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科》2015,(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50例为实验组;选取2014年7~12月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躁、恐惧的发生率分别为36.0%、32.0%、48.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4.0%、70.0%、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发生率分别为2.0%、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2.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身体以及心理的舒适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每日唤醒执行量表》在机械通气镇静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规范临床护理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2017年1—6月(量表实施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监护室收治的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127例患者,其中92例患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参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将入选的49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30例为对照组,在监护室期间实施常规每日唤醒护理措施;按照相同方法搜集2017年7—12月(量表实施后)我院结核监护室收治的142例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其中110例患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参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将纳入的52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30例为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每日唤醒措施的基础上,使用《每日唤醒执行量表》实施每日唤醒措施并做好记录。观察两组患者镇静剂用药时间、镇静剂总使用量、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核监护室入住时间,以及情绪异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结核监护室全程观察。观察组镇静剂用药时间[100.50(72.50,112.75)h]、镇静剂总使用量[110.00(89.00,143.00)mg]、唤醒时间[29.50(21.00,37.75)min]、机械通气时间[119.50(99.25,138.00)h]、结核监护室入住时间[115.00(103.75,170.25)h]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26.50(85.70,172.25)h、152.00(123.00,219.00)mg、35.50(30.75,48.00)min、145.50(123.00,227.00)h、182.00(145.25,253.75)h](Z值分别为2.795、3.408、2.717、2.994、4.081,P值分别为0.005、0.001、0.007、0.003、0.000)。唤醒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唤醒349例次和273例次,均未发生意外拔管、坠床等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唤醒后出现情绪异常、血压异常、人机对抗、心率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7.77%(185/273)和67.34%(235/349)、50.18%(137/273)和47.56%(166/349)、35.90%(98/273)和32.09%(112/349)、25.27%(69/273)和26.36%(92/349)],以及自发呼吸试验成功率 [56.82%(50/88)和68.42%(78/11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3、0.420、0.992、0.094、2.880,P值分别为0.909、0.517、0.319、0.759、0.090)。结论 通过每日唤醒执行量表的规范实施,可有效规范机械通气镇静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临床路径,可操作性强,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以血脑屏障紊乱、颅内压升高和脑水肿为特征,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最严重的类型。未经治疗死亡率达100%,治疗后死亡率约为10%,生存者中约80%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随着新增病例的不断增多,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2007年的结核防治报告中提出:“要让所有结核患者都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治疗。”目前尚没有明确针对TBM最佳治疗方案的临床指南。临床上主要参考肺结核的治疗方案。WHO在2003年公布(2004年修订)的结核治疗指南[1]中,推荐采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正规、足量抗结核6个月,并在治疗的最初2个月加用吡嗪酰胺和链霉素[2],而对TBM化疗一般要求强于肺结核。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就开始尝试辅助使用皮质激素(Adjunctive Corticosteroids,AC)治疗TBM,关于抗结核治疗是否应用AC,应用时机、如何应用仍然存在争议。一、辅助使用皮质激素的证据分析最早使用AC治疗TBM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表于1955年[3]。结果发现使用AC治疗的6例TBM患者,和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采用泛基因型与特异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方案精准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基因1b型CHC患者75例,其中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泛基因型DAAs治疗,即19例接受索非布韦/维帕他韦口袋,15例口服索磷布韦/达拉他韦;41例研究组接受特异基因型DAAs治疗,即23例口服艾尔巴韦/格拉瑞韦,18例口服奥比帕利/达塞布韦。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比较两组超快速病毒学应答(SRVR)、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 在治疗12周末,研究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1.9±4.1)U/L和(32.5±4.1)U/L,与对照组[分别为(32.7±4.2)U/L和(31.9±3.7)U/L,P>0.05]比,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SRVR、RVR、EVR和SVR分别为87.8%、97.6%、100.0%和100.0%,与对照组(分别为88.2%、94.1%、100.0%和100.0%)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非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患者SRVR、RVR、EVR和SVR分别为84.2%、100.0%、100.0%和100.0%,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患者分别为86.7%、93.3%、100.0%和100.0%,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患者分别为91.3%、100.0%、100.0%和100.0%,奥比帕利/达塞布韦治疗患者分别为88.9%、94.4%、100.0%和100.0%,四组所有病毒学应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应用的无论是泛基因型还是特异基因型DAAs方案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是否可以不区分感染病毒基因型选择药物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高血压19例(79.17%),其中对高血压已知9例(37.50%)、未知10例(41.67%);重症监护治疗(75.48±8.85)h,平均住院天数(23.72±5.28)天,呼吸机辅助应用(56.90±11.75)h;死亡4例(16.67%),治愈无后遗症4例(16.67%),有后遗症、好转出院12例(50.00%),预后差患者转归不详4例(16.67%)。结论治疗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需综合考虑患者全身情况与一般治疗原则,对轻重缓急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舒适性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在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HAMD评分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及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2)对照组患者严重心率失常及猝死发生率分别为28.0%及16.0%,实验组患者严重心率失常及猝死发生率分别为4.0%及0.0%,组间差异显著(P0.05)。(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2.0%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低(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性护理后有效的缓解了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HIV阴性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病科77例临床诊断为HIV阴性TBM患者的资料,并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采用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77例患者中,常见临床症状为头痛(68例,88.3%)、发热(75例,97.4%)、盗汗(69例,89.6%)。脑脊液葡萄糖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1.8(1.4,2.3)mmol/L]、氯化物[(109.37±13.68)mmol/L]升高,蛋白[中位数(四分位数):1994.5(1257.5,2888.3)g/L]降低。77例患者中预后良好者41例,预后不良者36例。预后良好组瘫痪的发生率为7.3%(3/41),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1.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63,P=0.000)。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预后良好组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者分别占34.1%(14/41)、61.0%(25/41)、4.9%(2/41);预后不良组轻度昏迷、中度昏迷、重度昏迷者分别占0.0%(0/36)、55.6%(20/36)、44.4%(1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99,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瘫痪[OR(95%CI):10.75(1.53~76.92)]和重度昏迷[OR(95%CI):10.42(2.11~52.63)]的HIV阴性TBM患者预后较差。 结论 发热、盗汗、头痛是HIV阴性TBM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瘫痪和GCS评分差是HIV阴性TB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nmatic compression,IPC)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ntersire care unit,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mbittering chromic obstructive pic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将入住重症监护室AECOPD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IPC治疗预防下肢DVT形成,观察两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ICU的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ICU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IPC治疗能够预防重症监护室AECOPD患者下肢DVT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人的真实养老服务需求,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政策参考。方法 采用汉化的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问卷,于2019年8月—10月对武汉市187例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达91.98%。172例社区养老院入住老年人满意度总得分(127.02±18.66)分,得分率76.0%,各维度的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照顾者[(3.58±0.80)分]、幸福感[(3.48±0.74)分]、护理与服务[(3.45±0.83)分]、环境[(3.41±0.88)分]、餐饮[(3.28±0.98)分]、活动[(2.73±1.06)分],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4.9%(60例)的入住老年人非常愿意推荐社区养老院,43.6%(75例)的入住老年人愿意推荐,只有1.2%(2例)入住老年人非常不愿意推荐。45.9%(79例)入住老年人表示对社区养老院无改进建议。对于入住老年人希望有改进的条目选择里,人数选择从高到低依次为餐饮、活动、护理与服务、照顾者、环境,占比分别为26.7%、13.4%、6.4%、5.8%、1.7%。结论 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胸腔镜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康复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护理要点,为减少术后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间完成胸腔镜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42例患者,收集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unit,ICU)期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41例康复出院,1例自动出院。术后主要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低氧血症、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活动性出血。结论影响胸腔镜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主要因素发生率较高,患者入住ICU时间增长。术后康复阶段需要在患者呼吸道、内环境、心电图、引流管方面进行重点监测和护理,以防范和减少相关因素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7,(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86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压疮、脱管、导管堵塞、误吸、反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间接测热法(IC)与哈里斯-本尼迪克特估算法(H-B)测定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能量消耗的一致性和相关性, 以及不同病因SAP患者的静息能量代谢特点, 以指导临床目标能量营养支持方案的制订。方法纳入2019年2月1日至12月31日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61例SAP患者, 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如SAP病因, 是否需要机械通气, 以及代谢状态等。所有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后第1天接受IC测定, 根据IC测定的能量消耗值(以下简称IC值)与H-B测定的能量消耗值(以下简称H-B值)确定SAP患者处于高、正常或低代谢状态。采用Bland-Altman法和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2种方法测定能量消耗值的一致性、相关性, 并拟合线性方程。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61例SAP患者中, 13例为胆源性SAP, 30例为高脂血症性SAP, 6例为酒精性SAP, 12例为其他原因或未明原因SAP;19例需机械通气, 42例无需机械通气;70.5%(43/61)的SAP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 13.1%(8/61)的患者处于正常代谢状态, 16.4%(10/61)的患者处于低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护理中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的价值。方法 筛选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60例均自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入本院治疗,按随机抽样法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预后效果、血压变化。结果 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3.33%)、致残率(3.3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80.44±10.23)mmHg]、收缩压[(133.45±10.23)mm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程序可稳定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在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同时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31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4例与死亡组1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48 h、72 h EVLWI、PVPI、氧合指数,比较治疗72 h不同EVLWI或PVPI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氧合指数;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四格表评估EVLWI和PVPI对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时间与方法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方法在EVLWI、PVPI、氧合指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48 h、72 h存活组患者EVLWI、PVPI低于死亡组,氧合指数高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72、-0.691,P0.05)。治疗72 h,EVLWI≥10 ml/kg和PVPI≥3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别高于EVLWI10ml/kg和PVPI3患者,氧合指数分别低于EVLWI10 ml/kg和PVPI3患者(P0.05)。以10 ml/kg为临界值,EVLWI预测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7.5%,符合率为93.5%;以3为临界值,PVPI预测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77.8%,符合率为87.1%。结论 EVLWI和PVPI与重症ARDS患者氧合指数呈负相关,二者对重症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6):343-349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帮助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RKP血流感染成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合并感染部位、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抗菌药物暴露情况等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KP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106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中, 预后良好组47例, 预后不良组59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住院时间[39(22, 89) d比21(15, 38) d]、90 d内入院史比例[17.0%(8/47)比35.6%(21/59)]、有碳青霉烯类药物暴露史比例[42.6%(20/47)比64.4%(38/59)]、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比例[44.7%(21/47)比78.0%(46/59)]、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比例[34.0%(16/47)比81.4%(4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10月经内镜微创治疗135例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重症胆管炎中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技术是内镜微创治疗的关键。胆总管结石是老年重症胆管炎主要病因,占85%,胆道蛔虫和单纯胆管感染占11%,恶性胆管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占4%,内镜下ERCP成功率81.5%。[结论]内镜微创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简便、快捷、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应作为重症胆管炎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室及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及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0月至12月所有的住院患者,筛选资料完整且符合标准的病例共273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外科及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AKI发生率为27.1%,病死率45.2%。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X1)(P=0.006)、慢性肝病(X2)(P=0.047)、非手术治疗(X3)(P=0.013)、基础肌酐值>120μmol/L(X4)(P=0.006)、脓毒血症(X5)(P<0.001)、肾毒性药物应用(X6)(P=0.004)。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P=-3.556+1.132X1+1.121X2-0.884X3+0.980X4+1.645X5+2.246X6。结论外科及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一旦发生AKI,其病死率明显增加,外科及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发生AK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糖尿病、有慢性肝病、脓毒血症,基础肌酐值>120μmol/L及肾毒性药物应用者。手术治疗为AKI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20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月1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连续住院诊治并出院的COVID-19患者,分成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收集纳入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共纳入203例COVID-19出院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89.2%,181/203)、干咳(60.1%,122/203)、胸闷(35.5%,72/203)、气促(29.1%,59/203)和肌肉/关节疼痛(26.6%,54/203)。从开始出现症状至入院的时间为5.8 d(1.0~20.0 d)。203例COVID-19患者中,重症组107例(52.7%),非重症组96例(47.3%)。重症组年龄为60岁(23~91岁),大于非重症组的47岁(20~8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2,P<0.01);重症组有至少1种基础疾病者占63.6%(68/107),大于非重症组的20.8%(20/96),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接受抗栓治疗的16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CHA2DS2-VASc评分给予相应的抗栓治疗,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并通过随访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抗栓依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66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良好者85例(51.20%),其受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6例患者出院后12个月抗栓治疗依从性良好者61例(36.75%),其影响因素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是否参加过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有关,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院外抗栓治疗依从性低下,其可能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疾病相关培训及家属认知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及应用药物的认知度能够增加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次治疗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分别入住4个病区,其中第一、二病区的患者列入观察组,第三、四病区的患者列入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于入院时介绍住院规则、常用检查和化验的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读物;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健康教育档案,实施个案管理的模式,由个案管理护士进行个体评估,制订个案管理计划并实施。出院时,观察组对护士工作满意25例(83.3%),基本满意5例(16.7%),不满意0例(0.0%),满意度(10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15例(50.0%),基本满意11例(36.7%),不满意4例(13.3%);满意度为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75,P=0.013);观察组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知识、饮食知识、休息和运动注意事项、药物知识、防止出现耐药措施等知识的得分[分别为(18.54±0.23)、(19.14±0.32)、(18.54±0.31)、(19.01±0.11)、(19.16±0.2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41±0.43)、(15.21±0.33)、(15.21±0.56)、(14.54±0.14)、(15.76±0.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8,P=0.005;t=11.63,P=0.012;t=8.91,P=0.021;t=11.98,P=0.010;t=10.30,P=0.016);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的比率分别为100.0%(30/30)、93.3%(28/30)、86.7%(26/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7%(24/28)、60.7%(17/28)、53.6%(15/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60,P=0.032;χ 2=8.86,P=0.003;χ 2=7.66,P=0.006)。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管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