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不同的发病时间与及临床症状、头颅CT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6例HI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头颅CT及预后进行临床观察和总结,按HI的发病时间顺序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结果早发型HI临床症状增重、不缓解、预后差,有一定的病死率。CT扫描以血肿型为主;迟发型HI临床症状轻、预后好、无死亡,CT扫描多为非血肿型。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特别是脑栓塞患者要警惕HI的发生,慎用抗凝、降纤、扩血管药物,并且要追踪复查头颅cT。及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8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发生于60岁以上,大面积梗死25例,HI发病率占同期脑梗死的7.14%(48/673)。脑栓塞为其主要原因占68,5%,并以心源性栓塞为主。脑梗死后第2周发现3例,第3周发现12例。发生出血后大部分原有症状加重,21例出血在15~60d吸收。结论 HI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应动态CT观察,以便及时诊治,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分析了12例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患者的临床资料。忠者虽然病情严重,但经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后大部分可康复和好转。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HI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4岁~84岁.平均6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症状较前加重或增加。12例HI患者合并原发病分别为高血压9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症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496例脑梗死患者中108例H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HI组和非HI组患者的皮质型梗死、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糖、血压.结果:HI发生率为4.3%,多发生在脑梗死后2周内,影像学上多为非血肿型,血肿型少见,但血肿Ⅱ型预后差.HI...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脑梗死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41-2542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HI)是由于脑动脉闭塞后在其供血区梗死基础上,梗死灶内血液漏出继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抗凝剂与溶栓药的广泛应用,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以往多为病理诊断,CT及MRI应用后使临床诊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住院经CT确诊的35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群峰  袁祥光  徐伟良 《海南医学》2007,18(6):79-79,136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出血性脑梗死34例)根据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组,并将各组不同的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大面积梗死组发生HI为37.29%,腔隙性脑梗死组发生HI仅1.17%(P<0.01);神经功能缺损重型组发生HI为18.52%,轻型组发生HI仅2.14%(P<0.05).结论 梗死面积越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的患者越容易出现梗死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后出血转换(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梗死区血流再通而发生脑出血。自1872年由Lidell首先报道了HI的病理现象后,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临床上亦并非少见,病死率较高,常发生于累及皮质的大、中等面积脑梗死之后,以前需尸检后才能确诊,随着CT和MRI的临床应用,HI已能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中性治疗,适当予以脱水降颅压及对症处理,监测并及时调整血压、血糖,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神经保护剂并防止并发症等。结果:痊愈4例,明显缓解13例,病死3例。结论:HI发病机制复杂,CT或MRI检查是诊断HI最重要的方法,对高龄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脑梗塞(HI)是指脑梗塞病人由于梗塞区血流再通而发生出血。以前,HI多经尸检方能确诊,随CT的应用临床上已能早期诊断,并能进行随访观察。本文对1988~1993年经CT证实的386例脑梗塞患者中的31例HI的CT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病因、发病机理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HI患者中,男23例,女8例;年龄46~75岁,其中46~49岁4例,50~59岁8例,60~69岁16例,70~75岁3例。高血压动脉硬化者10例,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者4例,冠心病伴房颤者8例,糖尿病3例,食道癌1例,无任何病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HI)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6例HI的发病情况,特点,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HI的发生率为2.1%(26/1255),心性脑栓塞中HI的发生率为39.47%(15/38),血糖增高,溶栓、抗凝治疗可能与HI的发生有关,6-20d发病最多为73.08%(19/26),CT表现为原有低密度病灶内出现高密度,MRI在急性期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亚急性期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慢性期T1和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应用6-氨基乙酸等治疗后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3例,无变化2例,恶化3例,死亡3例,结论:HI的发生率低,应及时行CT和MRI检查,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掌握治疗原则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卢晓航  黄晓新 《医学综述》2004,10(9):547-548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由Fisher等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这一术语。临床上HI并非少见,且病死率较高。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HI已由尸检诊断逐步变成临床诊断,对其认识也日益加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和抗凝治疗的评价与争论,更引起了人们对HI的重视。现仅就HI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的发病机制,病因,认识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1例HI患者进行CT动态观察,DSA及脑脊液检查,并与同期大面积非出血性脑梗死(NHI)患者作对照,两组患者均在病初及第4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HI多发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肿型死亡率高,存活的HI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NHI组。结论 HI预后与出血量有关,治疗时要防止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病机理、病因,认识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3例HI患者进行CT动态观察、DSA及脑脊液检查,并与同期大面积非出血性脑梗死(NHI)患者作对照,两组患者均在病初及第4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HI多发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肿型死亡率高,存活的HI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NHI组。结论HI预后与出血量有关,与治疗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又称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是指在脑梗死后,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脑CT或脑MRI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1].自CT和MRI应用以来,HI由尸检的病理诊断逐步变成临床诊断,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对HI的认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和抗凝治疗的评价与争论,更引起了人们对HI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供血区内动脉血液漏出继发性脑出血。目前溶栓疗法成了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一个热点,一些大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溶栓疗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但是此法会增加包括出血性脑梗死在内的颅内出血的机会。因此,了解HI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至关重要,可为今后安全有效地应用溶栓疗法提供相关资料,也为更好地选择适合溶栓的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lon,HI)发病率不高,约占脑梗塞的3~5%。本病系指在原梗塞部位的继发性出血。我院于1994年来经CT确诊的HI共3例。现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警惕。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脑梗死19例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龙平  覃远生 《右江医学》2005,33(5):510-511
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出血性脑梗死(HI)是脑梗死的一个特殊类型,近年来随着CT及MRI在临床的普遍应用,以及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HI呈现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脑梗死原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探讨HI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其进行防治,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后出血亦称出血性脑梗死 (hemorrhagicinfarction ,HI)是指脑梗死患者中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 ,临床并非少见 ,死亡率较高[1] ,我们收集了我院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 3 0 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中经颅脑CT证实的 5 1例HI患者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3 0 2例脑梗死患者选自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连续的住院病人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其中 5 1例HI患者均经颅脑CT证实。1.2 一般资料 :5 1例中 ,男性 2 6例 ,女性 2 5例 ,平均年龄5 7± 1岁 ;既往…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与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HI)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感染形式引起了临床多学科的关注,而糖尿病(DM)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疾病特征已成为HI的主要人群,DM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脑卒中等一样,同为HI高发病率疾病。DM并HI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治疗棘手。随着DM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严重威胁DM患者生命的HI已成为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DM并HI的认识,加强医学干预和监控力度,现就其发病率、危险因素、感染部位、病原菌、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脑梗塞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医学文选》2004,23(1):33-34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 (HI)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3例 HI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3例中首发症状偏瘫 1 0例 ,失语 4例 ,失认 4例 ,头痛呕吐 3例 ,昏迷 2例。入院时即诊断为 HI者 2例 ,入院时诊断为脑梗塞者 2 1例 ;HI发生至脑梗塞 <8h为 2例 ,<7d为 5例 ,8~ 1 4d为 1 6例。头颅 CT或 MRI检查结果显示 HI位于大脑皮质 1 0例 ,基底节区 6例 ,小脑 2例 ,大脑半球 5例。梗塞面积 >2 cm2 2 3例。其中 4例采用溶栓治疗 ,在脑梗塞常规治疗过程中 1 7例无好转复查发现 ,5例常规复查发现。经调整治疗 ,1 8例好转 ,5例死亡 ,死亡率 2 1 .7%。结论  1出血性脑梗塞临床表现不典型 ;2适时复查 CT或 MRI:3慎用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