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细菌性阴道病及假丝酵母菌病的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发病情况及影响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本院1967例女性体检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影响BV、VVC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1967例体检检出282例女性VVC,检出率14.34%(282/1967);检出231例BV,检出率11.74%(231/1967);VVC以25~35岁性活跃期年龄段检出率较高,BV发病率各年龄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C及BV治疗效果及疗效影响因素经Logistic分析,流产为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男方配合治疗及使用避孕套为康复效果的保护性因素。结论VVC与BV均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相关,治疗中应注意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注重男方协同治疗,阻断交叉感染,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2084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妇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片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检测,用唾液酸酶法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快速检测。结果在2084例标本中,共检出滴虫38例,阳性检出率1.8%,假丝酵母菌510例,阳,巨检出率24.5%,BV阳性531例,阳性检出率25.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同时进行滴虫、假丝酵母菌和BV检测,能更好地反映阴道炎患者的病原体感染状况,可作为青岛地区妇产科门诊患者白带常规的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章燕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6,8(5):39-39
目的 对2100例妇科门诊病人及孕妇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唾液酸酶法对2100例妇科门诊病人及孕妇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结果 妇科门诊感染率为21%,孕妇门诊的感染率为12.8%。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感染率较高,且易复发,对妇女及其妊娠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所以在妇科及围产保健科定期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在产科及施行外科流产术前后进行BV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细菌性阴道病(BV)测定试剂盒(唾液酸酶法)对248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248例阴道分泌物中BV阳性80例,阳性率高达33.25%。临床上对阴道分泌物进行BV筛查,对于育龄妇女BV早诊治及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阴道分泌物进行BV筛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门诊及住院患者阴道分泌物细菌性阴道病(BV)筛查阳性率及早诊治的意义.方法 利用BV快速检测卡对66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660例阴道分泌物中BV阳性296例,BV阳性率高达44.8%.结论 由于BV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对阴道分泌物进行BV筛查,对于育龄妇女BV早诊治及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不孕女性进行阴道微生态分析,以了解不孕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1 44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并以同期的1 200例育龄期体检女性(体检组)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微生态类型特点,同时对不孕女性进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球菌病原菌检测。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87.92%)高于体检组(7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需氧型阴道炎(AV)、BV合并VVC、BV中间型合并VVC的检出高于体检组(P0.05)。菌群正常,功能下降的类型更易在体检组人群中检出(P0.05)。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中各种微生态类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女性各类病原菌中以解脲支原体检出率(35.97%)最高。结论女性不孕症与阴道微生态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纠正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调对于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该地区农村与城镇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分泌物情况。方法由妇科医生按常规要求阴道分泌物取材后采用盐水法低倍镜和高倍镜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3 743例女性阴道清洁度异常检出率为64.41%,其中城镇、农村女性阴道清洁度异常率分别为23.60%、7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6,P0.05)。城镇女性与农村女性滴虫、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8、0.41、0.75,P0.05)。36~46、46~55岁年龄段女性清洁度异常率与25~36岁年龄段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7、55.88,P0.05)。36~46岁与46~55岁年龄段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5)。结论该地区农村女性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得到了明显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总结与分析妇科门诊常见阴道炎症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阴道炎的诊治及预防制订个体化方案。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因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或分泌物有异味就诊的13 072例资料,对妇科检查与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三种常见阴道炎4 895例,总检出率为37.45%。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为12.83%,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为22.15%,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2.46%。三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菌性阴道病中,≥50岁组检出率最高,为30.69%;其次为20~29岁组,检出率为25.47%,比较其他三个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30~39岁组检出率最高,为26.4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滴虫性阴道炎中,≥50岁组的检出率最高,为5.37%,明显高于50岁以下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最常见的阴道炎。阴道炎均好发于性生活活跃的育龄期女性。阴道炎的发生与阴道内外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办事处社区妇女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状况。方法对2010~2011年在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妇女阴道分泌物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1.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为16.7%,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为14.3%。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在社区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对单胎妊娠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孕妇设为研究对象,检测B族溶血性链球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情况,比较B族溶血性链球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感染阳性与阴性者妊娠结局。结果 入组孕妇检出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23例(21.70%),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19例(18.45%),细菌性阴道病感染17例(16.04%)。B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者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膜早破、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低体质量发生率显著高于B族溶血性链球菌阴性者(P<0.05或0.0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阳性者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低体质量发生率显著高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性者(P<0.05或0.01)。细菌性阴道病阳性者早产、产褥感染、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低体质量发生率显著高于细菌性阴道病阴性者(P<0.05或0.01)。结论 妊娠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感染会增加单胎妊娠初产妇不良妊娠... 相似文献
12.
曾素霞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9):57-5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容易在月经前复发,若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证实的症状称为复发,若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RVVC。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经治疗后约有5%患者复发,部分复发病例有诱发因素,但大部分患者复发机制不明。本文就2003-2007年因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30例患者进行诊治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阴道中正常菌群的优势被厌氧菌群所取代,如加特纳菌,棒状杆菌,嗜血杆菌等,引起的无阴道粘膜炎症表现的疾病,可通过性传播,是妇科和性病门诊的常见病,厌氧菌侵蚀阴道细胞的过程中会产生组织多胺,其含量与BV之间存在着量的关系,我们运用BV相关病原体特异性标志酶,即脯氨酸氨基肽酶,作为检测BV的有效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8岁青春发育早期女性外阴阴道的感染特征及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0例6~8岁青春发育早期女性外阴阴道感染状况,分析其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率、炎症发生率、优势菌异常率和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病(VVC)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青春发育早期女性BV发生率、炎症发生率、优势菌异常率、VVC发生率分别为38.52%、16.85%、23.33%、1.11%;BV发生率高于VVC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菌异常中革兰阳性球菌检出102例(80.95%),革兰阴性杆菌检出24例(19.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BV发生率和炎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的优势菌异常率高于8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秋季的BV发生率和优势菌异常率低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发育早期女性外阴阴道感染以BV为主;优势菌异常中以革兰阳性球菌检出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BV发生率和炎症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门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致病菌群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怀疑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革兰染色镜检及沙氏平板分离培养,用显色培养基和全自动鉴定仪作菌种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结果经χ2检测,P<0.05,显示二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离出60株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5.0%;其次为滑假丝酵母菌,占13.3%;药敏试验中显示,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和咪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3.3%、90.0%、81.7%、76.7%和68.3%。结论 VVC的染色镜检容易漏检,其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的敏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He-Ne激光局部照射维持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维持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He-Ne激光局部照射方法,对照组采用硝基咪康唑治疗,于治疗3个疗程后的第3、6、12、24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第12、24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Ne激光局部照射维持治疗RVVC远期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V三联检测在妇科患者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 300例妇科患者行阴道分泌物BV三联(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酶、白细胞酯酶)检测及显微镜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并统计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在临床妇科炎症中的发生率。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BV三联检测及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32.6%,显著高于滴虫性阴道炎3.6%及霉菌性阴道炎12.2%,其中20-49岁的育龄妇女均为BV高发年龄,其他年龄段也有一定的阳性率。结论 BV在妇科门诊的发病率较高,应加强BV三联检测在妇科门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发病情况,分析导致该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引起高度重视及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至一汽集团职工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857例孕妇进行一般情况、临床资料收集,对有症状者行内诊检查及分泌物化验检查,将调查到的信息和化验结果录入SPSS12.0进行分析。结果 (1)本地区研究期间妊娠期VVC病发病率为4.67%(40/857);(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质指数(BMI)、孕次、文化程度、血型、有无工作和糖筛正常及异常均与妊娠期VVC无明显相关。结论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妊娠期VVC的发病率为4.67%,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告;特别是妊娠期妇女,VVC不容忽视,要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9.
薛春芬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7,6(1):51-52
目的 观察定君生辅助氟康唑、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WC)的效果;方法 将86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强化和巩固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氟康唑口服,达克宁栓、定君生阴道上药,对照组仅用氟康唑口服,达克宁栓阴道上药,治疗3个月,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查;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观察总有效率,观察组95.6%,对照组90.O%(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复发率,观察组7.3%,对照组19.4%(P〈0.05);结论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杀灭假丝酵母菌后,使用乳杆菌制剂定君生调整菌群,改善阴道微环境可提高RVVC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月经周期不同时间给药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性激素水平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念珠菌 )病 (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复发的影响及最佳治疗时机 ,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76例VVC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例 ,两组均在确诊时予首次治疗 :伊曲康唑 2 0 0mg ,每日 1次 ,连用 3日 ,与餐同服 ;第 1日经擦净外阴、阴道分泌物后 ,将克霉唑泡腾片 (每片含克霉唑 5 0 0mg ,德国产 ) 1片置入阴道后穹窿。治疗后 1周临床症状改善和镜检假丝酵母菌阴性则进入巩固治疗阶段。观察组于月经前 7日睡前将克霉唑泡腾片 1片置入阴道后穹窿 ;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 3日采用同样药物局部治疗。连续 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① 76例中 ,6 2例 (82 % )出现不适症状或症状加重发生在月经周期黄体期 ;②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相当 (均为P >0 0 5 ) ;③疗程结束后第 3个月复查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8%比4 2 % ,P <0 0 5 )。结论 :于月经黄体期采用抗真菌药物巩固预防治疗可减少VVC复发 ,提高临床疗效和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