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常州地区3家社区医院,以其10年累计登记的HIV感染/AIDS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475例,平均年龄(44.44±13.85)岁,其中,男378例(79.58%),女97例(20.42%);HIV感染者273例(57.47%),AIDS患者202例(42.53%)。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及临床相关信息;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HIV病毒载量,并选取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者采用QuantiFERON ®-TB Gold (QFT)检测结核感染情况;分析研究对象结核感染情况,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中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有429例,结核感染率为10.02%(43/429)。单因素分析显示,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者中有结核病接触史者结核感染率(30.30%,10/33)高于无接触史者(8.33%,33/396);CD4 +T细胞计数>500个/μl者结核感染率(13.15%,33/251)高于CD4 +T细胞计数为200~500个/μl者(5.62%,10/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分别为16.30、6.55,P值均<0.05)。进一步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中,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者结核感染风险是无接触史者的4.61倍[调整OR值(95%CI值)为4.61(2.00~10.63)];CD4 +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风险是CD4 +T细胞计数200~500个/μl者的2.47倍[调整OR值(95%CI值)为2.47(1.17~5.21)]。结论 免疫水平低下的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检出率低;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免疫水平是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何畏  陈晴  黄涛  黄晓秋  吴桂辉 《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0):1090-1095
目的 探讨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 +/CD8 +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病区住院的147例患者(包括63例单纯肺结核、60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和24例单纯肺外结核患者,分别为肺结核组、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四色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检测纳入的各组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及CD4 +/CD8 +比值,分析上述各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CD3 +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96.000(377.500,823.250)个/μl和347.500(214.000,479.250)个/μl,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698.000(572.000,904.000)个/μl和409.000(311.000,545.000)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07,P=0.012;Z=-2.431,P=0.015)。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CD8 +T淋巴细胞计数与CD4 +/CD8 +比值分别为195.500(137.250,278.750)个/μl和1.670(1.258,2.273),较肺结核患者的244.000(154.000,317.000)个/μl和1.770(1.290,2.350)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92,P=0.058;Z=-0.546,P=0.585)。单纯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CD3 +和CD4 +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51.500(283.750,949.000)个/μl和295.500(134.250,461.750)个/μl,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698.000(572.000,904.000)个/μl和409.000(311.000,545.000)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89,P=0.037;Z=-2.460,P=0.014);单纯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的CD8 +T淋巴细胞计数[185.000(92.000,366.250)个/μl]及CD4 +/CD8 +比值[1.455(1.018,2.128)]与单纯肺结核患者[分别为244.000(154.000,317.000)个/μl和1.770(1.290,2.35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15,P=0.188;Z=-1.429,P=0.153)。结论 随着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 +、CD4 + T淋巴细胞计数的逐步降低,结核分枝杆菌可能更易播散至肺外;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 +/CD8 +比值在肺外结核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石倩  陈志 《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0):1087-1091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经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1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初治住院患者,按照是否并发AIDS分为并发组(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42例)和未并发组(未并发AIDS的颈部淋巴结结核,10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 并发组患者在男性[66.7%(28/42]、年龄[41.69(34.75,47.00)岁]、咳嗽[26.2%(11/42)]、乏力[16.7%(7/42)]、发热[38.1%(16/42)]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分别为44.0%(44/100)、30.64(22.00,32.75)岁、9.0%(9/100)、1.0%(1/100)、8.0%(8/100)](χ 2=6.867,P=0.009;Z=-5.300,P=0.000;χ 2=7.223,P=0.007;χ 2=10.867,P=0.001;χ 2=13.339,P=0.000),而CD4 + T淋巴细胞计数[152.50(69.25,241.75)个/μl]明显低于未并发组[598.00(452.00,748.00)个/μl](Z=-8.081,P=0.001)。在CT扫描表现上,并发组在淋巴结短径>2cm[47.6%(20/42)]、淋巴结融合[71.4%(30/42)]、淋巴结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坏死并存型[45.2%(19/42)]、累及≥3个区[59.5%(25/42)]、累及≥4个区[33.3%(14/42)]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27.0%(27/100)、53.0%(53/100)、4.0%(4/100)、31.0%(31/100)、11.0%11/100)](χ 2值分别为5.679、4.136、37.056、10.075、10.170,P值均<0.05);在形态规则[16.7%(7/42)]、边界清楚[16.7%(7/42)]、不全性坏死[33.3%(14/42)]方面均明显低于未并发组[50.0%(50/100)、52.0%(52/100)、90.0%(90/100)](χ 2值分别为13.677、15.205、48.459,P值均=0.000)。结论 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以男性、40岁以上患者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CD4 +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CT表现多见淋巴结短径>2cm、融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病变常累及≥3个分区的淋巴结,且多为并存型坏死。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肺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分析;AIDS合并结核中PPD、结明试验、结核分型与CD4 T不同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相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影象学表现;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核病分型有相关性,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影象学中斑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显著性差异;单发空洞,胸腔积液的机率,无显著性差异。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Ⅱ、Ⅴ型结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发病率高,尤其以肺外结核和血型播散性结核多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mm3时,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影象学表现多样化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T淋巴细胞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西安市胸科医院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162例NTM肺病(NTM组)、143例菌阳肺结核(肺结核组)、146例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组)、81例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组)、175例其他肺部疾病(对照组,包括细菌性肺炎101例、支原体肺炎58例、支气管扩张症11例、尘肺5例)患者的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检查结果并进行比对分析,总结流式细胞学检测NTM肺病患者T淋巴细胞的特点。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表示,采用非参数Kruskal-Waills H检验比较5组患者,以及NTM组分别与其他4组患者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检查结果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NTM组、肺结核组、结核性胸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对照组患者的总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276.00(987.00,1563.00)、907.00(661.00,1231.25)、793.00(556.50,1080.75)、574.00 (296.00,883.00)、1904.00 (1611.50,2093.50)个/μl,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868.00(599.00,997.00)、546.00(384.75,744.00)、445.00(301.75,645.00)、294.00 (134.00,462.00)、1497.00 (925.50,1757.50)个/μl,CD8 +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369.00(252.00,573.00)、289.50(192.00,400.75)、303.50(206.75,441.00)、243.00(119.00,427.00)、417.00(279.50,644.50)个/μl,CD4 +CD8 +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1.00(7.00,18.00)、6.00(4.00,11.00)、8.00(6.00,13.00)、5.00(2.00,9.00)、9.00(6.00,12.50)个/μl,各组数据均以对照组最高,NTM组次之,各结核病组最低;且5组间及NTM组与肺结核组、结核性胸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对照组患者在总T淋巴细胞、CD4 +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数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39.898、5.291、6.968、8.323、-7.662,P值均=0.000;H=384.960、5.973、8.777、10.128、-6.641,P值均=0.000;H=66.345、4.632、3.503、5.530、-0.897,P值均<0.05), 5组间及NTM与肺结核组、结核性胸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在CD4 +CD8 + T淋巴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59.508、5.453、3.189、6.824,P值均=0.000)。 结论 NTM肺病患者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其他肺部疾病(对照组)患者,高于3组结核病患者,可辅助判断患者免疫状况,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搜集2012年4月至2018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能耐受手术)颈部淋巴结结核(CTL)并发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19~62岁,平均(38.0±11.3)岁。均在规范的抗结核、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术前与术后3个月CD4 + T淋巴细胞水平、CD4 + T淋巴细胞/CD8 + T淋巴细胞比值、血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术后3个月CD4 + T淋巴细胞为(267.07±77.89)个/μl,术前为(156.80±84.83)个/μl,CD4 +/CD8 + T淋巴细胞比值为0.68±0.53,术前为0.47±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0,P=0.019;t=20.37,P=0.033)。术后ESR为(15.88±11.08)mm/1h,术前为(52.32±17.12)mm/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P=0.025)。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1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CTL症状消失;1例切口延期愈合,经过2个月局部换药愈合;3例CTL复发再行二次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死亡原因为艾滋病晚期且并发肺孢子虫肺炎。可见,规范的抗结核、抗病毒药物控制,联合适当时机合理精准的手术干预对CTL并发艾滋病患者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给予卡介苗(BCG)免疫治疗对结核病化疗效果和T细胞严群的影响。方法80只PPD皮试阴性SD大鼠随机分成(1)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2)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3)单纯化疗对照组;(4)模型效果判断组。各组于实验开始接受结核杆菌(Mtb)攻毒;第1个月末处死模型效果判断组全部大鼠作病理学和结核杆菌细菌学检查,其他各组于第1个月末接受抗结核化疗,其中第1组化疗开始加用BCG治疗,第2组化疗1个月后加用BCG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检测各组大鼠于Mtb攻毒前和Mtb攻毒后1、2、3、5个月末的外周血中CD3+、CD4+、CD8+、DPT细胞含量,第2、5个月末加查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果(1)Mtb感染后1个月内1、3、4组各死亡2只大鼠,第2组死亡1只大鼠。化疗开始后4个月治疗期死亡率:化疗一开始即同步加BCG治疗组22.2%(4/18)高于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0/19),P<0.05;化疗对照组为5.6%(1/18),(2)结核病鼠表现为CD4/CD8比值(可伴CD4+细胞)降低、CD8+(可伴DP)细胞升高,P<0.05或P<0.01;这种改变可在化疗后1-2个月内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3)化疗开始同步加用BCG组治疗1个月时表现为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8+、DP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或P<0.01;治疗2个月后CD3+、CD4+T细胞恢复到正常范围而仍保持CD8+、DPT细胞较高水平。(4)化疗1个月后再加用BCG组在加用BCG后表现为CD3+、CD4+细胞百分率不降低而CD8+、DP细胞升高。结论淋巴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而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是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第一个月死亡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DP细胞是抗结核保护性免疫相关细胞。BCG作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应在化疗1个月后开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PLC患者被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分别给予仑伐替尼治疗或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评估客观缓解率(ORR)和局部控制率(LCR)。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在治疗3月末,两组ORR(42.9%对25.0%)和LCR(78.6%对6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4+/CD8+细胞比值及细胞PD-1和CTLA-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FGF、b...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CD4+和CD8+ T细胞活化标记物(CD69、CD25、HLA-DR和NKG2D)的表达差异。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64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NAFLD患者行肝穿刺活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iNKT、CD4+和CD8+T细胞CD69、CD25、HLA-DR和NKG2D表达。结果 在64例NAFLD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NAFL 37例和NASH 27例;健康对照者、NAFL和NASH患者健康对照者、NAFL和NASH患者外周血CD69+iNK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0.1±1.7)%、(6.1±1.3)%和(26.7±3.6)%(P<0.05),CD25+iNK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3.0±5.9)%、(94.1±8.0)%和(90.8±7.5)%(P<0.05),HLA-DR+iNK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5.3±1.7)%、(15.8±2.0)%和(22.3±2.0)%(P>0.05),NKG2D+iNK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4.5±3.5)%、(59.7±4.0)%和(71.3±6.0)%(P<0.05);外周血CD69+CD4+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7±0.2)%、(0.4±0.1)%和(0.5±0.1)%(P>0.05),CD25+CD4+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4±0.6)%、(3.0±1.3)%和(1.5±0.7)%(P>0.05),HLA-DR+CD4+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7±0.7)%、(4.1±1.0)%和(3.9±1.0)%(P<0.05),NKG2D+CD4+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0.5)%、(0.6±0.2)%和(0.9±0.2)%(P<0.05);外周血CD69+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0±0.4)%、(1.6±0.3)%和(2.1±0.6)%(P>0.05),CD25+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3±0.3)%、(1.1±0.2)%和(1.0±0.2)%(P>0.05),HLA-DR+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0±0.7)%、(6.5±1.0)%和(9.6±1.4)%(P<0.05),NKG2D+CD8+ 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6±0.1)%、(0.5±0.1)%和(0.9±0.2)%(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NAFL与NASH患者可能存在外周血iNKT细胞、CD4+和CD8+ T细胞活化的免疫表型差异,显示NASH患者CD69+iNK T细胞百分比增高,可能对诊断有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207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及9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并发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组141例(简称“Ⅰ组”)、糖尿病并发培养阴性肺结核患者组(简称“Ⅱ组”)6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组(简称“Ⅲ组”)95例。应用全血T-SPOT.TB 试剂盒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对MTB菌株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 T-SPOT.TB检测在Ⅰ组、Ⅱ组、Ⅲ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9%(131/141) (95%CI:87.3%~96.5%)、86.4% (57/66)(95%CI:75.7%~93.6%)、48.4% (46/95)(95%CI:38.0%~58.9%)。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9.91,P<0.01);Ⅱ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4.33,P<0.01)。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与Ⅱ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31,P=0.129)。以肺结核临床诊断为金标准,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8%(188/207) (95%CI:86.0%~94.3%)、51.6%(49/95) (95%CI:41.1%~62.0%)、80.3%(188/234) (95%CI:74.7%~85.2%)、72.1%(49/68) (95%CI:59.9%~82.3%)、78.5%(237/302) (95%CI:73.4%~83.0%)。结论 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并发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23例脊柱结核并发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CD4 +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神经功能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情况等,分析研究对象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68.4±11.3)min,平均出血量为(490.6±101.5)ml,无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0±0.7)分,明显低于术前的(8.2±0.6)分,疼痛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P=0.001)。4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完全恢复正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的ESR和CRP分别为(9.3±2.6)mm/1h和(4.8±1.2)mg/L,较术前的(79.4±4.6)mm/1h和(57.5±5.9)m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66,P=0.000;t=47.73,P=0.000);经围手术期管理及后续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267.5±38.5)个/μl,较术前的(233.3±41.1)个/μl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7,P=0.001)。所有患者植骨融合符合Bridwell Ⅰ~Ⅱ级标准,植骨融合中位时间为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器断裂。2例患者术后1d出现癫痫,5例术后肺不张、高热,11例术后出现腹胀,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合理选择手术时机,脊柱结核并发AIDS的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免疫干预意义和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13例肺结核患者,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计数<410个/μl)和对照组(计数≥410个/μl);将CD4+T淋巴细胞减少患者根据是否行免疫干预治疗分为免疫干预组和非免疫干预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吸烟、饮酒、症状数目、治疗分类、合并疾病、耐药情况、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疗效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 结果: 213例肺结核患者中,61例发生CD4+T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6%。疗效分析显示治疗2~4个月,免疫干预组痰涂片阴性率为93.9%,高于非免疫干预组的75.0%(χ2=4.320,P<0.05)。治疗5~7个月,免疫干预组病灶吸收率为51.5%,高于非免疫干预组的25.0%(χ2=4.46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男性、年龄≥60岁、农民职业、文盲文化、症状数目≥4个、并发肺外结核、累及肺野4~6个、肺部空洞、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125×109/L、白蛋白<35g/L、CD8+T淋巴细胞计数<190个/μl的构成比(77.0%、44.3%、36.1%、26.2%、36.1%、34.4%、77.0%、55.7%、45.9%、18.0%、68.9%、2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5%、11.2%、19.7%、10.5%、19.7%、21.1%、38.2%、40.8%、25.7%、5.3%、44.7%、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42、29.060、10.095、13.650、6.290、4.165、26.342、3.929、8.274、8.738、10.137、16.80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OR=4.816,95%CI:1.650~14.052)、病变累及肺野4~6个(OR=3.669,95%CI:1.548~8.696)、血小板<125×109/L(OR=3.753,95%CI:1.069~13.173)、CD8+T淋巴细胞计数<190个/μl(OR=3.908,95%CI:1.394~10.954)。 结论: HIV阴性肺结核患者较易发生CD4+T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干预治疗对提高患者疗效具有积极意义。高龄、肺部病变累及范围大、血小板减少和CD8+T淋巴细胞减少是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比较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CH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RBV)联合普通α-2b干扰素治疗或应用RB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6个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为8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为8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ALT水平为(36.8±4.1)U/L,显著低于对照组【(61.5±4.3)U/L,P<0.05】,血清AST水平为(38.4±3.4)U/L,显著低于对照组【(51.6±3.6)U/L,P<0.05】;在治疗4 w、12 w和24 w,观察组血清HCV RNA水平分别为(4.6±1.2)Ig IU/mL、(4.1±1.1)Ig IU/mL和 (3.6±0.9)Ig 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1±1.1)Ig IU/mL、(4.7±1.2)Ig IU/mL和(4.2±1.0)Ig IU/mL,P<0.05】;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百分比为(73.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6±6.9)%,P<0.05】,CD4+细胞百分比为(49.5±6.3)%,显著高于对照组【(34.8±5.8)%,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17.6±3.8)%,显著低于对照组【(25.9±4.6)%,P<0.05】,CD4+/CD8+细胞比值为(1.0±0.2),显著低于对照组【(1.4±0.3),P<0.05】。结论 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RBV抗病毒治疗CHC患者疗效尚可,在不能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继续应用标准疗法仍可获得一定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核病症状筛查在HIV感染/AIDS患者中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作用,为基层医生在HIV感染/AIDS患者中诊断结核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两乡一镇”现场,对688例HIV感染/AIDS患者采用多项筛查的方法进行结核病筛查,其中“结核病症状筛查”共计发出了688份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回收628份,有效问卷623份。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1)咳嗽、咳痰持续2周;(2)反复咳出带血的痰;(3)反复发热持续2周以上;(4)夜间经常出汗;(5)无法解释的体质量明显下降;(6)经常容易疲劳或呼吸短促;(7)淋巴结肿大。出现(1)~(7)中1个或多个症状为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专家组根据623例受检者的可疑症状问卷筛查、痰涂片显微镜检查、胸部X线摄影、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以确诊其中的活动性结核病。并以专家组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结核病症状筛查在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Kappa值,评价结核病症状筛查在HIV感染/AIDS患者中筛查结核病的应用价值。结果 现场结核病症状筛查中,结核病症状阳性率为66.29%(413/623),专家组共计确诊113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以此作为参考标准,计算结核病症状筛查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Kappa 值分别为69.03%(78/113)、34.31%(175/510)、18.89%(78/413)、83.33%(175/210)、0.03和-0.76。结论 结核病症状筛查在HIV感染/AIDS患者中确诊活动性结核病阳性结果与专家组确诊患者比较的约登指数、Kappa值均较低,但症状筛查投入低、操作简单且有效,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特别匮乏的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可作为排查结核病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结核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38kD)的免疫球蛋白(IgG)]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并与同期采用外周血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入院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146例及非结核病患者1671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并比较血清结核抗体对培养阳性肺结核、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并比较血清结核抗体及T-SPOT.TB检测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面积),总体评估血清结核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结核抗体对于培养阳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47.1%,246/522)明显高于临床诊断肺结核(25.9%,388/1499)和肺外结核(24.8%,3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81.15和20.53,P值均<0.001);血清结核抗体对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两组之间的敏感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P=0.790);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比较,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30.6%,657/2146)明显低于T-SPOT.TB检测(76.2%,1635/2146)(χ 2=799.00,P=0.000);对于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的AUC面积(0.619;95%CI:0.604~0.635)小于T-SPOT.TB(0.781; 95%CI:0.768~0.794)(χ 2=14.00,P=0.000)。血清结核抗体的诊断特异度(93.2%,1557/1671)高于T-SPOT.TB检测(70.1%,1171/1671)(χ 2=316.00,P=0.000)。 结论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清结核抗体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尚需提高,应该研发敏感度更高的结核抗体试剂盒,以便能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与弓形虫脑病患者在不同CD4 + T细胞水平时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从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HIV感染者中筛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46例,均进行了MRI检查。其中,弓形虫脑病21例(弓形虫组),89个病灶;TBM 25例(TBM组),174个病灶。 从病灶分布、形态、大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特征、周围水肿带程度等指标,评价两组在CD4 + T细胞<15和≥15个/μl水平时的上述MRI指标的差异。结果 弓形虫组、TBM组皮层及皮层下区病灶占所有病灶的比例:当CD4 + T细胞<15个/μl时,分别为83.0%(44/53)、45.8%(3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4.203,P=0.000);当CD4 + T细胞≥15个/μl时,分别为77.8%(28/36)、59.8%(61/1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5.076,P=0.079)。 当CD4 + T细胞<15个/μl时,弓形虫组、TBM组结节状病灶占所有病灶的比率分别为54.7%(29/53)、75.0%(5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629,P=0.018);当CD4 + T细胞≥15个/μl时,两组斑片状、环形病灶占所有病灶的比率分别为88.9%(32/36)、64.7%(66/1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560,P=0.006)。当CD4 + T细胞≥15个/μl时,DWI低、高信号病灶比率在弓形虫组分别为41.6%(15/36)、27.8%(10/36),在TBM组分别为7.8%(8/102)、41.2%(42/102),ADC图像低、高信号病灶比率在弓形虫组分别为22.2%(8/36)、41.7%(15/36),在TBM组分别为40.2%(41/102)、9.8%(10/1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WI: χ 2=21.964,P=0.000;ADC: χ 2=18.440,P=0.000)。结论 不同CD4 + T细胞计数水平时,HIV感染并发TBM与弓形虫脑病患者MR扫描在病灶分布、形态、DWI和ADC图像信号特征上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核病症状筛查在HIV感染/AIDS患者中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作用,为基层医生在HIV感染/AIDS患者中诊断结核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两乡一镇”现场,对688例HIV感染/AIDS患者采用多项筛查的方法进行结核病筛查,其中“结核病症状筛查”共计发出了688份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回收628份,有效问卷623份。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1)咳嗽、咳痰持续2周;(2)反复咳出带血的痰;(3)反复发热持续2周以上;(4)夜间经常出汗;(5)无法解释的体质量明显下降;(6)经常容易疲劳或呼吸短促;(7)淋巴结肿大。出现(1)~(7)中1个或多个症状为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专家组根据623例受检者的可疑症状问卷筛查、痰涂片显微镜检查、胸部X线摄影、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以确诊其中的活动性结核病。并以专家组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结核病症状筛查在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Kappa值,评价结核病症状筛查在HIV感染/AIDS患者中筛查结核病的应用价值。结果 现场结核病症状筛查中,结核病症状阳性率为66.29%(413/623),专家组共计确诊113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以此作为参考标准,计算结核病症状筛查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Kappa 值分别为69.03%(78/113)、34.31%(175/510)、18.89%(78/413)、83.33%(175/210)、0.03和-0.76。结论 结核病症状筛查在HIV感染/AIDS患者中确诊活动性结核病阳性结果与专家组确诊患者比较的约登指数、Kappa值均较低,但症状筛查投入低、操作简单且有效,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特别匮乏的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可作为排查结核病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5月 ~2020年7月我院诊治的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41例接受LCBDE联合LC术,另44例接受在ERCP下行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术治疗,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