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83-8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与患者皮下脂肪厚度的关系,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影响,以期更好的为临床决策与发展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和妇科术后血液异常患者30例,共60例。分别测量其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再给予精确深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根据注射后按压时间的不同,分为按压3min组和4min组,记录患者皮下出血情况。最后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注射后皮下出血与皮下脂肪厚度和按压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按压3min组患者出血与未出血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28.53±6.82)mm和(39.01±7.2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部脂肪厚度≥30mm与≤30mm的出血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4min组患者出血与未出血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29.78±7.98)mm和(34.02±7.5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部脂肪厚度≥30mm与≤30mm的出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脂肪厚度是影响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皮下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且腹部皮下脂肪厚度<30mm的患者更易有出血倾向,按压适宜时间为4min。  相似文献   

2.
刘琪  杜蕊 《家庭医药》2016,(9):61-62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7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三组各有25例患者,甲组注射后按压3min,乙组注射后按压5min,丙组注射后按压10min,对比三组患者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甲组25例患者的出血例数与皮下出血点要明显大于乙组、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乙组与丙组患者的出血例数与皮下出血点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5min以上能够有效降低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率,缩小皮下出血点大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7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70例和对照组2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针,试验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对比观察2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的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情况。结果试验组皮下瘀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瘀血面积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可明显缓解拔针后皮下瘀血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经局部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47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LMWH的患者,用自身对照法,即右腹部注射后局部压迫3-5min,左腹部注射后局部不压迫。观察皮下注射后1、3、7d局部皮下出血的例、性质及面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下出血例、性质、面积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局部不按压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皮下出血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同时找出有效的按压时间及力度,减少皮下出血的概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脑梗死并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min、5min、8min、10min,在各组按压时间的基础上用弹力按压器按压力度为皮肤下陷1cm、2cm、3cm、5cm等深度,观察各组出血面积的大小和出血例次。结果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按压5min,皮肤下陷2cm可以减少出血面积和出血例次。  相似文献   

6.
吴小华 《海峡药学》2016,(2):196-197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普通肝素钠治疗,而试验组48例给予依诺肝素钠治疗,两组均给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TNI、cTNT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22.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依诺肝素钠治疗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心肌梗死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少,护理干预可促进疾病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减轻婴幼儿出血和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从我院儿科注射室抽取静脉穿刺拔针后的0个月~5岁婴幼儿600例,分两组,对照组300例婴幼儿使用传统方法,即拔针后给予干棉枝局部按压穿刺点。实验组300例,静脉穿刺后拔针只用保留的3L输液贴,家长用大鱼际肌在穿刺点起固定按压作用,其余四指环绕起支持作用,就象家长整只手握着患儿穿刺的手或脚,进行大面积按压,按压时间同为4min。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手、足、头等部位的拔针,实验组都能有效降低患儿出血和皮下瘀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张亦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13+116-113,116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结束拔针后两种不同按压方法对针眼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00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0例,实验组采用献血者三指按压法,按压30-60S后上举肢体2~3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结果实验组针眼出血,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献血者三指按压法明显优于传统按压法,深受献血者的好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00例,均连续应用低发子肝素7d。每例患者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2次。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100例,对照组传统方法皮下注射,改进组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3min,注射过程及注射后保持皱褶3min。结果:2种不同注射方法所致皮下出血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法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比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钠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将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67例)治疗组(69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钠0.1ml/10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 d。治疗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1次/d,连用7d。观察治疗7 d及30 d后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7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严重出血(颅内出血、腹膜后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便潜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后,严重出血及轻度出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王丽  李吾枝  王佩  杨晓梅 《安徽医药》2011,15(9):1178-1179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法安明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病人7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以患者脐部为界,左侧皮下注射法安明,注射完毕后以干棉签轻压注射点(皮肤下陷1 cm左右)3~5 min,右侧注射完毕后仅用干棉签覆盖注射点,不予按压.结果 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药物防治食管静脉曲张出血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奥曲肽、心得安两种药物防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79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在注射硬化剂前20 min皮下注射奥曲肽0.1 mg,后每1次/8 h,连续治疗4天后改为心得安20-40 mg长期口服。每隔1周做1次硬化治疗,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39例)单独应用硬化剂治疗,观察2组近期和远期再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发生近期再出血1例,对照组6例;随访12个月中,试验组发生再出血5例,对照组12例。试验组近期与远期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与单纯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相比,前者可明显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注射干扰素的效果及舒适度。方法 3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试验组采用腹部皮下注射,比较2组出现疼痛、硬结、皮下出血、舒适度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注射后皮下硬结、皮下出血、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皮下注射可作为泌尿外科肾癌术后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时间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观察组(n=20)、实验组(n=20),对照组按压时间为3 min,观察组按压时间为5 min,实验组按压时间为10 min,分析对比三组即刻出血率、瘀斑发生率、血肿发生率、舒适度与满意度。结果即刻出血率、瘀斑发生率、血肿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与对照组(P<0.05);舒适度与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静脉采血拔针后,按压时间在10 min止血效果最好,其可有效降低即刻出血率、瘀斑发生率、血肿发生率,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骨科大手术患者随即分成两组,试验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两组均同时采用常规物理预防措施,术后第7天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用凝血系统指标监测出血倾向。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9%,对照组为26.75%,χ2检验P〈0.05,试验组有2例、对照组有1例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延长,发生率分别为5.13%和2.69%。结论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进纱布折叠法在血液透析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拔针后采用改进纱布折叠法按压止血,对照组拔针后采用常规纱布折叠法按压止血。比较2组拔针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皮肤出血和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4%、2.2%,低于对照组的22.2%、13.3%;拔针后压迫<20min、≥20min出血和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2%、0,低于对照组的8.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纱布折叠法用于血液透析拔针后止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秦淑辉  肖文良  苏瑞瑛  吕秀华 《河北医药》2010,32(13):1706-1708
目的探讨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与普通肝素(UFH)对比的疗效差别。方法对拟行PCI的患者,试验组术前即刻随机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0.75mg/kg(A亚组,96例)或1.0mg/kg(B亚组,97例)术中均不追加任何抗凝药物,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术前即刻、术中10min、术后即刻监测血清抗Xa因子活性并定义有效达标范围;对照组术前经动脉鞘管注射UFH8000~10000U,术中每超过1h追加1000U,PcI术后4h拔除鞘管,测定10、60、120、240min时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并定义有效达标范围,监测指标包括抗凝效果的达标率、7d内的严重出血事件以及轻度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30d内的全因病死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各阶段(10,60,120,240min)ACT分别为(352±34)s、(312±32)s、(258±39)s、(175±24)s术中有效抗凝达标率为19例(20.4%),其中未达标的74例(79.6%)中73例为抗凝不足(78.5%),ACT平均为(270±27)s,A亚组与B亚组分别有92例(95.8%)和97例(100%)的患者抗Xa因子峰值〉0.5kU/L;分别有12例(12.5%)和16例(16.5%)的患者抗Xa因子峰值〉1.5kU/L。试验组均于术后即刻拔除鞘管,无1例迷走反应发生,穿刺局部发生血肿A亚组8例,B亚组18例,UFH对照组于PCI术后4h左右拔除鞘管,7例出现迷走反应,穿刺局部发生血肿20例,试验组术后即刻拔管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压迫止血时间明显延长的情况,而对照组出现迷走反应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与A亚组也明显增加(P〈0.05)。7d的在安全性评价上试验组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轻度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0d的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联合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择期PCI术中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作为抗凝药物是安全有效的,术中不需要精测抗Xa因子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血做染色体检查中微量肝素钠抗凝剂不同使用方法对染色体血培养及复种再次培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200例采血做染色体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注射器采血后,在培养液中加1滴肝素钠抗凝剂,混匀,观察组使用注射器吸取肝素钠对管壁进行浸润后,将注射器中肝素钠排出在培养液中接种0.4~0.6 mL血,采集静脉血2 mL混匀,在培养液中接种0.4~0.6 mL血进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染色体血培养效果、注射器内血液保存时间、穿刺点皮下淤血情况、采血穿刺点出血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染色体初次血培养效果、穿刺点皮下淤血、穿刺点按压时间对比差异不大(P> 0.05),观察组血液标本保存3~5 d二次培养具有良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改良式微量肝素钠方法培养血标本,可有效保存血液标本并集中培养,降低再次抽血的疼痛,减少患者皮下淤血及采血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减轻婴幼儿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方法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注射室2010年9月份随机抽取门诊输液两天或以上1个月~5岁婴幼儿8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0例采取普通健康教育(一般常规宣教);观察组400例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进行系统的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静脉输液针后按压知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淤血、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水平,减少静脉输液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而产生的并发症,有利于保护患者血管,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促进了护患沟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的方法。方法将6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试验组采用垂直皱褶法及留置气泡技术皮下注射。观察并计算每组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试验组皮下出血率为15.7%低于对照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局部出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垂直皱褶法及留置气泡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减轻皮下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