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丽芳 《现代保健》2009,(14):113-11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换代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产“Y”型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少、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和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能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也应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对静脉带来的损害,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并使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2.
浅静脉留置针是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器材,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不仅具有柔韧性好、管壁光滑、对血管壁刺激小,保留时间长等优点,而且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保护血管等优点[1],为患儿输液、输血提供了方便,既减轻护理工作量,又有利于患儿的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好处尤为突出,我院于2000年在我院儿科使用以来,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在我院使用浅静脉留置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一病区2012年共使用浅静脉留置针468例,其中年龄最大的为14岁,最小的为30天;浅静脉留置针留管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为7天,大多数为5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术后每周1次化疗,应用静脉留置针,而不留置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规程对160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其中使用留置针输液完毕后而不留置针具的128例;普通头皮针32例。结果通过临床实践证明,由于静脉留置针是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具有与血管相容性好、刺激性小等优点;留置针套管质地柔软,利于患者活动,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留置针非留置使用的漏液率在13.8%以下。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化疗患者中的非留置使用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轻患者痛苦,确保了医疗安全,极大的方便患者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素艳 《职业与健康》2008,24(2):200-200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痛苦,有保护血管,便于抢救和用药,减轻护士工作量的优点。同时静脉留置针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对人体也构成不同程度的潜在危害j。我们将2006年6月—2007年2月静脉留置针病人100例,从卧床与非卧床、高渗与低渗、生理盐水与肝素盐水封管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祖萍 《工企医刊》2010,23(1):60-61
1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其特点: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则不易穿破血管,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周遥 《医疗装备》2023,(5):142-14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静脉留置针操作,统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并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脑梗死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3.67±9.13)h;不同年龄、穿刺部位、固定方式、摄入高渗性液体脑梗死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特征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影响因素为手背静脉穿刺、年龄大、摄入高渗性液体及弹力绷带固定(P<0.05)。结论 手背静脉穿刺、年龄大、摄入高渗性液体及弹力绷带固定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护理新技术,其优点是减轻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这种技术在我科广泛应用,一般留置3~5天,但因各种原因,造成部分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精神、经济负担。本文收集、分析并总结了我科98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探讨影响留置时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不同部位的留置时间。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病则262例,对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足背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及颈外静脉进行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的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时间最长,而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的留置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为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除遵循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原则,先在手背行静脉穿刺,然后将穿刺点逐步移向前臂、上臂。而对于长期补液,四肢静脉均受到破坏、或过于肥胖、外周静脉发育不良或四肢均有痉挛的患者可考虑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留置针输液。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可以长时间留置在静脉内,用于持续或间断静脉.输血.肿瘤化疗及长期静脉高营养输液。为重危病人抢救赢得时间,不仅能满足一般输液或大量输血,液的需要,而且为胃肠外营养提供方便;静脉留置针针体长,外套管柔软,一般不会因病人活动或搬动  相似文献   

10.
万小超 《医疗装备》2007,20(9):41-4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其优越性也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我科近年来在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推广使用了静脉留置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7,(3):329-331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推进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规范管理和护理操作效果。方法由护理部启动项目管理,拟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制定留置针输液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留置针的固定方法、留置针的维护流程,并拍摄视频录像;由护理部对全员进行理论及操作的培训,并进行实操的考核。结果留置针的固定和维护的问题、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及药物外渗或渗出发生率、意外拔管率、病人满意度等在项目管理后都明显得到了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展留置针静脉输液的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护理人员对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操作,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正>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安全而先进的输液工具,已在儿科病房广泛应用,它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并保持输液通畅和间断输液深受患儿家属的欢迎。随着留置针在临床的愈来愈普及,静脉输液并发症之一——静脉炎的出现也不容忽视,本文为了探讨小儿在应用留置针输液与静脉炎出现的相关因素,将我科室2003年1月~12月使用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的资料记录在自行设计的表内,进行统计整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也叫套管针,是一种新型输液材料。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不仅常用于内外科,并且在儿科病房、手术室、静脉化疗、激光治疗和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也广泛运用[1]。临床应用中,静脉留置针有操作简单、柔韧性好和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并且可以解决病情危急、静脉穿刺困难或连续输液天数过多等病人需延长留置时间和反复穿刺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前臂不同留置部位对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前臂中段三个不同位置(掌侧、背侧和桡侧)各50例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观察比较留置时间、异常情况和病人不适主诉三方面的留置效果。结果:前臂中段背侧留置效果最佳,其次为桡侧,掌侧效果最差。结论:临床中选择前臂中段背侧留置,可有效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骨科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324例骨科静脉留置针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162例.常规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骨科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将2014年8月10日至8月24日期间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98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1日至1月15日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1050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品管圈活动前后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35.1%降至21.4%,主要影响因素的发生率由原来的81.7%下降至79.1%,留置针留置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21天提高至2.3天.  相似文献   

17.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工作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给日常工作带来很大优势。既减少患儿痛苦,又减轻护士工作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影响其留置时间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值得探讨摸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57例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观察,发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与以下6个因素有关;血管的选择;留置针型的选择;固定方法;封管技术;使用药物的性质;小儿及家长的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影响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留置针的留置效果。方法将2008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485例视为对照组,2009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998例视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效果。结果实验组留置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的实施,使小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药物外渗肿胀、静脉炎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施专门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