,女性报告376例,男、女性别比为1.8∶1.1951-1984年宝鸡市儿童猩红热发病率周期性特点明显,每7~8a为1个流行周期,1985年以后周期性特点减弱,而2011-2012年出现小幅上升趋势.趋势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4年宝鸡市猩红热发病率预测值为7.00,7.84/10万.结论 宝鸡市儿童猩红热发病率可能进入新的流行周期,应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济南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并对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为猩红热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济南市2014—2018年猩红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方法分析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4—2018年济南市累计报告猩红热7 297例,年均发病率20.46/10万。全年出现冬季和春季2个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1~9岁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及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9.70%,男女性别比1.70∶1。市中区、历城区、槐荫区、天桥区、历下区是主要高发地区,占病例总数的83.50%。按年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每年均探测到3个时空聚集区,具有显著时空聚集性。结论 2014—2018年济南市猩红热处于上升趋势,学校和托幼机构是发病的高危场所,应根据时空分布及流行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控制猩红热的发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了解常州市2004-2012年猩红热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对猩红热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常州市共报告猩红热657例,年均发病率1.820/10万,每4年常州市会出现1个猩红热发病高峰,每年4-6月为发病高峰;15岁以下儿童发病病例占发病总人数的97.26%,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09∶1;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各辖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结论 该市应依据猩红热发病周期性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加强幼托机构和小学的防治工作是策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2012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告的猩红热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662例,发病率为20.61/10万,发病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在5-6月和11-12月有两个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3-7岁为最高,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猩红热疫情的监测,防制暴发疫情,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山东省济南市2010-2019年人间布鲁菌病(布病)流行特征,为完善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济南市2010-2019年布病监测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布病疫情概况和病例三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9年,济南市共报告布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5~2012年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猩红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猩红热病例监测数据、个案调查资料及人口统计学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柳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 0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4/10万。冬季及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0~15岁,中位数为6岁,3~6岁儿童占所有病例的67.13%,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为主,占52.51%。结论 3~6岁儿童是猩红热的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和小学是猩红热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地区猩红热病例流行学特征,为有效防控猩红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14年通州区马驹桥地区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年马驹桥地区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81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5月和11-12月,患者主要为4~7岁托幼儿童和小学生。结论托幼儿童及小学生为猩红热高发人群,应针对该人群开展猩红热防病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济南市猩红热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进一步探讨有效控制猩红热的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56-2009年济南市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3年间疫情出现6次高峰期,发病率最高的是1958年(333.93/10万)、最低的是2001年(0.69/10万);高峰期每次间隔5~6年,持续2~3年。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2006年开始又有所抬头,2007年发病率明显上升,总的发病呈下降趋势(r=-0.548 8,P<0.01)。城区发病率高于郊区(χ2=59 660.501,P<0.05)。结论目前济南市猩红热发病有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核实诊断工作,防止出现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天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市2004-2012年报告的猩红热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天津市共报告猩红热6 461例,年均发病率为6.30/10万,2011年发病率比2010年上升119%。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春冬季节高发。发病人群以0~15岁为主,尤以3~9岁儿童为高发人群,6岁组发病率最高。男女发病率比为1.65︰1。城乡结合部发病率高于市区和农村。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猩红热高发场所,应加强落实晨检等措施,避免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全市2010-2014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猩红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病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全市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1 06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53/10万,男女病例报告发病率性别比例为1.48:1;冬、春季为猩红热的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0~15岁的儿童(占97.6%);猩红热暴发疫情主要发生于中小学校.结论 我国猩红热报告发病率仍比较发达国家高,呈逐年递增状态,应进一步完善儿童免疫规划,提高疫苗接种率,并建议发生爆发疫情时学校启动晨检,加强猩红热的监测工作;开展卫生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建  闫佳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3):346-348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度值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伤寒副伤寒的季节特征. 结果 2010-2019年驻马店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45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南京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病例报告系统收集的南京市2006-2018年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南京市猩红热月发病率ARIMA模型,并对2019年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06-2018年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463例,无死亡病例,无聚集性暴发疫情;年均发病率为1.50/10万。2006-2018 年猩红热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r=0.37,P<0. 001); 近年南京市猩红热发病时间曲线呈现双峰分布,集中于 4~6 月和11月~次年1 月。城区、近郊和远郊的发病率分别为0.52/10 万、4.19/10 万、0.85/10 万。病例主要集中在 4~8岁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72.11%。以幼托儿童和小学生为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7.59%(559/1463)和50.99%(746/1463);男女性别比为1.48:1;预测2019年南京市猩红热年发病数为343,在4~6月和11~12 月各有一个发病高峰。结论 南京市猩红热发病有逐年增高趋势,预测显示2019年猩红热发病率略高于2018年,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降低猩红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乌兰察布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共报告猩红热病例555例,年发病率在2.01/10万~6.44/10万,平均发病率为4.3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3~8岁年龄段的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43:1.高发期主要集中在5~6月份和11~12月份.结论 猩红热发病率近几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幼托机构、学校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场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工作;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和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2007-2012年济南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2007-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7-2012年手足口病报告47 708例,平均发病率为128.95/10万。病例分布广,人口密度大的区(市)发病率高;5-7月为发病的主要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5岁以下,2~3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散居、托幼儿童发病为主,幼儿园有聚集发病现象。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占38.60%,CoxA16型感染占38.26%。结论 济南市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重点为各类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2003-2012年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结合猩红热疫情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及人口统计学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12年,昌平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76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80/10万,年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02,P<0.01);近10年呈逐年递增态势,流行周期为5年左右,2011年达发病峰值,每年冬季及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3~ 1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2.14%;职业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98.70%;男性多于女性;外来人口聚集、人口密集的镇、街发病率高.猩红热病原监测A群乙型溶血型链球菌阳性率为5.46%.结论 3~10岁儿童是猩红热的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小学校是猩红热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在疫情处理中应加强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及咽峡炎病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莱州市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保障和科学依据.方法 对莱州市2005~2019年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特征和聚集性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采集的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莱州市2005~2019年累计报告猩红热108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14/10万,2010年发病最低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5-2018年张家港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5-2018年张家港市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9年2-6月份猩红热发病趋势。结果 2005-2018年张家港市累积报告猩红热病例为584例,年均发病率为2.64/10万,无死亡病例。2005-2010年报告发病率处在慢速平稳期,年均发病率为1.04/10万;2011-2018年报告发病率处在震荡上升期,年均发病率为3.85/10万,报告病例明显增多。男女发病率比为1.58:1。其中3~12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95.21%(556/584)。猩红热诊断报告单位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占85.96%(502/584)。猩红热疫情季节分布明显,每年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时间段,预测2019年2-6月猩红热发病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张家港市猩红热发病率在2011-2018年有上升趋势,其中以3~12岁年龄组病例为主。根据2011-2018年发病趋势,预测2019年2-6月是张家港市猩红热的流行高峰阶段,该阶段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及人群密集场所的猩红热防控措施,提高医疗机构诊断的灵敏性,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李轲  李敏  崔丛  段坤  李全霞 《预防医学论坛》2023,(2):119-123+136
目的 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季节乘积模型,定量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对猩红热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1-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猩红热月发病率,建立ARIMA模型;用该模型拟合2011-2019年济南市历城区猩红热月发病率验证模型。通过比较2020年猩红热月发病实际值与ARIMA模型拟合值,评估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落实对猩红热的防控效果。结果 2014-2019年济南市历城区猩红热实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2019年猩红热各月发病率实际值与ARIMA模型拟合值接近,除个别值外,其他均在的95%CI内,ARIMA模型对2011-2019年趋势的拟合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2020年猩红热实际发病率较拟合发病率降低了71.24/10万,降幅为90.24%;实际发病人数较拟合值减少了777人。经Wilcoxon秩和检验,2020年猩红热月实际发病率与ARIMA模型拟合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9,P<0.01)。结论 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落实对猩红热防控效果明显,有助于明显降低猩红热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