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CT特点并与其它下咽部病变进行鉴别。方法:对21例下咽癌和需要与其鉴别的下咽部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都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下咽癌13例,其中梨状窝癌10例,咽后壁癌2例,环后区癌1例。下咽部炎症5例;下咽部囊肿、下咽部淋巴瘤及会厌披裂息肉各1例。下咽癌主要表现为一侧梨状窝或咽后壁环后区软组织密度团块结节影及咽壁增厚,不均匀强化,常致杓、环-椎距增宽(≥1 cm),可侵犯喉内及喉旁结构、咽旁及邻近颈部软组织,破坏喉软骨,累及食道入口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T可有效观察下咽癌的位置、形态、大小、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杓、环-椎距增宽是下咽癌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但需要与其它一些下咽部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CT特点并与其它下咽部病变进行鉴别。方法:对21例下咽癌和需要与其鉴别的下咽部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都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下咽癌13例,其中梨状窝癌10例,咽后壁癌2例,环后区癌1例。下咽部炎症5例;下咽部囊肿、下咽部淋巴瘤及会厌披裂息肉各1例。下咽癌主要表现为一侧梨状窝或咽后壁环后区软组织密度团块结节影及咽壁增厚,不均匀强化,常致杓、环-椎距增宽(≥1 cm),可侵犯喉内及喉旁结构、咽旁及邻近颈部软组织,破坏喉软骨,累及食道入口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CT可有效观察下咽癌的位置、形态、大小、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杓、环-椎距增宽是下咽癌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但需要与其它一些下咽部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CT对下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或局部活检病理证实的36例下咽癌的CT图像.结果 梨状窝癌26例(72.2%),主要表现为梨状窝前壁、侧壁或后壁明显增厚,杓会厌皱襞增厚,梨状隐窝狭窄或消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咽后壁癌或环后区癌7例(19.5%),主要表现为咽后软组织增厚,杓椎距或环椎距明显增宽.混合型癌3例(8.3%),主要表现为下咽区广泛的软组织增厚,咽腔变窄.结论 CT可较准确地显示下咽癌形态、周围结构的侵犯,明确受侵器官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喉及梨状窝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男性较女性多,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慢性炎症,病毒感染及长期的烟酒刺激有关。本文对6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喉及梨状窝癌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讨论CT对喉及梨状窝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病人资料:60例喉及梨状窝癌患者。男50例,女10例,年龄30~82岁,平均60岁,全部行喉镜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扫描方法:使用东芝CTC300全身CT扫描机。患者仰卧,颈部伸直,摆正位置使扫描线与喉室或声门平行,平静呼吸下连续扫描。层厚50mm,层距5mm,30例声门区层厚2mm,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下咽癌局部侵犯的影像学表现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68例下咽癌CT/MRI检查结果。结果梨状窝癌占79.4%,咽后区癌占17.5%,环后区癌占2.9%。梨状窝癌最易侵犯杓会厌皱襞(90.7%)、杓状软骨(83.3%)、喉旁间隙(81.5%)、咽后壁(77.8%)、甲状软骨(70.4%)、会厌前间隙(70.4%),其他较易侵犯的部位有会厌、假声带、声带、环后区及口咽;咽后壁癌易侵犯杓会厌皱襞(100%)、梨状窝(100%)、椎前筋膜(66.7%),颈段食管(66.7%)、杓状软骨(75%)、环状软骨(50%)及口咽(41.7%);环后区癌易侵犯颈段食管、椎前筋膜、梨状窝、环状软骨、咽后壁、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喉旁间隙、甲状软骨。结论下咽癌以直接侵犯为主,较少侵犯到鼻咽及颅底,放射野包含鼻咽及颅底可能未必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既彻底切除肿瘤,又尽量保留喉及相邻器官功能的手术进路方式。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式:(1)下咽上区癌:肿瘤位于会厌谷,经下唇、下颌、舌体正中裂开进路。(2)下咽上区癌:肿瘤位于会厌舌面,经舌骨咽腔进路。(3)下咽下区癌:肿瘤位于梨状窝外侧壁,经颈侧进路。(4)下咽下区癌:肿瘤位于扁桃体下极、舌根、梨状窝,经口进路。(5)下咽下区癌:肿瘤位于梨状窝内侧壁、环后,经颈前喉裂开进路。结果吞咽功能:术后2周练习进食,一个月后进食呛咳缓解,3例半年后仍有呛咳。食道上段癌肿瘤侵犯,一个月后拔除胃管能进食。语言功能:除1例全喉切除外,余均能发音。结论下咽部相邻的重要器官,结构复杂,一个器官功能失调,相互影响,难以用一种手术进路方式来切除发生在下咽部不同部位的肿瘤。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方式,既要完整切除肿瘤,又要顺利关闭咽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治疗下咽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二维多平面重建(MPR)、三维仿真内镜(CTVE)和三维容积再现技术(VRT)成像对喉癌及下咽癌局部侵犯范围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喉癌及下咽癌的患者行术前前瞻性16层螺旋CT检查并行图像后处理(MPR、CTVE和VRT)。采用盲法阅片,分别将CT横断面、MPR及联合图像(横断面结合MPR)与手术病理所见侵犯范围进行对照分析,三维后处理技术CTVE、VRT与喉镜所见侵犯范围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多个样本率的≯检验。结果:喉癌81例,下咽癌20例,CT横断面、MPR及联合图像与手术病理对评价会厌、室带、杓会厌襞、声带、前联合、声门下区、喉旁间隙、梨状窝、喉软骨、淋巴结结构侵犯基本一致(P〉0.05)。CTVE图像与喉镜对评估会厌、室带、杓会厌襞、声带、前联合及梨状窝结构侵犯和CTVE图像、VRT图像与喉镜对评估梨状窝、喉室和气管结构侵犯亦基本一致(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从二维、三维的角度真实地反映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尤其对肿瘤周围的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CTVE可作为电子喉镜很好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的外科治疗和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3年间手术治疗的梨状窝癌43例,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17例,Ⅳ期12例,Ⅰ期、Ⅱ期行梨状窝切除术,或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Ⅲ期、Ⅳ期行梨状窝切除+喉部分切除术,以会厌和胸舌骨肌肌筋膜瓣重建喉功能,并以局部咽黏膜、胸大肌肌皮瓣、裂层皮片成形下咽腔.结果 43例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60.4%,5年生存率为41.2%.全恢复喉功能占67.4%,部分恢复喉功能占32.6%.结论 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对梨状窝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对喉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CT扫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咽癌16例。结果本组梨状窝癌12例,环状软骨后癌和咽后壁癌各2例,以梨状窝癌最多见。在CT上主要表现为原发于喉咽部的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结构有不同程度受累。增强扫描肿块边缘明显强化,还可有颈部淋巴结增大等。结论CT能对喉咽癌清楚定位、可显示病变范围、了解周围组织结构有无受累,还可发现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增强CT诊断下咽癌患者甲状软骨受累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下咽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增强CT影像资料无缺失;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增强CT诊断下咽癌患者甲状软骨受累的临床价值。结果 86例下咽癌患者中,54例病灶位于梨状涡,表现为环形黏膜下浸润形态,其中29例侵犯至杓会厌皱襞及喉腔,19例侵犯至喉旁间隙,6例舌根部及口咽部受侵;32例位于咽后壁,27例肿瘤外突生长,5例浸润性生长,14例肿瘤沿咽后壁向上浸润,18例向下浸润。71例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团结块,15例咽壁广泛增厚,常规CT平扫66例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表达,且边界清晰;70例伴颈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时可见环形强化,9例病灶较大患者可见颈部弥漫性低密度影。与病理结果对照,增强CT诊断下咽癌患者甲状软骨受累的灵敏度为64.28%、特异度为89.65%、准确率为81.39%、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83.87%,kappa值0.560。结论增强CT诊断下咽癌患者甲状软骨受累具一定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带蒂皮瓣在下咽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梨状窝鳞状细胞癌患者5例,均为男性,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1.2岁?其中4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完整切除肿瘤并保留部分喉功能,将设计好的颏下动脉带蒂皮瓣向下拉至下咽缺损部位进行修复?另1例为梨状窝癌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裂开狭窄部位后,利用颏下动脉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大小从7 cm × 3 cm~8 cm × 5 cm?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颏下皮瓣成活,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术后7~36 d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及胃管?随访10~28个月,患者咽部皮瓣生长良好,言语及吞咽功能满意,颈部瘢痕隐蔽?结论:颏下动脉带蒂皮瓣血供好,易取材,成活率高,是修复下咽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有用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喉镜 (CTVL)、三维重建 ( 3D)和多平面重组 (MPR)在喉及下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2例喉及下咽癌患者进行轴位螺旋CT扫描 ,同时做MPR、3D和CTVL成像 ,并与纤维喉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螺旋CT轴位结合MPR图像对术前肿瘤分期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都是 95% ;2 3%的病例MPR显示肿瘤侵犯的范围优于轴位 ,3D重建可立体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其与血管、气管的关系 ;头端CTVL显示喉及下咽部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与纤维喉镜所见相似 ,3例从足侧观察肿瘤与声带和前联合的关系弥补了纤维喉镜的不足。结论 螺旋CT轴位图像能很好地显示喉及下咽癌的部位、大小及其侵犯范围 ,MPR和 3D重建是轴位图像的有力补充 ,CTVL能清楚显示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 ,是纤维喉镜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将26例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为研究对象(简称合并组),26例无免疫损害的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①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合并组7.7%,对照组73.1%,P=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D4^+T淋巴细胞计数,合并组(6-108)×10^6/L,对照组(425-557)×10^6/L,t=55.75,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表现特点:①病变累及3-5组以上淋巴结,合并组20例,对照组6例,P=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平扫淋巴结密度均匀,合并组4例,对照组15例,P=0.0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平扫淋巴结有低密度区,合并组20例,对照组10例,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淋巴结有钙化,合并组2例,对照组12例,P=0.0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均匀强化,合并组4例,对照组15例,P=0.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⑥分格状强化,合并组16例,对照组6例,P=0.0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IDS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全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和缺损一期修复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7年3月收治下咽癌患者39例,其中梨状窝癌27例,环后区癌8例,后壁区癌4例。以简便易行且损伤小为原则,在肿瘤切除的同时分别应用局部缝合、舌骨下肌群皮瓣、胸大肌皮瓣、胃代食道等对缺损进行一期修复。结果胸舌骨肌肌筋膜瓣修补患侧喉梨状窝13例、咽后壁1例及咽舌根4例;环后、食道切除胃上提修复咽、食道7例;咽局部缝合5例;胸大肌皮瓣修补3例;替尔皮片修补4例,胸锁乳突肌皮瓣修补2例。患者在生存期内均获随访,约半数患者术后有轻度误咽,适应训练后好转;2例患者有误吸。所有患者喉功能均恢复,其中21例患者拔除套管后呼吸及发音功能正常,18例带套管呼吸。术后1a内死亡14例;术后存活>3a有13例,>5a有5例。颈部复发或颈淋巴转移再手术13例,最多手术次数6次;本组患者3a生存率43.3%(13/30),5a生存率37.5%(3/8)。结论根据下咽癌的不同部位和分期,选择保留喉功能的肿瘤切除术及咽、喉及颈段食管缺损的一期修复方法,可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lical CT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3D) and virtual laryngoscopy (CTVL) in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Methods Axial helical CT scans were performed in 22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or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along with MPR, 3D and CTVL. Thes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findings of fiber optic laryngoscopy and surgery. Results Combining axial and MPR images, both the accuracy in preoperative tumor staging and the diagnosis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were 95%. MPR demonstrate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xtent of tumor than axial images in 23% cases; 3D image displayed clearly the extension of tumor, the vessels and airway from multiple views. The location, size and extent of tumors found in cranio-caudal CTVL corresponded well with that of laryngoscopy, and CTVL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mor and vocal cords and anterior commissure by caudo-cranial approach, which was inaccessible to fiber optic laryngoscopy in 3 cases. Conclusions Axial images of helical CT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location, size and extent of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while MPR and 3D images are useful in display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nd anatomical relation of the tumor. CTVL can clearly display the mucosal surface structures of the larynx and hypopharynx and is a good complementary method of laryngosco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下咽部异物的探查和取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Olympus电子喉镜及其配套活检钳对门诊下咽部异物及怀疑有下咽部异物患者35例进行探查和取出。结果 35例均为鱼刺,外观粗短坚硬或细如毛发,部位隐匿,停留处多为一白点或包埋于黏膜皱裂中。存在于会厌谷7例,舌根淋巴滤泡深处12例,喉咽侧壁9例,梨状窝7例。全部病例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电子喉镜下探查或取出下咽部异物具有操作简便、视野清晰、安全准确、适宜人群广泛、患者痛苦小、局部创伤轻微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前  齐磊  李丹 《当代医学》2014,(10):57-58
目的:探讨喉咽部异物简单取出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中煤矿建总医院耳鼻喉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门诊诊治的180例喉咽部异物患者,应用纱布包裹拉舌,再经压舌板压舌后用枪状镊钳取异物方法的临床资料,分析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80例患者中,异物位于会厌谷患者87例,取出49例,成功率为56.32%。异物位于舌根部患者81例,取出47例,成功率为58.02%。异物位于梨状窝患者12例,无1例取出。180例中91例未能取出异物的患者,均在间接喉镜下钳取或电子喉镜下成功取出。结论该异物取出方法极为简单,可作为临床上喉咽部异物患者取出的最先尝试办法。如果不能顺利取出异物,再采用间接喉镜下钳取或电子喉镜下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