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20例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实验组)和传统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手部带蒂皮瓣修复病例(对照组)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情况,功能、感觉恢复及外观影响,并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指移植皮瓣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术后随访3-12个月,手部整体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部分恢复,外形饱满,与原有手指外形极其相似,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供区切取后可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对供足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恢复手指外形、功能以及精细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式.且具有供区隐蔽,皮瓣可携带神经,不需要二次手术整形,对病人简化治疗、功能恢复、外形美观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游离皮瓣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 10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在彻底清创处理后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修复.评价患者创面愈合的情况,并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皮瓣存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89-390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对软组织缺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穿支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常规组给予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穿支组给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穿支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可有效提高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疗效,有利于促进愈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5~1997年,采用四种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34例,经随访,获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男31例,女3例。年龄2~50岁,平均22岁。急诊手术修复9例,择期手术修复25例。1.2 损伤原因 本组挤压挫伤14例,爆炸伤5例,电灼伤9例,疤痕挛缩畸形切除松解矫形后所致的皮肤缺损6例。1.3 选用皮瓣 髂腹股沟皮瓣12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12例,指侧筋膜皮瓣12例。2 结果 本组34例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达100%,随访均在1年以上,皮瓣色泽、外观均满意,手部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足背软组织缺损主要由创伤引起,尤其是车祸引起的辗压撕脱伤,损伤常出现肌腱外露,甚至有时直接表现为骨外露.虽然有多种方法如交腿皮瓣,筋膜瓣及游离皮瓣可用于修复该区域软组织缺损,但操作复杂,有时需牺牲主要血管且术后外观臃肿,因而并非理想方法[1].有学者提出了小腿外侧的皮瓣供区并以其治疗足背及小腿外踝软组织缺损[2].1998-03/2003-07应用小腿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术式,总结运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方法选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3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为8cm&#215;5cm,最大为26cm&#215;16cm。皮瓣面积最小为10cm&#215;6cm,最大为27cm&#215;16cm。对皮瓣的外形、血液循环和感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本组35例.皮瓣完全成活32例;2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1例完全坏死。35例中随访到26例,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有弹性,有排汗功能。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为12-15mm左右。供区植皮对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上肢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术的成功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整理2006年7月~2010年7月年入住我院,应用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手术的19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治疗结束后1年,跟踪回访此19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1年,患者皮瓣完全成活的占98%,总共186例.全部坏死者2例,占总数的1%,剩余2例为皮瓣修复部分存活,约为:1%.结论 经过皮瓣治疗上肢软组织缺损治疗的效果明显,手术前的正确诊断和手术的正确治疗为保证皮瓣的成活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2001年2月~2003年12月 ,我院应用3种微型皮瓣来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42例,共62指,同时重建感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手部动脉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治的100名手部动脉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接受常规皮瓣游离回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断指成活率、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生存质量以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断指成活率、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后6个月生存质量以及患者满意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手部动脉缺损,提高了断指成活率和再植后功能评分,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改善了治疗后6个月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进一步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体的临床效果,为该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3例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9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通过对两组皮瓣修复面积、皮瓣长、宽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13.0软件,利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修复创面大小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修复面积、修复皮瓣的长、宽均大于足底内侧皮瓣组(P〈0.05);在术后功能恢复评分上,两组在出院时及出院后,在运动、行走、日常生活能力、皮瓣感觉、外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仅能够单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在预后上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足部负重后局部发生溃疡及软组织坏死的几率,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能够一期修复较大面积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蒂皮瓣逆行修复踝、足跟、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本组15例采用腓肠神经蒂皮瓣逆行修复踝、足跟、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15例患者一次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5 cm~14cm×15 cm,术后随访1~2个月,功能与外观较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蒂皮瓣解剖比较恒定,操作简单,是修复踝、足跟、足背部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肢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各种游离皮瓣及肌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结果80例全部成功,随访10年四肢功能和外形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游离皮瓣及肌皮瓣修复四肢周围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尽最大努力在肿瘤切除的同时修复缺损组织、保全功能、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55例体表恶性肿瘤术前选择性进行放、化疗,手术扩大根治性切除肿瘤,组织瓣移植,假体植入修复组织缺损及功能重建治疗并随访5年。结果术后缺损组织完全修复,大部分患者恢复了劳动力或生活能完全自理,5年生存率达92.2%,优良率达69.0%。结论该方法对体表恶性肿瘤切除的组织缺损修复及功能重建是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折叠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掌洞穿性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东  林世磅 《现代医院》2008,8(8):31-32
目的介绍带蒂髂腹股沟皮瓣折叠修复手掌洞穿性缺损经验。方法2004~2006年共收治5例手掌洞穿性缺损患者,均应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折叠修复,术后3个月行髂骨移植修复掌骨缺损、肌腱移植修复屈伸指肌腱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蒂皮瓣折叠修复方法修复手掌洞穿性缺易行,安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的方法。方法设计侧颌颈部窄蒂皮瓣转移修复颊面部皮肤缺损。皮瓣最大11cm×8cm,最小5cm×2cm,蒂长1~5cm,蒂宽1·0~2·5cm。结果侧颌部窄蒂皮瓣治疗颊面部皮肤缺损18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本皮瓣血供良好,长宽比例及形状可随面部缺损随意设计,修复后外形满意,是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180例。结果 除10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所有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不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治疗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 10例。平均肺动脉压为 6 0~ 90mmHg[(72± 11)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 0 .89~ 0 .95 (0 .92± 0 .0 4 )。结果 术后 4 8h均顺利脱离呼吸机 ,无早期死亡。随访 1~ 2 4个月 ,活瓣均已关闭 ,平均肺动脉压降至 15~ 30mmHg[(2 0± 5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升至 0 .95~ 0 .98(0 .96±0 .0 2 ) ,术后早期无肺高压危象发生 ,术后晚期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结论 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 ,有利于渡过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期 ,能预防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