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在园儿童手足口病病原携带情况,为分析手足口病发病规律、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不同季节、城市与农村健康在园儿童肛拭子标本,以荧光RT-PCR法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CA16、CA6、CA10型。结果 1 276份标本检出EV核酸阳性211份,阳性率为16.54%。其中EV71、CA6、CA16、CA10及HEV分别占13.74%、6.16%、4.74%、1.90%、73.46%。手足口病病毒携带率流行期高于非流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P0.05),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4,P0.05),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 2,P=0.948 2),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6,P0.05)。结论重庆市万州区在园儿童手足口病病原携带率较高,不同区域、季节、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荆门地区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荆门地区618例手足口病儿童的778份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以及肠道病毒通用型(EV)的核酸检测。结果 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5.86%,病原体分别以EV71、EV71和CVA16为主,此外有4例CVA16和EV71混合感染。不同类型样本肠道病毒阳性率均超过50%。核酸检测阳性以1岁~3岁儿童最为集中(阳性构成比为83.04%);男女手足口病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8.22%和6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1,P0.05)。荆门市直阳性率最低(53.89%),与其他3个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3,P0.05)。4例重症患儿和1例死亡患儿由EV71感染引起。结论 2010年-2012年荆门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其他EV为主,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咽、肛拭子混合液作为一种新的手足口病标本类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抗体筛查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确诊的281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血清EV71-IgM抗体和CA16-IgM抗体检测.结果 EV71-IgM抗体阳性144例(51.2%,144/281),CA16-IgM抗体阳性90例(32.0%,90/281),EV71-IgM和CA16-IgM双阳性17例(6.0%,17/281),即抗体阳性确切例数为217例,抗体阳性率为77.2%(217/281).EV71-IgM抗体阳性率与CA16-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5,P<0.01),总体男性与女性抗体阳性率[95.1%(135/142)比71.2%(99/1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P<0.01).结论 早期进行EV71-IgM和CA16-IgM抗体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手足口病及监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0岁~14岁不同人群儿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水平,为防控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为手足口病疫苗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哈尔滨市4家医院作为样品采集点,采集临床排除手足口病者的样本413份,应用假病毒系统检测样本EV71中和抗体滴度,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413份样本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37.05%;不同性别、时间EV71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EV71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P0.05)。其中≤6个月组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8.00%;7个月~12个月组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最低,为20.83%。结论中和抗体较低的人群及时间点为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中的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汕头地区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13年915例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者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EV71-IgM抗体。结果 915例血清标本中214例检出EV71-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3.39%;其中,3岁组和4岁组阳性率分别为32.98%和28.33%,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χ2=25.47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3岁组与4岁组阳性率比其他年龄组高(χ2=17.303,P〈0.05),女性3岁组阳性率明显比其他年龄组高(χ2=13.092,P〈0.05);患者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05)。结论肠道病毒71型是汕头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建立完善的EV71病毒流行监测系统是当前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安徽省六安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六安市各县区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送检的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科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非EV71和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EV)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共采集手足口病标本1 165份,总阳性率为46.52%。其中,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03%、9.27%和13.22%。5年间总阳性率和EV71阳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阳性率χ2趋势=26.670,P0.01;EV71阳性率χ2趋势=20.244,P0.01)。结论六安市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为EV71,但近年来EV71阳性率有下降趋势。应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掌握其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肠道排毒时间,为制定手足口病患儿隔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门诊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自患儿发病日起每隔7 d采集一次粪便标本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分析感染不同病毒、轻症和重症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布和转阴时间。结果纳入手足口病患儿187例,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31例,其中EV71阳性68例,阳性率为51.90%;CA16阳性54例,阳性率为41.22%;CA16和EV71均阳性6例,阳性率为4.5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例,阳性率为2.29%。EV71阳性、CA16阳性、CA16和EV71均阳性、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患儿分别于随访第10、6、5、5周病毒全部转阴,感染不同病毒患儿阳性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和CA16阳性轻症患儿均于随访第6周病毒全部转阴,两组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和CA16阳性重症患儿分别于随访第10周和第4周病毒全部转阴,两组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与重症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肠道可持续排毒,EV71最长可持续10周,CA16最长可持续6周,其他肠道病毒最长可持续5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情况下手足口病标本的病毒核酸检出情况,从而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中标本的采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PSS13.0及Excel软件,通过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对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系统的手足口病检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9月,共检测手足口病相关标本839份,共检出EV71和CoxA16病毒核酸342份(检出率为40.76%),其中EV71和CoxA16检出率分别为27.53%和13.23%;无标本检出EV71和CoxA16混合感染;不同年度手足口病标本的EV71检出率(χ2=16.63,P=0.00)和CoxA16检出率(χ2=14.45,P=0.0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行期送检标本的EV71检出率(30.72%,300/651)显著高于非流行期(16.49%,31/188)(χ2=14.81,P=0.00);发病3 d内采样标本的CoxA16阳性检出率(χ2=7.49,P=0.01)显著高于发病3 d后采样的标本;临床病例标本EV71病毒核酸检出率(χ2=9.31,P=0.00)显著高于暴发/聚集性疫情检出率;不同部位采集标本的EV71检出率(χ2=3.30,P=0.19)及CoxA16检出率(χ2=5.13,P=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2012年度龙岗区EV71和CoxA16均有流行,发病3 d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可较好的替代粪便标本用于手足口病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芜湖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0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生物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的核酸。结果 402例手足口病患者标本,核酸总阳性率为65.2%;EV71型阳性率为39.8%,CoxA16阳性率为19.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5.5%,男女比为1.4: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68.4%和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P0.05),3~7月为发病高峰,以4岁以下婴幼儿为主(87.0%)。结论 2011年芜湖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EV71和CoxAl6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区幼儿园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探索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3家幼儿园所有未患手足口病的幼儿肛拭子,检测EV71和CA16病毒核酸,统计检测结果。结果:共采集1305份样本,EV71阳性率4.67%,CA16阳性率1.30%。幼儿园间和不同年龄间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EV71和CA16的隐性感染率较高,说明手足口病流行期存在部分无症状携带者,控制隐性感染者对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卫生条件不同造成隐性感染率各有差异,3岁以内幼儿的隐性感染率最高,应重点做好宣传教育和低龄儿童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地区人群抗体水平,及时发现应急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出血热疫苗应急接种的活动,收集5个旗县的健康人群血样本,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结果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3.07%,地区间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84,P=0.000);各年龄组间血清IgG抗体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P=0.001),其中21~30岁、31~40岁和41~51岁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P=0.461);女性抗体阳性率和隐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的隐性感染率为4.01%。结论流行地区人群抗体水平不高,各地区间抗体水平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对应急接种策略进行调整有助于提高人群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分析萍乡市健康人群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的状况,为萍乡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668名健康儿童及112名孕妇血清进行HEV71中和抗体检测,同时采集总计100名幼教人员、幼儿及儿童家长的手及咽部涂抹样,进行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PE、EV71 和CoxA16)。结果 668名儿童中,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6.0%,平均几何滴度为1∶16.34,不同年龄组儿童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1.12,P<0.05),各年龄组的中和抗体构成不一致(χ2=154.39,P<0.05)。112名孕妇,阳性率为92.9%,平均几何滴度为1∶29.89。100名健康人群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8.0%,幼教人员、儿童家长、儿童3组人群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2.78,P<0.05),手部涂抹样和咽拭子的检出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85,P>0.05)。结论 ≤3岁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肠道病毒感染状况对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影响,儿童和成人勤洗手、室内常通风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建议儿童在7月龄开始接种EV71疫苗。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情况,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及实现手足口病对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491例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应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RNA。结果 EV71阳性率为30.96%,CA16阳性率为19.14%;EV71和CA1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之间EV71和CA1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59例重症及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率为54.24%,CA16阳性率为1.69%。重症及死亡病例集中在3~10月份,1、2月份和11、12月份未发现重症及死亡病例;7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中,5例EV71阳性。结论 2009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为EV71;3~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要特别加强对EV71引起的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重症病例的监测,提前做好抢救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9—2010年秦皇岛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首诊256例手足口病患者采集标本,分别用肠道通用病毒PE、EV71和CA16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56例被检测患儿中187例为PE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3.05%,EV71阳性为101例,阳性率为39.45%;CA16阳性为46例,阳性率为17.97%。2009年EV71阳性率为65.35%(82/127),2010年EV71阳性率为14.73%(19/129),2009年EV71阳性率高于2010年(χ2=66.563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足口病发病与性别无关。病毒检测阳性的147例患儿中,6岁以下患者132例,占构成比89.80%。结论秦皇岛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16为主,2009年和2010年相比流行优势型别不同,2009年以EV71型为主,手足口病6岁以下儿童多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携带情况,探讨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在手足口病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3月~2016年10月采集手足口病密切接触人群咽拭子标本200份。咽拭子提取核酸后应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按照医务人员与家属进行病毒检测情况分析。结果 200份标本中,HEV通用引物阳性104份(52.0%),其中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分别为43份(21.5%)、46份(23.0%)和15份(7.5%)。家属肠道病毒携带率高于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携毒率较高,其在手足口病的传播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型别、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为进一步预防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实验室技术支持。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疑似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提取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型及Cox A16型的核酸检测,统计检测结果并分析。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患者标本947份,总阳性率为58.61%,其中EV71型阳性率为37.17%、Cox A16型阳性率为8.45%,其他EV病毒阳性率为12.99%。男性阳性率为58.39%,女性阳性率为5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阳性率为61.12%,城市患者阳性率为52.24%,二者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P0.05)。1岁~3岁组低龄儿童占确诊患者的78.38%。结论枣庄市手足口病病原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有明显的时间和人群分布特征。每年的5月-7月为发病高峰期。农村1岁~3岁组低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群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08~2009年濮阳市辖区内手足口病住院患者进行病原体核酸检测。方法用RT-PCR法对306例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和血清样本进行肠道病毒、EV71、CoxA16核酸检测。结果 EV71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6.25%,CA16病毒核酸阳性率为0.28%。PE单独(非EV71、CA16的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1.4%。疱疹液阳性率最高为73.3%,粪便阳性率为58.3%,咽拭子阳性率为40.7%,血清阳性率最低为4.35%,咽拭子与粪便阳性率无差异。病例以6岁以下为主,占97.06%。2008年有45例,EV71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6.67%。2009年有261例,EV71阳性率为11.11%,CA16检出1例,PE单独阳性率为29.50%。结论 2009年与2008年相比EV71外其它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感染的概率在增加。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简单易掌握,能达到早采样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要加大对6岁以下儿童的监测检测力度,为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不同人群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状况。方法 2012年对北京9区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采集血样,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抗CoxA16和抗EV71 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结果 2 140名被研究人群中,抗EV71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27.0%和1.6%,抗CoxA16 IgG和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8.5%和4.2%,抗EV71 IgM与抗CoxA16 IgM同时阳性阳性率为0.7%,抗EV71 IgG与抗CoxA16 IgG同时阳性阳性率为17.2%。各年龄组抗EV71 IgM、IgG阳性率、抗CoxA16 IgM、IgG阳性率、抗EV71 IgM 和抗CoxA16 IgM同时阳性的阳性率、抗EV71 IgG和抗CoxA16 IgG同时阳性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1~岁组抗EV71 IgM阳性率最高,5~岁组抗CoxA16 IgM阳性率最高,10~岁组抗EV71IgG 和20~岁组抗CoxA16 IgG阳性率最高。女性抗CoxA16 IgG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 低龄组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制定应考虑地域分布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症手足口病(HFMD)住院患儿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陪护家属的隐性感染情况,为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西安市某儿童医院重症HFMD住院患儿及其陪护家属的肛拭子或咽拭子,采用RT-PCR法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 6)和其他肠道病毒进行检测,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3例重症HFMD患儿肠道病毒的阳性率为90.98%,其中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47.92%、4.96%和47.12%。133例陪护家属肠道病毒的阳性率为18.05%,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33.33%和66.67%。HFMD患儿EV71阳性、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的陪护家属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2.07%和2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3),陪护家属与患儿感染的肠道病毒血清型的一致性为79.17%。结论 HFMD住院患儿陪护家属肠道病毒的隐性感染比例较高,应重点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手足口病患者不同类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析,了解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不同类型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同时取粪便及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总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 group 16 strain,CA16).比较两种标本的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粪便标本的肠道病毒的总体阳性率为90.9%,EV71的阳性率为41.9%,CA16的阳性率为29.5%;咽拭子标本的肠道病毒的总体阳性率为87.5%,EV71的阳性率为37.4%,CA16的阳性率为26.9%,粪便标本的EV,EV71,CA16检出率均高于咽拭子标本,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18,3.75,3.37,P值分别为0.073,0.052.0.064).结论 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和咽拭子标本的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粪便标本采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可选择咽拭子标本用于手足口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