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病例举隅,介绍小柴胡汤治疗呃逆、眩晕、耳鸣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系张仲景《伤寒论》中治少阳病之主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主方。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苦味最薄,能疏少阳之郁滞;黄芩苦寒,气味最重,能清胸腹之热,以除烦满;柴胡、黄芩合用,可解半表半里之邪;生姜、半夏调理胃气、降逆止呕;甘草、大枣、人参益气和中、扶正祛邪。本方寒热并用、功补兼施,有疏利三焦气机、调达上下升降、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功,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因唾液减少导致的口干以及因泪液明显不足而致的眼干等多种症状,阴虚津亏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从古至今,历代医家从燥邪的属性、燥邪的侵入途径、燥证病理定位、燥证的症候特点对燥热致病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基于此,王维昌教授对干燥综合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创制出益胃生津汤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对干燥综合征这一主要侵犯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症状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益胃生津汤的组方原理,针对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这一主要病因病机,对王维昌教授运用益胃生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典型病例的治疗方案及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方法:结合临床验案阐述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遣药组方的用药特色.结果:痛经的发病病机以寒凝血瘀为主,临床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疗大法.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效果显著,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5.
研读已故名老中医吴廷扬遗留下的珍贵病案资料,总结、研究和继承他的学术思想,选择完整的病案资料,总结他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经验,列举其临床之验案,供同道们学习参考,希望对后人研究肾脏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起源于清朝,具有行气活血通络之功能。笔者在临床上广泛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由风邪所致诸疾兼气虚血淤证。现举验案,略叙体会。  相似文献   

7.
厌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厌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厌食汤治疗50例小儿厌食症,6 d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46例,有效2例,无效2例.结论:厌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柴芍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柴芍通痹汤治疗.结果 柴芍通痹汤能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与缩短冠心病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心电图疗效,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柴芍通痹汤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安全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9.
《rrjk》2017,(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目前西医治疗不良反应多,治疗周期长,有很多患者遭受着这一疾病的困扰。陈学忠教授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其中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现举陈学忠教授治疗复发性抑郁症一例,并对陈学忠教授对经方的运用心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炎,中医称乳蛾,是儿科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咽痛、咽干为主症,过度肿大的扁桃体可引起呼吸、吞咽、语言障碍.乳蛾按发病缓急有急慢性之分[1].急乳蛾又分为风热证及毒热证,毒热证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慢乳蛾起病缓慢,常因感冒引起反复发作,常无明显全身症状,有时可有低热、咽干咽痛或吞咽不利,喉核肿大微红.本病常见的局部并发症有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咽旁脓肿、急性淋巴结炎等,还可引起全身各系统许多疾病,治疗不当时,会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因此应引起重视.笔者曾收治4例小儿扁桃体炎患者,现将完整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邓志华  袁勇  冯力  董剑廷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0):1358-1360
目的 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与常规电生理标测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电生理标测消融组(对照组)51例,CARTO标测消融组(CARTO组)4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标测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比较术中即刻有效率、术后随访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ARTO组手术时间[(76.8±29.3)min vs (122.6±33.1)min,t=7.18,P<0.01]、标测时间[(19.8±11.3)min vs(33.6±16.7)min,t=4.71,P<0.01)]和X线曝光时间[(26.3±13.7)min vs (44.1±21.4)min,t=4.82,P<0.01)]明显降低;对照组即刻有效率为90.2%,CARTO组为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7~51个月),对照组复发4例(7.8%),CARTO组复发1例(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9,P>0.05).结论 CARTO与常规消融方法比较可以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标测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减少施术者和患者X线辐射量.  相似文献   

12.
葡萄膜炎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主要用激素治疗,无法根治,易于反复。黄永生教授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并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古典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古人对痹症中热痹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并通过两则医案展示清热利湿法在痹症中的具体运用,热和湿是痹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实践提示清热利湿法是治疗痹症的重要法门。案一湿重脾困,湿重于热,患者湿邪较重,脾为湿所困,虽加用干姜、附子,但脾气不能运化,湿与热胶着,湿不能化,热不能清,终以健脾化湿清热凉血与益气同用,以健脾化湿为主,以清热为辅,使清热而不伤脾阳,最终使脾健、湿化、热清、结散、关节肿痛消。案二热重于湿,以生石膏取效。治疗过程中首诊虽清热利湿,但无清透热邪的生石膏,故效果不显,最终以加重生石膏用量后患者疼痛缓解明显,直至最后关节疼痛完全消失。虽然清热利湿法是治疗痹症的重要法则,但在运用清热利湿法时要在患者脾气健旺的情况下进行,若脾气不健,则以健脾为首要任务,若脾气健,也要时时顾护脾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文静汤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文静汤治疗40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6 d为1个疗程.结果: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35例,有效3例,无效2例.结论:文静汤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病程迁延难愈,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地有逐年增高趋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疾之一,袁维真教授认为,该病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脏虚为主,故采取发时攻邪治标,平时扶正固本为原则治疗哮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痛,西医多无较好的治疗办法。近年来,采用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多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一1.1.1现病史患者女,46岁。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口服杭菊明目胶囊配合三黄汤熏洗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三黄汤,2次/d水煎,局部熏洗.杭菊明目胶囊3次/d,口服.对照组:0.5%硫酸锌眼液3次/d点眼,涂有0.3%氧氟沙星眼膏的棉签睡前按摩睑缘.结果 治疗组:25眼中治愈15眼,好转9眼,无效1眼,总有效率96%.对照组:24眼中治愈8眼,好转7眼,无效9眼,总有效率62.5%.结论 杭菊明目胶囊配合三黄汤治疗睑缘炎与西医传统疗法相比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咽炎的中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咽炎是咽喉黏膜、黏膜下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中医学称慢性咽炎为"慢喉痹".临床以咽部不适,咽黏膜肿胀或萎缩为特征的慢性咽痛.笔者对慢性咽炎的中药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它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清,早期轻症的患者往往仅有单一系统或器官受累的不典型表现,随着病程的发展其临床表现会越来越复杂,可表现为多个系统和器官受累的临床症状.其中,血液系统的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血中有抗凝物质,如合并血小板减少或低凝血酶原血症则可发生出血.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子宫出血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就2005年6月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子宫大出血1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附联合金纳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疗效、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和TCD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TCD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参附联合金纳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