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在初诊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者收集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361例,留取痰液标本分别进行涂片荧光金胺O染色镜检(简称“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MGIT 320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检测”)和固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最终临床诊断为:肺结核184例(50.97%),肺部感染162例(44.88%),非典型分枝杆菌肺部感染15例(4.15%)。36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Xpert 检测的阳性率[32.41%(117/361)]明显高于涂片镜检[22.71%(82/361)](χ 2=8.49,P<0.05),与液体培养[26.32%(95/361)]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χ 2=3.23,P=0.072),涂片镜检法与液体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6,P=0.261)。184例肺结核患者中,Xpert 检测的阳性率[63.59%(117/184)]高于涂片镜检[36.41%(67/184)]和液体培养[48.91%(90/184)](χ 2=27.17,P<0.01;χ 2=8.05,P<0.05);117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的Xpert检测阳性率[42.74%(50/117)]高于液体培养[24.79%(29/117)](χ 2=8.43,P=0.004)。以临床诊断为标准,Xpert检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敏感度为63.59%(117/184),特异度为100.00%(177/177),正确指数为0.64。以固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金标准,Xpert 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为4/5,特异度为97.70%(85/87),正确指数为0.97。说明GeneXpert MTB/RIF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涂阴肺结核患者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对利福平耐药具有较高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TB)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有胸腔积液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3例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组;其余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涂片法、改良罗氏培养法、SAT-TB法检测研究对象胸腔积液标本,比较各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SAT-TB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6.36%(52/143)、98.51%(66/67)、98.11(52/53)、42.04%(66/157)。SAT-TB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涂片法[3.50%(5/143)]及罗氏培养法[20.28%(29/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9.08,P=0.021;χ 2=9.12,P<0.01)。SAT-TB法检测完成时间为1~2h,罗氏培养法完成时间为6~8周。 结论 SAT-TB法能快速检测胸腔积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敏感度高于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患者纳入标准搜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河北省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248例初诊为疑似肺结核的患者,最终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肺结核患者181例,非肺结核患者67例。由结核科医生根据相应临床表现及体征按照每例患者选用1种类型临床标本的原则共采集248份临床标本,包括101份晨痰标本、67份胸腔积液标本、80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48份标本均行TCT、萋-尼抗酸染色涂片镜检(Ziehl-Neelsen 染色涂片法镜检,简称“Z-N涂片法”)、BACTECTM MGIT 960液体培养法(简称“MGIT 960法”)检测分枝杆菌。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TCT检测248份标本、痰液标本、胸腔积液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53.63%(133/248)、67.33%(68/101)、17.91%(12/67)、66.25%(53/80)]均明显高于Z-N涂片法 [分别为25.81%(64/248)、36.63%(37/101)、7.46%(5/67)、27.50%(22/80)](χ2值分别为46.788、19.736、9.449、20.833,P值分别为0.000、0.000、0.002、0.000);但TCT检测痰标本的阳性率明显低于MGIT 960法[81.19%(82/101)](χ 2=5.076,P=0.024),而检测胸腔积液及支气管灌洗液标本的阳性率与MGIT 960法[分别为25.37%(17/67)、70.00%(56/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100,P=0.294;χ 2=0.377,P=0.539)。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TCT、Z-N染色法、MGIT 960法检测所有临床标本的敏感度分别为72.93%(132/181)、30.39%(55/181)、85.64%(155/181),一致率分别为79.84%(198/248)、48.79%(121/248)、89.52%(222/248),特异度分别为98.51%(66/67)、98.51%(66/67)、100.00%(67/67)。 结论 TCT检测痰液、胸腔积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中分枝杆菌的阳性率、敏感度均高于Z-N涂片法,对诊断肺结核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组织标本研磨悬液行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沈阳市胸科医院胸膜炎病房住院,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51例,均未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所有患者胸膜活检组织标本一部分行常规病理检查,另一部分研磨处理后制成悬液,行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及Xpert 检测。以MGIT 960培养阳性并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和胸膜组织活检病理肉芽肿性病变并抗酸染色阳性作为确诊标准,评价活检组织研磨悬液行Xpert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51例患者中有34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通过MGIT 960培养阳性并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而确诊者20例(39.2%,20/51),通过胸膜组织活检病理阳性而确诊者17例(33.3%,17/51),其中3例患者被2种检测方法同时确诊;17例(33.3%)诊断为非结核性胸腔积液。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Xpert法、MGIT 960培养法、病理检查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7%(22/34)和100.0%(17/17)、58.8%(20/34)和100.0%(17/17)、50.0%(17/34)和100.0%(17/17);Xpert 法检测的敏感度高于MGIT 960培养法和病理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53,P=0.466)。结论 内科胸腔镜直视下取胸膜组织活检标本,通过研磨后使其液化,再行结核分枝杆菌Xpert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在综合性医院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入住株洲市中心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376份,其中痰标本227份(60.37%),肺泡灌洗液109份(28.99%),脑脊液21份(5.59%),胸腔积液15份(3.99%),其他标本4份(1.06%,包括引流液、脓液、分泌物、尿液各1份),分别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法”)、夹层杯液基集菌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法(简称“夹层杯法”)和传统固体罗氏培养法(简称“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比较和临床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76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中,最终临床诊断为结核病349例,非结核病27例。Xpert法检测阳性率(37.50%,141/376)明显高于夹层杯法(22.87%,86/376)和固体培养法(17.82%,67/376)(χ 2值分别为19.09、36.39,P值均<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Xpert法检测敏感度(40.11%,140/349)明显高于夹层杯法(23.50%,82/349)和固体培养法敏感度(19.20%,67/349)(χ 2值分别为19.86、35.98,P值均<0.05),且Xpert法检测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K=0.080)高于夹层杯法(K=0.016)与固体培养法(K=0.033)。140份Xpert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利福平耐药率(15.71%,22/140)与63份固体培养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利福平耐药率(14.29%,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P>0.05),且耐利福平患者一致。 结论 Xpert法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捷、敏感度高,对综合性医院早期诊断、治疗结核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3种快速检测技术在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 MTB/RIF技术(简称“GeneXpert技术”)对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确诊的45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校正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分别应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分别为4.44%(2/45)、88.89%(40/45)、35.56%(16/45);依次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4.46、13.16、27.23,P值均=0.000)。42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用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均为阴性。3种检测技术检测分枝杆菌的特异度均为100.00%。结论 改良抗酸染色法较离心涂片法及GeneXpert技术检测分枝杆菌阳性率高,具有较好的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液培养分枝杆菌、胸膜活检及其联合运用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70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141例)患者分别同时行胸液培养分枝杆菌、胸膜活检术检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阳性率及其联合运用的阳性率。结果单独行胸液培养分枝杆菌检查,阳性率41.1%:单独行胸膜活检术,阳性率65.2%,2种方法联用阳性率80.0%。联用方法与单独胸液培养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76,P<0.01);与单独胸膜活检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2,P<0.01)。结论2项检查均较安全,准确,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有显著意义,联合运用能大大提高确诊率,并能知道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否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T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9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发肺结核患者(简称“观察组”),及同期住院的200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肺结核患者(简称“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痰液或支气管灌洗液(BALF)的涂片或培养查找抗酸杆菌,对阳性菌株行菌种鉴定以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结合胸部X线摄影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表现,肺结核诊断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血T-SPOT.TB、抗酸杆菌金胺O荧光染色涂片镜检(简称“金胺O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以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检测阳性率的差异。采用SPSS 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28%(168/197)、96.00%(192/200)]均明显高于金胺O涂片镜检[36.55%(72/197)、35.50%(71/200)](χ 2值分别为98.24、162.53,P值均=0.000),MGIT 960 [53.81%(106/197),57.50%(115/200)](χ 2值分别为46.06、83.06,P值均=0.000),PPD试验[34.52%(68/197),63.50%(127/200)](χ 2值分别为105.66、65.40,P值均=0.000)。观察组患者T-SPOT.TB、PPD试验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值分别为13.50、33.36,P值均=0.000)。 结论 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并发肺结核时采用血T-SPOT.TB技术进行检测仍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较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奚莹  石莲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6):659-662
回顾性调查沈阳市胸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住院诊治的痰培养阳性且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499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耐药检测结果,其中初治患者235例(初治组)、复治患者264例(复治组)。采用绝对浓度法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对11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总耐药率为50.70%(253/499),初治组[29.79%(70/235)]低于复治组[69.32%(183/264)](χ 2=79.32,P<0.01);单耐药率为14.83%(74/499),初、复治组[分别为14.04%(33/235)和15.53%(41/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2,P=0.641);多耐药率为12.63%(63/499),初治组[2.98%(7/235)]低于复治组[21.21%(56/264)](χ 2=37.47,P<0.01);耐多药率为23.25%(116/499),初治组[(12.77%(30/235)]低于复治组[32.58%(86/264)](χ 2=27.35,P<0.01);广泛耐药率为3.01%(15/499),初治组[0.85%(2/235)]低于复治组[4.92%(13/264)](χ 2=7.08,P=0.008);利福平耐药率为29.26%(146/499),初治组[15.74%(37/235)]低于复治组[41.29%(109/264)](χ 2=39.19,P<0.01)。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制定合理有效的耐药肺结核治疗方案,可为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及耐药结核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内科胸腔镜胸膜病变活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等4家临床中心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诊断试验方法,对参照入组标准顺序纳入的229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入院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并对活检留取胸膜病变组织标本行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和BACTEC MGIT 960培养(简称“MGIT 960”)及常规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229例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取胸膜活检组织行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临床不能明确诊断者23例(10.0%),确诊者为206例(90.0%),其中129例(56.3%)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77例(33.6%)诊断为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胸膜活检组织经GeneXpert或MGIT 960检测结核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7.9%(64/229)和17.0%(39/229)]与病理学检测阳性率[(23.1%,53/2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251;χ2=2.67,P=0.103);但GeneXpert+MGIT 96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32.8%(75/229)]明显高于传统病理学检测(χ2=5.25,P=0.02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镜镜下特征性表现在纤维粘连带[70.5%(91/129)]、弥漫性粟粒结节状病灶[41.1%(53/129)]、纤维素沉积[40.3%(52/129)]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分别为32.5%(25/77)、6.5%(5/77)、15.6%(12/77)],但散在多发结节状病灶[26.4%(34/129)]明显低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53.2%(41/77)](χ2=28.41、28.52、24.42、15.06,P值均=0.000)。229例患者胸腔镜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224例(97.8%)有轻中度胸痛,口服止痛药2~3 d后可缓解;134例(58.5%)活检部位有少量出血,107(46.7%)例局部皮下气肿,均未给予特殊处理,拔管后2~3 d内吸收;仅2例患者术后出现脓胸,引流管留置14 d后行胸腔镜胸膜剥离术,随访6个月后均安全拔管。结论 内科胸腔镜镜下表现、胸膜病变活检组织标本病理和病原学检测均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而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辽宁省鞍山市结核病医院内科病房初诊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留取胸腔积液并立即送检,胸腔积液分别行抗酸染色涂片法检查(简称"涂片法")、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法(简称"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检测。以临床确定诊断为参考标准,评价涂片法、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检测胸腔积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率。结果在180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162例(90.00%)患者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8例(10.00%)患者最终排除结核性胸膜炎。162例临床确诊患者中,61例(37.65%)MGIT 960培养阳性;101例(62.35%)根据临床表现、胸腔积液的生化指标、胸部影像和抗结核治疗有效等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1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包括肺癌胸膜转移9例,结节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胸膜炎1例,胸膜间皮瘤2例,肾病综合征2例,心功能不全2例和低蛋白血症1例。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考标准,涂片法、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0.00%(0/162)、37.65%(61/162)、54.94%(89/162);特异度均为100.00%(0/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00%(0/0)、100.00%(61/61)、100.00%(89/8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18/180)、15.13%(18/119)、19.78%(18/91);一致率分别为10.00%(18/180)、43.89%(79/180)、59.44%(107/180)。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涂片法和MGIT 960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2,P=0.000)。结论 GeneXpert检测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内科胸腔镜胸膜病变活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等4家临床中心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诊断试验方法,对参照入组标准顺序纳入的229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入院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并对活检留取胸膜病变组织标本行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和BACTEC MGIT 960培养(简称“MGIT 960”)及常规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229例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取胸膜活检组织行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临床不能明确诊断者23例(10.0%),确诊者为206例(90.0%),其中129例(56.3%)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77例(33.6%)诊断为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胸膜活检组织经GeneXpert或MGIT 960检测结核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7.9%(64/229)和17.0%(39/229)]与病理学检测阳性率[(23.1%,53/2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251;χ2=2.67,P=0.103);但GeneXpert+MGIT 96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32.8%(75/229)]明显高于传统病理学检测(χ2=5.25,P=0.02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镜镜下特征性表现在纤维粘连带[70.5%(91/129)]、弥漫性粟粒结节状病灶[41.1%(53/129)]、纤维素沉积[40.3%(52/129)]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分别为32.5%(25/77)、6.5%(5/77)、15.6%(12/77)],但散在多发结节状病灶[26.4%(34/129)]明显低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53.2%(41/77)](χ2=28.41、28.52、24.42、15.06,P值均=0.000)。229例患者胸腔镜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224例(97.8%)有轻中度胸痛,口服止痛药2~3 d后可缓解;134例(58.5%)活检部位有少量出血,107(46.7%)例局部皮下气肿,均未给予特殊处理,拔管后2~3 d内吸收;仅2例患者术后出现脓胸,引流管留置14 d后行胸腔镜胸膜剥离术,随访6个月后均安全拔管。结论 内科胸腔镜镜下表现、胸膜病变活检组织标本病理和病原学检测均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而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胸膜肥厚、粘连的关系。方法117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按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从低到高分为A、B、C 3组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测定胸膜厚度 ,评估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 治疗过程中胸膜厚度 :A组与B组比较 (t=2 .5 7,P<0.05 )有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t=7.15 ,P<0 .0 1)有显著差异性 ,B组与C组比较 (t=2.46 ,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胸膜粘连发生率 :A组与B组比较 (χ2=3.5 1,P>0.0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χ2=9.87,P<0 .01)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χ2=4 .5 1,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胸膜厚度 :A组与B组比较 (t=1.4 5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t=3.4 6 ,P<0.01)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t=2 .89,P<0 .0 1)有显著性差异 ;胸膜粘连发生率 :A组与B组比较 (χ2=0 .10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χ2=4 .36 ,P<0.05)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χ2=7.4 9,P<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影响胸膜肥厚度与胸膜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MTB分泌蛋白抗原85B(Ag85B)-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融合蛋白在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组)患者4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非结核组)患者26例,以及体检健康人群(健康组)25名。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前后结核组、非结核组外周血、胸腔积液及健康组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患者组织(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得的胸膜组织)中CD4 +和CD8 +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前后,结核组外周血中IFN-γ的含量分别为(42.63±10.51)pg/ml和(401.90±72.54)pg/ml;非结核组分别为(38.97±7.08)pg/ml和(40.04±6.80)pg/ml;健康组分别为(39.61±7.28)pg/ml和(39.86±6.97)pg/ml。结核组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分别为(411.91±41.56)pg/ml和(1342.67±167.96)pg/ml;非结核组分别为(47.99±11.49)pg/ml和(48.76±11.25)pg/ml。刺激前结核组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94,P=0.000);刺激后结核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IFN-γ含量相对于刺激前及刺激后的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79、33.211和33.204,P值均为0.000);刺激后结核组与刺激前及非结核组刺激前后胸腔积液中IFN-γ的含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085、51.478和51.499,P值均为0.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患者胸膜组织中的CD4 +和CD8 +积累光密度值(结核组:16349.91±2376.36和10525.77±1164.86;非结核组:1853.64±670.40和1327.15±175.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81和19.127,P值均为0.00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刺激外周血和胸腔积液后均明显提高结核特异性IFN-γ的含量,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积液中白介素-27(IL-27)、结核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Gene Xpert MTB/RIF)表达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2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恶性胸腔积液组、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组与漏出性胸腔积液组分别61例、36例与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中IL-27水平,并予以Gene Xpert MTB/RIF试验,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IL-27、Gene Xpert MTB/RIF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中IL-27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组与漏出性胸腔积液组(F=112.944,P均<0.05);IL-27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AUC值为0.875,敏感度为73.43%、特异性为85.16%;Gene Xpert MTB/RIF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7.34%、100.00%;两者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为86.72%,特异性为100.00%。结论:胸腔积液中IL-27、Gene Xpert MTB/RIF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联合检测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