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编辑部 :看了由编辑部转来的张皙主任商榷之文 ,我们十分敬佩张皙主任科学、严谨的态度 ,感谢其中肯的意见。现就文中提及问题作以下说明 ,不妥或错误之处 ,还望张皙主任及同道们指正。1 当初我们在总结该组资料时认为该法解决白内障、取异物 ,一举两得、简单易行 ,但在认真分析资料后发现该 4例后均因其他情况又行玻切手术 ,就有“既如此 ,何必当初”之感 ,从而引发该文。从本组的资料回顾性分析 ,认为行玻切 +异物摘出可能更好。2 我们也承认若有大宗病例 ,可能更好地说明问题 ,我们这 4例仅想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诚然“玻璃体浑浊”若…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白内障摘出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出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及多联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估其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眼球穿孔伤或眼挫伤造成不同程度眼前后段损伤24眼(6眼伴有玻璃体内异物),老年性白内障术中部分晶状体核落于玻璃体腔内3眼进行上述联合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月。结果:27眼中25眼视力得了提高,最好矫正视力≥0.5者9眼占33%,>0.05者23眼占85%,眼后段损伤程度与术后视力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复杂性眼外伤一次完成白内障摘出、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是切实可行的。严格选择适应证和熟练掌握眼前后段手术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眼后段异物往往因眼内组织损害严重、并发症多而预后不良。以往多采用经异物所临近的巩膜切口摘出异物,手术难度大,疗效差。现将经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的13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3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3岁,最大42岁,平均25.7岁。右眼、左眼各6例,另双眼1例(为雷管炸伤,1只眼异物位于眼前段,未统计在内)。眼内异物伤的原因有,雷管炸伤2例,敲击金属等高速飞溅的异物11例。其中磁性异物8例,非磁性异物5例(玻璃2例,铜屑1例,煤渣1例)。眼内异物的位置,视网膜表面或眼球壁内异物4例,玻璃体…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除与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摘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和加重相当常见,白内障摘出难以避免,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前路超声乳化法,不仅可以克服术中存在的低眼压,亦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8月~2002年10月眼内异物54例(54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的治疗效果。结果54眼异物均摘出成功。术后视力增加者42眼,占77.78%;不变者12眼,占22.22%。10眼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8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是治疗眼内异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除术在眼内异物摘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异物伤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517例(533只眼)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眼内异物摘出率为97.6%,术后有用视力(本组为0.05~0.4)由术前的12.5%增至23.2%,良好视力(本组为≥0.5)由7.2%增至17.0%(P<0.005)。当异物位于前段、玻璃体、视网膜时,术后有用视力增加率分别为44.4%、25.1%、10.7%,良好视力增加率分别为26.3%、12.7%、2.7%。结论通过玻璃体切除术有利于摘出眼内异物和提高术后视力,解决异物存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径路无玻切异物摘出术用于术前视力较好、无明显玻璃体浑浊的磁性眼内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磁性眼内异物伤后玻璃体浑浊不明显且术前视力较好者为研究对象.12例(12眼)磁性眼内异物患眼术前矫正视力≥0.6,检眼镜下可见异物分别位于玻璃体腔、视网膜表面或嵌顿于视网膜.所有患眼均于伤后第2~6天手术,行导光纤维下磁棒接力法眼内异物摘出术,其中5眼异物嵌顿于视网膜者先行异物周围视网膜光凝再行异物摘出.结果 12例眼内异物均顺利摘出.术后2月时矫正视力均≥0.6,无视网膜脱离或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径路无玻切异物摘出术前视力较好、无明显玻璃体浑浊的磁性眼内异物是一种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筛选晶状体异物病例,晶状体浑浊无明显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浑浊的玻璃体内磁性异物,以及后极以外眼球壁或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共3l例作为治疗对象。如异物位于晶状体表面或晶状体内,用镊子或磁铁摘出异物,行超声乳化手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如异物位于玻璃体及眼球壁,则行超声乳化术后,间接检眼镜观察下摘出异物。结果 均顺利摘出异物、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术前无明显的玻璃体或视网膜病变者,应植入人工晶状体。对于主要由晶状体浑浊,影响间接检眼镜检查的玻璃体内或视网膜表面的磁性异物,玻璃体切除法也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前房摘出巨大眼内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16例(16眼)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经前房摘出巨大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对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8例中的5例行硅油注入术,3例行SF6/C3F8惰性气体注入术。术后11例视力提高,4例视力不变,1例视力下降。结论 经前房摘出巨大眼内异物联合晶状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利于提高术后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球内异物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以14例伴有晶状体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为对象,从巩膜壁小切口取出玻璃体内磁性异物,按常规摘除白内障,或在白内障摘除中同时取出晶状体异物,然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2个月矫正视力≤0.1者2例,0.2-0.3者4例,0.5-0.6者7例,0.8者1例。结论:术前术后应用足量抗生素、激素的条件下,球内异物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内异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的玻璃体手术取出方法的优缺点。方法:35例(35只眼)眼内异物患者,伴严重眼内炎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2只眼,玻璃体出血机化16只眼。经眼底和超声检查伴视网膜脱离12只眼。玻璃体部分后脱离5只眼。异物为铁、铜、不锈钢、玻璃、石块、矿砂等,大小自0.5mm-25mm,大部分伴屈光间质混浊,异物停留在玻璃体、视网膜或球壁,经玻璃体手术取出,再结合切除混浊晶状体、环扎、气液交换、注硅油等。结果:异物一次取出成功34只眼,占97.1%。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高眼压、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等。术后视力下降6只眼,不变10只眼,好转19只眼。结论:玻璃体手术取异物能同时解除屈光间质混浊、眼内炎,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好的手术。但也有不少并发症,手术复杂,需仔细检查、设计周密,术中配合良好,才能达到取异物成功、并发症少的最理想后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前房维持器灌注在对选择的病例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36眼)眼球穿孔伤合并白内障及眼内异物,排除术前已诊断合并视网膜脱离、外伤性眼内炎者。白内障摘出术中在前房维持器液体灌注下行白内障皮质清除,然后继续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联合20G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后段异物,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始终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结果36例眼内异物均成功摘出。术后视力提高者36例,其中视力达0.1以上者34例(94%)。无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1例视网膜脱离,经巩膜扣带术视网膜复位。结论经前房维持器灌注可代替经巩膜切口灌注应用于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提供了另一种眼内液体灌注方式,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并眼内异物的手术疗效。方法 晶状体异物者 ,行晶状体异物摘除联合白内障摘出IOL植入 ;玻璃体异物者 ,根据是否后囊膜破裂及晶状体皮质溢出 ,或行球内异物摘除联合白内障摘出IOL植入 ,或先行异物摘除 ,后行白内障摘出IOL植入 ,或球内异物摘除联合白内障摘出术后 ,分期植入IOL。结果 眼内异物摘除联合白内障摘出IOL植入者 17例 ;先行异物摘除 ,后行白内障摘出IOL植入者 4例 ;球内异物摘除联合白内障摘出术后 ,拟分期植入IOL者 2例。术后视力≥ 0 3者 18例 ,视力≥0 5者 14例。结论 对合并有眼内异物的外伤性白内障 ,根据眼内异物的部位、是否后囊膜破裂及晶状体皮质溢出而采用不同术式 ,安全可靠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眼外伤科118例(118眼)复杂眼内异物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一次性摘出异物116眼(98.3%).视力提高98眼(83.0%),视力无改变12眼(10.2%),视力下降8眼(6.8%);术中92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80%);68眼行硅油填充(57.6%);8眼行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6.8%);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9跟(7.6%);继发性眼压升高26跟(22.0%);眼球萎缩2眼(1.7%).结论 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眼内异物有其独特的优势,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过程的设计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并比较玻璃体切割术与外路异物吸出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 对眼后节异物患者 91例 9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行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术 6 0只眼 ,行外路异物吸出术 37只眼。结果 外路异物吸出术异物摘出率为 70 3% ,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术异物摘出率为 10 0 % ,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 (P <0 0 1)。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症少于外路异物吸出手术。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眼内异物的有效方法 ;对于非磁性异物 ,异物着床于视网膜或位于后部玻璃体腔内 ,伴有较重玻璃体积血或增殖的病例 ,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术较外路异物吸出术更有利于摘出眼内异物和提高术后视力 ,解决异物存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B型超声扫描在眼内异物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B型超声检查在眼内异物中的诊断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经B超检查的眼内异物56例,其中21例对照手术所见及CT检查结果。结果 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80.1%。结论 B超检查对近球壁异物的定位有独到之处,并对玻璃体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例(13眼)眼球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异物患者行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随访2~12mo。结果:13例患者(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36.8(17~65)岁。所有患者眼内异物均取出。4例术中于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后植入人工晶状体,5例于联合术后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4例患者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0.8.最佳矫正视力0.5以上者4眼,0·1~0.4者5眼,0.1以下者4眼。术中发生玻璃体出血3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2例,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结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术治疗白内障眼内异物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术后的视功能取决于角膜、巩膜和视网膜损伤部位及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