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金银花的新型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比较水提法与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差别.结果:水提法与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所得浸膏率低、绿原酸占浸膏比率高.结论: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所提绿原酸虽在含量上低于普通水提取,但其纯度高,杂质含量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传统水解提取法和双相水解提取法进行比较,确定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薯蓣皂苷元含量为指标,优化薯蓣皂苷元的两种提取方案。结果 :在各自最佳提取下条件,传统水解和双相水解法薯蓣皂苷元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0.6899和0.7689mg·g~(-1)。结论 :薯蓣皂苷元提取率双相水解法高于传统水解提取法,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不同实验方法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从茶叶中提取实验量咖啡因的最佳方法。方法按照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提取-升华法和提取-萃取法),用乙醇和水作溶剂,采用不同的装置及回流时间,从5g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结果醇提取-升华法,回流时间60,90,120min,得白色咖啡因量8.4,11.9,13.7mg;水提取-升华法煮沸15min,得白色咖啡因量4.1mg;提取-萃取法(分2种反应体积),煮沸15min,得黄色咖啡因量37mg,23.6mg。结论从时间、产量、环保、成本等综合因素考虑,水提取-升华法提取咖啡因是较理想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温莪术中挥发油的收得率,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同时,考察这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温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特别是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温莪术挥发油的收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水蒸气蒸馏法中粉碎度、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收得率的影响及超临界CO2萃取法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粉...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出骆驼蓬籽脂肪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出油率为指标,分别优化索氏提取法和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骆驼蓬籽脂肪油的工艺参数,并对2种方法的优选工艺进行横向比较,确定合适的提取方法与工艺参数。结果索氏提取工艺优选出的参数: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溶剂倍数为20倍,于80℃的水浴11 h,出油率为(30.10±0.36)%;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优选出的参数:萃取溶剂为正己烷,溶剂倍数为18倍,萃取温度为65℃,萃取时间为20 min,出油率为(12.80±0.26)%。横向比较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比较适合骆驼蓬籽脂肪油的提取。结论优选出的索氏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用于试验室提取骆驼蓬籽脂肪油。  相似文献   

6.
山芝麻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东旭  冯枫 《广西医学》2003,25(12):2434-2435
目的:研究山芝麻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取溶剂萃取法、酸水解法和碱水解法三种方法,分别对山芝麻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试验研究.结果: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结论:三种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中药山芝麻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并对中成药中山芝麻的薄层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亚砷酸钠染毒大鼠肝脏组织砷形态分析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染毒大鼠脏器组织砷形态代谢产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并建立肝脏砷形态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方法,从而为阐明体内砷代谢和砷毒作用机制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ASE)、超声溶剂提取(SON)和盐酸浸提(HCl)3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在亚砷酸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中,提取组织中的砷形态,并分别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肝脏组织中的砷总量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联用技术分析砷形态.结果 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大鼠肝脏砷形态提取效率最高,超声溶剂提取效率次之,盐酸浸提法提取效果最差.初步建立了iAs3+、二甲基砷酸(DMA) 2种砷形态的萃取方法及分离分析方法.亚砷酸钠各剂量组DMA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9%~102.9%.结论 快速溶剂萃取法对于提取染砷大鼠肝脏组织中的砷形态代谢产物效果较好,同时发现脏器组织中的砷主要以DMA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银杏萜内酯的独特药理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提取纯化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银杏萜内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法、柱提取法、溶剂萃取-柱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及色谱或柱层析纯化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赭朴九味润燥颗粒中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双相水解连续萃取法提取该颗粒剂中大黄素,含量测定高效液相(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OBS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大黄素在17.29~242.06μ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9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3%。结论提取方法操作简便,提取程度完全。色谱条件温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该颗粒剂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波萃取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萃取(Microwave Extraction,ME),又称微波辅助提取(Microwave-Assisted Exraction,MAE),是微波和传统的溶剂萃取法相结合而成的一种萃取方法.1986年,Ganzler等首先在分析化学制样技术中应用了微波萃取法.此后,Ganzler等又用微波萃取法从棉籽中提取了棉酚,从豆类中提取了蚕豆嘧啶葡萄糖苷、金雀花碱等天然化合物.近年来,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方面的研究日趋活跃,本文就其这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文题所述塔的操作特征及隔板高度对其影响。为了提高此种塔的流通能力,作者引入温和的脉冲,并对此改进塔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改进前后的塔的性能。作者发现,引入温和脉冲后塔的流通能力可增加一倍以上,各种操作性能也较好。可以认为,脉冲闭式涡轮搅拌萃取塔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萃取塔。  相似文献   

12.
微波提取设备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微波提取装置在中药提取车间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及配套辅助设施。  相似文献   

13.
从原料药提取结构分析与生产数据采集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提取工艺多方面进行了实验对比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发现了P538与P204的混合溶剂对文题有很强的协同效应。研究了该体系的萃取行为和性质,考察了混合溶剂的配比、磷酸浓度、两相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298K;平衡时间420s;溶剂配比为等摩尔的P538与P204及含40(v)%煤油;相比为1/2,2级逆流萃取;反萃取为:反萃余相浓度(?)=4.4kg/m~3,相比为1,温度298K,盐酸浓度为6kmol/m~3,理论级数为3级。初步研究了该协萃体系的萃取机理,萃合比为2。  相似文献   

15.
实验发现的协萃混合物[二(2-乙基己基)膦酸和2-乙基已基膦酸的煤油混合物]对于从氯化锌溶液中萃取铁(Ⅲ)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本文主要研究了稀释剂、水相酸度、接触时间、温度及反萃剂浓度等参数对铁(Ⅲ)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相酸度pH=0.5:萃取和反萃取温度为30~40℃;反萃剂盐酸浓度为6mol/L;萃取和反萃取级数分别为2~3级和3~4级。此外,测定了有机混合物的最大载荷(35.22g/L)及萃取剂的循环使用的效率同题。最后对协萃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协萃图,算出了协萃系数(R=3.82)。  相似文献   

16.
综述传统中药提取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中药提取的本质和影响固液萃取作业的因素为理据,分析国内中药厂现有提取装置的状况,并着重介绍RL连续逆流提取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姜黄药材中总姜黄素的提取纯化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姜黄素的含量。并对超声辅助提取法做了考察,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声提取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姜黄粉碎成40目,75%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60min.,姜黄素的提取得率为4.9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酸浆水提物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 精称酸浆粉20 g,按正交试验列号提取,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膏状.结果 影响酸浆出膏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水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结论 酸浆水提物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水量6倍,提取温度11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混合澄清器与传统塔式萃取器的优缺点,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液传质设备——塔式混合澄清萃取器。选择合适的物系(煤油一苯甲酸一水、环己烷一丙酮一水)对该设备进行了传质特性的研究,并考察了桨叶形式、搅拌速率、两相流量以及级数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设备的单级效率可达到96%以上;在403r/min搅拌速率下,经过四级萃取,萃取率可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20.
西洋参总皂甙含量中两种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洋参总皂甙的含量是西洋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随机抽取15种国产栽培西洋参,采用索氏和超声提取两种方法提取西洋参总皂甙。实验表明,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说明简单、快捷的超声提取法可以代替费时、费工的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