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癌ECA109细胞中Survivin对c-myc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食管鳞癌ECA109细胞分为Survivin shRNA干扰组、阴性质粒对照组(Control shRNA)和空白细胞株(未加任何处理的食管癌ECA109细胞),将2μg Survivin shRNA质粒、2μg Control shRNA质粒分别转染ECA109细胞,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Survivin、c-myc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c-myc蛋白及p-ERK蛋白的表达;采用ERK、p38、JNK、JAK/STA3、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分别阻断ECA109细胞中关键激酶的表达,RT-PCR法检测c-myc mRNA的表达。结果:与阴性质粒对照组和空白细胞组比较,Survivin shRNA组Survivin表达下调,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采用ERK、p38、JNK、JAK/STA3、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分别作用于食管癌ECA109细胞,PD98059(ERK信号通路阻断剂)组c-myc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 < 0.05);Survivin shRNA干扰沉默Survivin基因后ERK磷酸化蛋白表达降低(P < 0.05)。结论:Survivin对c-myc具有正向调控作用,可能通过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c-myc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NFATc1对肺腺癌NCI-H129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NFATc1发挥作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通过Realtime PCR检测NFATc1在三种肺腺癌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减NFATc1的NCI-H1299细胞系。MTT检测NFATc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FATc1对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NFATc1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FATc1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FATc1对凋亡、EMT相关蛋白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肺腺癌NCI-H1299细胞系中NFATc1表达水平相对较高。沉默NFATc1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克隆形成(P<0.05)、迁移(P<0.05)和侵袭(P<0.05)能力,抑制细胞周期在G1期(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Bax、Cleaved caspase-3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P<0.05),CDK4、c-Myc、ERK、p-ERK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在人肺腺癌NCI-H1299细胞中抑制NFATc1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Gs)脂质体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HSC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CPhGs脂质体低、中、高浓度(分别为7.36、14.72、29.45 μg/mL)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CPhGs脂质体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PI染色法检测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p27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高3个剂量的CPhGs脂质体作用于HSCs后,均可抑制细胞的增殖(P < 0.05);3个剂量的CPhGs脂质体均可促使大鼠肝星状细胞发生凋亡,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上调caspase-3及p27蛋白的表达(P < 0.05)。结论:CPhGs脂质体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PhGs脂质体上调caspase-3和p27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基因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正常口腔上皮细胞系HOK和人口腔鳞癌细胞系SCC-15、SCC-4、Cal-27中CCNB1基因的表达量,将CCNB1 siRNA(si-CCNB1)和阴性对照(si-NC)转染至SCC-15细胞,同时设置空白对照(Control),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CC-15细胞中CCNB1的表达,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沉默CCNB1对SCC-1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MP-2、MMP-9、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CCNB1在口腔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P<0.05),si-NC组SCC-15细胞中CCN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Control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si-CCNB1组中CCN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si-NC组和Control组(P<0.05),si-NC组SCC-1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MMP-2、MMP-9、PI3K、Akt、p-Akt蛋白表达与Control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si-CCNB1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MMP-2、MMP-9、PI3K、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si-NC组和Control组(P<0.05),两组间Akt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CNB1在口腔鳞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沉默CCNB1基因能够抑制人口腔鳞癌SCC-1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APK/ERK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MEK和ERK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及PD98059抑制MAPK/ERK通路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不同浓度(0、25、50、100、200、300和400 mmol/L)PD98059处理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变化;再用0、25、50和100 μmol/L PD98059处理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EK和ERK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MEK和ERK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同时设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为对照。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相比,胃癌SGC-7901细胞中MEK和ERK mRNA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MEK、p-ERK蛋白的表达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200 μmol/L PD98059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率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 < 0.05)。当PD98059浓度处于200~400 μmol/L时抑制作用逐渐趋于平稳。0~100 μmol/L PD98059作用后MEK、ERK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 0.05),随着PD98059浓度升高,ERK 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P <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50和100 μmol/L PD98059作用后p-MEK1/2、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 < 0.05)。且抑制剂PD98059使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可诱导细胞凋亡。结论:MAPK/ERK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中激活,PD98059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的活性可影响胃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TPX2基因沉默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4种靶向TPX2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LV-TPX2-shRNA-1/2/3/4),同时构建阴性对照质粒,将5种质粒分别转染到293T细胞中制备慢病毒。慢病毒感染宫颈癌HeLa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PX2 mRNA和蛋白的沉默效果。选择沉默效果最佳的重组慢病毒进行后续功能实验。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迁移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PX2-shRNA转染前后Ki-67、cyclin B2、Aurora-A及P5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构建的靶向TPX2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均可持续稳定的抑制HeLa细胞TPX2基因的表达,尤其以LV-TPX2-shRNA-1最为明显(P < 0.01),故选择LV-TPX2-shRNA-1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沉默TPX2基因的表达能降低HeLa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P < 0.05),使G2及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 < 0.05),且上调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Ki-67、cyclin B2及Aurora-A蛋白的表达水平(P均 < 0.05)。结论:沉默TPX2基因蛋白表达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可能与其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及下调Ki-67、cyclin B2、Aurora-A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53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琥珀酸G蛋白偶联受体(GPR91)通路与低氧环境心肌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建立低氧模型,再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细胞内GPR91的表达,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TL)、CTL+siGPR91组、琥珀酸盐组、琥珀酸盐+siGPR91组、低氧CTL组、低氧CTL+siGPR91组、低氧琥珀酸盐组和低氧琥珀酸盐+siGPR91组。10%氧含量下培养5 d后,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原代心肌细胞低氧模型的细胞A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损伤相关蛋白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 Ⅱ)、B型尿钠肽(BNP)、GPR91以及PI3K/Akt蛋白通路Akt及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TL组比较,低氧环境下可见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ATP含量减少,BNP及CaMK Ⅱ表达上调(均为P < 0.05);siRNA干扰组心肌细胞GPR91的表达水平下调(P < 0.05),心肌细胞存活率上升、ATP含量增多、BNP及CaMK Ⅱ蛋白表达下调、PI3K及下游信号分子Akt磷酸化水平降低(均为P < 0.05)。结论:GPR91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的磷酸化介入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琥珀酸G蛋白偶联受体(GPR91)通路与低氧环境心肌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建立低氧模型,再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细胞内GPR91的表达,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TL)、CTL+siGPR91组、琥珀酸盐组、琥珀酸盐+siGPR91组、低氧CTL组、低氧CTL+siGPR91组、低氧琥珀酸盐组和低氧琥珀酸盐+siGPR91组。10%氧含量下培养5 d后,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原代心肌细胞低氧模型的细胞A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损伤相关蛋白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 Ⅱ)、B型尿钠肽(BNP)、GPR91以及PI3K/Akt蛋白通路Akt及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TL组比较,低氧环境下可见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ATP含量减少,BNP及CaMK Ⅱ表达上调(均为P < 0.05);siRNA干扰组心肌细胞GPR91的表达水平下调(P < 0.05),心肌细胞存活率上升、ATP含量增多、BNP及CaMK Ⅱ蛋白表达下调、PI3K及下游信号分子Akt磷酸化水平降低(均为P < 0.05)。结论:GPR91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的磷酸化介入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在槲皮素抑制异烟肼(INH)诱导的L-02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L-02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INH组(10 mmol/L INH)、单独槲皮素组(50 μmol/L槲皮素)、槲皮素保护组(10 mmol/L INH+50 μmol/L槲皮素),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价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状态。Western blot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评价细胞内Nrf2/ARE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INH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1),线粒体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 < 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 < 0.01);与INH组相比较,槲皮素保护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 < 0.01),线粒体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减少(P < 0.01),GSH含量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INH组细胞质中HO-1蛋白及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槲皮素保护组细胞质中HO-1蛋白及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NH组(P < 0.01)。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INH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这可能与槲皮素对Nrf2/ARE信号通路的活性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牙髓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hDPSCs-exo)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CAL-27)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6~28岁患者因阻生或正畸拔除的牙髓组织,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hDPSCs-exo,不同浓度hDPSCs-exo处理CAL-27细胞,通过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CAL-2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仅80 μg/mL hDPSCs-exo组在第5d对CAL-2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其余各浓度组均没有显著影响;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0、60、80 μg/mL组可以显著地促进CAL-27细胞的迁移(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hDPSCs-exo处理后,CAL-27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Akt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hDPSCs-exo高浓度时抑制CAL-27细胞的增殖,适宜浓度能显著促进CAL-27细胞的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磷酸三苯酯(TPHP)对巨噬细胞的毒性和机制,为评估TPHP暴露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毒性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12.5、25、50、100、200、400 μmol/L)的TPHP作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24、48或72 h后,采用CCK-8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丝/苏氨酸激酶(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TPHP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TPHP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960,P<0.05)和时间依赖性(r=0.980,P<0.05);50~400 μmol/L组细胞培养基中LD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当TPHP浓度为25和50 μmol/L时,FITC-A+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说明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增加(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2.5~50 μmol/L TPHP处理组TLR4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并可触发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结论:TPHP对Raw264.7细胞呈现明显的细胞毒性,导致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并促进了TLR4、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低水平铅暴露对于小鼠糖耐量与视网膜血管渗透性的影响,探讨铅对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作用。方法: 用去离子水分别配制含0(对照组)、10、100、500 mg/L醋酸铅的饮用水,48只母代小鼠摄入含醋酸铅的饮用水染毒。子代小鼠继续按母鼠相同的剂量喂饲含醋酸铅的饮用水染毒,8周龄时每个染毒剂量均分为两组,每组12只,均雌雄各半。8周组在此时收集样品,利用石墨炉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铅,小鼠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糖耐量水平,眼底静脉荧光造影与小动物视网膜眼底成像技术检测眼底血管渗透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视网膜血管紧密连接相关分子转录水平改变;20周组继续用醋酸铅饮用水喂养至20周龄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子代小鼠血铅浓度随着醋酸铅浓度的增加而升高(r8周组=0.887,r20周组=0.972,P均 < 0.05)。在100 mg/L剂量以下,染毒8周组小鼠的血铅浓度高于染毒20周组(P < 0.05);在500 mg/L剂量下,染毒8周组小鼠的血铅浓度低于染毒20周组(P < 0.01)。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各浓度醋酸铅染毒后的子代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糖后2 h内血糖高于对照组小鼠,血糖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面积积分高于对照组小鼠(P < 0.05或P < 0.01)。在染毒8周组,小鼠血糖及AUC在10 mg/L醋酸铅染毒时与对照组差异最明显,而在染毒20周组小鼠在100 mg/L醋酸铅染毒时与对照组差异最明显。在染毒8周组,小鼠未出现血管渗漏表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醋酸铅染毒小鼠在分子水平出现紧密连接相关分子ZO-1,Occludin,Claudin-1、3、5等的mRNA转录水平先升高后抑制表现(P < 0.05或P < 0.01);在染毒20周组,100和500 mg/L醋酸铅暴露条件下,小鼠视网膜血管出现渗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醋酸铅染毒小鼠在分子水平出现紧密连接相关分子ZO-1,Occludin,Claudin-1、3、5等的mRNA转录受到抑制(P < 0.01)。结论: 铅暴露可以导致小鼠糖耐量试验中血糖升高,早期敏感剂量更低;持续性的铅暴露直接导致了视网膜血管渗漏,铅暴露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等疾病的潜在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FOXO3)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FOXO3基因在膀胱癌与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膀胱癌中FOXO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FOXO3基因表达与膀胱癌免疫浸润水平的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与FOXO3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OXO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1);低表达FOXO3基因的患者总生存率(OS)和无疾病生存率(DFS)均显著高于高表达者(P < 0.05)。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中FOXO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FOXO3基因表达与B细胞(r=0.133,P < 0.05)、CD8+T细胞(r=0.262,P < 0.01)、CD4+T细胞(r=0.12,P < 0.05)、巨噬细胞(r=0.252,P < 0.01)、中性粒细胞(r=0.242,P < 0.01)和树突状细胞(r=0.162,P < 0.01)的免疫浸润水平呈正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AKT1、SIRT1、EP300、BCL2L11、SOD2、SGK1、AKT2、CREBBP、CDKN1B、SMAD4等蛋白与FOXO3具有明显相互作用。结论:基于肿瘤基因数据库分析发现,FOXO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FOXO3表达与膀胱癌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FOXO3)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FOXO3基因在膀胱癌与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膀胱癌中FOXO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FOXO3基因表达与膀胱癌免疫浸润水平的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与FOXO3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OXO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1);低表达FOXO3基因的患者总生存率(OS)和无疾病生存率(DFS)均显著高于高表达者(P < 0.05)。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中FOXO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FOXO3基因表达与B细胞(r=0.133,P < 0.05)、CD8+T细胞(r=0.262,P < 0.01)、CD4+T细胞(r=0.12,P < 0.05)、巨噬细胞(r=0.252,P < 0.01)、中性粒细胞(r=0.242,P < 0.01)和树突状细胞(r=0.162,P < 0.01)的免疫浸润水平呈正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AKT1、SIRT1、EP300、BCL2L11、SOD2、SGK1、AKT2、CREBBP、CDKN1B、SMAD4等蛋白与FOXO3具有明显相互作用。结论:基于肿瘤基因数据库分析发现,FOXO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FOXO3表达与膀胱癌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有机硒化合物乙烷硒啉(BBSKE)对人舌癌CAL27细胞株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体外细胞实验MTT、Hoechst 33258免疫荧光染色、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5、10、20 μmol/L(含1‰ DMSO)的BBSKE对CAL27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迁移的影响,并设置溶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5、10、20 μmol/L的BBSKE作用CAL27细胞后,其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Hoechst 33258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5、10 μmol/L BBSKE组相比对照组细胞出现凋亡形态改变。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10、20 μmol/L BBSKE组CAL27细胞G2/M期比率呈梯度增加(P < 0.01),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2/M期(P < 0.01)。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CAL27细胞的迁移数量在2、5、10、20 μmol/L BBSKE组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01),且迁移细胞数与药物浓度呈反比。结论:BBSKE对CAL27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而诱导细胞凋亡,并且抑制细胞迁移,提示BBSKE可作为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化疗治疗的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活性氧(ROS)介导的线粒体氧化损伤在异烟肼(INH)诱导肝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及槲皮素对INH肝细胞毒性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 将L-02细胞随机分为5组:异烟肼组(10 mmol/L INH)、槲皮素处理组(10 mmol/L INH和50 μmol/L槲皮素)、谷胱甘肽(GSH)预处理组(20 mg/mL GSH、10 mmol/L INH和50 μmol/L槲皮素)、谷胱甘肽组(20 mg/mL GSH)、对照组(等体积的无血清培养基),作用24 h后,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细胞线粒体,荧光探针DCFH-DA和Rho-123检测细胞线粒体ROS水平及膜电位;TBA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DPNH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羰基含量;ELISA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NH处理细胞后细胞线粒体ROS水平升高(P < 0.01),膜电位降低(P < 0.01)。与异烟肼组相比,槲皮素处理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降低(P < 0.01),膜电位升高(P < 0.05);谷胱甘肽预处理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低于槲皮素处理组(P < 0.05),线粒体膜电位高于槲皮素处理组(P < 0.05)。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经INH处理后MDA、蛋白质羰基及8-OhdG的含量增加(P < 0.01)。与异烟肼组比较,应用槲皮素后可使MDA、蛋白羰基、8-OHdG的含量减少(P < 0.01);谷胱甘肽预处理组MDA、蛋白羰基、8-OHdG含量低于槲皮素处理组(P < 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INH可诱导L-02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且ROS参与了此过程;槲皮素对INH诱导的线粒体氧化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验证丹参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抑制人大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进一步通过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阐述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HCF-116,分成HCT-116组、HCT-116+H2O2组、HCT-116+SalB组、HCT-116+SalB+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组。分组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SalB对HCT-116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P<0.01);SalB、H2O2促进HCT-116细胞内ROS生成(P<0.01),ROS清除剂NAC预处理可清除由SalB产生的ROS(P<0.01);SalB抑制HCT-116细胞增殖(P<0.01)并促进其凋亡(P<0.01),该作用可被NAC部分逆转(P<0.05);SalB引起HCT-116细胞G0/G1周期阻滞(P<0.01),NAC预处理完全逆转SalB导致的周期阻滞(P<0.05)。结论 SalB可通过增加HCT-116细胞内ROS水平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鹿血清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糖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心肌细胞采用无糖DMEM培养基培养18 h造成缺糖损伤,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观察鹿血清预处理6和12 h两种情况是否减轻缺糖损伤的心肌细胞,并选用羊血清作对照。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鹿血清组(5、10和20 mg/mL)及羊血清组(5、10和20 mg/mL),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心肌细胞相对活力,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浓度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指标。结果: 预处理6 h情况下,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鹿血清及羊血清均显著增加心肌细胞相对活力(P < 0.01),鹿血清与羊血清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预处理12 h情况下,不同浓度(5、10、20 mg/mL)鹿血清组心肌细胞相对活力高于模型组(P < 0.01),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5);不同浓度(5、10、20 mg/mL)羊血清组心肌细胞相对活力与模型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0 mg/mL鹿血清组心肌细胞相对活力高于20 mg/mL羊血清组(P < 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5、10、20 mg/mL)鹿血清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浓度降低(P < 0.01),20 mg/mL鹿血清组及不同浓度(5、10、20 mg/mL)羊血清组GSH-PX活性升高(P < 0.01),10 mg/mL鹿血清组SOD活性升高(P < 0.01)。结论: 鹿血清可保护心肌细胞缺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对抗氧自由基损伤及稳定细胞膜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HMGB1基因对X线照射后食管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存活能力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HMGB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HMGB1 shRNA组),并以转染阴性序列的细胞为对照组,两组均设置X射线照射和未照射2个亚组。采用Western blot法评估HMGB1基因的干扰效果;MTS法和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存活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干扰HMGB1基因对EC970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照射后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HMGB1基因明显降低了HMGB1蛋白的表达(P < 0.01),MTS法检测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干扰HMGB1显著抑制了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水平(P < 0.05),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MGB1 shRNA组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明显增加(P < 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24 h的划痕愈合率为(20.78±4.38)%,低于阴性对照组的(39.02±3.25)%(P <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在3.5 h的迁移细胞数为(67.00±16.56)个,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94.00±19.74)个(P < 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13.64±1.24)%,HMGB1shRNA组细胞凋亡率为(20.67±1.3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E-cadherin表达显著增加,而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均为P < 0.01)。结论:干扰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基因的表达后经X射线照射,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水平和存活能力,诱导了细胞凋亡,增加了放射敏感性,并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对体外培养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RPMI 1640培养基对照组,浓度为1、2、4 mmol/L的二甲双胍处理组,在作用48、72 h后测定各组的细胞活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处理72 h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的形态变化;Giemsa染色观察4 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 h后的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二甲双胍(2、4 mmol/L)作用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24 h后,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4 mmol/L二甲双胍作用72 h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活力,抑制率为(29.83±2.25)%,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降低(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 mmol/L二甲双胍处理组细胞密度降低,变圆的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减少。Giemsa染色结果显示4 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 h后,部分细胞出现凋亡细胞核碎裂形态。划痕实验结果表明,2、4 mmol/L二甲双胍作用24 h后细胞汇合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4 mmol/L处理组的划痕愈合率为(52.67±4.48)%,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显著(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2、4 mmol/L二甲双胍作用细胞24 h后穿膜细胞数量减少,穿膜细胞数量分别为(61.6±1.6)、(51.3±2.6)个,均低于对照组的(99.3±18.9)个(P<0.05)。结论: 二甲双胍在体外可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