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行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所有患者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1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死亡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治疗组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心力衰竭、病死率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是处理冠状动脉内血栓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改善心肌灌注及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IMI)患者选择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与单独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阜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急诊科就诊后至心血管内科急诊行PCI治疗的171例STIMI患者。按照术中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97例)。研究组在PCI治疗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则单独使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梗死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内射血分数、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卒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住院天数、花费及术后1年内再次住院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梗死血管TIMI血流分级、射血分数、心血管不良事件、脑卒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术后1年内因心血管疾病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首次住院天数为10.5(9.0,13.0)d,住院花费为31 951.3(26 137.7,38 866.0)元,对照组分别为9.0(8.0,11.5)d、28 668.6(25 773.6,32 972.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59、-2.207,P=0.014、0.027)。结论 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基础上使用血栓抽吸治疗,相较于单独使用替罗非班对STI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未见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及预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减低,反之还有延长住院时长、提高住院费用可能,不应推荐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乙组,各38例,其中甲组单独予以替罗非班,乙组予以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乙组心功能改善程度、N末端B型利钠肽原含量高于甲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随访1个月,乙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甲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患者应用血栓抽吸+替罗非班,近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4.
王顺强 《中国医药》2013,8(3):314-315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PCI术;观察组在术中以10μg/kg的剂量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推注时间为3min,然后以0.10μg/(kg·min)的速度小剂量静脉滴注24—36h,并实施血栓抽吸,再置入支架。比较2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复流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IMI3级比例、sT段回落以及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90.2%(74/82)比76.8%(63/82),85.4%(70/82)比72.0%(59/82),(64±6)%比(52±5)%],观察组MACE及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82)比10.1%(9/82),4.9%(4/82)比14.6%(1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术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可有效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时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及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是否能让患者更获益,为选择更好的临床操作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急性STEMI患者,经冠脉造影示血栓负荷重的患者共278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实验组,n=92),血栓抽吸+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对照组a,n=92),血栓抽吸+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组(对照组b,n=94),比较术后3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血浆肌钙蛋白I峰值,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出血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血浆肌钙蛋白I峰值、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均<0.05),对照组a优于对照组b(P<0.0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之间大出血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干预急性STEMI时血栓抽吸联合静脉及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优于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及血栓抽吸联合静脉应用替罗非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血栓抽吸导管前后使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水平、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153例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造影证实病变处有明显血栓负荷后,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80例患者为血管造影后使用替罗非班,再进行血栓抽吸,最后行PCI治疗,B组73例为血管造影后行血栓抽吸,再使用替罗非班,最后行PCI治疗。比较2组心肌再灌注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心肌呈色分级、出院时射血分数(EF)值方面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显示有较好的预后。但2组间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前使用替罗非班较血栓抽吸后使用对改善心肌再灌注及出院时的EF值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直接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反复抽吸血栓后,经抽吸导管注入替罗非班至梗死相关血管(IRA),后行支架植入;B组直接行PCI治疗.比较两组心肌再灌注和临床预后.结果 A组术后2hST段回落(STR)70%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76.9% vs.35.9%)(P<0.01),IRA远端血流分级高于B组(2.8±0.6 vs.2.1±0.4)(P<0.05),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低于B组(2.6%vs.12.8%)(P<0.01);A组术后30 d LVEF明显高于B组(0.56±0.12 vs.0.46±0.10)(P<0.0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经冠脉内替罗非班能促进STEMI急诊PCI术后STR,改善TIMI血流和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3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其中观察组48例介入治疗前给予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46例仅行PCI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梗死血管的TIMI3级血流、术后2h ST段回落百分比、酶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IRA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个月时治疗组LVEF、LVEDd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出血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心肌梗死可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应用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76例,其中应用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40例)和,另常规PCI对照组(36例)。观察2组的造影结果、术后效果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结果研究组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ST段回落〉70%和术后达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情况[分别为(5.3±2.5)h、26(65.0)、37(92.5)]明显好于对照组[分别为(6.1±3.1)h、18(50.0)、28(77.7)],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VS5(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cTnT峰值及CK-MB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5±3.6)ug/L、(128.0±74.5)U/L及(11.2±3.9)ug/L、(168.3±80.2)U/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6.2±12.5)%及(44.3±11.2)%],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增加心肌的血流灌注,有可能改善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方法将本院2012年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行冠状动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对照组予行冠状动脉内单纯导管血栓抽吸介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术后LVEF、LVEDE、LVESE、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血栓抽吸导管下行PCI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ST段回落率、术中大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 d心脏超声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0 d的LVEF、LVEDd、LVESd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MACE及术中大出血发生;观察组手术成功率、TIMI血流Ⅲ级率和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完成PCI手术,TIMI血流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术中及术后注射替罗非班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观察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3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术中出现无复流的效果。方法:2012~2016年患AMI并行急诊PCI患者538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53例)与常规治疗组(285例),观察两组患者3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30d MACE事件发生率及术中出现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替罗非班能降低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并减少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流灌注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并行PCI术,对照组40例仅行PCI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梗死血管的TIMI分级血流、酶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个月时治疗组LVEF优于对照组。出血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心肌梗死可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A组30例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B组3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抽吸导管,C组32例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三组术后者血管再通时的血流血管心肌梗死溶栓( 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 TMPG)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酶学的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构指数等。结果3组临床基本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异( P﹥0.05)。C组TIMI 3级、TMPG 3级、心电图ST段回落超过50%的比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构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CK-MB峰值及达峰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较A组TIMI 3级、TMPG 3级、心电图ST段回落超过50%的比例、CK-MB峰值及达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构指数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术不仅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还可以提高患者左心室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比伐芦定和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1)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抗凝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诊断为STEMI,且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治疗的住院患者11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予以比伐芦定进行抗凝,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盐酸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符合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128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血栓抽吸与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完成PCI术。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情况、住院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LVEF、术后即刻TIMI血流情况高于对照组,1个月内MACE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盐酸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无致命性出血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 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63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观察组)和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4周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TIMI3级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50% 的发生率及LVEF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达峰时间和LV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各有40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则在实施介入治疗时,给予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的血流改善率、ST段的回落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更高,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中同时给予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可以积极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疗效可靠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在经桡动脉入径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195例随机分为常规PCI组和替罗非班PCI组,其中常规PCI组97例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等后行急诊介入治疗,替罗非班PCI组9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后行急诊介入治疗。观察2组冠脉血流结果 ,心肌酶,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术后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PCI组术后冠脉血流TFC及TMPG明显好于常规急诊PCI组,1周及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RP组有明显提高(P〈0.05),住院期间6个月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早期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及PCI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及PCI治疗,未进行血栓抽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2周测定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脑钠肽(BNP)。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CK-MB峰值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PCI+替罗非班,PCI及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