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骨桥蛋白(OPN)的水平,分析其与SLE活动性及脏器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68例SLE患者和36名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浆中的OPN水平.记录采血时患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实验室指标等.结果 SLE患者OPN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2.0)ng/ml与(1.6±0.7)ng/ml,P<0.01 ].SLE疾病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5.3±2.0)ng/ml与(3.4±1.3)ng/ml,P<0.01];SLE患者伴有肾脏损害组高于无肾脏损害组[(5.8±2.1)ng/ml与(3.5±1.3)ng/ml,P<0.01],有肺间质病变、胃肠道病变和心包炎的高于无脏器损害[(4.8±1.2)、(6.3±1.4)、(5.4±2.6)ng/ml与(3.5+1.3)ng/ml,P<0.05],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OPN水平高于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患者[(5.3±2.4)ng/ml与(4.2±1.7)ng/ml,P<0.05].OPN血浆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523,P<0.01),与尿蛋白定量(24 h)呈正相关r=0.403,P=0.001),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398,P=0.001),与红细胞沉降率(ESR)、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IgG、IgA、IgM、球蛋白及关节炎等无相关性(P>0.05) .结论 OPN可能参与SLE的发病,临床上可作为疾病活动及脏器损伤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PN)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实验指标、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探讨血清OPN在SLE中的意义及SLE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8例SLE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中OPN的水平,并监测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其与OPN的相关性.结果 68例SLE患者中79%血清OPN阳性,20名正常对照组0PN均阴性,SLE组患者血清OPN阳性率及OP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OPN阳性组的SLE患者与OPN阴性组的SLE患者相比,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 .血清OPN阳性组SLE患者发热、脱发、白细胞降低、肝脏损害、补体C4降低、免疫球蛋白IgA增高、蛋白尿及抗dsDNA抗体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PN阴性组(P<0.05). SLE患者血清OPN阳性率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SLE患者血清OPN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292;P<0.05);SLE活动期患者血清OPN阳性率及水平明显高于SLE缓解期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OPN水平升高,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作为SLE的病情活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发病机制、病情活动与激素治疗前后方面中的作用以及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选自2002年6月至2003年2月我科住院及门诊初诊初治SLE病人39例,其中活动期病人28例,稳定期病人11例.健康献血员30名为对照组.采用红细胞CR1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检测RBC-CR1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对活动期患者在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各测1次RBC-CR1、RBC-IC花环率.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CD4+/CD8+及CD3+细胞数.结果①活动期SLE组RBC-CR1花环率(4.4±3.6)%明显低于稳定期组(8.9±3.3)%及对照组(9.6±4.3)%,RBC-IC花环率(12.9±9.5)%明显高于稳定期组(6.2±2.6)%及对照组(5.7±2.8)%.稳定期SLE组与对照组比较,RBC-CR1与RBC-IC花环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2周、4周与治疗前比较,RBC-CR1花环率显著升高(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RBC-IC花环率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③活动期、稳定期SLE组与对照组比较,CD4+、CD3+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CD8+细胞数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④RBC-CR1花环率与CD4+(r=0.40,P<0.05)、CD4+/CD8+(r=0.41,P<0.05)均呈正相关,与CD8+(r=-0.42,P<0.05)、疾病活动指数(DAI)(r=-0.65,P<0.01)呈负相关,与CD3+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的红细胞CR1免疫识别、黏附清除CIC能力的下降,可能是SLE免疫发病机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细胞免疫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小剂量环磷酰胺(CTX)与血浆置换(plasm exchange,PE)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SLE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小剂量CTX+PE治疗,对照组行大剂量CTX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和活动性指标(抗ds-DNA抗体、ANA、Scr、24 h尿蛋白、血沉、补体C3)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且快,活动性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浆置换可较快地控制重症SLE活动,联合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提高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降低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0例SLE患者和50名健康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IgG(IgG-ACA)、抗心磷脂抗体IgM(IgM-ACA)、抗β2糖蛋白I(β2-GP1)抗体的浓度水平.结果 SLE高血压组IgG-ACA、IgM-ACA、抗β2-GP1抗体浓度水平高于SLE正常血压组、健康对照组(P<0.05),而SLE正常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合并高血压时IgG-ACA、IgM-ACA、抗β2-GP1抗体浓度水平升高,提示ACA升高与狼疮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对预测狼疮性高血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成年SLE患者540例作为SLE组,按1∶2比例在体检中心选取与SLE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 0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血脂水平,并对SLE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LE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低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LE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C和LDL-C水平与狼疮肾炎(β值分别为0.695、0.437)、激素治疗(β值分别为1.195、0.715)、补体C4水平(β值分别为4.817、3.382)、24h尿蛋白量(β值分别为0.112、0.078)呈正相关(P均<0.01),与血浆白蛋白水平(β值分别为-0.107、-0.077)、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β值分别为-0.021、-0.014)呈负相关(P均<0.01);TG水平与狼疮肾炎(β=0.359)和24 h尿蛋白量(β=0.045)呈正相关(P均<0.05),与男性(β=-0.605)、年龄(β=-0.014)和血浆白蛋白水平(β=-0.053)呈负相关(P<0.01或0.05);HDL-C水平与年龄(β=0.007)、狼疮肾炎(β=0.188)、激素治疗(β=0.342)、血脂测定前30 d激素总量(β<0.001)及补体C3水平(β=0.351)呈正相关(P均<0.01),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β=-0.005)呈负相关(P<0.01).血脂水平与SLE病程、病情活动、激素治疗时间、血脂测定前激素日剂量、血清肌酐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住院SLE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血脂水平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25例SLE(男性38例,女性287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将男性SLE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与女性SLE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在肾外临床表现方面,男性多浆膜腔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关节痛、蝶形红斑、口腔溃疡、神经精神狼疮的发生率均明显较女性低,非感染性发热、脱发、光过敏、雷诺现象的发生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肾脏受损方面,男性患者肾脏损害发生早,以肾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1年内误诊为原发性肾脏病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③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男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较女性高,而抗ENA总抗体、抗Sm抗体、贫血及高γ球蛋白血症发生率男性明显较女性低,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RNP抗体阳性率、C3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及白细胞减少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性SLE以肾损害发生早、误诊率高-肾外临床表现不典型为特点,临床上要注意男性SLE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探讨抗cm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比较以人B淋巴细胞株Raji、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底物,抗cmDNA抗体在SLE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306例SLE患者,192例非SLE疾病对照组,包括脊柱关节病(SPA) 52例,类风湿关节炎(RA) 70例,原发干燥综合征(pSS) 3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40例.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IF法观察培养的人B淋巴细胞株Raji、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膜的荧光图形;用IIF法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联合应用免疫双扩散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抗核小体抗体(AnuA).配对资料比较用McNemar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Raji及HL60 2种细胞株为底物检测SLE患者抗cmDNA抗体,敏感性分别为72.5%、76.1%,特异性分别为91.7%、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mDNA抗体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抗Sm抗体及抗dsDNA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与抗dsDNA抗体相似(P>0.05),日低于抗Sm抗体及AnuA(P<0.01).抗cmDNA抗体分别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AnuA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上述自身抗体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mDNA抗体与SLE患者的黏膜溃疡之间有相关性(OR=2.343,P=0.029).抗cmDNA抗体与红细胞沉降率(ESR)有相关性(OR=1.031,P=0.012).抗cmDNA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无相关性(r=0.070,P=0.600).本文研究还证实Raji细胞株较HL60细胞株更易复苏、荧光图形亮度更强,表达效果更好.结论 抗cmDNA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能成为SLE诊断的相对特异性抗体之一.抗cmDNA抗体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Anu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选择Raji细胞株为底物检测抗cmDNA抗体较HL60细胞株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用药的基本情况,探讨规范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重要性,为改善SLE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随机调查252例SLE患者,记录患者自发病以来的用药情况,并分析用药以及就诊情况等因素与肾脏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252例SLE患者中药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99.2%)、免疫抑制剂(75.8%)、羟氯喹(61.5%)为主.免疫抑制剂以环磷酰胺为常用药(75.9%).应用免疫抑制剂6个月以上的患者仅有128例(50.8%).因惧怕不良反应而擅自停药仍为患者停用免疫抑制剂、羟氯喹的主要原因.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规范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羟氯喹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狼疮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并且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其肾损害以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χ2=3.996,P<0.05;χ2=13.196,P<0.01),尤其是达到6个月以上的患者,这种差异更加明显(χ2=4.505,P<0.05;χ2=8.453,P<0.01).结论 SLE患者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羟氯喹.尽早及规范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羟氯喹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狼疮肾脏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横贯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TM)作为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的表现之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合并症,临床医师需要提高对SLE合并TM(SLE-TM)的认识。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1993至2013年的住院和门诊随访病例,对SLE合并T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并与43例北京协和医院同时期住院无脊髓受累SLE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SLE-TM患者中18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平均年龄36岁(13~70岁)。17例患者存在双下肢肌力下降,13例存在感觉平面,15例存在括约肌功能障碍,6例合并视神经炎。18例患者进行脊髓核磁检查,16例有脊髓异常信号。19例患者抗核抗体均为阳性,仅3例进行了血和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抗体检测,其中2例血水通道蛋白-4抗体为阳性,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均为阴性。SLE-TM患者伴发热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比7.0%,P0.05);而伴光过敏患者少于对照组(5.3%比27.9%,P0.05);SLE-TM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比55.8%,P0.05);其余自身抗体(包括抗磷脂抗体)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例患者经过激素冲击治疗,其余均予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1~2 mg·kg-1·d-1)治疗。15例单独应用环磷酰胺治疗,3例应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1例应用利妥昔单抗。6例患者有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TM是SLE的严重并发症,可明显影响患者功能。各节段脊髓均可受累,其中以胸髓多见。早期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