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在217例乳腺癌构成组织微阵列(TMA)上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总体存活(OS)和无病存活(DFS)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 PD-L1在217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14.7%(32/21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表达上调,阳性率为30.2%(19/63);乳腺癌PD-L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分子分型、肿瘤体积、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及Ki67表达情况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血管侵犯无关(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PD-L1的表达与乳腺癌OS和DFS无关(P>0.05),但在TNBC亚型中与更好的OS和DFS有关(P<0.05),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发现,PD-L1为TNBC患者OS及DFS的相关因子,多因素分析仍是其独立预后指标(P<0.05)。结论 PD-L1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在TNBC中与患者更好的生存预后相关,并为其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表面,与调节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后能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介导肿瘤免疫逃逸。PD-1/PD-L1的表达程度可能与卵巢癌的预后有关。因此本文就PD-1/PD-L1在卵巢癌中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相关药物研究进展以及针对卵巢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程序性死亡受体(PD)-1/PD-L1信号通路作为T细胞免疫反应的协同刺激信号通路,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D-1是一种主要表达在T细胞上的共受体,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机体免受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除了调节并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在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上调,而在被病毒感染的T细胞中PD-1的表达也会上调,PD-1/PD-L1参与了肿瘤细胞及传染性病原体的免疫逃逸,因此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已成为肿瘤和慢性传染病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有多个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被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用于癌症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T细胞上主要存在的一种抑制性受体,与其配体PD-L1、PD-L2相互作用,可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在正常机体中,PD-1/PD-Ls信号通路对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肿瘤发生时,PD-1/PD-Ls信号通路能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本文从PD-1/PD-Ls的结构与表达、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PD-1/PD-L1的可溶性分子(sPD-1/sPD-L1)的表达特性及其对PD-1/PD-Ls途径的作用等方面简述了PD-1/PD-Ls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抗PD-1/PD-Ls抗体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101-3104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STATs家族表达与外周血PD-1、PD-L1表达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的扁平苔藓组(OLP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检测PD-1、PD-L1以及免疫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Th1、Th2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采集口腔扁平苔藓病灶组织及病灶旁正常组织并测定STATs家族的表达量。结果:病灶组织中p-STAT1、p-STAT3、pSTAT5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STAT2、p-STAT4、p-STAT5b的表达量与正常组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OL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PD-L1的mRNA表达量以及CD19~+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p-STAT1、p-STAT3、p-STAT5a的表达量呈正相关,CD3~+、CD4~+、CD8~+、CD16~+CD56~+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p-STAT1、p-STAT3、p-STAT5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OLP组血清中IFN-γ、IL-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p-STAT1、p-STAT3、p-STAT5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IL-4、IL-10、IgG、IgM、Ig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p-STAT1、p-STAT3、p-STAT5a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p-STAT1、p-STAT3、p-STAT5a的表达量异常升高,PD-1/PDL1所介导的Th1/Th2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紊乱与病灶中STAT分子表达量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复杂、易复发,给予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成为治疗模式的中心,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治疗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效应及可耐受的安全性,患者的总生存获益明显提高。目前,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Durvalumab、Avelumab等作为免疫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临床膀胱癌的治疗,针对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正在大规模开展,为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sPD-1、sPD-L1水平及与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 :将68例初发激素敏感的PNS患儿纳入本研究,根据复发的频次,分为频繁复发组(FRNS)31例和非频繁复发组(NFRNS)37例,以2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各组于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sPD-1、sPD-L1水平。结果 :GC治疗前,FRNS组、NFRNS组sPD-1、sPD-L1水平高于对照组,FRNS组sPD-1、sPD-L1水平高于NFRNS组;GC治疗后,FRNS组sPD-1、sPD-L1水平较对照组上升,NFRNS组sPD-1、sPD-L1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FRNS组sPD-1、sPD-L1水平高于NFRNS组;与治疗前比较,FRNS组、NFRNS组sPD-1、sPD-L1水平较同组治疗前下降;FRNS组GC治疗前sPD-L1水平与CD19+B细胞、NK细胞呈负相关性,sPD-1水平与sPD-L1、CD3+T细胞呈正相关性。结论 :GC治疗前后高水平的sPD-1、sPD-L1可能与PNS疾病的频繁复发相关;血清sPD-1、sPD...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其与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HKC,以未处理的HKC为阴性对照,以8ng/mlTGF-81处理的HKC为阳性对照,以不同浓度的MCP-1(0.1、1.0、10、100ng/m1)处理细胞,或以同一浓度的MCP-1(1ng/ml)在不同时间点(0h、12h、24h、36h、48h、72h)处理细胞。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各组HKC细胞α—SM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HKC细胞α-SMA及ILK表达。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观察MEK抑制剂(PD98059,10μmol/L),p38MAPK抑制剂(SB203580,5/μmol/L)和ROCK抑制剂(Y27632,500μmol/L)对HKC细胞ILK表达的影响。结果MCP-1(0.1、1.0ng/m1)作用后HKC细胞α-SMA mRNA和α—SMA、IL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但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其中以1.0ng/ml MCP-1组作用后α—SMAmRNA和α—SMA、ILK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更为显著(P<1.001)。1.0ng/ml MCP-1作用后细胞α-SMA mRNA和α-SMA、ILK蛋白表达在0-48h内逐渐增加,48h达最高峰(P<0.01),72h时呈下降趋势。分别加入阻断剂PD98059、SB203580和Y27632后,HKC细胞ILK蛋白表达水平与MCP-1单独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CP-1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该作用可能与MCP-1上调ILK的表达有关;本研究未发现MCP-1上调ILK的信号传导途径与MEK1、p38MAPK、ROCK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评估疾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31例及对照组35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VEGFR-1和VEG-FR-2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内异症组的VEGFR-1及R-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重组的内异症患者术前血清VEGF受体水平与轻微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手术前后VEGFR-1比较内异症组术后较术前下降,而VEGFR-2水平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EGFR-1及VEGFR-2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的侵蚀和异位生长,同时在血清中的高含量为血行远处转移提供了理论支持,术后对VEGFR-1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明确内异病灶的清除情况。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按2x107/m1种植在6孔培养板中,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静止24h后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LPS组及SP600125+LPS组,其中阴性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LPS组先用DMSO(0.1%V/V)作用1h,再用LPS(1.0}xg/m1)刺激24h;SP600125+LPS组先用SP600125(20μmol/L)作用1h后再用LPS刺激24h,Western.blot测定各组PD.L1及P.JNK蛋白表达。结果SP600125+LPS组PD—L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P600125+LPS组和对照组PD.L1蛋白表达与LPS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600125+LPS组细胞P.JNK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和LPs组比较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可能通过JNK信号通路调控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PD.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对胰腺癌荷瘤小鼠瘤体生长和瘤体周围微小淋巴道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anc-02胰腺癌细胞株,构建C57BL/6小鼠皮下胰腺癌模型,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康莱特注射液低、中、高剂量、CTX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与给药后14d处死小鼠。测各组肿瘤大小,再对标本切片,行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各组LYVE-1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D)。结果各用药组和NS组相比瘤体大小差异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瘤体周边部的MLD明显高于瘤体中心区;康莱特中、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瘤体周围MLD差异明显,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抑制瘤体生长和瘤体周围淋巴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夹脊组、电针内关组、电针阳陵泉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中NO、ET、IL-1β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内关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明显升高(P〈0.05),电针夹脊组大鼠血清中ET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针夹脊组和电针内关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电针夹脊组改善ET含量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内关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能促进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舒血管物质NO的释放;电针夹脊穴能抑制缩血管物质ET的释放;电针夹脊穴和内关穴均能抑制致炎因子IL-1β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过程中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影响,探讨ADMA在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ADMA、ADMA及L-精氨酸孵育单核细胞48h,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细胞中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蛋白表达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的表达。结果 ADMA能够促进单核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分泌(p〈0.01),以及上调单核/巨噬细胞中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的表达(p〈0.05),增加单核/巨噬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p〈0.01)及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的表达(p〈0.05),而L-精氨酸能抑制ADMA的作用(p〈0.05)。结论 ADMA能够增加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化过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并且这种作用能被L-精氨酸所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LC)、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体内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和MIP-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CHB患者(40例)、LC患者(40例)、HCC患者(53例)的血液标本,采用Luminex 技术检测血清趋化因子RANTES、MIP-1α、MIP-1β和MCP-1的表达水平,并以25例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趋化因子MIP-1α、MIP-1β和MCP-1在正常对照组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9.590、106.490和72.330 pg/ml,高于CHB组、LC组和HCC组;趋化因子RANTES在HCC组的表达水平为16948.440 pg/ml,依次高于正常对照组、CHB组、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08)。结论趋化因子RANTES的表达水平与乙肝相关HCC的发生关系密切,可以作为HCC发生发展的辅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廖贵红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16-1616,16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ET-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47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VEGF和ET-1水平,并与34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VEGF和ET-1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VEGF、ET-1与血压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VEGF和ET-1水平对了解病情及指导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