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诱变选育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方法紫外线随机诱变结合阿维拉霉素、2-氧-D-葡萄糖和高浓度CaCl2抗性筛选的推理选育方案。结果通过选育获得了抗CaCl2的高产菌株Avl-104,其阿维拉霉素产量为800mg/L,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17.4%。稳定性研究发现Avl-104具有遗传不稳定的特性,菌种高产特性退化严重,但通过自然分纯的方法,得到菌株Avl-104-312,其阿维拉霉素产量达1 222 mg/L。结论紫外随机诱变结合高浓度CaCl2抗性推理选育辅以自然分纯可以提高阿维拉霉素的产素能力。利用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遗传不稳定性,通过自然分纯,不但可以维持其原有的高产特性,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高产菌株的产素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绿色产色链霉菌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进行推理选育.方法 采用60Co γ射线诱变、NTG诱变等手段,以阿维拉霉素、链霉素、2-脱氧-D-葡萄糖和α-氨基丁酸抗性为筛选压力,得到3株较高产突变菌株#1316、#1317、#1319;并以此为亲本,进行基因组重排筛选.通过扫描电镜等方法对高产突变株A11-13的菌落、孢子丝、分生孢子的分化特征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50L发酵罐上发酵试验及发酵产物的验证.结果 得到一株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A11-13,发酵单位达到1318.7mg/L,是原始菌株A-05和突变株#1317产率的202.9倍和9.18倍.50L发酵罐上试验中阿维拉霉菌发酵单位达到1773.9mg/L.该菌株气生菌丝较为粗壮,表面光滑,且孢子量很多,孢子为直径约0.7μm×1.5μm的长椭圆形,与出发菌株存在明显区别.结论 菌株A11-13表现出较高的工业应用潜力.抗生素发酵中形态特征与产率高低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诱变和筛选方法的研究,提高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生产链霉素的水平。方法 优化灰色链霉菌的原生质体的生成和再生条件,并对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然后利用微孔板高通量方式对获得菌株进行筛选。结果经过诱变选育获得一株菌NP-11703,其链霉素产量在100L罐上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1.8%。结论 用紫外诱变原生质体,可以有效提高灰色链霉菌产链霉素的能力。结合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应用,可大大加快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4.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高通量选育盐霉素高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 S-610为出发菌株,利用溶菌酶水解菌丝体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进行紫外诱变,并通过高通量筛选再生突变株.结果显示,当UV照射原生质体20 s时,细胞正突变率最大为24.5%,此时致死率为86.4%.经高通量筛选和摇瓶验证,最终筛得3株遗传稳定的高产菌S-612、S-620和S-622,产盐霉素能力较出发菌株S-610分别提高了57.6%、45.5%和69.7%.  相似文献   

5.
原生质体再生与诱变在硫霉素产生菌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硫霉素产生菌卡特利链霉菌358(Streptomycescatleya358)为原始菌株,用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结合物理、化学诱变的方法进行菌种选育。在最适条件下原生质体释放浓度和再生率分别为1.6×109/ml和29.5%。原生质体再生处理后,硫霉素产量变异向正方向移动,筛选到1株PR-117,相对效价提高60%。分别以菌株PR-117的孢子和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及亚硫酸氢钠诱变,原生质体对诱变剂的敏感性强于孢子,致死率增加,效价分布更分散。原生质体与孢子紫外线诱变正变率分别为16.5%和9%,亚硫酸氢钠诱变的正变率都为4%。从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株中筛选到1株PRu-336,相对效价比原始菌株提高90%。  相似文献   

6.
尼拉霉素单组份—安普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暗链霉菌As4.1098为出发菌株的进行诱变处理和筛选,得到了稳定的单组份安普霉素高产变株9008,003,021,并研究其发酵培养基和产物的结构。变株产物经薄层层年鉴定增为单组份。发酵培养基经过考察和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使摇瓶发酵效价为6800μg/ml。  相似文献   

7.
氨甲酰妥布霉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氨甲酰妥布霉素高产菌株。方法通过诱变剂和诱变条件的考察,确定最佳选育手段,从而筛选到效价高、组分好的优良生产菌株。结果UV、NTG等诱变方法处理后得一稳定高产菌株,效价为2 182 U.mL-1,为出发菌株的1.3倍。结论UV、NTG诱变可明显提高菌株产量。  相似文献   

8.
吉他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他霉素产生菌R-01-105菌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Co60、色氨酸、异亮氨酸和2-DOG复合处理,获得4株高产突变株,其中T-11-120的摇瓶效价(15302u/ml)比出发菌株(8500u/ml)提高80.1%,在10吨发酵罐上连续8批验证,平均发酵效价12388u/ml,比原生产水平(7400u/ml)提高67.4%,并且质检全部合格,对生产实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氮离子束注入法对春雷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育种,获得高产菌株。方法以小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aureus)US17为出发菌株,采用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法处理该菌株,经过摇瓶初筛、复筛和上罐发酵,确定生产性状优良的菌种。结果经过诱变处理和筛选后,获得4株高产菌株。其中K1999.2010S247菌株摇瓶效价达到27 546mg·L-1。经25吨罐生产验证,平均发酵效价比原工业生产菌株提高了5.44%,组分含量质量分数提高了4.5%。结论采用离子束注入法对春雷霉素产生菌诱变育种效果显著,所获得高产菌株发酵效价高、组分含量高,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适合工业生产发酵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复合诱变筛选avermectins高产菌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初始菌株经过自然分离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菌株,即灰色粉末型、白色和光秃型。其中灰色粉末型产素水平最高,摇瓶发酵效价达到6835.1μg/ml,B1组分达到56.3%。经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初始菌株的孢子的诱变及对其原生质体的诱变再生。并且经过异亮氨酸和链霉素的定向筛选,得到的高产菌株摇瓶发酵效价达到8542.9μg/ml,B。组分达到64.9%;同时通过对高产菌株进行传代培养检验其传代稳定性,结果表明,传代3代后,菌株开始退化,并且其发酵效价有比较显著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获得西索米星高产菌株。方法 首先通过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一株比出发菌株产抗能力高的S4;随后以S4为出发菌株,经等离子体处理40s,借助巴龙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双重抗性菌株。最后对突变株进行再次诱变,并结合高浓度链霉素抗性筛选。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M. inyoensis SAAP22,比出发菌株效价提高了38.18%,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结论 通过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可有效提升伊尼奥小单孢菌的西索米星合成能力,所得高产菌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黑暗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和融合的方法。将一原养型亲株原生质体经紫外线灭活2分钟,与另一苯丙氨酸缺陷型突变株原生质体等量混合,40%PEG处理,32℃保温3分钟,获得了重组后代,经分析,融合子的代谢产物中次组分的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一株雄烯二酮产生菌RADy17-22为出发菌株,先用常温室压等离子(ARTP)处理90s,再用紫外(UV)照射50s,其致死率为98.6%,正突变率为62.3%。最终选育出3株雄烯二酮高产突变株RAD17-35、RAD17-56和RAD17-79,其产雄烯二酮的能力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5.3%、60.9%和67.2%,经斜面接种连续传代5次,遗传性状稳定。ARTP和UV复合诱变是一种有效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麦考酚酸产生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麦考酚酸产生菌(Penicillium brevicomactum)的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原生质体诱变筛选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处理麦考酚酸产生菌的原生质体,经原生质体再生获得了A-S-8的菌株,该菌株比对照菌株生产能力提高28.2%,摇瓶和50L发酵实验的效价均可达到6000mg/L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结合各种诱变手段,获得细菌叶绿素a(bacteriochlorophyll a, Bchla)的高产菌株,并优化其发酵工艺,提高产量。方法 以球红假单胞菌ATCC17023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及亚硝基胍单独诱变或组合诱变,结合含氯化胆碱的抗性平板进行筛选。调整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组分和比例,优化种龄、接种量、发酵pH、摇瓶装量、转速及温度等发酵培养条件。结果 通过多轮筛选,得到突变高产菌株,其发酵单位达到285.7μg/mL,为原始出发菌株的114倍。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经50L发酵罐放大培养,最高效价单位达到296.6μg/mL。结论 获得Bchla的高产菌株和摇瓶发酵工艺,并经50L发酵罐放大验证,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6):567-572
目的 结合各种诱变手段,获得细菌叶绿素a(bacteriochlorophyll a, Bchla)的高产菌株,并优化其发酵工艺,提高产量。方法 以球红假单胞菌ATCC17023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ARTP(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及亚硝基胍单独诱变或组合诱变,结合含氯化胆碱的抗性平板进行筛选。调整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组分和比例,优化种龄、接种量、发酵pH、摇瓶装量、转速及温度等发酵培养条件。结果 通过多轮筛选,得到突变高产菌株,其发酵单位达到285.7μg/mL,为原始出发菌株的114倍。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经50L发酵罐放大培养,最高效价单位达到296.6μg/mL。结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诱变方法对西罗莫司产生菌正变率的影响,发现紫外线单一因子处理、光复活较为有效;用这一条件处理得到--正变株UV-8-61,其效价比出发菌株Z27高2~3倍,产生抗生素水平经连续传代证明非常稳定。本文还研究了菌落形态与发酵效价以及诱变后正变率与死亡率的关系,表明孢子丰富的梅花型或面包型菌株发酵效价较高。以紫外线单一因子、光复活处理死亡率在99.90%~99.95%时正变率较高。另外,从代谢角度对高产株与原株对碳、氮源的利用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两者在生长速度,碳、氮源的利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尤其是高产株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两者在生长速度,碳、氮源的利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尤其是高产株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原株。由此推断,高产株UV-8-61西罗莫司产量的提高有可能是由于菌体生理代谢旺盛,参与戊糖一级代谢的G-6-P脱氢酶活性提高,由此增加了作为西罗莫司生物合成环已烷前体的莽草酸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