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甘肃省和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比较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无论是否与HBIG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474,P>0.05),儿童HBsAg阳性率为2.1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97.47%。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的儿童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未联合免疫儿童(2χ=4.391,P<0.05),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8.5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9.94%;未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16.5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0.52%。其中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同时阳性(双阳性,下同)的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8.82%,非常明显的低于未联合免疫儿童(34.00%)(2χ=7.071,P<0.01);母亲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8.43%,未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13.01%,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5)。结论对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较未联合HBIG免疫者更佳,但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未联合HBIG免疫也能取得相同的保护效果,而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的儿童,尤其是母亲双阳性儿童,与HBIG联合免疫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0μg与5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以山东省寿光市5个街道2005-2015年住院分娩的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所生儿童(2-12岁)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5μg和10μg HepB与HBIG联合免疫后的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696人,其中5μg组245人、10μg组451人。Hep B与HBIG联合免疫后,HBsAg阳性19人,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为2.73%,其中5μg组、10μg组分别为4.49%、1.77%(χ~2=5.98,P=0.014)。HBVe抗原(HBe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阻断失败率以5μg组(20.00%)显著高于10μg组(5.22%)(χ~2=6.85,P=0.009)。结论 10μg HepB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优于5μg HepB。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种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甘肃省和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标本,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儿童HBsAg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19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0.01%。HepB接种剂量、母亲HBV感染状况和母乳喂养是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分娩方式、母亲孕期是否联合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等,对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不产生影响。结论筛查母亲HBV感染状态、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免疫10μg×3重组HepB(酵母)对提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剖宫产、母亲孕期接种HBIG不能提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母乳喂养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乙肝疫苗(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以及完成HepB全程免疫后乙肝病毒(HBV)突破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南昌市2个县(区)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联合免疫和HepB全程免疫完成后1-2个月检测血清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分析儿童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HBsAg阳性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8名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为2.52%(7/278),HBsAb阳性率为96.8%(269/278)。产妇HBsAg阳性时间在2年以上是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母亲和婴儿HBIG的使用情况和婴儿性别等与HBV阻断失败率无相关性。结论HepB和HBIG联合免疫对HBsAg和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具有较好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建议加强育龄妇女HBsAg和HBeAg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HepB)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对575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儿,于出生后12h内接种100IU HBIG及10μg重组酵母HepB,并按0、1、6方案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在儿童8月龄时采集血样进行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结果 575例婴幼儿HBsAg阳性7例,阻断失败率为1.2%;HBeAg阳性母亲儿童的阻断失败率为2.9%,阴性的阻断失败率为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4)。未发现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等与阻断效果有关。结论 HBIG联合HepB阻断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且不受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国产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及其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的母婴阻断效果。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市州的9个县级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HBsAg筛查阳性的413名母亲所生新生儿分别接种5μg、10μg重组酵母HepB以及HBIG,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Hepatisis B Virus Markers,HBVM),比较不同剂量(10μg、5μg、5μg和5μg、5μg、5μg)重组酵母HepB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接种5μg重组酵母HepB联合免疫组(5μg联合免疫组)43人,10μg重组酵母HepB联合免疫组(10μg联合免疫组)35人。接种5μg联合免疫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9.30%,HBsAg和HBeAg双阳性率2.33%,Anti-HBs阳性率为93.02%,Anti-HBc阳性率为16.28%,阻断HBV母婴传播率为89.06%;接种10μg联合免疫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2.86%,Anti-HBs阳性率为88.57%,阻断HBV母婴传播率为96.99%;5μg联合免疫组新生儿(χ~2=5.377,P0.05)与10μg联合免疫组(χ~2=6.045,P0.05)其HBsAg阳性率均低于未联合免疫者,5μg联合免疫组新生儿HBsAg和HBeAg双阳性率(χ~2=6.167,P0.05)以及抗HBc阳性率(χ~2=4.479,P0.05)均明显低于未联合免疫者,10μg联合免疫组无HBsAg和HBeAg双阳性感染且无AntiHBc阳性。结论 10μg重组酵母HepB与HBIG联合免疫的母婴阻断效果优于5μg重组酵母HepB与HBIG联合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分娩的21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母亲均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儿童全部完成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分析所有儿童乙肝免疫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母亲双阳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同时阳性]儿童HBsAg阳性和HBs Ab阳性比例分别为6.12%和60.20%,明显高于母亲单阳性HBsAg和乙肝e抗体(HBeAb)同时阳性儿童(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HBs Ab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喂养方式儿童HBsAg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儿童HBs Ab阳性比例为76.54%,明显高于人工喂养儿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和HBIG能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效果与母亲是否双阳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赵捷  单芙香  刘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2954-2955,2957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策略对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的影响,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医院收集2007~2009年HBsAg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基本资料,采集儿童静脉血2ml,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将乙肝母婴阻断的免疫策略分成A组(孕晚期接种HBIG+儿童出生后接种HBIG+乙肝疫苗)、B组(儿童出生后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C组(乙肝疫苗)3组,比较不同免疫策略的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结果]不同免疫策略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不同,A、B两组无差别,但均高于C组(χ2=6.64,P=0.01)。在调查的312名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中,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为95.53%(299/313),影响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的因素包括分娩方式和母亲是否为乙肝大三阳。[结论]分娩时尽量选择剖宫产,出生后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策略会提高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寻找乙肝疫苗母婴阻断的最佳免疫策略。方法: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接种不同剂量的HBIG和乙肝疫苗,分别检测全程免疫接种后1个月、6个月儿童抗体滴度。结果:⑴共调查463例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滴度,抗-HBs阳转率为96.49%,7月龄与12月龄儿童抗-HBs(>10 IU/ml),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⑵母亲双阳与母亲单阳的儿童,抗-HBs滴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接种HBIG100 IU与200 IU的12月龄儿童抗-HBs阳转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疫苗加HBIG联合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尤其在母亲为HBsAg和/或HBeAg阳性的新生儿中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可达到较好的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试验,评价乙肝母婴阻断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阻断乙型母婴传播的最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8月至2015年12月,以收集到的412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随机分2组,于新生儿出生后6h内注射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100或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采用0、1、6方案接种,于接种第三针后(30±7)d和1岁时采血,用雅培试剂检测乙肝五项,同时评价母亲怀孕时乙肝感染状态、生产方式、喂养方式等因素对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的影响。结果母亲孕期HBeAg阳性组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为6.25%(10/160),阴性组失败率为0.00%(0/252);母亲孕期HBV-DNA载量>107 Log IU/ml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为7.81%(10/128),<107 Log IU/ml组失败率为0.00%(0/284);母亲孕期HBeAg是否阳性、HBV DNA载量是否>107 Log IU/ml等不同组间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Ig 100和200IU、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喂养方式、不同地域分布等各组间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与HBIg用100还是200IU、生产方式、喂养方式、地域分布等无关;母亲孕期HBeAg阳性组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大于阴性组、母亲孕期HBV DNA载量<107 Log IU/ml者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高于低于此浓度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评价北京市原东城区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科学有效的阻断方法,为制定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况调查方式,调查原东城区在册登记的母亲乙肝阳性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母亲感染情况、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信息,并进行乙肝感染指标及保护性抗体的血清学检测,评价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分析各种因素对阻断效果的影响。结果此次现况调查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465人,乙肝感染率5.59%,疫苗保护率为93.42%。接种血源型疫苗后的感染率24.00%,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重组酵母)后的感染率3.37%。接种不同种类乙肝疫苗的儿童乙肝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65,P=0.000)。结论北京市原东城区采取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效果显著,母亲阳性儿童乙肝感染率已降至较低水平;基因疫苗取代血源疫苗后,保护率显著提高。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对提高疫苗保护率效果不显著;母亲感染状况是影响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重要因素,单阳母亲的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优于双阳母亲;原东城区母亲阳性儿童保持了较高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对2011-2015年在丹阳市辖区各医院8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儿,于出生后12 h内接种100 IU HBIG及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按0、1、6方案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在儿童12月龄时采集血样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出生医院信息,分析其与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的关系。结果 832例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幼儿HBsAg阳性34例,阻断成功率为95.91%,抗-HBs阳性793例,阳性率95.31%。母亲HBeAg阳性阻断成功率(90.95%)低于母亲HBeAg阴性的婴儿(97.47%)(χ~2=16.409,P0.0001),婴儿抗-HBs阳性率(92.46%)也是低于HBeAg阴性母亲(96.21%)(χ~2=4.756,P=0.029);未发现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与阻断效果有关。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有较高的阻断率和保护率,且不受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 (HBs Ag)阳性母亲产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及其婴儿 HBIG联合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 2 4 3名 HBs Ag阳性孕妇孕晚期每月注射 HBIG 2 0 0 IU ,新生儿出生后采股静脉血 ,同时在出生后 2 4 h内注射 HBIG 2 0 0 IU ,然后在 0、1、6月龄接种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 ,每次 5μg。并和 4 0 2例产前未注射 HBIG的 HBs Ag阳性孕妇比较 ,其所生新生儿在 0、1、6 (30 μg、10 μg、10 μg)月龄只用血源型乙肝疫苗免疫 ;两组婴儿都分别在 1、3、6、12、2 4月龄静脉采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HBV标志物 ,同时随访。结果 孕妇注射 HBIG组的宫内感染率为 2 .4 7% ,低于未注射 HBIG组 3.73% ,差异无显著性(χ2 =0 .77,P >0 .0 5 )。产前用 HBIG和新生儿 HBIG联合疫苗组没有发生慢性 HBV感染的婴儿 ,而未注射 HBIG孕妇所生的 4 0 2例婴儿中 ,有 9例婴儿发生慢性 HBV感染 ,其母亲都是 HBs Ag和乙肝 e抗原 (HBe Ag)均阳性 ,主要是宫内感染。结论 产前用 HBIG和新生儿 HBIG联合免疫可降低慢性 HBV感染率 ,阻断宫内感染的慢性化 ,提高产时感染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方案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中的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97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所生婴幼儿进行分析,观察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的免疫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397例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中HBsAg阳性婴幼儿38例,母婴阻断失败率为9.57%。分娩方式、母亲乙肝DNA病毒含量、母亲HBeAg阳性情况不同的婴幼儿免疫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母亲HBeAg阳性(OR=20.323)、阴道自然分娩(OR=4.425)、血清HBV高载量(OR=4.027)增加母婴阻断失败风险。结论 高危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具有显著的母婴阻断效果。母亲HBeAg表达模式、分娩方式及HBV载量为影响阻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主动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甘肃省、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固相放射免疫法)方法,比较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HepB(酵母)主动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儿童HBsAg阳性率为2.30%,疫苗保护率为97.29%。其中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双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4.44%,疫苗保护率为94.77%;母亲HBsAg单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1.17%,疫苗保护率为98.62%。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7.50%,疫苗保护率为79.41%。其中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37.70%,疫苗保护率为55.65%;母亲HBsAg单阳性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12.74%,疫苗保护率为85.01%。结论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优于5μg×3重组HepB(酵母)。对于母亲HBsAg阳性儿童,特别是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儿童,主动免疫时采用10μg×3的重组HepB(酵母)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和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联合应用阻断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 2013-2015年以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所生、出生时进行过HBV母婴阻断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获得被调查儿童的人口学状况、出生医院、HBIG和Hep B接种情况,以及母亲分娩前乙肝e抗原情况。采集儿童静脉血标本5ml,检测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c)。计算不同特征儿童的HBsAg和抗-HBs阳性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共纳入分析儿童377人,HBsAg均为阴性,抗-HBs阳性率为91.25%(344/377)。单因素分析显示,采血距第3剂Hep B(Hep B3)不同间隔儿童抗-HBs阳性率(94.72%VS 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30.43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HBs是否阳性与HBIG接种剂量和采血距第3剂Hep B(Hep B3)间隔时间有关,与出生时接种100IU HBIG的儿童(92.56%)相比,接种200IU的儿童抗-HBs阳性率(85.29%)低(OR=0.352,95%CI:0.148~0.834,P=0.018);与采血距Hep B3间隔3年儿童(94.72%)相比,采血间隔≥3年儿童的抗-HBs阳性率(70.91%)低(OR=0.119,95%CI:0.054~0.262,P0.001)。结论≥100IU HBIG和10μg重组酵母Hep B联合应用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儿童抗-HBs阳性率随时间下降,特别是3年后下降较明显,需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进行HBV血清学监测,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为10%~15%.慢性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宫内感染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重要原因[2].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有资料表明[3],HBsAg单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约40%在半岁内出现HBsAg阳性,而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HBsAg阳性率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实行母婴HBV阻断,确保儿童健康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对大、小三阳孕妇及其所生婴儿实行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以观察其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3岁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9.09%[1].宫内感染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产时(后)感染,但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免疫失败率仍然有20%~30%[2].本研究对近年武汉市江岸区HBsAg阳性孕妇采取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实施状况及干预后婴幼儿HB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HBIG、新生儿联合应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98例HBsAg阳性孕妇在孕28、32、36周时肌内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新生儿出生采股静脉血后,臀部肌内注射HBIG 200 IU,三角肌内注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10μg,1月龄时再次注射HBIG 200 IU,1、6月龄常规注射乙肝疫苗10μg,作为实验组;选取92例产前未使用HBIG的HBsAg阳性孕妇作为对照组,所生婴儿仅0、1、6月龄注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10μg。两组婴儿分别在0、1、6、12月龄时采静脉血,检测HBV标志物,随访两组婴儿至1岁。观察、比较两组婴儿的宫内感染率、慢性感染率、保护率及免疫失败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3.06%和1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慢性感染率分别为1.02%和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保护率分别为95.92%和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免疫失败率分别为1.02%和7.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HBIG、新生儿出生后应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提高婴儿的免疫成功率,明显降低慢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甘肃省靖远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为进一步探索乙肝防控策略、制订乙肝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调查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期间靖远县所有助产机构入院分娩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并对新生儿进行随访,检测其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结果:研究共纳入HBsAg阳性住院产妇所生新生儿131名,其在出生24 h内全部进行了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首针(HepB1)接种。新生儿乙肝病毒指尖血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阳性者1人,母婴阻断失败率为0.76%(1/131);HBsAb阳性者101人,母婴阻断成功率为77.10%(101/131);HBsAg和HBsAb全部阴性者29人,母婴阻断成功但免疫失败率为22.14%(29/131)。结论: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措施实施情况较好,阻断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