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并发症对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并发症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并发症组、轻度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析不同等级并发症对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20例患者术后有41例出现并发症,根据改良Dindo-Clavien分级标准分为Ⅰ级并发症19例、Ⅱ级并发症6例、Ⅲ级并发症13例、Ⅳ级并发症3例。单因素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原发病灶与肝脏转移间隔时间、肿瘤数目、肝脏转移灶分化程度、肝外转移、有并发症、轻度并发症、重度并发症是影响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原发病灶与肝脏转移间隔时间、肝外转移、有并发症、重度并发症是影响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围术期并发症是影响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生围术期并发症是否对食管癌远期预后产生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进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并成功随访的患者,观察远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围术期并发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77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随访28个月,共有88例(49.7%)患者出现复发。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神经脉管侵犯、吻合口残端阳性及围术期并发症为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中术后并发症≥ClavienⅡ级是食管癌远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围术期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缩短无复发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姑息性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 98例接受腹腔镜姑息性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其中预后不佳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预后较佳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姑息性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不佳的单因素有肠梗阻、原发病灶切除、远处器官转移、淋巴结转移、术后无辅助治疗、肿瘤分化程度低(P0.05),姑息性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不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肠梗阻、原发病灶切除、术后无辅助治疗、肿瘤分化程度低都是影响姑息性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姑息性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因素有肠梗阻、原发病灶切除、术后无辅助治疗、肿瘤分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期手术切除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3月-200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行同期切除治疗的86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86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3例发生胆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79%(11/86),经腹腔引流和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获得治愈或明显缓解。至随访结束共42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5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中肝内复发38例,肺内转移7例,其他部位转移者6例。患者1、3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84%、75.58%及50.74%,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37%、61.10%及31.80%。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肝脏转移灶数≥4个、肝切缘阳性及术前癌胚抗原水平≥100μg/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  采用同期切除治疗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安全可行,淋巴结转移阳性、肝脏转移灶数≥4个、肝切缘阳性及术前癌胚抗原水平≥100μg/L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腺苷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1例确诊为大肠癌肝转移术后的患者,通过复习文献分析18个与大肠癌发病机制相关的基因,以此归纳预测大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变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转移瘤大小、肝受累体积、肝切除前的化疗、切缘阳性率、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转移瘤中胸苷酸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8个因素与无进展生存期密切相关,原发瘤分期、术前CEA水平、转移瘤大小、肝脏受累体积、转移瘤数目、切缘阳性率、肝纤维化、胸苷酸合成酶和Smad4的表达9个因素与总生存期密切相关。调整了各个风险因素的影响后,仅有腺苷合成酶(HR=0.631,95%CI 0.422~0.944)和Smad4(HR=1.680,95%CI 1.047~2.695)两个因素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结论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腺苷合成酶和Smad4可以提高预测大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复发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导致肝癌肝切除术后在院期间死亡的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肝癌肝切除术后住院期间死亡患者25例,同期肝癌肝切除术后住院期间存活患者75例。对肝切除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单因素所获得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包括 Child-Pugh分级(B级)、华支睾吸虫感染、肝硬化(重度)、巴塞罗那分级(C级)、门静脉高压、术中出血量多、Child-Pugh分级相对切肝量不合理(P<0.05)。 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多、肝硬化(重度)、门静脉高压、Child-Pugh分级(B级)是影响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充分做好病人术前准备,术中减少出血量,术后严密监测管理,以降低肝切除术后早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脂肪沉着程度供肝对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进行肝移植术患者,依据供肝浸润程度,随机分为轻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重度脂肪肝组、无脂肪肝组共四组,每组各16例,比较四组患者肝功能(主要观察ALT、AST指标)、入住ICU的平均时间、1年移植物成活率、移植物原发无功发生率。结果轻度脂肪肝组入住ICU的平均时间、ALT和AST水平、移植物原发无功发生率与无脂肪肝组接近;中度脂肪肝组入住ICU平均时间、ALT和AST水平均较轻度组和无脂肪肝组明显增高,P0.05;重度脂肪肝组入住ICU平均时间、ALT和AST水平、移植物原发无功发生率明显较前三组为高,P0.05。结论轻、中度肝脏脂肪浸入可作为肝移植供肝,重度脂肪肝不能作为供肝的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Ⅳ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有明确病理诊断的77例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予以随访。结果:单因素分析娃示:不同术式、肿瘤分化程度、转移范围、术后是否化疗、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相关(P〈O.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转移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不同术式(P〈O.05)是影响Ⅳ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脏器切除组患者较姑息切除和未切除组患者有较好的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论:单器官转移、无淋巴结转移及予积极手术切除联合术后化疗是提示Ⅳ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脏转移性黑素瘤手术切除的指征和可行性.方法和结果 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腹探查的5例肝脏转移性恶性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5例眼底恶性黑素瘤转移至肝脏的患者,均行激进性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腔和肝脏多发转移1例(仅行剖腹探查、肝脏活检术),肝内多发病灶4例(均行姑息性肝脏转移病灶切除术).3例患者同期行围术期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5例患者的预后均不佳,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6(3~26)个月.结论 肝脏转移性眼底恶性黑素瘤无法早期发现,且手术指征不明,预后较差,仍是临床上的一项治疗难题.  相似文献   

10.
叶文峰  林荣繁  宋建文 《广西医学》2002,24(8):1174-1175
目的:探讨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行大肠癌、肝转移癌切除、肝动脉植入化疗泵灌注化疗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1996年1月-2001年12月56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进行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癌、行肝动脉植入化疗泵化疗作观察组,同期51例行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癌切除术后全身化疗作对照组,将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一、二、三年生存率为76.7%、60.7%、48.2%,对照组一、二、三年生存率为47.0%、21.6%、13.7%。结论:大肠癌、肝转移癌切除、肝动脉植入化疗泵灌注化疗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疗效优于大肠癌、肝转移癌切除术后全身化疗。治疗方式、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灶大小、术前CEA水平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 (sLex)抗原在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病人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SAB法检测原发性大肠癌及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果 在原发性大肠癌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其中高分化腺癌sLex抗原表达呈弱阳性,低分化腺癌sLex抗原表达呈阳性或强阳性;在大肠癌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染色阳性率为100%,肝转移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强于原发灶中sLex抗原的表达。结论 sLex抗原的检测可作为大肠癌肝转移及预后指标,对判断大肠癌肝转移及估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选取2010—2015年705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将患者分为胃癌肝转移组(901例)和胃癌无肝转移组(61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T分期、N分期、原发灶手术、放疗、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肝转移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胃癌无肝转移组为25个月。Cox回归分析证实,年龄(P=0.009)、肿瘤分化程度(P<0.001)、原发灶手术(P<0.001)及化疗(P<0.001)是影响胃癌肝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手术和化疗是胃癌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基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手术、化疗构建的生存列线图对胃癌肝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进行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的治疗意义。方法:应用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3例,于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经门静脉插入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经腹壁至皮下与药泵相连。术后定期微泵化疗。静脉组21例,经外周静脉化疗。结果:插管组:根治术后18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69.1%,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2.8%和6.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静脉组:根治术后16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53.0%,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8.0%和28.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手术中行肠系膜动脉插管操作方法简单,术后给药方便,且并发症少。此方法对Dukes′B、C期根治术者,有提高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降低术后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的作用;对Dukes′D期姑息手术者,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2009年8月本院手术治疗的115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同时手术组56例,开腹同时手术组59例。结果两组均无手术后1月内死亡病例,1、3、5年累积生存率腹腔镜同时手术组分别为83.2%、41.2%和12.2%;开腹同时手术组分别为78.1%、42.4%和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同时组为23.21%,开腹同时组为11.86%(χ2,P〉0.05)。结论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腹腔镜同时手术和开腹同时手术疗效相近,手术并发症无显著增加,腹腔镜同时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protei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were studied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by using SABC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specimens of 40 c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20 cases of liver cirrihosi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was 37.5% (15/4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benign lesion of liver 80.0% (16/20, P<0.01).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umor size, Edmonson histological grade, portal invas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TNM stage (P<0.05, for all), but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atient's age and histological types. Log rank test showed that the p27kip1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P<0.05),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p27kip1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marked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p27kip1 negative expres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p27kip1 protein may be used as a novel tumor marker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后外科治疗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HZ  Dong SX  Zhou ZX  Shao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457-1461
目的探讨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从1981年6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的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5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其中原发肿瘤位于结肠39例,原发瘤位于直肠36例,同时性肝转移59例,异时性肝转移16例,45例与原发瘤行同期手术,29例为异时手术,1例原发的直肠癌未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12/75),手术死亡率为1.33%(1/75),术后体内仍有肿瘤残留者35例,无残留40例。全组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35.5%,22.2%,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体内无肿瘤残留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58.1%,34.9%,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有残留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4%,5.4%,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两组在生存时间上经LogRank检验差异显著,P=0.000。结论肝切除能显著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完整切除所有肝转移及肝外病变的根治性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对相关临床指标、患者的安全性及预后生存率的影响,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变和肝转移部位,观察组22例接受结直肠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采用t检验比较2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 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术后3 d和7 d观察组患者对ALT、AST、ALB和CHE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R=0.420,95%CI:0.131~0.971,P=0.025,而观察组总体生存率与对照组相近,HR=1.623,95%CI:0.748~3.519,P=0.190。 结论 结直肠癌切除和射频消融联合治疗能减少对肝脏功能的损伤,虽然总体生存率与手术切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该疗法为无法进行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3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肝转移,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尽管手术切除、化疗、射频消融术、介入治疗等手段应用于临床,但治疗效果不同,该研究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1999~2006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9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根治性切除组92例(29.2%),姑息性切除组86例(21.7%),手术探察组和支持治疗组58例(14.6%),肝动脉介入化疗组82例(20.7%),全身化疗组78例(19.7%),对其生存期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组中位期37.1个月,5年生存率为31.2%。姑息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14.3个月,5年生存率为0。肝动脉介入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1.3个月,5年生存率为7.5%。全身化疗中位生存期18.7个月,5年生存率为0。探察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期6.3个月。根治性切除组与其他组比较,中位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姑息性切除治疗效果并不优于辅助性治疗,对不能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可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和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 Colorectalcanceristhemostcommonmalignanttu morinclinic,andthefiveyearsexistencerateofthepa tientsisonlybetween50%~55%afterthesurgicaloper ation.Thesuccessoftreatmentisstronglydependenton earlydiagnosisandunderstandingofthemolecularmecha nismsandbiologicalbehaviorsofcolorectalcancer,espe ciallyitsinfiltrationandmetastasis.Theliverisacommon siteofmetastasisofcolorectalcancer.Livermetastasis causessevereandfataleffectsonpatientswhounderwent radicalexcisionfortheprimarycolorectalca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重癌(MPC)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90例MP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PC患者首发癌和次发癌受累器官分布,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290例MPC患者共580个恶性病灶,以二重癌为主;男性发病年龄大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0.986:1;肿瘤发生部位以消化系统最多;首发癌好发于结直肠(13.1%)、乳腺(12.4%)和鼻咽部(11.7%);次发癌好发于肺(18.6%)、结直肠(12.8%)和肝(9.3%).197例异时性MPC患者的中位肿瘤诊断间隔时间为54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次发癌系统类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甲亢为影响M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MPC患者肿瘤好发于消化系统;次发癌系统类型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是影响MPC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