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疗效。方法:对26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3ms/kg,15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然后用微量泵静脉维持1mg/min,6h后改为0.5mg/min。结果:负荷量为150-300mg,有效率86.1%,不良反应发生率11.1%。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较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使用胺碘酮。方法统计并分析静脉注射胺碘酮不良反应事件的种类、发生例数、服药后出现时间。结果不良反应排在前四位的为肺毒性(100例/100%)、甲状腺功能障碍(61例/38.13%)、胃肠道功能紊乱(38/23.75%)、静脉炎(37例/23.13%)。结论胺碘酮的临床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几乎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因此,对于需长期服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注意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袁永生 《海峡药学》2011,23(5):101-104
目的观察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5例发生于48h内的急诊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治疗组,106例)和普罗帕酮治疗组(对照组,109例)。治疗组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如未能复律,30min后再次静脉推注150mg,仍未复律则用微量输液泵以0.5~1mg.min-1剂量持续输注,直至复律或无效终止;对照组则静注普罗帕酮(70mg/次)1~2次(根据治疗反应),未能复律时用微量输液泵以0.5~1mg.min-1剂量维持,直至复律或无效终止。观察并记录患者心脏节律、心室率、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转复率无显著性差异(80.19%/74.31%),但对照组第一次用药转复率显著高于治疗组(45.87%/29.24%),维持用药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3.58%/10.09%)。治疗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长间歇、低血压、面部潮红和全身皮肤灼热感;对照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和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复率较高,且较安全,值得在急诊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9例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负荷量的胺碘酮150 mg加生理盐水20 ml,10~15 min内缓慢推注,如不能纠正,10~15 min后再给予1.5~3.0 mg/kg.负荷量后继以1.0 mg/min的维持量泵入,持续6 h后减为0.5 mg/min,一般再持续泵入24~48 h,总量在2400 mg以内.然后口服胺碘酮,第一周200 mg/次,3次/d;第二周200 mg/次,2次/d;第三周200 mg/次,1次/d.以后根据病情最小剂量维持.结果显著有效患者39例,占66.1%(39/59);有效患者15例,占25.4%(15/59);无效患者5例,占8.5%(5/59).出现静脉炎1例、低血压2例.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时安全、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LastAtrialFibrillation以下简称L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了51例LAF患者经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治疗,首剂静脉注射3mg/kg,接着以1.5mg/mim静滴维持12h,再以0.7~1mg/min维持36h。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LAF成功率88%,不良反应发生率7.8%。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LAF成功率高、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L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1例患者应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治疗。结果转复LAF成功率为88%,不良反应发生率7.8%。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LAF成功率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郭慧梅  辛杰 《中国医药》2008,3(12):753-754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注射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探讨其药物不良反应防治措施。方法24例患者均应用150mg胺碘酮注射液加生理盐水20ml,10-15min内缓慢射注,后以1.0mg/min持续静脉滴注6h,再以0.5mg/min的剂量缓慢静脉滴注或微量泵入,维持18h,观察其转复效果、心室率控制及药物不良反应,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结果本组病例胺碘酮转复心律失常显效率66.7%,转复率91.7%,减慢心室率100%。不良反应: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降低,明显降低(小于90/60mmHg)2例(1mmHg=0.133kPa),出现注射血管静脉炎4例,心动过缓4例,Q-T间期延长2例。经积极处理,无严重后果。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迅速、有效,可用于治疗和抢救快速性心律失常危重症;通过一系列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可提高其安全使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推注,10~15min内推注完毕,如果患者20min后没有转复到窦性心律,可采用同样剂量再此推注,如果仍不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应用胺碘酮150mg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普罗帕酮7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推注,10~15min内推注完毕,20min后没有转复为窦性心律,可重复上述剂量。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复律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系意义(P>0.05);观察组复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系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但普罗帕酮复律时间低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临床比较。方法我院入选的7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37例):将胺碘酮150mg加入葡萄糖20mL,15min左右缓慢静脉推注,继之胺碘酮300mg加入葡萄糖500mL,以0.5~1mg/min静滴维持。复律成功后,口服胺碘酮维持。普罗帕酮组(37例):70mg普罗帕酮静脉注射,于15min左右完成。推注完毕尚未转复者,继之140mg以0.5~1mg/min静滴。复律成功后,口服胺碘酮维持。所有患者均予持续24h心电监护,记录房颤转复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转复率。结果胺碘酮组37例转复成功27例(72.97%);普罗帕酮组37例转复成功19例(51.35%);转复成功率胺碘酮组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比普罗帕酮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或艾司洛尔48 h内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脏内科连续住院治疗的老年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胺碘酮组与艾司洛尔组.胺碘酮组患者在10 min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 5%葡萄糖注射液20 ml后经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胺碘酮1 mg/min共6h,减量至0.5 mg/min静脉输注24~48 h,之后口服胺碘酮0.2g,3次/d,共7d.艾司洛尔组患者在1 min内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注射液0.5 mg/kg后经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艾司洛尔0.1 mg/(kg·min)共6h,减量至0.05 mg/(kg·min)静脉输注24 ~ 48 h,之后口服美托洛尔25 mg,2次/d,共7d.胺碘酮组和艾司洛尔组静脉应用胺碘酮或艾司洛尔6h后仍有室速发作者,分别加用上述艾司洛尔或胺碘酮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48 h内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胺碘酮组和艾司洛尔组48 h内有效率分别为92.1%(35/38)和75.0%(27/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5%(15/38)和19.4%(7/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0).胺碘酮组2例伴有心力衰竭患者静脉用药24 h后出现急性肝损伤,停药并对症治疗2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患者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优于艾司洛尔.胺碘酮与艾司洛尔均较安全.高龄AMI且伴心力衰竭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时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出现肝损伤需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胺碘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地兰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转复时间(8.92±1.84)min少于对照组(16.92±5.84)min;不良反应率10.0%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治疗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多卡因,研究组加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为64.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动过缓、低血压、便秘、呼吸抑制、静脉炎等,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与对照组(28.8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首选电复律,对于电复律后复发者,应用胺碘酮可起到良好的转复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电击伤并发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例电击伤患者,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继之用微量泵以0.5~1.5mg/min维持泵人,持续24h.观察心律转复情况、心室率、血压、QT间期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100%.平均转复时间为(285±75)min.心房纤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前后心室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24 hQT间期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电击伤并发的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应用于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研究组70例,加用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两组典型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显效42例、有效12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77.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例、9例及5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联合用药,发生1例恶心、2例腹痛及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对照组4.2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应用于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急诊转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急诊转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组)和对照组(利多卡因组)各4 6例,治疗组应用法国赛诺菲公司生产的盐酸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Cordarone)150 mg缓慢静脉注射,如无效,30分钟后重复注射150mg;对照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无效则5分钟后重复注射50mg.两组均观察至应用最后一个注射剂量后30分钟内患者转复窦性心律情况、血压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胺碘酮组转复成功率80.4%,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的36.9%(P<0.01),胺碘酮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例静脉注射过程中血压偏低,2例复律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均无需作特殊处理,无明显QTc间期延长,无1例心功能恶化.利多卡因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即时疗效较好,且较为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首剂148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8mL中9min内静脉推注完毕,随后以0.8mg/min的滴速维持静滴,5h后滴速改为0.4mg/min;若在首剂静脉推注后14min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重复静脉推注145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8例患者中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14%,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1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调整用药后恢复。结论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有效预防外周静脉持续注射泵入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该科2010年6月-2013年2月间持续超过24 h通过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的92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实验组47例.观察组未采取特殊干预措施,实验组采取多项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中发生静脉炎者27例,观察组中发生静脉炎40例,实验组与观察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由88.9%下降至61.7%.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尤其是3、4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科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急诊科常用的4种治疗方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3月急诊科诊断的236例PSVT患者,应用不同方法:迷走神经刺激法(对照组),去乙酰毛花苷,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有效转复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有效转复率,迷走神经刺激法为17.86%,去乙酰毛花苷为56.45%,普罗帕酮为74.14%,胺碘酮为93.33%。三组药物复律与迷走神经刺激法复律存在明显差异(P<0.05,P<0.01)。胺碘酮复律高于去乙酰毛花苷(P<0.01)和普罗帕酮(P<0.01)。转复时间:迷走神经刺激法最短,胺碘酮最长,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复律时间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迷走神经刺激法3.57%,去乙酰毛花苷17.74%,普罗帕酮10.34%,胺碘酮13.33%。与迷走神经刺激方法比较:去乙酰毛花苷差异有显著性(0.01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浅静脉炎的原因,探讨减少及减轻浅静脉炎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2014年3~5月接受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6~8月接受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所致浅静脉炎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输注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浅静脉炎的预防控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应用胺碘酮150mg 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后,5%葡萄糖500ml 胺碘酮600mg静脉滴注维持。结果转为窦性心律90%。结论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