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种鉴定的传统方法与PCR法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对硝基苯甲酸和噻吩-2-羧酸肼)和PCR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新疆喀什胸科医院住院、临床确诊肺结核患者的313份(例)晨痰标本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立意抽样法抽出100份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及非洲分枝杆菌Ⅰ型菌株,用Spoligotyping法检测前两种方法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 传统方法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253株,牛分枝杆菌60株;而PCR法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306株,牛分枝杆菌1株,非洲分枝杆菌Ⅰ型6株,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5, P=0.08),两者检测的一致率为79.87%(250/313)。传统方法和PCR法鉴定结果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传统方法检测出牛分枝杆菌60株,而PCR法仅检测出牛分枝杆菌1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 P=0.04),故用立意抽检100份菌株,用Spoligotyping检测出牛分枝杆菌2株,结核分枝杆菌90株、非洲分枝杆菌Ⅰ型6株,2株未能检出菌型;其和传统方法与PCR法的一致率分别为38.78%[(2+36)/98]、98.98%[(1+90+6)/98]。 结论 经过Spoligotyping法检测可知,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种鉴定中传统方法较PCR法耗时、繁琐,且不能较准确地鉴定出菌种,而PCR法可准确、快速的将其鉴定到亚种。  相似文献   

2.
3.
两种罗氏培养基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WHO 推荐的无淀粉L J培养基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无淀粉L J培养基与改良L J培养基做比较, 分别从结核菌的分离率?生长速度及药物敏感试验等方面观察?结果 两种培养基应用于结核菌培养的初代分离率无显著差异( P> 0-05) , 生长速度基本接近, 药物敏感试验总相关率为97-3 % ?结论 改良L J培养基的配制可以不加马铃薯淀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对肺内、外结核及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培养。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核病的总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84.2%。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辅助和鉴别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肝素结合血凝黏附素(Heparin-binding haemagglutinin adhesin,HBHA)在结核病免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苏通培养基中培养至稳定期的卡介苗菌株(BCG)菌体超声裂解,离心后取上清并通过CL-6B层析柱,利用含0~500 mmol/L氯化钠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进行梯度洗脱后获得天然HBHA.以BCG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结核分枝杆菌hbha基因片段,质粒pET-32a为载体,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制备原核表达的HBHA重组蛋白.以纯化的天然HBHA蛋白和原核表达的HBHA蛋白为包被抗原,分别对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PPD阳性和PPD阴性健康对照组各47例血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抗HBHA的抗体水平.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各研究组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然后进行t检验,并计算各研究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含有375 mmol/L氯化钠的PBS洗脱液可以洗脱获得较纯的天然HBHA蛋白.利用重组HBHA所带的组氨酸标签进行特异分离、纯化.ELISA检测结果表明天然HBHA蛋白和重组HBHA蛋白、PPD阳性和PPD阴性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抗体水平差异不明显.肺结核组与肺外结核组的血清抗体ELISA检测的吸光度值在散点图中分布有明显差异,肺结核组吸光度值集中分布在0.30~0.40之间,肺外结核组吸光度值分布在0.35~0.45之间,经统计学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24,P<0.05).结核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与对照组(PPD阴性,PPD阳性)吸光度值分布具有显著不同,对照组全部小于0.30,结核组吸光度值则集中分布于0.30~0.45之间.经统计学检验(t=25.909,P<0.05)血清抗体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黏附素HBHA在结核病免疫学诊断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有望用于结核病、尤其是肺外结核病的实验室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手工MGIT液体培养系统(manual 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 system, M-MGIT)检测分枝杆菌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初诊患者526例,收集首次痰标本526份,分别对同份标本进行罗氏(Lowenstein-Jensen,L-J)固体培养、全自动BACTEC MGIT 960 系统培养(A-MGIT)和M-MGIT系统培养,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26份标本中,3种分离培养方法共分离出261株分枝杆菌菌株,检出率为49.6%;M-MGIT法、A-MGIT法和L-J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7%(256/526)、49.0%(258/526)和41.3%(217/526)。M-MGIT和A-MGIT培养法检出率均高于L-J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6.45,P值均<0.05),但M-MGIT和A-MGIT培养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M-MGIT法、A-MGIT法和L-J法阳性菌株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3d[(13±6)d]、12d[(12±6)d]和24d[(24±9)d],M-MGIT和A-MGIT法阳性报告时间明显短于L-J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84、18.32,P值均<0.05),M-MGIT和A-MGI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P>0.05)。M-MGIT法、A-MGIT法和L-J法污染率分别为4.6%(24/526)、4.9%(26/526)和4.1%(43/1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结论M-MGIT液体培养系统能快速检测分枝杆菌,检出率高,阳性报告时间短,成本低廉,适合基层结核病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7.
酸性罗氏培养基加大豆汁快速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营养要求比较高。为了能较快地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临床试验室都在不断探索,改良、研制、合成组分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基。我们发现用大豆汁取代蒸馏水制备的酸性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较快,菌落典型,时间大为缩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仍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流行性最广、病死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细菌学检查应用有限、卡介苗(BCG)接种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不但存在假阳性干扰,与细菌学检查一样也受检验标本的约束等问题,使得基于特异性抗原的结核病血清学实验室诊断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就近年发现一些新的结核分枝杆菌菌属抗原和特异性抗原,特别是BCG删除区内抗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基,以琼脂为基础,加入适量促进生长因子,快速培养基平均初生长天数由7.8天缩短为2.8天(菌量为10~2mg/ml)。41例痰标本培养,平均初生长天数由20.82天缩短至6.8天,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和沈阳市结核病防治所,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和进口BACTEC·460快速培养基作100例标本对照培养,结果本文介绍的快速培养基生长最快,BACTEC·460培养基次之,改良罗氏法最慢,平均生长时间为8.1天,8.9天,23.2天(北京);和5.93天、7.9天、42.2天。(沈阳)。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B-SA)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29例结核病患者(男471例,女358例)、278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男172例,女106例)和125例健康志愿者(男51例,女74例)同时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并对全部肺结核和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痰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采用EPl20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菌阳肺结核的敏感度为75.1%(272/362);诊断菌阴肺结核的敏感度为68.9%(226/328);诊断肺外结核病的敏感度为71,2%(99/139);诊断结核病的总体敏感度为72.0%(597/829),特异度为82.1%(331/403)。TB-SA血清抗体检测值并不与PPD值呈线性关系,即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不受卡介苗接种反应的影响。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BACTECTM MGIT960进行分枝杆菌培养时,仪器报告结果为阴性的MGIT960培养管中颗粒的性质及成因。 方法 收集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标本中31份仪器报告阴性但有颗粒形成的培养管,分别对颗粒性物质进行抗酸染色、罗氏培养和BACTECTM MGIT960传代培养。对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选择8株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低细菌载量接种试验来分析颗粒形成的原因,包括2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3株蟾蜍分枝杆菌和3株胞内分枝杆菌,每株将1个麦氏浓度的菌悬液用生理盐水连续稀释至10-5、 10-6、10-7、 10-8 倍,各接种到2支培养管。 结果 31份仪器报告阴性但有颗粒形成的培养管,有29份经再次传代培养后获得阳性培养结果,其中24份(24/29)用颗粒直接涂片后进行显微镜抗酸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29份培养阳性的菌株包括7株蟾蜍分枝杆菌,4株胞内分枝杆菌和18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接种量为10-6、10-7、 10-8 浓度的蟾蜍分枝杆菌培养管中均有颗粒形成,阳性比例分别为4/6、5/6、6/6。 结论 BACTECTM MGIT960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时,仪器报告阴性的MGIT960培养管中颗粒多为活的分枝杆菌;BACTECTM MGIT960系统颗粒的形成与低细菌载量有关,颗粒形成也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主要集中在蟾蜍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枝杆菌培养中同步筛检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依R菌早期发现提供帮助。 方法 采用临床典型依R菌株在罗氏(L-J)培养基上的最佳生长利福平药物浓度100μg/ml(简称“L-J R100”),建立临床依R菌初代筛检模式,即在临床分枝杆菌BD960快速分离培养中,平行接种L-J R100 管和罗氏空白对照管(L-J对照)培养;按照其模式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1年3月7日至2012年2月15日期间共5362份临床标本平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录入瑞美检验网络LIS系统)。 结果BD960、L-J R100和L-J对照管3种方法平行培养的总阳性检出率为43.92% (2355株/5362份),其中BD960阳性检出率39.56%(2121株/5362份),L-J对照管阳性检出率25.57%(1371株/5362份)。BD960阴性但L-J对照管培养阳性者234份;L-J R100阳性703株,占检出阳性的29.85%(703株/2355株);发现有依R菌现象的258株(合计221例,其中重复出现依R菌现象2次的33例、3次的1例、4次的3例,另外有14株L-J R100阳性而对照为阴性的绝对依赖株),占L-J对照管阳性的18.82%(258株/1371株),占L-J R100阳性的36.70%(258株/703株)。 结论 临床分枝杆菌培养中同步筛检依R菌能分离到绝对依赖株,可提早为临床提示分离阳性株是否为利福平依赖菌或耐药菌;同时可提高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其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采用简单法和离心法处理痰标本,以及采用离心法处理痰标本时不同离心条件对罗氏培养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9-11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的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标本198份,其中涂片阳性的痰标本99份,涂片阴性的痰标本99份。同时应用简单法和离心法对198份痰标本进行罗氏培养;离心法培养时分别采用5种不同的离心条件:3000×g离心15 min、3000×g离心8 min、3000×g离心25 min、2000×g离心15 min、5000×g离心15 min。结果 任何一种方法培养阳性即认定标本培养阳性,198份痰标本中共有126份培养阳性,其中97份来自涂阳痰标本,29份来自涂阴痰标本;简单法的阳性率为93.65%(118/126),离心法最高的阳性率为96.03%(121/126)。简单法的平均初生长时间为(20±8.56) d,离心法(3000×g离心15 min)的平均初生长时间为(22±9.10)d,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1, P<0.001)。在125份离心法培养阳性的标本中,3000×g离心15 min、3000×g离心8 min、3000×g离心25 min、2000×g离心15 min、5000×g离心15 min,5种不同离心条件下的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6.03%(121/126)、89.68%(113/126)、95.24%(120/126)、92.06%(116/126)和96.03%(121/126)。 结论 罗氏培养过程中,简单法的阳性率与离心法接近,但由于简单法操作简单、污染率较低,初生长时间较短,因而可能更符合临床的需要;应用离心法进行罗氏培养时,离心力或离心时间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培养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用于临床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集2021年3—4月西安市胸科医院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对其中质量合格的89份痰液标本和61份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改良试剂培养(改良试剂法)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分枝杆菌的阳性率、报阳时间和污染率差异,并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评价改良试剂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阳性率[44.7%(67/150)]和报阳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13.0(8.5,17.0)d]与MGIT 960培养结果[分别为42.7%(63/150)和13.0(8.0,17.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453;Z=-1.344,P=0.179)。两种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标本均未出现污染,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标本的污染率[12.4%(11/89)]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4.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39)。 改良培养试剂的成本[(49.6±10.5)元/份]仅约为MGIT 960培养试剂[(75.4±15.8)元/份]的60%。以MGIT 960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改良试剂法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总敏感度为96.9%(62/64)、总特异度为94.2%(81/86),Kappa值为0.905,一致性好。结论: 分枝杆菌改良Middlebrook液体培养试剂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与MGIT 960培养诊断结核病的一致性好,但应注意痰液标本检测污染率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结核分支杆菌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不同结核分支杆菌单体蛋白抗原在结核病体液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快速免疫色谱法(ICTTB卡)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5 种单体蛋白的抗原性,观察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PPD 皮试及脂阿拉伯糖甘露糖(LAM) 相比较。结果 ICTTB 卡、LAM 及PPD皮试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分别为55.9% 、52.6% 、75.0% ,后者与前二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 .05);ICTTB卡、LAM、PPD皮试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为87 .6% 、62.9% 、68.9% ,前者与后二者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01);ICTTB卡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阳性预计值为88 .5% ,临床阴性预计值为53 .8 % ;非结核病例中的ICTTB阳性主要由抗原4、5 阳性所致,如果去除抗原4 、5,那么ICTTB诊断结核病的特异性将提高到98.9% 。结论 血清结核分支杆菌单体蛋白抗原性的测定是肺结核病一项有用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区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就诊患者痰涂片和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全国耐药性基线调查期间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的18个区县级结防机构,自2007年4-12月连续纳入的1230例初治和复治涂阳患者痰标本,共计3550份,采取“三涂两培”的方法(即3份痰标本均为阳性,选取阳性级别高的2份痰标本进行培养;3份痰标本2份阳性,选取2份阳性痰标本进行培养;3份痰标本1份阳性,选取阳性标本和1份质量好的阴性标本进行培养),完成涂片和培养试验,计算患者即时痰、夜间痰和晨痰不同痰标本的涂片阳性率和培养阳性率,分析涂片和培养结果的相关关系。 结果 结核病患者即时痰、夜间痰和晨痰涂片阳性率分别为78.8%(917/1164)、87.0%(1070/1230)和90.0%(1040/1156),即时痰、夜间痰和晨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6.9%(504/520)、97.1%(881/907)和97.8%(709/725),对2147份痰标本涂片结果阳性级别和培养结果阳性级别进行趋势χ2检验,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线性趋势相关关系 (χ2=206.2,P<0.01)。 结论 涂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培养结果提供依据,涂片阳性级别越高,培养阳性级别也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二代测序(NGS)技术对临床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与防治所)2021年8—10月接诊的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分枝杆菌培养(包含罗氏培养和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NGS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较4种方法检测不同分类患者阳性率差异,并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评价4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肺结核诊断者40例(包括病原学确诊患者25例、病原学阴性临床诊断患者15例),非肺结核患者9例(包括肺炎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各1例)。NGS技术检测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69.4%(34/49)]明显高于涂片[44.9%(22/49)]、培养[51.0%(25/49)]和Xpert[49.0%(2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4、17.018、20.753,P值均=0.000);检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46.7%(7/1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涂片、培养、Xpert、NGS技术对49例疑似患者痰标本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55.0%(22/40)、60.0%(24/40)、60.0%(24/40)、80.0%(32/40),特异度分别为9/9、8/9、9/9、7/9,一致率分别为63.3%(31/49)、65.3%(32/49)、67.3%(33/49)、79.6%(39/49),Kappa值分别为0.310、0.297、0.355、0.459。结论: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NGS技术检测的敏感度最高,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也最高,能够快速、高效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早期辅助诊断疑似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二代测序(NGS)技术对临床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与防治所)2021年8—10月接诊的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分枝杆菌培养(包含罗氏培养和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NGS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较4种方法检测不同分类患者阳性率差异,并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评价4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肺结核诊断者40例(包括病原学确诊患者25例、病原学阴性临床诊断患者15例),非肺结核患者9例(包括肺炎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各1例)。NGS技术检测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69.4%(34/49)]明显高于涂片[44.9%(22/49)]、培养[51.0%(25/49)]和Xpert[49.0%(2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4、17.018、20.753,P值均=0.000);检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46.7%(7/15)。 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涂片、培养、Xpert、NGS技术对49例疑似患者痰标本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55.0%(22/40)、60.0%(24/40)、60.0%(24/40)、80.0%(32/40),特异度分别为9/9、8/9、9/9、7/9,一致率分别为63.3%(31/49)、65.3%(32/49)、67.3%(33/49)、79.6%(39/49),Kappa值分别为0.310、0.297、0.355、0.459。结论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NGS技术检测的敏感度最高,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也最高,能够快速、高效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早期辅助诊断疑似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