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良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755-275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NPC组织及20例鼻咽非肿瘤组织EGFR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EGFR阳性率96,3%(53/55)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和10%(2/20)(x2=7.123,P<0.01);鼻咽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过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相关性(x2=3.785、3.845,P<0.05);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65.5%,低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75.35%,明显高于高表达52.4%(x2=3.925,P<0.05);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和年龄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P=0.009,P=0.019).结论 EGFR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鼻咽癌进展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TNM分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亲和素一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20例正常鼻咽黏膜、111例鼻咽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鼻咽癌临床TNM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11例鼻咽癌组织中,EGFR表达阳性率为73.87%(82/111),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P=0.000)。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分期越高,表达阳性率越高(P〈0.01)。EGFR的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相关,表达阳性者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之一。结论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TNM分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恶性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HIF-1α在鼻咽癌患者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鼻咽癌综合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的2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治疗前后HIF-1α的表达情况、阳性/阴性表达组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率来研究其与鼻咽癌的关系。结果治疗前鼻咽癌患者的HIF-1α阳性表达率为75.5%;HIF-1α阳性/阴性表达组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7%、85.4%,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多数鼻咽癌患者的原发病灶呈现HIF-1α阳性表达,其表达水平对评估预后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ISHH)检测42例宫颈癌组织中HIF-1αmRNA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水平。结果:0-I期患者HIF-1αmRNA的表达低于Ⅱ-Ⅳ期患者(x2=12.017,P〈0.05),HIF-1αmRNA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表达增强,而与年龄无关(x2=0.001,P〉0.05),与预后相关%=2.378,P〈0.05)。VEGF—C表达与患者年龄(x2=1.117)、临床分期(x2=1.840)、预后ZC=1.187)均无关(均P〉0.05)。VEGF—C、HIF-1αmRNA表达阳性组微血管密度均高于阴性组(Zc分别为4.74和4.40,P〈0.01),HIF-1αtmRNA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s=0.321,P〈0.05)。结论:VEGF—C、HIF-1αmRNA在宫颈癌进展过程中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起协同作用。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宫颈肿瘤癌RNA,信使缺氧诱导因子  相似文献   

5.
梁中敏  姚岐  刘维奇  李青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80-148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生存素(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Survivin在80例鼻咽癌组织和24例鼻咽慢性炎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在鼻咽炎性组织中表达率为25.00%(6/80),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5.76%(61/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鼻咽炎性组织中表达率为16.67%(4/80),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7.50%(54/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同时检测VEGF和Survivin有利于评估鼻咽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鼻咽癌预后.  相似文献   

6.
Survivin和环氧合酶-2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Survivin和环氧合酶-2(COX-2)在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病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而为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正常卵巢组织、4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5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和COX-2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对两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预后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和COX-2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在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2)和27.08%(13/48),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5%(37/52)和57.69%(30/52),两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癌组织之间Survivin和COX-2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未见差异(P&gt;0.05);随着卵巢癌FIGO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P&lt;0.05),而COX-2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gt;0.05);对卵巢癌患者进一步随访证实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预后明显较阴性表达组患者差(P〈0.05),而在单纯阳性表达COX-2的患者与两基因均阴性表达组中无此差异(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和COX-2基因为卵巢癌组织中的两种高表达基因,Surviv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预示着患者存在预后不良的可能,认为Survivin基因可能成为卵巢癌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TNM分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鼻咽黏膜及鼻咽癌组织COX-2蛋白的不同表达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76.58%(85/111),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的表达(P<0.01);鼻咽癌组织COX-2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呈正相关,分期越高,表达阳性率越高(P<0.01);COX-2的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相关,表达阴性者生存率高于表达阳性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OX-2表达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COX-2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OX-2表达是鼻咽癌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可望成为判断鼻咽癌预后的有用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尼杰  智英辉  只向成 《天津医药》2013,41(4):317-320
【摘要】目的 探讨P53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预后的意义及其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 29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新发组),采用肿瘤原代细胞胶原凝胶体包埋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CD-DST法)进行常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吡柔比星、诺维本、顺铂)的体外检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中P53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同时回顾性收集有完整临床和随访资料及完整的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的153例TNBC患者资料作为随访组,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29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TNBC患者43例,其中P53阳性表达率为62.79%(27/43),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30.65%,76/248)。在组织学Ⅲ级患者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66.04%,高于组织学Ⅰ级(23.73%)和Ⅱ级(30.17%)的阳性表达率。P53是影响TNBC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其阳性表达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者(69.7% vs 89.4%,P = 0.001)。对顺铂化疗药物敏感的TNBC中P53阳性表达率低于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结论 P53阳性是判断TNBC预后较差的指标之一,其表达和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2月经病理切片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72例;同时选取24例慢性鼻咽炎组织标本进行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urvivin蛋白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HIF-1α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 0.001).Ⅲ+Ⅳ期鼻咽癌组织Survivin蛋白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中等及以上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Ⅱ期鼻咽癌组织(P <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urvivin蛋白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和P<0.001).结论 Survivin和HIF-1α表达在鼻咽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两者在鼻咽癌的分期,进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鼻咽癌患者治疗后肿瘤残留情况的关系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260例鼻咽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R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肿瘤残留及5年生存情况。结果EGFR在260例鼻咽癌中阳性表达197例(75.8%),阴性表达63例(24.2%);EGFR阳性组和阴性组放射治疗后肿瘤残留率分别为24.9%、14.3%(r=3.61,P〈0.05);两组5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率(DFS)、无区域复发生存率(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68.2%、63.1%,67.2%、64.8%和88.6%、76.4%、87.1%、81.3%(χ^2=4.12,χ^2=4.01,χ^2=3.97,χ^2=3.85,P〈0.05);有残留者远处转移率67.2%明显高于无残留者17.8%(r=7.48,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EGFR阳性表达与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显著相关(r=6.725,P〈0.05);结论EGFR在鼻咽癌中表达率较高,阳性表达与放疗后肿瘤残留存在相关性,并呈现不良预后的趋势,有利于预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放射敏感性,有助于选择合适患者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诱捕受体3(decoy receptor3,DcR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DcR3在胃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胃癌组织和5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DcR3的表达,分析其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DcR3阳性表达率为55.1%(54/98),其中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39.0%,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的79.5%(P=0.00),癌旁正常胃组织中无阳性表达;DcR3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0),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浸润深度等临床因素无相关性(P>0.05);DcR3阴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为61.3%,明显高于阳性表达组的29.6%(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DcR3表达不是胃癌术后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DcR3在胃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DcR3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万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4):2089-2091
目的 探讨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乳腺癌中P53、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E、CgA、Syn、CD-57及P53、Ki-67蛋白在8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按神经内分泌阳性表达情况分为NED阳性组45例和NED阴性组40例,并分析P53、Ki-67的表达与伴NED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 P53在NED阴性组和NED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 (18/40)、84.4%(38/45);Ki-67在NED阴性组和NED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16/40)、86.7%(39/45).NED阳性组中P53、Ki-6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NED阴性组(P<0.05).P53、Ki-67在伴NED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伴NED乳腺癌组织中,P53和Ki-67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相关(r=-0.412,P<0.05).结论 P53、Ki-67的高表达可能在伴NED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其恶性增殖、淋巴结转移、浸润潜能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zr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zrin蛋白在98例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和37例慢性鼻咽炎患者(对照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鼻咽癌患者的详细临床分期和病理特点,跟踪随访治疗过程中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情况。结果观察组98例患者中,69例(70.4%)呈现Ezrin蛋白阳性表达;对照组37例患者中,仅有4例(10.8%)呈现Ezrin蛋白阳性表达;两组Ezrin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P=0.00)。通过对观察组中不同Ezrin蛋白表达强度患者的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发现,Ezrin的强阳性(+++)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密切相关,Ezrin蛋白阳性(++)、(+++)表达组与阴性(-)和/或弱阳性(+)表达组患者比较,肿瘤转移率明显偏高(均P<0.05)。结论 Ezrin蛋白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情况,并且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的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0例NSCLC组织中ERCC1表达。结果 NSCLC组织ERCC1总阳性率为45.55%(41/90),与癌旁组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RCC1表达及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临床Ⅱ期以上ERCC1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4)。临床Ⅰ期ERCC1阳性表达者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C1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Ⅱ期以上N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PCNA及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增殖细胞核抗体(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CNA基因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分析PCNA及surviv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92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CNA阳性表达率为60.9(56/92),其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等无关,而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及原发肿瘤T分期有关,在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的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52.6%,x^2=4.269,P=0.039);在T3+T4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T1+T2期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8%vs52.5%,x^2=4.789,P=0.029)。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46.7%(43/92),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以及组织学类型等无关,而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有关,在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1%vs37.5%,x^2=3.975,P=0.046)。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CNA阳性组及survivin阳性组的总生存时间均低于PCNA阴性组及survivi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及0.033)。结论PCNA和survivin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联合检测PCNA和survivin并结合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可以更准确地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和肿瘤抑制基因P16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的预后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抑制基因P16在4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鼻咽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VEGF和肿瘤抑制基因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和48%,VEGF阳性表达和P16阳性表达与鼻咽癌患者发生转移和较短的生存期有相关性。结论:鼻咽癌组织中VEGF和P16的表达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蛋白、PS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与5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nm23蛋白、PS2蛋白,分析nm23蛋白与tx3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ER表达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0.00%(48/60),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ER相关(P均〈0.05)。PS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0.00%(42/60),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相关。nm23蛋白和PS2蛋白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表达均高于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nm23蛋白与PS2蛋白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 nm23蛋白、PS2蛋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并探讨鼻咽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E-cadherin, 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的表达与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2例鼻咽癌标本及45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中E-cad、EGFR、MMP-9的表达,并对所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鼻咽癌组织中E-cad表达异常、EGFR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的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检测鼻咽癌患者E-cad、EGFR、MMP-9的表达情况对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刚  谭晓虹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50-2752
目的 研究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l)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3例鼻咽癌组织、5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性组织中ERCC1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ERCC1表达阳性率为45.63%,明显低于鼻咽黏膜慢性炎性组织中的70.00%(χ2=8.037,P<0.05);ERCC1表达与鼻咽癌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有关(χ2=9.007、9.992、8.343、5.792,均P<0.05),ERCC1阴性表达组较ERCC1阳性表达组更容易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与年龄、性别无关(χ2=0.026、0.871,均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ERCC1有可能成为预测鼻咽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应答蛋白-1(TS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成对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TSP-1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TSP-1和VEGF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结肠癌组织中TSP-1的表达阳性率为38%(30/7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63%(49/78)(χ~2=9.258,P=0.002),TSP-1在T3和T4期结肠癌中表达明显低于T1和T2期结肠癌(P=0.03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中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P=0.012)。结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为65%(51/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8%(30/78)(χ~2=11.324,P=0.001),VEGF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P=0.027)。生存分析显示TSP-1阴性组的结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TSP-1阳性组(P=0.035),VEGF阳性组的结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P=0.024)。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转移、TSP-1和VEGF表达水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结肠癌组织中TSP-1表达降低,VEGF表达增高,TSP-1表达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TSP-1阳性表达的结肠癌预后好于TSP-1阴性表达的结肠癌,而VEGF阴性表达的结肠癌预后好于VEGF阳性表达的结肠癌,TSP-1和VEGF是结肠癌患者生存重要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